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漢末帝國時代

正文 第十四章 遭遇包圍網 文 / 狂妄之龍

    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是聰明人,所以投靠劉銘的武宗和道宗弟子其實只佔據了兩宗的1%左右,而且一個內門弟子都沒有。

    不過既然看得見劉銘的發展趨勢,那麼自然都是一群聰明人。

    前來投靠的武宗弟子,或許不是最勇猛的,但排兵佈陣,操練士卒卻是非常拿手。軍略方面也不算太差,勉強達到三流謀士級別。他們的資質在武宗不是特別好,故而只能適當涉獵其他領域。

    前來投靠的道宗弟子,基本上都是宗內最聰明的存在。不過其中有三個間諜,他們的忠誠度一直沒有超過30點。不過為了其他的目的,這部分人暫時沒有動,不過他們只能從鄴城周邊地區的縣令開始做起,不管他們多麼聰明。

    「這是一個好現象,不過同樣也意味著我們麻煩大了。」程昱仔細評估了這些弟子的能力,隨即作出了結論。

    「道宗和武宗,甚至還有一直不來投靠我們的自然宗,日後和我們必然有一戰,早來晚來其實也沒什麼區別。再說,就算他們過來鄴城,也奈何不了我們什麼。」劉銘無所謂的說道。

    「真正的麻煩並非在於他們,而是南方的那些諸侯。我們的勢力越大,他們就越自危。如今我們又有了一部分道宗和武宗的弟子前來投靠,說不得已經讓他們產生了危機感。

    期間,若武宗和道宗弟子再進行煽動,說不得……還是及早做好準備好一些,我們的領地太大,這意味著我們的防線也越長。若是諸侯集中兵力從某一點突入,說不得我們會吃很大的虧!」程昱認真的給劉銘分析道。

    他的話並不是玩笑,比如如今的漢中郡,完全就在上庸和梓潼的攻擊範圍內;洛陽和長安則在南陽和兗州攻擊範圍,青州則是在徐州、兗州和豫州的攻擊範圍內,冀州尤其是鄴城更是在兗州的攻擊範圍。

    劉銘麾下有五萬王牌軍,更有十萬銃武士和手炮軍。不考慮西邊和北邊的戰鬥因素,就算集中分佈在鄴城周圍的幾個緊要關口,每個地方也僅僅能夠放下三萬左右的兵力。

    若對方不計成本的,從某一點進行突破,集合十萬甚至是三十萬大軍直接殺過來,說不得就有可能突破某一點防線,然後直接朝著鄴城殺來,最終在其他路大軍匯合之前,攻入鄴城……若是逃走不及時,那後果可想而知。

    「不過現階段而言,我們也沒辦法再把那些道宗和武宗的弟子趕走了吧?」劉銘笑吟吟的問道。

    「剛把別人招募進來,如今又把別人推出去,總是會給人一種背信棄義的印象。再說若是因為害怕別人,就直接把自己的屬下推出去,日後還有誰願意投靠我們?再說就算我們推走了他們,難道武宗和道宗就不恨我們了,那些南方的諸侯們,就不會攻打我們了?」程昱認真的回答道。

    「所以說,看樣子又得擴軍了!今年的庫銀還充沛不?」劉銘看向了荀彧。

    「還有一百萬貫庫銀,很大一部分來自絲路。不得不說,主公打通絲路果然是一手好棋。憑著我漢朝的物資,居然在那什麼歐羅巴那邊,換回了不少的珍貴貨物和銀錢。」張血無比佩服的說道,多少有那麼點拍馬屁的嫌疑。

    「拿出三十萬貫,我有用!」劉銘想了想說道。

    「沒問題,只需要保留二十萬貫左右備警,其他的基本上都可以直接使用。」荀彧很豪爽,實際上今年度的開銷已經基本上落實,銀庫裡面的一百萬貫是純利潤。

    一般情況下,銀錢堆滿倉庫,那才的這個時代人的通病。不過若是用在正事上,尤其還是用純利潤,那麼再苛刻的戶部官都不會有意見。

    三十萬貫的去向,荀彧還是猜得到的。

    以前就是這樣,經常會莫名其妙的把錢用掉,然後領地裡面莫名其妙的就多出了一大堆的流民。說是在南方逃難來的,不過一調查卻完全沒有入境記錄,純粹就是在石頭縫裡蹦出來的一樣。

    幾次之後荀彧算出來了,大概花費一貫錢,就會多出一個流民。不過最近這個數字提升了,五貫錢才能買到一個。

    劉銘是怎麼買的,在哪裡買的,荀彧就不過問了,就算是在仙界那邊買來的也無所謂。這些流民都很勤勞,資質也很好,不少他都想要想辦法弄到荀家當家丁,少數甚至還想通過聯姻的手段拉上荀家的戰車。

    只是他悲催的發現,這些流民是絕對忠誠於流民的,只怕不僅是他,那些有這個意圖的人也發現了這點。所以,這些人的未來,要麼只能是一方官吏,要麼就是戰陣上的士卒。用在農工商三個職業上面,顯得非常的浪費。

    劉銘在銀庫拿走了三十萬貫,回到家中,有在劉氏商會那裡支取了二十萬貫的銀錢。如今商會裡面有趙家的一份,所以他也拿不了太多的錢了,二十萬貫是每年的支取最大限度。剩下的,要拿出來就不太容易了。

    又是十萬個流民出現,每一個五貫的價格讓他心痛不已。只是他也知道,這十萬個流民無論男女老少都是寶貝,其中不乏資質不錯,或者有一門特長的高級人才。

    這些年他建設了不少的書院,好歹讓治下主要的州郡,每年都能夠招收一批寒門士子進行教育。日後再稍微把科舉制度完善一下,基本上自己需要用到的主要官吏人才,就可以在這裡獲得了。

    世家大族的壟斷,最終還是要被破壞掉的。造紙術已經再次改良,紙張如今是南方利潤最高的商品之一;活字印刷術已經開始改良,到了第四階段改良完畢,或許就可以投入使用了。

    書院那邊也在不斷研究數算和格物理論,華夏本土的學問也在努力編撰。未來領地會變得不中不西的玩意,姑且稱之為中西結合,也不知道會不會顯得不倫不類。

    所幸,華夏的的理論和知識佔據主體部分,不會讓人忘記自己的民族,忘記自己的榮耀,忘記自己的習俗。

    又是三萬新兵開始招募,荀彧預留二十萬貫算是留對了。

    隨即五萬新兵出爐,他們都在三年前進入軍營的年輕人,十七歲進入軍營,三年的訓練出來,已經二十歲。他們會迅速投入到二線防線進行守衛,少部分投入到最前線進行戒備,他們將是劉軍的新血。

    時間轉眼來到199年,距離系統升級還有五個月。

    劉備被呂布從徐州趕走,隨即在沛郡安了家。呂布則連同曹操南下攻打淮南之地,把袁術的地盤給瓜分了。袁術死在了呂布的方天畫戟之下,妻子馮氏(馮家嫡次女,至少馮家是那麼說的。)被曹操收入後.宮,兒子袁耀被處死。

    孫權完成了對江東諸郡的掌控,至少世家大族已經認可了他的統治。然而山越顯然卻不認同他的存在,多次組成聯盟反抗孫權的統治。或者說,只要是漢人,他們都反抗。

    山越不簡單,他們組成聯盟之後,居然把交州給打了下來,士家被滅交州漢人幾乎被殺光,少數逃出來向北逃竄。

    越人在交州和揚州南部組建了越國,選出了越人黃亂為國主。

    同一時間,南中蠻和五溪蠻在雲南一帶建國,其實說穿了更像是一個簡陋的部落聯盟。國號為『周』,國主為孟獲。

    這是在南中的漢人,在華夏歷史裡面找了半天才決定的國號。

    說是孟獲乃孟姓,據考證應該是河南或山東一帶的孟姓遺族。當年孟氏一族舉族南遷,其中有一支就來到了這裡。而進一步考證的結果,孟姓源自姬姓,乃是周朝的國姓,故而可以用『周』為國號。

    這些和劉銘都沒什麼關係,要頭痛的僅僅是劉璋和劉表,當然還有孫權。可以說無論是巴蜀之地,還是荊南、揚州都在他們的攻擊範圍之中。

    不過有一件事,劉銘必須頭痛。

    也不知道這時代是不是就有『寧與友邦,不與家奴』的惡習。明明南方有越國和周國虎視眈眈,諸侯們卻不僅不小心應對這些蠻夷國家,反而把目光都投向了北方。

    就和程昱預料的一樣,在有心人的推動下,劉備、曹操、呂布、劉璋、劉表和孫策等六個勢力,組成攻守同盟,成立對劉銘的包圍網。說穿了,就是類似當年諸侯討董的陣仗。

    有趣的是,並沒有斷絕和北方的貿易,商隊依然南來北往的做著生意。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