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三國奇跡之輪迴

正文 第八章 天命在楚 文 / 無翼蝙蝠

    盛夏的毗陵城便是入夜也有擾人的知了歡叫不停,本就心神不寧的李月兒被這禪鳴攪得頭昏眼花,看了一眼全神貫注研究者案上地圖的丈夫,李月兒決定還是要和他好好談談。

    「夫君,你真的要這樣做嗎?他對你我可不薄啊,你這究竟是為了什麼?你想得到什麼?」

    項書聞言微微一愣,然後頭也不抬地道:「這事你就別管了,也不用為我擔心,我自有分寸。」

    「夫君,自從與你成親之後,妾身一心一意相夫教子,從不過問你做些什麼。可是……可是這一次我真的要勸勸你,風險太大,值得嗎?」

    項書輕輕談了口氣,抬頭注視著李月兒,道:「月兒,我知道你是為我好,可這件事實在是非幹不可,你就別管了,行嗎!」

    「別管、別管!你只會讓我別管!既然這樣,你為什麼要我和你一起來毗陵?如果我在逐浪,就是想管也管不了啊!」李月兒的情緒有點失控。

    「逐浪……你又不是不知道,現在的海軍掌握在陸遜手裡,他們陸家又在逐浪發展了很多年,我怎麼可能把你一個人留在那裡呢。」項書低沉輕柔地說道。

    「是嗎,就這麼簡單?算了吧,你我夫妻多年,難道你以為真瞞得住我!」李月兒微微側身,閃掉項書撫在自己肩上的手。

    「好吧,我也不想瞞你,讓你過來確實還有另外一個原因。」說話間,項書的嘴角抽動了幾下。

    「說吧,究竟什麼事?」

    項書似乎還是有些猶豫,斟酌了半天才說:「那人不但武藝高強,而且心思縝密、臨變莫測。如果不能亂其心神,萬一為其所趁,只怕功虧一簣。」

    李月兒聞言略有不解,問:「那讓我來有什麼用?」

    「雖然表面上看不出來,可我知道,他對那次的事情一直耿耿於懷,每次見到你他都會心神不寧、略顯呆滯。別小看這一點點差別,其實生死也就一線之隔。」

    「你……」李月兒瞠目,指著丈夫一時說不出話來。

    「你不用為難,一切都安排妥當,不會有危險。」

    「你憑什麼認為你能成功,你又憑什麼認為你能一直成功下去,你知道你要面對的是什麼嗎?江東、荊州、巴州、梁州、益州、交州甚至連涼州、雲州都可能與你為敵,你應付得過來嗎?聽我一句勸吧,現在收手還來得及。」

    「收手?哈,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不管結果如何,我都沒有退路了,這是我的宿命。」項書歎了口氣,有些落寞地說道。

    「宿命?這和宿命有什麼關係!」

    「也罷,這事你早晚都會知道,不如現在就告訴你吧。」說完,項書挪開了身後的書架,從牆洞裡拿出一個大漆錦盒,打開盒子後,裡面是一方玉印,「知道這是什麼東西嗎?」

    李月兒茫然地從項書手中接過玉印,等看清印上刻的八個大字時,李月兒驚叫一聲,險些把玉印丟在地上:「傳國玉璽!」

    「對,沒錯,正是傳國玉璽。」項書拿回了玉璽,又把它小心地藏回原處。

    「你……你哪來的?」

    「從孫堅手裡奪來的。」項書輕描淡寫地說道。

    李月兒並沒有意識到『從孫堅手裡奪來』這句話意味著什麼,也沒心思去理會:「難道這就是你說的宿命,你以為搶了個玉璽,天下諸侯就會奉你為帝了嗎?!」

    「搶?呵呵,我不是搶,只是拿回來。玉璽不是我的宿命,它本就是我項家之物。」

    「你、你沒什麼事吧?玉璽是天子印信,和你有什麼關係?」李月兒大訝。

    「當然,你以為這玉璽是他們劉家的嗎?不是!是他們搶去的,從我們項家手裡搶去的!!!」項書尖聲叫道。

    「你……你的祖上是、是西楚霸王項羽?」李月兒聰明伶俐,已經有些明白問題所在了。

    「項羽!不是!『豎子不足與謀』,我怎麼可能是項羽的後人!」說起項羽的名字,項書毫無敬意,看似不是說謊。

    「那你剛才為什麼這麼說,劉氏天下不是從霸王手裡搶來的嗎?!」這下李月兒真的糊塗了。

    「我的祖上乃是大楚上柱國項梁,項羽一族早被劉邦滅絕,此時屍骨早成齏粉矣。」

    「項梁,撫養項羽長大**的叔父?」

    「正是。先祖文武雙全,一手復興了大楚,豈是項羽這個匹夫可相提並論的。」可以看出,項書對項梁的功敗垂成至今耿耿於懷。

    「好吧,就算你是項梁的後代,就算大漢天下是從你們項家搶去的,可如今你只靠一方玉璽和一個項梁後裔的名份,就能令群雄折服,南面稱帝了嗎?」

    「當然不是這樣,你以為我們什麼準備都沒有嗎?哈哈哈。」項書大笑。

    「你們?你們是誰?」李月兒追問道。

    「我們?呵呵,兩漢至今已有四百年,我項氏一族一直沒忘記滅國之仇,只是一直沒能成功罷了。不過這麼多年來,我們早就聚集了一群有志之士,共同為大楚的復興而努力著。鍾伯,你很熟吧。可你不知道鍾伯姓范,乃范增後代。還有鍾離實、鍾離煌父子,你猜得出他們是誰嗎?」

    「鍾離?難道是鍾離昧的後代?」

    「哈,你一猜就中,果然聰明。」項書得意地說道。

    「咦,鍾離實不是在揚州嘛,難道、難道柳蜚也是……」李月兒掩嘴驚呼。

    「是的,柳廷然也是我們的人。如果不是他假意投靠殷丞,殷丞又怎會起兵北進,和曹操鬥得兩敗俱傷呢。如果不是戰況堪憂,殷丞屢次從江東抽調兵馬,我又怎麼能安插親信,進而掌控江東全局。」

    「什麼!你已掌握了整個江東大局?!」李月兒更加吃驚了。

    「差不多吧。除了逐浪和海軍大營,還有呂蒙的水軍大營、王朗的會稽山陰,豫章郡陳宮所在地南昌,其它地方都已在我的掌握,不然我今天也不敢發動啊。」

    「你……你以為僅靠江東一地,真的能對抗殷丞十幾萬大軍嗎?你掌管的江東只有內軍,其戰力和外軍相去甚遠。一旦江東起事,你擋得住高順的藍鷹翼嗎?擋得住張任的強擊軍嗎?」李月兒見項書有些得意忘形了,只得出言提醒道。

    「擋不住,我也知道擋不住,所以明天一定要殺了殷丞。只要殷丞一死,不管是張任、吳懿還是李嚴,只怕連荊州和交州都過不了,劉表、士燮只會給殷丞面子。等我解決了陸遜、呂蒙、於禁、陳宮,徹底掌控住江東,就算李嚴、高順來了,又有什麼關係。」項書信心十足地說道。

    「你,你是不是早就知道孟節會造反?」李月兒謹慎地問道。

    「是啊,孟節就是我讓他反的,沒有我的幫忙,他連孟獲都對付不了,何況百納圖和吳懿。」項書不屑地撇了撇嘴。

    「這是為什麼?南中離江東萬里之遙,孟節造反對你有什麼作用?」

    「我讓孟節造反,目的就是調回殷丞。這次隨殷丞東渡的大軍足足十萬,正常情況下殷丞如果回來,起碼有五千大軍護衛在側,我根本沒機會對他下手。可現在就不一樣了,孟節的叛亂使得殷丞必須盡快趕回來,他必定是快船輕舟急速而來,連他的藍鷹衛都未必能帶多少,這樣我才有把握殺他。」

    「不對啊,逐浪城你不是控制不住嘛,萬一他回逐浪,即便人馬再少,你又能拿他怎麼辦!」李月兒立刻就發現了項書計劃中的漏洞。

    「不會,殷丞不會去逐浪。江東海軍已探明的航道裡,毗陵城至定寇營是最短的一條,比去逐浪起碼快一天。殷丞並不知道我要對付他,所以他肯定選擇來毗陵,然後去隨縣和李嚴的五萬大軍匯合。這不,他明天就要到了。可見是天命在楚啊,哈哈哈。」

    「你事先就這麼肯定殷丞會急匆匆地趕回來!」

    「那是,殷丞在朱提起家,現在還有家眷在成都。孟節全取南中之後,直接就兵進江陽和犍為,遠遠威脅成都。吳懿在成都並無多少兵馬,張任要提防夏侯惇,短時間調動不了多少兵馬,而李嚴的大軍都屯在隨縣,更是無能為力,殷丞能不急嗎?你別忘了,黃鳳、吳憐、王煦、爾丹可都在成都。」

    「你可真是處心積慮啊。」李月兒神色黯然地低聲道。

    「這不叫處心積慮,這是運籌帷幄,而且這也不是我設計的,都是鍾伯的謀劃。」項書微微一笑,並沒在意李月兒的態度。

    「看得出來,你們已經計劃了很久了吧,不然不可能連賈詡都被你們瞞住。」

    「很久了,自黃巾之亂起,家父已經意識到大亂將至,正是逐鹿之時。而整個計劃,卻是在殷丞擊敗畢雋後才開始實行的。」

    「畢雋!!那時你還在南照,我和殷丞還在洪谷村,這麼早就開始了,你那時才十幾歲啊。」李月兒雖然感覺到他們已經計劃了很久,可確實沒想到有這麼。

    「是啊,我才十五歲。不過整個計劃是鍾離實和家父一起制定的,我只需按照他們的預先策劃好的行動走就可以了。」

    「公公?殷丞大敗畢雋後,公公不就過世了嘛。唉,也對,如果公公還在世,又何必讓你這個毛頭小子擔此重任呢。」

    「呵呵……」項書低笑一聲,卻沒多說。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