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三國奇跡之輪迴

正文 第七章 如有神助 文 / 無翼蝙蝠

    三天後,準確的說是少帝興初三年六月二十八日,殷丞率藍鷹衛、藍鷹衛及一千蹬萍軍,在鑼鼓聲中離開了成都。剛一出發,殷丞就後悔了,等到一個時辰之後,殷丞更是悔得腸子都青了。原因很簡單,誰讓他喜歡騷包的,這麼熱的天,披什麼紅、掛哪門子采啊,整個一自虐。如果沒有有華佗親手配製的消暑丹在那兒頂著,故計沒到江東大夥兒就該中暑嗝屁了。

    由於沿途早就派人打點一切,所以行進得相當順利,一個月後就進入了南海郡。這個速度真的很快,要是換成其它部隊,包括滇軍後續部隊,都不可能擁有這樣的速度。為什麼會有這樣的速度呢,這就有必要說說滇軍騎兵的配製情況了。

    殷丞的滇軍中正規騎兵的數量是五千,三千強擊軍和原本四步兵的藍鷹衛、藍鷹翼各一千。這五千騎兵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他們不單身著籐甲,連坐騎都配有燈芯蔓製成的馬甲。為了充分利用他們的戰力,殷丞給了他們最好的待遇,一人三騎就是其中之一。不過由於馬甲數量實在有限,三匹坐騎不可能全部配上馬甲。所以,這些騎兵通常是用兩匹馬交替趕路,而另一匹披掛整齊的戰馬始終是空著的,這是為了預防被人伏擊而特意規定的。

    這次跟隨殷丞一起出發的『迎親隊』中,二鷹自然還是一人三騎的基本配製,而配屬過來的蹬萍軍則是一人兩騎的配製,他們沒有披甲馬,所以少一匹。

    三國時期,除了部分遊牧民族外,極少有軍隊的騎兵會多配一匹馬。要不是籐甲的特殊功效,使得滇軍騎軍戰力非凡,殷丞也不會這麼配備,怎麼看一萬五千騎兵的總體戰力,都要比五千一人三騎的強上不少,括弧,逃命時不算在內。不過益州馬匹緊缺,裝備這些騎兵,殷丞可是花了血本了,想要進一步增加騎兵數量,還要等『茶馬商道』徹底正常後才有希望。

    由於迎親隊速度驚人,等殷丞到了南海,孫策哪裡才剛接到殷丞離開成都轉道交州的消息。殷丞在南海秘密與游離於各勢力之外的『交州王』士燮見了一面,這次會面是由孟回安排的,見面時只有殷丞和士燮兩人。殷丞對士燮的感覺很好,士燮就像位是敦厚長者,幾乎讓人感受不到有什麼威脅。通過這次見面,殷丞就能更加放心的把自己的後路教到士燮手裡。

    見面之後,殷丞再次馬不停蹄地一路東進,等他突兀地出現在了建安,孫策、劉繇、嚴白虎、王朗等江東群雄才有機會感歎他來得如此之快。滇軍一入江東,那些早先佈置的沿途補給點就沒有了,殷丞等人隨身攜帶的糧草不多,如果不就地補充,根本見不到孫策的面。江東諸人同樣是如此想的,所以大家都在猜測殷丞第一個會攻打誰。

    可是又出乎大家意料,殷丞毫不停留,沿途經吳興、平昌、永康,迅速逼近了烏傷(今,義務),離王朗所在的會稽,只隔著諸暨一處了。這一結果,令大家無法理解,難道殷丞能帶著大隊人馬不吃不喝,餓著肚子強行趕那麼長距離的路?

    殷丞不是神仙,怎麼可能讓大家不吃不喝地趕路呢,之所以能出人意表做下此事,關鍵是他有神仙幫忙。是的神仙!不過不是天下飛啊飛的神仙,而是地上天天裝b的神仙--於吉,於老神仙。

    殷丞和於吉認識不是一天兩天了,自從初次見面之後,二人就沒斷過聯絡。通過這些年的交往,殷丞總算是看清了,於吉確實有野心,可他的野心在教不在政。於吉和張角有很大區別,他從來沒想過造反,更沒想過要當什麼皇帝,他的最大理想是建立一個大型或者說超大型的教派,由他來當教主。只要能實現這個目標,於吉也就心滿意足了,這也是殷丞敢於和他繼續狼狽為奸的原因之一。

    殷丞和於吉是有合作條件的,他們倆的目標並不相同,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也不相互排斥,只要調解得好,他們甚至可以成為親密的戰友。事實上,於吉同意與殷丞合作,就是因為殷丞答應,只要於吉幫自己獨霸了江東,他就同意讓於吉在這裡建立一個唯一的教派。並且還承諾於他,只要他不煽動叛亂,殷丞就不會插手他的教務。

    於吉不是傻帽,他很清楚有了當政方面出面支持,建立教派那是輕而易舉的事,同時他有不夠聰明,並不清楚殷丞早有制約他的辦法。既然殷丞願意幫他實現夢想,他又怎麼會不答應這種舉手之勞呢。

    是的,知道了於吉的企圖後,殷丞根本沒把他放在眼裡。要是讓殷丞帶兵和曹操、劉備作戰,那他是一點把握都沒有,這不是他的強項。可裝神弄鬼他卻在行,於吉不是神仙,最多也就玩玩糊弄糊弄老百姓的小花樣。作為一個見識廣博、經歷過現代知識熏陶的劃時代人才,殷丞又哪會壞怕於吉給自己下絆子。只要有強大的軍隊在手,於吉在殷丞眼裡就是一一捅就破的紙老虎,啥時候想滅就啥時候能滅的跳蚤。

    既然於吉對自己毫無威脅,那在正式翻臉之前,於吉的剩餘價值,還是要大大地利用一把的。比如這次,殷丞就讓於吉發揮其信徒眾多,而且基本都是當地居民的特點,於殷丞進軍的沿途,準備所屬用品,接應殷丞定基江東。

    殷丞所帶人馬不多,短時間內消耗的糧草也有限,所以每批於吉信徒偷偷運送給殷丞的糧草不需要很多,也就沒太引起他人的注意。至於說周瑜會不會發現什麼異常,殷丞也懶得考慮。

    到達烏傷之後,殷丞放慢了行進速度,慢慢向王朗的所在地,會稽郡治所山陰靠近。迎親只是殷丞插足江東的一個借口,他的目標是獨佔江東,除了孫策必需打擊,自然也沒不打算與其他幾位和平相處。這不,他先去噁心噁心王朗,給以後的衝突留下些伏筆。

    目前江東的局勢有些混亂,孫策霸住了沿江一線,本來他是要立刻進攻劉繇殘餘和吳郡嚴白虎的,可由於和殷丞發生了衝突,而殷丞的態度又是異常強硬。於是在周瑜的建議下,孫策停下了進攻的腳步,轉而發展和穩固目前的佔領區。

    劉繇在敗於孫策之後,並沒有想過往歷史上所說的那樣逃到荊州,投靠劉表去了。眼下劉繇引殘兵退到了神亭嶺一帶,然後和嚴白虎聯合,一通抵抗孫策的入侵。

    嚴白虎本名叫寅,由於喜著白甲,所以人稱白虎,久而久之,許多人忘記了他的真名,而以嚴白虎相稱。嚴白虎乃是江東山賊首領,帶著上萬人攻城略地、搶劫財物,最後佔領了吳郡不肯挪窩,還自稱東吳德王,過上了逍遙快活的日子。孫策的強勢出現和劉繇的速敗,讓嚴白虎的逍遙日子被無情的打破了,作為一個成功的山賊,嚴白虎的眼光還是有的,他很清楚孫策是不會放過自己的。正巧此時劉繇派人前來聯繫,說是願意不咎過往,還要保舉他正式當吳郡太守。雖然太守和王爺是沒法相比的,但一個是正版、一個是盜帖,孰輕孰重一目瞭然。嚴白虎高高興興地答應了劉繇的聯盟之意,還派弟弟嚴輿領兵前出楓橋,以為劉繇後盾。

    相比較其他幾位,王朗是江東四大勢力中最沒出息的一個,說起官職,他比不上劉繇,說到打仗,他不如嚴白虎能打,和孫策那是更不能比的。他一直在會稽安貧樂道,該吃吃、該喝喝,只盼他人別去惹他。可現在殷丞就是要來惹他,還希望王朗能忍不住和自己發生點摩擦。

    殷丞兵進會稽,倒也不是只是為了調戲一下王朗,他知道光憑手中三千騎兵,根本不可能打贏孫策。孫策號稱小霸王,可不是小王八,哪那麼好對付的。殷丞減慢進軍的速度,主要目的是等待滇軍隨後跟進的部隊,反正殷丞算是出現在江東了,現在的孫策應該沒精力去舉辦什麼婚事了吧。

    算算日子,成都的最後一支分隊也應該出發了,此次滇軍發成二十支三千人的部隊分批出發,由趙雲、魏延、高順、甘寧、典韋、呂岱、張秀、項書、鍾離煌、陳宮、虞翻、區星、射堅、射援、容恢(童子軍副統領)、張惕、駱馬燴、塔木達爾、魏興等十九人各帶一隊,魏興是最後出發的。

    趁著那三天的空閒,殷丞火速替魏興、蔡琰辦完了婚禮,本來殷丞想把魏興留在成都陪蔡琰,可魏興死活不幹,非要來江東湊熱鬧,殷丞只得同意,只是把他安排在了最後一隊。滇軍的二十各小隊,每隊的出發時間相隔一天,等輪到魏興出發時,已經是四十天後了,也算是給他留出了蜜月的時間,免得過於虧欠蔡琰。

    殷丞達到烏傷之時,魏興的小隊也已離開了成都,而緊跟在殷丞身後的是趙雲帶領的強擊軍騎軍。由於大量馬匹被殷丞調用,趙雲所領雖然也是騎兵,可速度慢了不少,此時離殷丞還有五天左右的路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