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三國奇跡之輪迴

正文 第四十七章 無敵犬騎士 文 / 無翼蝙蝠

    隨著江東最後一批八千人的援兵到達,是時候和曹操正式決戰了。此時新息城中有江東兵馬七萬,巴州兵馬三萬,以及從江東、荊州徵召的民夫四萬餘眾,小小的新息人滿為患。

    除了援兵,殷丞還從轄下各地調來不少大將,有江東朱桓、凌操、於禁、蔣欽,益州張翼、雷銅、吳蘭,加上原先帳下的黃忠、魏延、典韋、太史慈、張秀、呂岱、陳宮、賀齊、魯肅、龐統,共文成武將一十七員。

    殷丞手下將領當然不止這一十七人,可是漢中還要防衛,水軍和海軍的將領也不宜抽調過多,能來新息助戰的就只有十七名了。按理說十七人不算少了,可相比曹操大將數十、上將過百、戰將近千的規模,殷丞就顯得寒磣了點。

    嚴格來說,殷丞手下的將領應該是一十八位,只不過那多出來的一位,殷丞沒把他當將領看,其他人也不敢把他當將領看。這個身份古怪的將領就是李朵給殷丞派來的特殊援兵,她的兒子殷商。

    李朵一直在照料殷丞的起居,她的兒子自然也跟著她來了。殷丞領兵出征以後,李朵一直很擔心,特別是從項書那裡知道了曹軍規模之後,李朵更是擔心得寢食難安。當項書召集的最後八千江東援兵臨近出發之際,李朵向孫邵提出要讓自己的兒子殷商隨軍北上,為殷丞助上一臂之力。

    孫邵一聽就急了,連連搖頭。在眾人心目中,殷商可是殷丞的長子,名副其實的太子爺。新息戰事險惡,在沒有殷丞明確指示的情況下,孫邵怎麼敢讓殷商前去助陣,不說有個什麼閃失,就算殷商能安然無恙地回來,單一個『陷主於危』的罪名,就不是他孫邵能夠擔當的。

    『我主征戰於外,大公子當固守家園、安撫百姓,斷不可輕舉妄動,此事休要再提!』這是孫邵拒絕李朵的理由。李朵一婦道人家,當然辯不過孫邵,而且孫邵說得很有道理,主公在外面打仗,殷商作為繼承人就應該留在後方。這樣一來就算殷丞有個閃失,也不至於後繼無人,中國歷代都是這麼幹的。

    李朵說服不了孫邵,聽孫邵的,可又說服不了自己。她心裡很清楚,儘管殷丞待殷商如同己出,但殷丞並不是殷商的親生父親,不能也不該擁有繼承權,孫邵反對的理由壓根不存在。

    殷商的情況李朵是沒辦法對孫邵說明清楚的,可她又確實希望自己的兒子能幫幫殷丞,於公於私都該怎麼做。無奈之下,李朵只能求助項書和鍾離煌。項書和鍾離煌瞭解殷商的出身,當然沒有孫邵那麼多顧慮,而且殷商如果能去新息,還真的能幫到殷丞不少的忙。

    無論是益州、荊州還是江東,殷商的名聲可不必殷丞小多少,也許有人不知道當今皇帝叫什麼名字,可沒人不知道上清道教的小天師、無敵犬騎士是誰。

    殷商自幼天賦異稟,於吉早就注意到了這點,上趕著要加封殷商為上清道教的小天師。殷丞起先不同意,於吉這個老傢伙居然跑到殷丞家裡靜坐絕食以示抗議,最後把殷丞都給逗樂了。至於說無敵犬騎士這個似褒實貶、又褒又貶的稱號,卻是殷丞親口加封的。

    殷商打小就有多動症,三歲開始就纏著趙雲、魏延等人傳授武藝,而且教什麼學什麼、學什麼會什麼、會什麼精什麼,幾乎沒什麼能難住他的。等到五歲的時候,殷商已經不滿足在地上舞槍弄棒了,非得讓殷丞給他弄匹小馬來,他要學騎術、學馬戰。

    這下可難為殷丞了,殷商才五歲,而且還是虛歲,去哪兒找馬給這麼個小屁孩騎啊。都說急能生智,被殷商煩得實在受不了了,還真讓殷丞想出了個歪主意。既然騎不了馬,那就先給他找個替代品用著再說了,而殷丞幫殷商找來的坐騎就是他的『吉祥三寶』之一的繡球。

    殷商和繡球熟得不能再熟了,從小就和繡球生活在一起,甚至連睡覺都經常拱在一起,不過就是沒想過繡球可以當馬騎。經殷丞這麼一提醒,殷商恍然大悟,興沖沖地跑去騎繡球了。一試之下發現,呵,還正合適。此後,殷商纏著李朵讓她給繡球制備一套鞍、甲,開始過起了他的上狗練武、下狗習文的童年生活。

    殷商十歲的時候,馬超托人送了他一匹棗紅色的小母馬當生日禮物,可沒想到殷商甩都不甩,騎狗居然騎出感情來了。

    其實這也不能怪殷商,普通的馬匹哪有繡球拉風,而且繡球本身戰力超群,更不是馬匹可以望其項背的。看著騎在繡球背上的殷商,殷丞不由自主地想到了魔獸騎士,無敵犬騎士的封號也是由此而來。

    殷商生來力大無窮,學老爹殷丞也玩雙槍,可他的雙槍和殷丞大有不同,在趙雲、魏延、黃忠等等一群主神級、次神級boss傾力指導下,殷商的武藝可比殷丞這個半吊子精熟多了。要是加上繡球的戰力,連趙雲都不敢說能和殷商單挑。注意,這裡說的是連戰都不敢,而不是能不能贏。繡球一發怒,除了金團銀朵,其它馬匹基本不敢站在它三丈範圍內,這還打什麼。

    殷商今年十五,剛剛成年,身材並不高大,也就一米七五的樣子,騎在繡球背上的樣子雖然滑稽,但並不妨礙他們的行動和配合,因此繡球就做了殷商唯一的專用坐騎。如果騎著繡球的殷商能去新息助陣,就算是單挑呂布、許褚也有很大的勝算,而且繡球能引起地方坐騎的混亂,在混戰時更是無往不利。

    項書和鍾離煌既明白殷商的出身來歷,又清楚殷商的恐怖實力,自然不會反對他前往新息。為此,項書親自去找孫邵說情,最終說服了孫邵。

    殷商身為『太子』,早晚繼承大統,那就該盡快建立威望,而建立威望的最快捷徑莫過於獲取軍功。有鑒於此,殷商前往新息前線對他來說利大於弊。

    面對項書的說詞,孫邵實在無力反對。新息有殷丞親自坐鎮,殷丞哪裡捨得讓兒子冒險,殷商在新息危險不會很大,如果殷商真能軍前揚威,對以後權利的交接會有莫大的好處。

    孫邵的態度一轉變,殷商自然就毫無阻礙地到了兩軍陣前,讓殷丞又是驚又是喜。對於這個便宜兒子,殷丞有種說不出的感覺,既疼愛又有些遺憾。殷丞真的很喜歡殷商,甚至比自己那些親生兒子還要喜歡。

    在外人眼裡,絕對想不到殷商居然會不是殷丞親生的,不但是因為殷丞太喜歡殷商了,還因為殷商和殷丞也太像了。特別是殷商那一身蠻力,就像是和殷丞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除了父子想不出還有其它可能了。

    當然,這事只有殷丞一人明白,殷商之所以力大無窮,估計和自己身上那些古怪的電能有莫大關係。當初殷丞曾拿懷著身孕的李朵『洩慾』,初練奔雷勁不久的殷丞還沒能力控制住那些電能,每次跟李朵辦完事,他身上都有電花『辟啪』亂閃,應該是那時候無意中給殷商沖了電了。

    每當看到殷商毫不費力地揮舞著槍棒,殷丞都會想起那時的年少輕狂,進而對李朵和殷商產生一絲愧疚,也就愈發對殷商疼愛了。不過越是喜歡殷商,殷丞就越是感到遺憾,如果殷商真是自己的親生兒子那該多好啊。

    殷商確實是不可多得的驍將,然而打仗可不是只靠個人武力就行的,況且在殷丞眼裡,他依然只是個孩子,壓根沒想過要讓他上陣殺敵。所以當殷丞和曹操拉開大軍做生死戰時,殷商居然被他留在了營裡,連陣都沒上。

    有了十萬大軍,殷丞心裡也就有了底,決戰之日,殷丞毫不含糊地將五萬江東兵馬開出了大寨,只餘三萬巴州軍留守營房(還有兩萬江東兵馬扼守新息)。這次曹操顯得相當光棍,也只派了五萬大軍前來迎戰,並沒有多派人馬以眾凌寡。

    開鑼大戲依然是武將單挑,厭煩了龍套搶戲的殷丞,直接讓典韋出馬挑戰許褚,拉開了虎癡鬥惡來的序幕。典韋、許褚二人都是以力大而聞名,這一打起來那是煞氣十足、驚天動地,只是感覺像打鐵多過於像打架。

    二人戰了百餘合,許褚馬力不繼,居然喊了暫停,說要換馬。典韋囂張得不行,想都不想就答應了,然後耀武揚威地在場中等著許褚。等許褚換馬之後,二人一言不發地又戰在了一起。又是一百多合之後,兩人都感到有些累了,胯下的戰馬更是腿軟氣粗、搖搖晃晃,最後算作平手,各自回陣。

    典韋一退,黃忠立刻再次出陣。本以為曹操手下已經無人可擋,沒想到呂布的畫戟被曹營巧匠修復,正好來戰黃忠。

    黃忠和呂布之間的單挑,絕對比剛才典韋戰許褚好看得多。此二人不單力量足而且技術高,打得興起還拿出弓來『劈里啪啦』一通亂射。

    顯然,前些日子的失利讓呂布折了銳氣,今日一戰多少有些放不開手腳,還不時地拿眼角瞅向黃忠腰間懸掛的寶劍。黃忠眼尖,一交手就發現了這個狀況,手中的刀更是一刀緊似一刀地砍向呂布。

    當日呂布硬接殷丞一箭,多少受了點傷,雖然是小傷,可遇到黃忠這樣的對手時,這傷可就麻煩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