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漢末帝國時代

正文 第八十四章 劇情提前了 文 / 狂妄之龍

    公元186年初,元宵佳節,在當時被稱為上元節。

    這個節日就是在這個時候才開始存在的,如今也被大漢子民所認可。家家戶戶在這一天張燈結綵,難得在夜間集體出遊,倒也別有樂趣。

    劉銘那個年頭,華夏人口太多,為了治安……姑且理解為是為了治安,為了構築和諧社會,所以煙花沒了,大部分的城市也取消了燈會。

    劉銘的家鄉就是這樣,整個元宵節和普通的節假日沒什麼區別,一點節日的氣氛都沒有。不過大家都忙著賺錢,節日什麼的慢慢的也就忽略了。

    也就是到了這一天,看著大家都張燈結綵的,劉銘那塵封的記憶才重新浮現了出來。想想小時候過的元宵節,頓時有種很懷念的感覺。

    一念至此,索性把元宵節鬧大一些好了!

    煙花是弄不出來了,火藥的應用在這個時代還僅僅是引火的助燃物而已。

    但燈謎和元宵好歹也得弄出來!

    是了,劉銘說幹就幹,按照記憶裡面的片段,寫出了大概五十多張謎語。幾個妻妾看了一下,覺得有趣,也幫忙寫了一些,湊足了二百多張。

    這些燈謎,集中貼在燈會廣場裡面的花燈上面,同時發出懸賞,猜對一道可以得到一百文錢。

    實際上真正有能力猜謎的,誰會在乎可以得到多少錢?多個綵頭,無非是多份積極參與的動力罷了。

    同時,花費了五千貫的銀錢,緊急招募人手收購稻米和芝麻。

    稻米碾碎成米粉,而芝麻則碾成粉狀當芝麻餡。

    在入夜前,上百鍋的元宵免費派送,先到先得!

    范陽城的百姓,看著雜耍,猜著燈謎,吃著小吃和元宵,樂得不可開交。

    直至上元節結束,一百道燈謎還有七十道沒有被猜出來,劉銘沒有故意邀請文人墨客過來參加猜燈謎,有這樣的結果也沒什麼好奇怪的。

    不過他麾下的文臣倒是參加了,這種文雅的事情他們自然不會錯過。也正因為他們的參加,燈謎才能夠被猜出三十道,否則能猜出七八道就不錯了。

    猜謎過後,吃上一碗熱騰騰的元宵,用紅糖和姜熬煮出來的糖水,頓時讓毛孔全部舒展開來,體內的寒氣頓時全部散去。再吃上幾個香甜可口的元宵,那一刻彷彿就是神仙般的享受。

    不過這時代的蔗糖有夠貴的,一千多貫才能夠賣一點點的蔗糖。難怪在中世紀的歐洲,這玩意可以直接換取同等重量的黃金了。

    元宵的製作方法,在劉銘的有意推廣下,也傳播了出去。

    完整版的,百姓或許沒辦法做出來,但搓個實心湯圓嚼嚼估計也不錯了。世家大族們算是有福了,多了一道甜品可以選擇。

    劉銘這邊自然也在享受元宵,一碗大大的元宵,每一個都是一眾妻妾們收工搓出來的成果。吃這玩意,吃的不是口感,而是那一份心意!

    也只有這種手工做出來,不太渾圓的元宵,才有種過元宵節的味道。

    那種用機械批量生產的玩意,吃起來根本就是一種零食。

    郊外別院的女子們,自然也分到了一批元宵,說是劉銘親自指導製作,送給她們品嚐的,眾女子吃在嘴裡,暖在心裡。只是不知道經此一鬧,今晚又會有多少人失眠。

    整個范陽,最慘的莫過於牢獄裡面的王珂。

    別的犯人經劉銘指示,那還可以得到一碗元宵,哪怕只有三顆元宵在碗裡。

    唯獨王珂,那是什麼都得不到,看著別人吃著熱乎乎的元宵,除了鬱悶還是鬱悶,除了嫉妒還是嫉妒,內心那是滿滿的怨念。

    其他犯人也奇怪,這犯人怎麼就沒有元宵吃。向獄卒一打聽,卻是打算強佔刺史夫人,還和刺史動手被抓進來的。

    好吧,別說同情了,別趁著別人不注意,拉到角落輪流爆菊就不錯了。

    其實,若非考慮到王芬的面子,劉銘打算派人暗示一下這些囚犯的……

    遠在冀州的王芬,總算是接到了劉銘的信函。

    沒有問罪的意思,只是彷彿打招呼聊天一樣,告訴他有個叫王珂的,居然假冒你的兒子,來我幽州混跡青樓不說,還直接當街搶我的女人。以王刺史的家教,想來不會教出這樣的紈褲才對吧?是了,一定是假冒的,改天直接砍了!

    王芬看完這不文不白的信函,最開始是鄙視了一下劉銘的文采。

    隨即,直接吐血三升,就差沒直接心肌梗塞掛掉。

    不管怎麼看,這書信裡面描寫這個即將被砍頭的紈褲子弟,都是自己那個混球兒子嘛!好吧,別計較到底是不是他,關鍵的是這個小混蛋快要被砍頭了!

    不行,得立刻寫信,讓裡面刀下留人!

    王芬急了,立刻往書房裡面跑。

    跑到一半卻反應過來了,若是劉銘真的以為那小子的假冒的,直接砍了就是,還那麼浪費時間人力,派人給自己送信幹嘛?

    轉念一想,明白啦!

    劉銘那個毛都還沒有長齊的小屁孩,存心打算勒索自己啊!

    是了,不管怎麼看,這書信裡面都透出一股很強烈的銅臭味……

    於是,接下來的事情就好說了。

    首先,把自己的庶出女王可兒送過去,權當聯姻。順帶的,把嫁妝什麼的都送過去,新娘子都是直接蓋上紅蓋頭送過去的,完全就是送到即完婚的節奏。

    其次,聽聞劉銘收購大米,他就派人送過去三萬石大米,另外蔗糖和芝麻也送過去了一批,以及不少的錢財,借口自然是嫁妝。

    王芬為何如此緊張?

    活了那麼大把歲數,就那麼一個獨苗,王芬能不緊張麼?!

    做好了安排,王芬光榮的在外面的外室那邊混了幾天。他不敢回家,那為了生了一棵獨苗的正妻,知道王珂落了難,還不直接扒了自己一層皮不可?

    東西送了出去,一個月後憋屈的和受了婆婆氣的小媳婦一般的王珂回來了。衣衫襤褸,面黃肌瘦的一看就知道這段時間受到了多大的苦。

    看到王珂這樣,王夫人那是直接殺到了王芬的外室那邊,把王芬揪了回來。

    一番胖揍,王芬算是把劉銘給恨上了。

    恰逢前不久,許攸代袁閥前來,說是和他商量一個計劃。

    一開始,身為聯盟成員之一的王家,自然是願意配合的。然而一聽這計劃居然是要廢立當今皇帝,那他可就不敢答應了。

    他若是膽子那麼大,也不會被老婆壓得那麼苦了。

    如今被劉銘那麼一氣,頓時把劉氏都給恨上了。

    於是,他秘密的叫人找來了還沒有走遠的許攸,在自己的書房與他會面。

    「怎麼,王刺史又改變主意了?」許攸來之前,早就知道了事情的始末。

    沒辦法不清楚,王夫人當街把王芬拉回家,這樣的事情實在是太轟動了。如今整個冀州,只怕不知道的也沒幾個人了。

    聽得出許攸話裡面的調侃,王芬難得也臉紅了一下。

    「別和我說這些有的沒的,詳細告訴我計劃的具體情況,再告訴我應該怎麼配合你們就是了!」王芬直接切入正題,省得繼續被這廝調侃。

    「很簡單,稍後我等會想辦法,讓陛下回河間省親。而你則給上奏黑山賊肆虐需要增兵,趁著對方到河間境內,你們出手把陛下扣押住,隨即讓他自己宣佈退位,傳位給合肥侯。而這一切完成之後,我們的人也會把十常侍給剿滅掉,如此天下也就真正太平了。」許攸大概的把計劃說了出來。

    實際上這話裡面只是說了個大概,具體怎麼實施,誰來領軍,誰來執行,怎麼執行之類的關鍵部分都沒有提及。如此,就算這廝打算告狀,也沒辦法傷害到什麼人。

    王芬也是堂堂黨人,對劉宏也多有不滿,如今被劉銘那麼一氣更是不爽。

    本來,他至少要188年才會答應下來。

    但在這個時空,他果斷的在186年就答應了下來。

    至此,歷史被提前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