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漢末帝國時代

正文 第二十六章 混亂的時代 文 / 狂妄之龍

    袁紹便當了,必須要便當,劉銘絕對不會放過他的。

    他始終懷疑自己是死在了自己人的背叛之中,事實真相如何已經不重要了。

    藉著袁紹麾下投降的部隊,劉銘很輕易就奪下了渤海,慶功之時,卻是發現趙雲悶悶不樂的坐在那裡。

    「怎麼,子龍還在糾結?」劉銘舉杯上前問道。

    「主公莫要再說,袁紹此人狼子野心,子龍豈能不明?一切不過是主公的計劃,子龍不過是計劃的其中的一個組成部分而已。只是不能光明正大消滅對方,而是使用這樣的手段,子龍還是有些不能釋懷。」趙雲拱手致歉。

    「你也不必太傷感,須知『對敵人的溫柔就是對自己的殘忍』,以袁閥的權勢和資源,若是我們堂堂正正和對方幹起來,或許未必會輸,但過程會損失很多的士卒,同時也會拖延我們前進的速度!

    為了避免這樣的情況出現,計謀是在所難免的。況且所謂的謀略,目的其實也不過是為了用最小的代價,獲得最大的戰果罷了。」劉銘坐在他身邊寬慰到。

    「好吧,其實某只是對這種假裝投效,隨即安排刺客進入營地的計謀,有那麼點耿耿於懷……袁紹偽君子毋庸置疑,然這段時間對某的器重卻是真實的……」趙雲歎了口氣。

    「那也只是你表現出了應該有的價值,但你沒有家族負累,他是不會相信你的忠誠的。現在的器重,到頭來被冷藏之後,你的心反而會更冷。」劉銘歎息到。

    「子龍自然是明白的,所以才為袁紹不值。若是能夠真正禮賢下士,以他的身份或可成就大業。」趙雲其實就是想不通這點。

    「所謂地位決定想法,袁紹乃是袁閥的新話事人,換言之他繼承了很大一部分的袁閥人脈和資源。在這個資源的幫助下,他已經擁有了很大一批的人才來源,還能夠確保這些人對他的忠誠!

    在這樣的情況下,若是讓外人加入進來,無疑得分薄各家的利益,而袁紹也不得不不為此想辦法互相平衡一番。這是很麻煩的過程,一個不好還會導致這些世家的變心,故而袁紹並非不想禮賢下士,而是不能。

    是的,他的地位和資源,已經把他的發展模式固定住了。用通俗的說法,那就是他純粹是『作繭自縛』罷了。」劉銘非常直接的指出了其中的關鍵。

    「原來如此……」趙雲恍然大悟。

    「順便告訴你一個壞消息……」劉銘笑吟吟的說到。

    「謹遵主公訓示!」趙雲沒有絲毫的懷疑。

    「不管是不是我的計謀,也不管我是否是有足夠的借口。你在我的陣營只是新人,而且還是所謂的『叛將』,故而你必須要被我雪藏幾年……」劉銘說到。

    「這個……」趙雲鬱悶了,自己學成歸來到頭來居然又得被雪藏。

    「對中原的攻略你就別參加了,到西域去幫我打通絲綢之路!接下來的幾年,你基本上都得和黃沙戈壁為伍,居無定所還要時刻面對胡人的突然襲擊,這樣的雪藏夠辛苦了吧?」劉銘壞笑著的說到。

    「子龍願意前往!」趙雲激動的回答到。

    開疆擴土是漢家男兒的夢想,比起內戰趙雲其實是更渴望對外戰爭的。接下來幾年的日子或許會很苦,但對於一個血氣方剛的年輕將領而言,這卻是最好的軍事生活了!

    「好好幹,絲綢之路打通了之後,我向朝廷請命給你封侯!」劉銘拍了拍趙雲的肩膀,鄭重的對他說到。

    「喏!」趙雲欣然領命。

    宴會完畢,劉銘的事情還沒有完,此刻他的帳內,戲志才和郭嘉都在這裡。

    「渤海已經沒有危險,後期的宣傳工作也開始進行,袁紹以逆賊的身份被處死,也算是死得其所。只是如此一來,主公你算是得罪袁閥狠了!」郭嘉率先發話。

    「就袁術那塚中枯骨,我還不放在眼裡!」劉銘無所謂的說到。

    「只是主公我想不通,為什麼我們的先期戰略是側重於攻打胡人,而不是南下攻城略地?」戲志才想不明白。

    「我也不清楚,或許是我體內流淌著的漢家血脈的關係吧?我啊,最見不得我在前軍和同胞打生打死,結果這些胡人卻在我後面搞風搞雨的。說我蠢也好,說我笨也罷,我就是想要把胡人都給打服了,初步治理好了才南下……」劉銘歎了口氣,幽幽的說到。

    「以我軍的實力,這不需要幾年,打了就打了!不過為了保險起見,我等還得必須把冀州和并州打下來,否則我們的另外一個後方可就不安穩了!」戲志才沒有反對的意思,只是稍微補充了一下要注意的地方。

    「這個自然不會忘記,所謂側重不是專注於北方,冀州和并州,甚至還有涼州三個地方,我是要定了!」劉銘伸出手來,然後使勁的握緊。

    「涼州那裡的掌權人是馬騰,只怕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別人卻是不曉得我們才是真正的話事人!」郭嘉得瑟的說到。

    「低調,要低調!悶聲發大財嘛!」劉銘笑了笑。

    「嗯,這點我同意,不聲不響的讓前來投靠我們的趙雲,隨著十多個士卒進入袁紹的壯丁營,隨即在虎牢關上大顯身手進入袁軍核心。呵呵,在他的幫助下,十多個精銳士卒順利成為正式士卒,若非如此只怕我們還沒辦法那麼順利擒獲袁紹。」戲志才還是回味著那個計劃。

    是的,趙雲一開始就來投靠劉銘。

    原因是他藝成回歸的時候,回到趙家村才知道自己的哥哥已經在劉銘麾下當了一名偏將,隨時都有可能升級為副將。

    而他的妹妹,不斷說著劉銘對趙家村的好,同時還勸他投靠劉銘。

    趙雲就去投靠劉銘了,兩人也算投緣,再加上劉銘還是漢室宗親,趙雲這個一直被他師父灌輸報效大漢的娃就拜在了劉銘麾下。

    只是他並沒有立刻出仕,而是還得幫忙實施一個計劃。趙雲具備執行這個計劃的條件:武藝高、忠義和默默無聞,最重要的還是他是劉銘預定的武將!

    於是很明顯,袁紹不管是出於愛才也好,還是為了噁心劉銘也罷,都會啟用趙雲。不需要進入核心,只需要能夠安排十個士卒就可以了。

    第一計劃自然是讓這十名士卒挾持袁紹,達到花費最少犧牲取得勝利的效果;然而若是不成功,趙雲也會想辦法打開大門,讓大軍順利突入。

    實際上兩個計謀最終都很成功,趙雲在關鍵時刻打開了大門,而十個士卒也很順利的拿下了袁紹。

    在渤海這邊逗留了兩天,安排了新的守將和文官之後,劉銘率眾返回了幽州,回到了這個只屬於他的地盤!

    轉眼三個月過去,大漢又到了深秋。

    全大漢都在亂,諸侯們已經意識到中央管不著他們了,他們可以為所欲為!

    各地都在割據,所有人都是獨立或者半獨立。

    有一個村長,一村子為地盤自封為王;有一個太守自封為『討逆將軍』,果斷向周圍的郡縣發動攻擊;更有甚者,一個縣令自封為天子,就這樣當起了皇帝。

    第二個情況其實還好,好歹還是大漢名下,故而還不顯眼。

    至於第一個和第三個那就有些太招仇恨了,幹出這樣的事情之後,前後不過半個月就被周圍的諸侯給滅掉了。至於地盤,自然是都分掉了。

    兩個月又過去了,大家看到漢朝的確是無力管理這種割據的行為,原本還在猶豫的人立刻加入了進來。

    華夏,就這樣進入了諸侯割據的時代,一個混亂的時代!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