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漢末帝國時代

正文 第十九章 討董的始末 文 / 狂妄之龍

    在當代,有一個悲催的人。

    他悲催的地方不在於他的生活多麼窘迫,而是被挖了牆角而渾然不知。

    他的名字叫曹操,目前在董卓麾下任職。

    在不經意間,劉銘搶了他的兩個小妾,十一個重要部下。只可惜他不是穿越者,所以他不知道自己被挖了牆角。

    每天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感覺上就像是一名兢兢業業的公務員。

    很多人以為,他已經打算臣服於董卓,只有熟悉他的人才知道,他在觀察。他在觀察董卓這個人,或者說只有他,才是朝廷之中董卓唯一的知音。

    他能夠感覺得到,董卓最初是希望能夠輔佐劉協中興大漢。若他真的那麼做,那麼曹操覺得自己也可以出一份力。

    誰也讀不懂,這些年輕人對大漢中興的渴望。更不明白,他們看著大漢在自己的輔助下,恢復昔日強盛的希望。

    只有真正加入到這個群體,才能夠互相明白彼此。

    曹操懂得董卓,所以如今卻不得不為他感到悲哀。說諷刺一些,也是為自己的未來而默哀……

    董卓希望幫助劉協中興大漢,只可惜這位武夫並不懂得如何調控這人際關係。幾次沒有經過臣子勸諫的率意而為,使得他的形象跌落谷底。

    朝臣不滿,劉協不信任,他的所有報復完全得不到施展。

    但曹操也看出來了,朝臣的心早已不在大漢,而劉協年幼無知不願意相信權臣,只想著憑著一己之力中興大漢,卻不想自己身為末代皇帝,沒有一個權臣相助的話,那距離亡國也沒有多久了。

    隨即,他看到了董卓的墮落。

    那是心死了,董卓已經不把復興大漢當成畢生的願望,他失望透頂了。

    那麼,在這一刻開始,他就不是自己人了。曹操或許心裡還保存著一絲希望,希望在自己的適當妥協,以及適當配合之下,讓陛下認可他這個權臣,實際上歷史上劉協剛剛抵達許昌的時候,曹操也的確是那麼做的。

    正是因為這個希望,他不能夠允許董卓繼續揮霍大漢的財產了!

    最近董軍,在關中地區橫徵暴斂,屢屢殺人越貨完全就是強盜行徑,這樣的毒瘤繼續留下去,只能加速大漢的滅亡時間!

    他決定,要學習袁紹,刺殺董卓!

    剛好,他參加了王允的宴會,王允這廝就一個腦殘,把反董宴會半公開的召開,也不擔心董卓把他給砍了。

    很明顯,目前董卓等人正在為財政問題而頭痛,沒空管這些。他們打開私庫也好,還是其他地方,甚至先祖寢陵,結果發現這裡空得可以餓死老鼠。

    仔細詢問前因後果,結果誰也說不上是誰拿走了那些錢財。更重要的是,拿走這筆錢財的人,居然還直接把大漢數代帝王的寢陵給盜了!

    董卓懷疑門閥,畢竟他沒有動手;門閥懷疑董卓,以為他是賊喊捉賊。

    雙方口水仗不斷,但就是誰也不知道,這批錢到底去了哪裡。

    董卓需要養兵,戰時的軍餉支出和和平時期是不同的,他養了不少的士兵,而且還需要招募更多的士兵,甚至還要支付西園八校和洛陽守軍合計六萬人的軍餉……

    錢不是在天上掉下來的,他卻不知道要在哪裡獲得。之後的關中大搶劫,甚至把先秦留下的銅人化掉鑄幣,還公然打造『小錢』製造最原始的貨幣貶值危機,搞得關中之地百姓苦不堪言。

    好吧,先不說董卓的麻煩了,先說說王允的宴會好了。

    宴會上,王允就是公開招募可以刺殺,或者想辦法弄死董卓的勇士,結果誰也沒有發話,這年頭就是不缺這種怕死的傢伙。

    唯有曹操一笑置之,宣稱「縱使流血五步又何妨?!」

    王允倍感欣慰,這位有著嚴重偏執症的耿直男人,把珍藏的七星刀贈與曹操,希望他能夠馬到成功!

    結果就不囉嗦,曹操進攻,意圖刺殺董卓,只可惜董卓回頭快,拔刀刺殺變成了獻刀。隨即慌慌張張出城,騎上了董卓贈與的寶馬絕影,家也不會匆匆出逃。

    一路坎坷,結識了陳宮,隨即道不同不相為謀,各奔東西去了。好不容易回到了老家,堂堂朝廷命官,已經成為了落魄的通緝犯。

    曹氏老家之中,曹操與其父曹嵩相視而坐。

    「我兒,此番回來,似乎心中已有打算?」曹嵩沒有在曹操的眼神之中看到頹廢,只有堅定與沉穩。

    曹嵩對此老懷甚慰,曾經曹操玩世不恭,有大才而不穩重靈器頭疼一時。如今經歷了那麼多的事情,那個總是想著別人家小娘子的浪子,終於是成熟了起來。

    「父親,孩兒此番回來,只想起兵討董,匡扶漢室!」曹操直言不諱。

    「我兒已成年,有了主意,為父自然盡力支持!」曹嵩點了點頭。

    隨即,散盡家財,為曹操招募了五千士卒,自己則不得不回到徐州老家,看守祖產去了。那是曹騰留下的祖屋,是曹家最後的財產,自是不能出售的。

    曹操訓練士卒,族中堂弟曹仁、曹洪、曹純、曹休來助。不過三月,夏侯氏兄弟夏侯惇、夏侯淵帶著三千騎兵前來投靠。曹操原本就是夏侯家的一份子,只是曹嵩那一輩過繼給大宦官曹騰為子,子孫方為曹姓。

    如此算來,夏侯兄弟,與曹操其實也是有血緣關係的。

    不多時,又有兩人前來投軍,一人為山陽郡鉅野縣人李典,一人為陽平衛國人樂進。同時有大商家衛氏嫡子衛滋,傾囊相助為曹操維持這些士卒的軍餉糧草,也順便混進了曹氏陣營之中,當了一名將領。

    時間轉眼到了189年12月,曹操的大軍已經操練了一段時間。算不上是百戰精銳,好歹是有了一戰之力。

    同時,東郡太守橋瑁以三公的名義發佈檄文,號召天下諸侯攻打董卓。

    曹操拿到檄文,大呼:「天助我也!」

    天下諸侯紛紛響應,在各自的領地起兵,朝著檄文制定地點酸棗匯攏。

    這個時候,幽州境內。

    劉銘已經完全了幽州政權的統合,遼東的開發也逐步開始。至於那五名大才,除了滿寵擔任遼東太守,毛玠擔任遼西太守,其餘三人都在幽州其他地方任職。像他們這樣的大才,不能都放在那種荒涼之地。

    荀彧暫時擔任田豐的副手,而沮授則擔任蒙州(南匈奴)刺史,田疇擔任遼州(南鮮卑、遼東半島等地)刺史。

    也是真正接觸到劉銘的勢力,荀彧才知道,劉銘不聲不響的,為大漢擴地萬里。身為大漢臣子,他心中自然是無比激動。不僅僅是他,所有接觸到這點的新任官員們,忠誠值都有了一定的提升。

    讓劉銘鬱悶的是,這兩個地方不被系統承認為州……系統還不能升級。

    橋瑁的檄文,同樣有送給他一份,誰看不出劉銘就是一名大諸侯?

    「各位,去遠足嗎?」劉銘笑瞇瞇的問到。

    「好主意,不若帶上一些牛羊肉和酒水,到時候好好看戲?」郭嘉附和。

    「我說奉孝,你不當家不知道柴米貴啊!」荀彧笑罵,「直接過去便是,難道聯軍還少得了你們一頓飯?」

    荀彧和郭嘉本是同窗,身份不同好歹也交流過學識,也算是好友。故而真正加入到劉銘麾下之後,荀彧平時就算非常正經,但對上郭嘉的時候,就會稍微顯得比較輕鬆,或者說有那麼點不正經。

    「我說文若,你是不是太摳了?他們能夠提供多少東西,只怕還不夠我採塞牙縫的……」郭嘉立刻搖著頭說到。

    「算了,大家準備準備,看看能不能撈上一些油水……不過話又說回來,我可不認為,如今的洛陽還有什麼油水可撈的……」劉銘鬱悶了。

    下手太快,搞得這次會盟似乎沒什麼價值了。

    「可分為兩部分,一部分南下會盟,這部分不需要多,只需要精銳便可。玩的就是刷聲望,沒必要太較真,他們只怕也沒打算真正干下董卓;至於另外一部分,繞道關內,在關中地區劫掠一番便是,只是記得化妝。」郭嘉隨口說到。

    好吧,這廝邪惡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