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漢末帝國時代

正文 第四十三章 大賢隱於市(3) 文 / 狂妄之龍

    誰都有屬於自己的英雄夢,趙真也有自己的夢想。

    在家族和夢想之間,他選擇了家族,實際上他的身體也一直不是特別好。按照原本的歷史軌跡,他或許會在不久之後病逝,隨即趙氏一族大權自然落入到偏遠的庶支子弟手中。

    他的確是原住民,不過卻修煉了功法,自此身體變得強壯了許多,好歹是不會輕易掛掉了。幽州的官吏,每年都會組織一下身體普查,相信到時候憑著醫館強大的醫治能力,會幫他徹底擺脫病魔的威脅的。

    趙真和王慎,一文一武兩名軍官,如今已經落入了劉銘的手中。他們在歷史是絕對不會出現的,但在這個時空卻登上了歷史的舞台,卻不知道會給這個時空的歷史,造成怎麼樣的影響?

    這個劉銘才不管,反正他沒有死就證明歷史完全可以隨便更改!或許,這同樣說明了平面世界存在可能性,否則如何解釋這樣的現象?

    港劇穿越片總是不能改變歷史,劉銘只能懷疑對方是為了節省經費,再加上編劇打算偷懶罷了。

    趙真知道自己的身份是一件好事,好歹招募過程容易了許多。眼看天色還早,劉銘直接朝著第三個人才所在地走去。

    這位也是一個奇葩,卻不屬於前面兩位的範疇。

    他此刻就在西住宅區,這裡是商人等有錢人居住的住宅區。這位的職業很大程度得依靠有錢人,故而每天都會在這裡遊蕩。

    說遊蕩也不準確,他千年就已經停止了遊蕩。他的名氣已經打出來了,攢下了一些錢財,已經在固定的地方,擺上一攤等生意上門便是。

    是的,他就是一個遊方道士,專門測字算卦,指點迷津的那種江湖術士。姓旻,名算,諧音類似『名算』,果然不愧為當紅的算命先生。

    「算卦還是測字?」劉銘來到他攤位的時候,他沒精打采的問了句。

    這個時候大家都在忙著工作,是他一天最清閒的時候。平時這個時候,他就打個盹什麼的,不過今天卻是難得拿起一本書看了看。

    劉銘留意了一下,卻不是四書五經或者易經之類書籍,而是《戰國策》。這玩意記載了戰國時期政治鬥爭,乃是戰國時期縱橫家的政治主張和策略思想。

    說具體一些,就是混官場的人必須要讀的一本書,否則被人玩死都不知道。平時讀讀也可以,可以有助於提高人與人之間的溝通。

    在桌子下面,還小心翼翼的擺放著一卷『管子』,這也是治國類的書籍。

    「有勞活神仙,幫小弟測測命運如何!」劉銘伸出了手。

    「我看看……這手相倒是平平……慢著……待我再測測!你是生辰八字可否相告與我?」旻算先是看了看,隨即驚訝的對劉銘問到。

    劉銘坦然相告,而旻算立刻拿出龜甲,取六枚小錢丟入其中,小心的搖晃了一番倒出。

    「你本應在十五歲之時便早夭,但為何中間的命理出現了一段波折?波折過後,你卻是長命百歲,福澤深厚,大富大貴的命……該死,居然……」旻算小心翼翼的解釋著,最後卻是頂著卦象大呼一聲。

    「怎麼了?」劉銘好奇的問到。

    「閣下,可是漢縣王殿下?」旻算誠惶誠恐的問到。

    「你這是如何得知?」劉銘更是好奇了。

    「這卦象上,你有封王稱帝的運勢……」旻算唯唯諾諾的說到。

    「若我不是漢縣王,又當如何?」劉銘微笑著問到。

    「那我就寧死不說,否則你阻擋了漢縣王的帝路,道人可就罪大惡極了!」旻算略帶奉承的回答到。

    「你啊你……你似乎還在鑽研治國之道?」劉銘索性換了個話題。

    心中卻是說,這牛鼻子,算命的手段還有兩下子,也不知道是不是早知道自己的身份了。畢竟在後世,先查人戶口,再根據得到的情報假裝是自己『算出』的騙子,可真的不少呢。

    「小道從小就喜歡這個,畢竟看著那些大官耍威風的樣子,小道也是羨慕得緊。只是家裡沒多少錢讀書,簡單識字之後,小道就跟著師傅學習易經,順便幫忙打下手去了。也就是這幾年,有錢了才在這富人之地討口飯吃,順便向他們借點書看看。」旻算據實回答到。

    「那這書中的內容,你可理解通透了?」劉銘指了指他手中的書本。

    「這本小道剛看,哪那麼快吃透?有那麼點理解,不登大雅之堂!」旻算不好意思的回答到。

    劉銘索性就《戰國策》和《管子》向旻算詢問了一些問題,旻算的確是沒有吃透這兩本書,但自學的情況下,居然摸索出了一套治國安邦的手段。從政治思想來看,這位沒多少儒家學風,倒是縱橫家和發家的理念多一些。

    這樣也好,儒家什麼的,陶冶情操不錯,這年頭誰又真把它當一回事?

    也就是大漢『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才有了如今的地位。然而當代的文臣,哪個不是外儒內法?大聲喊著儒家萬歲,實際上卻行法家的治國之道。

    「你可願意出仕?」劉銘經過一番考核之後,鄭重的對他問到。

    「我真的可以嗎?」旻算顯然是驚喜得亂了陣腳。

    「我說你行,你就行……不過適當磨礪一兩年那是在所難免……我安排你在荀治中那邊學習一段時間,過兩年再委以官職如何?」劉銘想了想問到。

    旻算畢竟沒經過系統的學習,就算有一套不錯的治國理念,但還很難結合實際,基礎理論也不紮實。若是荀彧可以**他兩年,相信應該可堪大用。

    「屬下願意,屬下見過主公!」旻算哪裡不願意,他想這天都想瘋了。

    「好了,立刻隨我過來,我安排你拜荀治中為師!」劉銘笑了笑,將其扶起。

    歷史上算卦之人出將拜相的也不是沒有,傳說東方朔出山前就是個算卦的;劉伯溫出山前也當過算卦的(非正史,純劉銘的個人理解);公孫策給包拯當師爺之前,也當過幾天相師;徐茂公更是一個牛鼻子老道……

    重要的不是他出仕前的身份,而是他本身的才華。隱人之所以稱之為隱人,就是被發掘前,他的身份可以是奇奇怪怪的存在。出仕之後,卻是在崗位上大發光彩,把曾經看不起他們的人,都結結實實的回敬一耳光的。

    再則,旻算今年不過二十歲,和劉銘一個年紀。他還有很長的政治生涯可以走,浪費一兩年充電也是允許的。以他目前的治國理念,再加上荀彧的**,應該可以躋身進入一流文臣的行列。

    剩下的,只能期待他自己長進了……

    荀彧一開始知道劉銘給他安排了一個弟子,也是有些驚異。這冷不防的,讓他有種難以釋懷的感覺,說到底對方的年紀也比他小不到哪裡去。

    稍後的考核,卻是覺得這弟子的確很合他的胃口,再加上是劉銘的意思,他也動了傳授一些荀家大路貨知識給他的想法。核心的知識自然不能夠傳授給他,那是荀氏子弟專有的。

    再則,多一個門生,將來在劉銘麾下好歹也多個照應,對荀家也有好處!

    於是,看著兩位師友弟謙的模樣,劉銘滿意的離開了。

    天色還早,索性今天就把第四名人才給網羅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