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三國奇跡之輪迴

正文 第四十一章 對壘 文 / 無翼蝙蝠

    圍點打援,曹操有一套啊,如意算盤打的不錯。也罷,魚就魚了,究竟是魚死還是網破,總得較量較量才知道,難不成現在逃回去啊。

    經過龐統的解釋,殷丞不再替柳蜚擔心,也算減少可不少麻煩。隨後的幾天,殷丞耐心地等待著高順、李嚴大軍的到來。

    正如之前的預料,曹仁和夏侯淵要比高順、李嚴先到。曹仁的兩萬大軍在安城和宜春之間建了一個大營,護衛著安城的西面;徐晃自安城出兵,在安城與新蔡之間的汝水南岸建了一大一小兩個營寨;夏侯淵到來後並沒有渡過汝水,而是在汝水北岸建立了一大兩小三座營寨,和徐晃一南一北徹底切斷了殷丞和柳蜚之間的聯絡。

    看了曹軍佈陣情況,殷丞只感到頭皮發脹。曹軍這樣的佈兵方式,對殷丞的壓力並不很大,可殷丞想要迎回柳蜚,則就成了天方夜譚。

    別看殷丞本人將去新息,可他的兵力佈置卻是西重東輕,主攻方向也是高順這裡,原因很簡單,他最有戰鬥力的外軍在高順麾下。殷丞定的計劃是新息和曹操正戰,吸引曹軍注意力;安陽的李嚴以守為主,目的是保證新息和義陽能正常聯絡;而義陽高順的兵馬則分成數股,不間斷地往曹軍側後滲透,運氣好的話也許能夠潛往固始和柳蜚匯合,然後前後夾擊突破徐晃防線。

    現在曹軍不但在宜春留下了曹仁的兩萬大軍,使得高順的滲透變得艱難起來,而且並沒有全軍駐紮於汝水南邊。這樣一來,即便高順和柳蜚匯合了,在突破安城至新蔡防線時,還得先攻破曹軍汝水北大營,這幾乎是無法完成的任務。

    殷丞問計於群臣,這次連龐統也只能無奈地搖頭,看來殷丞是不得不陪曹操來場豪賭了。雖然無法破除曹操布下的這個局,可為了增加勝算,龐統、陳宮等謀士還是提了不少建議。

    高順、李嚴在一兩日內就能攻佔義陽、安陽,漢中、永安的後續兵馬也已整裝待發,殷丞對這些後續兵馬做了部分調整。永安的四萬五千人馬至江陵後分成兩路,一路一萬五千人開赴安陽聽候李嚴調度,剩餘的三萬則趕往新息,由殷丞親自指揮。漢中的外軍只調胡佐軍前往義陽,蹬萍軍繼續留在漢中訓練,原張任的漢中兵馬抽調五萬隨胡佐軍一通東進義陽。除了益州的兩路援軍,殷丞還讓項書繼續抽調江東兵馬前往新息,令他帳下的江東本部增加到五萬。

    隨後幾日,高順、李嚴才剛佔據義陽、安陽,淮北鷹候再次送來探報,曹操自許昌親提大軍南下,前鋒已過召陵。看著鷹候報來的曹軍陣容,殷丞等人再次心動過速。

    此次隨曹操一起南下的有,一萬虎豹騎、四萬重甲近衛軍、兩萬弩兵、四萬弓兵、十萬精銳步卒、五萬由韓遂西涼鐵騎改編而成的精銳輕騎兵,總兵力達到二十六萬,號稱五十萬大軍。雖然五十萬隻是號稱,可加上安城現有的九萬多兵馬,曹操的總兵力也有三十五萬強。相比之下,殷丞的兵馬全部到齊也只有一十七萬左右,足足少了一半。

    再看將領方面,曹操不單全軍出動,手下猛將也傾巢而來。前鋒張燕、朱靈、李通、呂常;左軍滿寵、蔡陽、牛金、臧霸;右軍曹洪、曹真、賈逵、車胄、魏續;後軍荀攸、夏侯尚、高柔、楊修、王忠;中軍曹操、郭嘉、荀彧、程昱、劉曄、呂布、許褚、曹休、李典、樂進、孫禮、秦宜祿等。

    一看這個架勢,殷丞知道高順那裡肯定扛不住了。安陽的李嚴和文聘只需防衛,應該問題不大,可義陽需要頻繁出擊,而統兵大將卻只有高順一人,其他人都留在漢中幫張任防衛夏侯惇。鑒於這種情況,殷丞連忙向義陽加派人手,趙雲、甘寧、陳武、潘璋往助高順,徐盛被派往安陽以策萬全。除了這些佈置,還請求蔡瑁、蒯越引五萬荊州兵馬屯於平林。

    做好這些佈置後,殷丞再也無心等待,帶著黃忠、典韋等人,以及現有的兩萬五千兵馬開赴新息,與魏延匯合。

    一到新息,殷丞急忙召集群臣,仔細計算著各路大軍的達到時間。漢中、永安兩路兵馬,起碼還要十五天才能全部就位,江東增調的兩萬人馬也需十來天才能趕到新息,而曹操大軍至多五天就能到來。也就是說,最少會有五天的時間,需要殷丞依靠手中現有的三萬人馬對抗曹操的三十五萬大軍,想想都覺得玄乎。

    三萬對三十五萬,這城該怎麼守,那是很有講究的。新息本是汝南郡治,城牆防禦度不算太差,城四周還有一條比『溝』大不了多少的護城河,依城死守也不是不可以。可是,當實力差距太過懸殊之際,死守城池肯定是不可取的。

    曹操兵馬遠道而來,所帶的攻城器械肯定不多,不過曹操的人馬實在太多,就算連夜製造也完全來得及,何況還不能排除徐晃在安城屯有大量攻城器械。如果曹操擁有大殺傷力的攻城器,並且全力攻打新息,殷丞能守三天已屬奇跡,要守五天或五天以上,那就得算是神跡了。

    死守城池既然不行,那就只有野戰一條路了。在與群臣達成了這樣的共識後,殷丞親自帶領兩萬兵馬,於城外十五里處安下了一個營寨,而新息則由陳宮和賀齊領一萬士卒守禦。

    安營畢,江東兵馬偵騎四出,各種探報就像雪片般飛到殷丞啊案前。曹操兵馬一到,原本徐晃手下的安城城兵都撤回了城裡,曹操本部的二十六萬大軍延汝水紮下連營,此連營由頭至尾不下五十里,蔚為壯觀。曹操到後,北營(汝水北岸大營)的夏侯淵留下副將看守營寨,自己則渡河南下,至曹操帳前聽令。

    各種探報中有一則消息引起了殷丞的警惕,徐晃兵馬雖然撤回了安城,可他原先的營寨卻留給了曹操。鷹候在徐晃留下的營寨中發現了大量攻城器械,曹操一到就命令手下士兵開始組裝,看來曹操壓根沒打算給殷丞留下任何喘息的機會。

    幸好殷丞已經離城下寨,如果當初是打算死守新息的話,也許現在曹軍投石機發出的巨石已經砸在新息的城頭了。投石機曾經是殷丞的秘密武器,可它畢竟是劉曄的原創,連殷丞都無法阻止曹軍獲得這種大殺器。曹軍的投石器在射程、靈活性、準確度方面還有很多缺陷,但用來攻克新息這樣的小城那是完全夠了,當殷丞聽說曹軍居然有投石機的時候,嚇得渾身直冒冷汗。

    由於殷丞的營寨安在城北,曹軍想要攻打新息,必先攻滅這座大營,而營寨中調兵便捷,強攻敵方營寨的時候,自己的進攻部隊很容易被對手從後掩殺,從而造成大量傷亡。所以歷來攻營必先陣戰,在多次打擊對方士氣、殺傷對方士卒,令對手失去反突擊的能力後,才會派出大量兵馬圍攻營寨。曹操也是這麼做的。

    -------

    「報,曹軍呂佈於營前挑戰。」殷丞正和眾將一起研究該怎麼熬過這五天時間,突然傳令兵來報。

    「好!!!」一個激奮高亢的聲音高叫著,聲音的主人當然是欠揍的典韋。

    「主公,萬不可戰!我軍兵少只宜堅守,只需五天江東援兵便可到達,屆時可從長計議。」魯肅怕殷丞像典韋一樣衝動,急忙提醒道。

    「主公,我軍兵少人心不穩,曹軍搦戰若再不出戰則士氣必然下降,軍無士氣則營不可守。黃忠願領兵出戰,殺一殺呂布的銳氣。」

    「漢升,你……主公,你答應過我讓我當先鋒的,我願立下軍令狀,若不勝呂布可斬我頭。」一聽黃忠要出戰,典韋立馬就急了。

    「你!主公我也願立軍令狀,若不獲呂布首級,請將我頭號令三軍。」黃忠不甘示弱。

    「好了,別爭了。呂布尚在營前,汝二人便欲先戰一場乎!」軍心可用那是好事,內訌還是算了吧。殷丞見黃、典二人怒目而視都快打起來了,連忙出聲制止。

    「主公,聽我一言。」龐統插嘴道。

    「士元請講。」

    「我江東援兵五日後可至新息,然援兵不過兩萬,比之曹軍相差遠甚。想要守住新息等待永安援兵到來,我軍不但要戰,而且首戰必需獲勝。」

    「善,士元之言正和我意。來人,傳令下去,點五千兵馬營外應戰。眾將,可隨我同去戰那呂布。」其實龐統不說殷丞也明白這個道理,所以毫不猶豫就同意了他的想法。

    ------

    呂布騎在馬上凝視殷丞的寨門,同時還令手下將士賣力的叫罵。不多時便看見營中人馬奔走,寨門打開後衝出數千步騎,為首一將金盔金甲,胯下黃金戰馬,正是『老朋友』殷丞。

    「殷丞,你這個卑鄙小人,速速前來送死!」呂布兩眼通紅,高聲怒喝。

    「主公讓我出戰!!!」才一列陣完畢,黃忠、典韋同時高喊。

    殷丞看了他們一眼,心裡卻想著龐統剛才說的話--不但要戰,而且首戰必勝。黃忠、典韋不比呂布差,可他們哪一個都沒把握說能夠必勝,怎麼辦好呢?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