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三國奇跡之輪迴

正文 第四十四章 催化劑 文 / 無翼蝙蝠

    「曹操佔了雍州,韓遂死了!」徐庶可謂是語出驚人啊。

    「什麼?什麼啊!沒搞錯吧!!!」殷丞完全沒辦法相信徐庶所說的這些話,求證似的望向魏延。魏延虎著張臉,一腳把旁邊的一根立木踢飛幾丈,用行動告訴了殷丞準確答案。

    看來是事實,可這是怎麼發生的?殷丞和韓遂一直關係不錯,經常眉來眼去地勾勾搭搭,他對韓遂的情況也是知之甚詳,單從司、雍州一線的兵力佈置來看,曹操絕對處於下風,更何況韓遂還擁有幾乎無法攻克的函谷關和潼關。

    自從佔領長安開始,韓遂就很努力的在經略雍州,在原先四萬精銳騎兵的基礎上,又新徵了三萬雍州勁旅,可謂是兵強馬壯。而洛陽的夏侯惇就寒酸多了,人馬不過三萬出頭,將領也只有曹洪一個可以作為幫手。更有甚者,在黃河的對面,可還有著一隻大耳朵狼,隨時準備著撲上來狠狠地咬一口。以他的實力,能守住洛陽已屬萬幸,怎麼可能有能力西犯長安呢?

    誠然,殷丞也知道韓遂的防禦體系有很大欠缺,殷丞還多次去信提醒過他,不過韓遂很委婉的謝絕了殷丞的建議。在他看來,以夏侯惇的實力,根本不可能有機會突破兩座雄關的。殷丞明白那是韓遂對洛陽有企圖,同時也確實想不到夏侯惇用什麼辦法能攻克函谷關、潼關這兩座中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關卡,所以他也沒做過多的堅持。

    韓遂自打佔領長安之日起,就沒有一天不惦記著洛陽,為此,他把自己的大軍屯紮在藍田、青泥隘口一帶,兵力為三萬西涼鐵騎和一萬雍州兵。雖然他的主力不在洛陽的正面,可剩下的軍力也不是夏侯惇可以輕易戰勝的。函谷關的五千兵馬,是由韓遂手下第一大將,和殷丞很有些淵源的閻行率領。就光閻行和他的五千人馬,加上還有雄關為助,夏侯惇全旅來犯,都未必能佔多大便宜,何況在潼關還有一萬五千可以隨時來援的大軍。唯一看起來比較薄弱的地方,就是韓遂的大本營長安了,那裡只有一萬騎兵,不過他們卻是韓遂最精銳的部隊。

    長安兵馬確實很少,但是連殷丞都覺得那裡根本不存在安全隱患。且不說夏侯惇無法繞開前面部隊的攔阻,就算他飛到了長安城下,有著一萬精銳守護的長安,也絕對能夠堅持到金城的救兵。別忘了,在韓遂身後還有馬騰,而馬超就帶著三萬騎兵駐紮在金城,隨時可以加入長安的戰鬥。韓遂佔領雍州後,就把涼州全部送給了馬騰,為此馬騰還是很感激他的,幫上些許小忙,肯定義不容辭。

    在這種情況下,徐庶居然告訴殷丞,雍州被曹操佔了,連韓遂都死於非命,而之前連曹操向洛陽增兵的消息都沒聽說過。夏侯惇就靠三萬多兵馬,不但北拒劉備,而且還能西犯長安,這和神話沒有任何區別,殷丞能不驚奇嗎?

    「主公,主公!」徐庶見殷丞嚇傻了般地在那裡發呆,便伸手推了推他。

    「啊!」殷丞猛地一哆嗦,算是清醒了過來,然後用眼睛瞟了魏延這個韓遂女婿一眼,道,「唉,我想不明白。元直,告訴我究竟發生了什麼?」

    「其實很簡單,閻行反了,還勾結了曹操。」

    「閻行反了!他為什麼要反?」這句話,殷丞問的是魏延,他們之間的恩恩怨怨,徐庶並不知道,可魏延卻是一清二楚,甚至還可以說是當事人之一。

    「誰知道啊!這個反覆無常的小人!」魏延滿懷怨恨地道。雖然談不上什麼深厚的感情,可老婆畢竟是別人親生的,於公於私魏延都應該站在韓遂這邊。

    「他們還真是八字不合啊。」殷丞只能這麼想了,「算了,還請元直說說具體情況吧。」

    徐庶點了點頭,開始訴說起來。以徐庶的觀點來看,曹操能佔領雍州,除了閻行的配合,整件事的關鍵就在四個字上,『迅捷』以及『隱秘』!

    閻行先是放夏侯惇入了函谷關,然後以本部為前導,騙開了潼關,並趁機斬殺了潼關守將程銀。隨後又於夏侯惇裡應外合,完全控制住了潼關,並收降了剩餘的一萬多兵馬。

    此時韓遂根本不知道二關已失,在毫無防備之下,又被閻行騙開了長安城門,放進了等候多時的夏侯惇大軍。韓遂驚慌失措,在親衛的保護下,棄下長安落荒而逃。本來韓遂是可以逃出生天的,可他卻犯了一個大錯誤,輕易地丟掉了自己的小命。

    韓遂也算是久經沙場的老將了,他在逃往的同時也已經注意到了,夏侯惇的兵馬其實不多,頂天也就兩萬多點,自己未必沒有翻身的餘地。就因為這個判斷,韓遂並沒有逃往金城向馬超求助,反而是向東南而去,妄圖和自己留在藍田的主力匯合,然後再反攻長安。

    韓遂的企圖也不能算錯,藍田有韓遂的三萬騎兵,青泥隘口還有一萬雍州兵,只要和他們匯合,未必沒有和夏侯惇一戰之力。可惜他的想法早在郭嘉意料之中,夏侯惇此次進關,總共有三萬大軍,加上閻行的五千和潼關的一萬降卒,總兵力已經達到了四萬五,除去攻進長安的兩萬五千,還有兩萬兵馬,留下五千守關,還有一萬五千早就埋伏在長安至藍田的必經之路上。

    結果那就可想而知了,韓遂的親衛不到兩千,被一萬五千大軍打了個埋伏,除了慘敗還是慘敗。韓遂在李堪、梁興的拚死護衛下,單人匹馬逃出了重圍,而李堪、梁興及其他親衛,俱都死於亂軍之中。

    韓遂的霉運還沒到頭,他慌不擇路地一頭撞上了隨後追殺而來的閻行,被閻行一槍挑死,還砍下的頭顱,拿到藍田招降侯成、成宜、馬玩人去了。至此,韓遂的八部將,楊秋早就死在賈詡的計下,張衡沒能和韓遂一起逃出長安,程銀死在了潼關,李堪、梁興死於藍田突圍,就只剩下侯成、成宜、馬玩三人還守在藍田大營。當看到主公韓遂和昔日同僚的首級時,三人不約而同地選擇了投降,曹操也就再次增加了四萬大軍,實力大增。雍州之變以曹操的完勝而告終。

    「元直,你剛才說夏侯惇帶著三萬大軍入關?你沒記錯吧?」殷丞聽得很仔細,所以發現了一個有些異常的細節。

    「是的,沒錯。三萬大軍,洛陽守軍幾乎全部入關,留下的不到五千。」看來徐庶也早發現了這個問題,回答得很爽氣。

    「大耳朵和公孫瓚打起來了嗎?」曹操沒向洛陽增兵,只憑五千不到的兵馬,不可能擋得住關羽、張飛、張遼三大猛男,而且劉備對洛陽的興趣一點不比韓遂小,夏侯惇太囂張了吧。

    「沒有。而且劉備也沒有要過黃河的意圖。」徐庶再次果斷地回答。

    劉備什麼時候改信佛啦?這麼大快肥肉居然不去咬,以殷丞對劉備的瞭解,打死他他也不信啊。只有一個可能了,「劉備和曹操結盟了?」殷丞問道。

    「也沒有。劉備、曹操各保一帝,表面上是不可能結盟的。不過,暗地裡肯定有什麼貓膩,只是我們無法瞭解具體情況。如果推測的話,也許公孫瓚也快倒霉了。」

    不會有錯了,韓遂下來,另一個倒霉蛋只能是公孫瓚了。劉備放棄洛陽,肯定要從其它地方得到相應的補償,環顧四周,也只有對公孫瓚下手了。

    「馬騰有什麼反應嗎?」殷丞把注意力轉回了雍州。

    「現在還沒有消息傳來,我估計他會有所行動。曹操是只猛虎,如果讓他磨利了爪牙,馬騰哪還會有好日子可過。要是換成我是馬騰,肯定會趁夏侯惇立足未穩之際,傾全力與之一搏,不然的話,早晚會被曹操吞併。」徐庶小心地分析著情況。

    「我也是這麼認為的,可問題是馬騰什麼時候能動手。我現在擔心的是曹操會不會對漢中下手,沒有馬騰的牽制,漢中張魯哪裡會是夏侯惇的對手。」殷丞不無擔憂地說道。

    「是啊,現在夏侯惇可有八萬大軍,去掉留守的那部分,打下漢中還是綽綽有餘的。可是,我們不能指望馬騰牽制夏侯惇,馬騰的手下都是騎兵,眼下天氣轉涼,馬匹的飼料開始緊張,馬騰能不能在短時間內組織起像樣的兵馬,這還真很難說啊。」一談到這個問題,徐庶也不復剛才的從容。

    「對,求人不如求己,我們該加快速度,不能陪法正玩遊戲了。」殷丞毅然下了決心,「文長,正方、治堯那邊的訓練情況還順利吧?」

    「快了,已經接近尾聲。不過暫時還不能上場,大運動量的訓練之後,士兵的體力消耗很大,必需給他們一段時間恢復,不然恐怖戰鬥力不強,徒增傷亡。」

    「行,沒問題,讓他們盡快恢復就是,反正計劃實施也需要時間,想快也快不起來。」殷丞點點頭,說道。

    「主公是準備實行『混水』計劃了?」徐庶道。

    「是的,不能再等了,益州不解決,哪談得上漢中啊。本來是想等到歲末再實行的,好在今年天冷得早,提前一點也未嘗不可。不能再猶豫了,元直啊,你去安排吧。」

    「諾!」徐庶瀟灑地轉身離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