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三國奇跡之輪迴

正文 第三十一章 內亂 文 / 無翼蝙蝠

    其實用『重建』二字不太準確,茶馬古道應該興於唐朝,到宋朝時才得以發揚光大,現在只是三國時期,該用『創建』更為合理。只是殷丞不敢掠人之美,所以才用了『重建』來安慰一下自己。

    不管是重建還是創建,對殷丞來說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西漢就出現了絲綢之路,可直到三國時期,被譽為南方絲綢之路的茶馬古道卻連雛形都不具備,這自然是有原因的。茶馬古道的出現是建立在茶馬互市的基礎上的,中原缺馬而藏地富足,同時,藏地常以牛羊肉為主食,不宜消化,長期食用有害健康,而茶水卻能起到很好的調理作用。因此,一個賣馬、一個賣茶,市場由此而形成,商道的出現亦屬必然。

    在三國,茶依然還是奢侈品,連食用的方法都和後世有很大不同,一直到茶聖陸羽的出現,中原的茶文化才展現出她絢麗多姿的一面。值得慶幸的是,巴蜀之地恰巧是飲茶這個習俗的起源地,連王公大臣們飲用的茶都是從這裡進貢上去的。如果沒有這個先決條件,殷丞根本連機會都沒有,也幸虧了殷丞對種茶、採茶、抄茶還知道那麼點,運氣好的話,可以讓茶文化的發展歷史加快那麼稍許。

    增加馬匹擁有量是當務之急的事,想通過交易來獲取馬匹,茶葉的需要量是相當大的。從種植茶樹開始到獲得足夠數量的茶葉用以交換,這個過程是漫長的,也絕對不是殷丞能等得了的。不得不說殷丞的運氣確實不錯,在三國時期,川滇二地擁有不少野生茶樹。有了這些茶樹,殷丞就能在較短的時間內收集到一定數量的茶葉,這些茶葉能換取到的馬匹也許並不多,但對於奉行精兵政策的殷丞來說,已經能夠初步滿足前期的需求了。

    野生茶樹分佈較廣,和後世的茶場相比,採摘茶葉的工作量要大了很多,殷丞根本沒能力進行這項工作。自己做不了不等於別人也不行,百納圖自然成了殷丞的『代罪羔羊』,承擔下了這項繁重而艱巨的任務。對南中最熟悉的莫過於那些土著,而百納圖的工作就是聯絡到這些土著,然後『引誘』他們去採摘茶葉,再用鐵器、食鹽等日常必需品與之交換。與此同時,王絳的專業築路隊也開進南中腹地,配合百納圖***通茶馬古道的滇藏路段。至於說茶馬古道的川藏路段,那就要等到一統益州後再去考慮了。

    一旦用心去考慮一件事了,殷丞擁有的兩千年文化積澱終於顯露出它的威力來了,一連很多天,殷丞幾乎每天都有新的點子出現。他把包括茶馬古道在內的很多奇思妙想都告訴了董和,然後由他帶頭,召集其他幾位能吏一起討論殷丞那些『異想天開』是否可行。

    就在殷丞耐下性子,興致盎然地發展內政,進一步鞏固現有地盤的時候,李嚴和項書兩位郡尉突然聯袂到訪,還告訴了他一個做夢都沒想到的消息,朱提轄下的南廣、南昌二縣起兵叛亂。對於雄心勃勃的殷丞來說,這個消息彷彿就是迎面打了他兩個大耳刮子。

    殷丞依靠孟家的關係和自己強大的實力,剛剛才統一了南中,可就在這時候,自己經營了多年的老巢朱提卻出現了叛亂,這是他無論如何都無法接受的事情。

    「南廣、南昌叛亂?你們誰能告訴我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嗎?」殷丞陰沉著臉問站在面前的李嚴和項書。

    「是小侄御下不嚴,請叔父責罰。」殷丞的話音剛落,項書就『咕咚』一聲跪倒在地,滿臉羞愧地回答道。

    「起來吧,用不著這個樣子,說說具體情況。」殷丞眉毛顫動了一下,低聲說道。

    「小侄不敢起身。叔父對小侄信任有加,授我內軍校尉一職,朱提各處防務皆出於小侄之手,如今二縣叛亂,小侄責無旁貸,懇請叔父責罰。」項書頑固地堅持。

    「好了,現在不是追究責任的時候,等事情瞭解的再談不遲。你先起來,把事情跟我說清楚,坐下回話。正方,你也坐吧。」殷丞指了指左右兩邊的座位。

    「多謝叔父不加之罪。小侄剛剛接到探報,兩日前原南廣縣尉樂卑殺死縣令,自稱神賜將軍。一日前,原南昌縣令丁圭響應樂卑起兵作亂,自號南國大首領。」項書答道。

    「怎麼回事!南廣離這裡很遠嗎?為什麼探馬兩天才到?」殷丞真的很生氣,當初他趕到高順的岷江大營才用了半天,南廣比大營還近,怎麼探馬要用兩天才把消息報上來。

    「我們、我們的探子接到消息後不敢相信,又回去核實了,這才敢報上來。」李嚴怕殷丞過多責罰項書,替他解釋了一下。

    「唉,不是我想說你們,不知道兵貴神速這個道理嗎?以後遇上這種情況,先報上來,再去核實。」殷丞搖頭,歎了一口氣。

    「屬下謹記。」李嚴和項書對望了一眼,同時說道。

    「南廣、南昌二縣現在情況如何?」殷丞再次問道。

    「此二縣原本各有縣兵一千五百人,起兵叛亂之後又強征民夫入營,現二縣各有兵卒五千。」項書一五一十地回答著。

    聽到這裡,殷丞的心就像在滴血,朱提人口本來就少,南廣、南昌這麼一徵兵,幾乎把縣內所有的壯丁都抽走了。如果強行攻取二縣,就算收復了,基本也就費了。

    「張惕呢?張惕在哪裡?來人,把張惕給我叫來。」越想越光火,殷丞絕對找個人來出出氣。

    殷丞雖然不怎麼管事,但樂卑和丁圭在朱提也算身擔重職,他對此二人也是早有耳聞。樂卑原是小源旗的大當家,而丁圭坐的是喜福會的頭把交椅,此二處原本是屬於兒風山的下屬,聽命於張惕。張惕的兒風山在朱提百匪中號稱北霸,而南廣、南昌正是北霸張惕的勢力範圍。現在樂卑、丁圭謀反,殷丞首先想到的就是找張惕來責問。

    「卑職張惕拜見主公。」才一小會兒,張惕就惶惶不安地跑了進來,顯然他已經得到了消息,就等在外面聽殷丞傳喚呢。

    「好你個張簡之啊,南廣、南昌二處謀反你知道了嗎?樂卑、丁圭一直叫你大哥,你這個大哥就是這麼當的嗎?!」殷丞正在氣頭上,對著張惕就是一通責罵。

    「主、主公,卑職冤枉啊!樂、丁二人之事真的與卑職無關,請主公明察!」張惕一個勁地磕頭。

    「啟稟主公,眾將已在外候命,請示下。」不等殷丞說話,一個侍衛前來稟報。

    「來的正好,讓他們都進來吧。」殷丞看了一眼張惕,壓下怒氣,對侍衛說道。

    「拜見主公。」以張任、董和為首的文臣武將基本都已到齊,朱提還是首次經歷叛亂,眾人臉上的表情都很沉重。

    「都坐吧。」殷丞對著周圍劃拉了一圈。

    等到大家先後入座,殷丞的心火也熄滅的很多,深吸一口氣,對張惕道:「簡之,你也起來吧,剛才是我心情不好,口氣可能重了點,你別見怪。」

    「屬下不敢。」張惕哆哆嗦嗦地站起身來,根據殷丞的示意,也在一旁陪了個末座。

    「主公,南廣、南昌二縣謀反一事,想必主公也已盡知。」陳宮首先開口。

    「是啊,我知道了。」殷丞苦笑一聲。

    「請問主公,眼下如何打算?」張松接著問道。

    「還要什麼打算?寧乞一千兵馬,十日之內定將樂卑、丁圭首級獻於主公。」甘寧不等別人開口,一跳而起,大聲說道。

    「狗屁,給俺五百就行,看我不把那兩個熊蛋殺個屁滾尿流。」典韋一看甘寧想要搶功,頓時就不幹了。

    「你二人不必再爭,此事還需我去。主公,順願帶本部人馬前去平叛,定將二賊滿門老幼盡殺得一個不留。」高順一臉怒氣地說道。

    南廣叛亂,高順比任何人都要生氣。前些日子由於殷丞已經放棄北侵益州的打算,所以就把高順岷江大營給撤了,可高順剛會朱提沒幾天,南廣樂卑就反了。岷江大營離南廣才幾十里路,戰馬撒個歡就到,如果高順不走,借十幾個膽子給樂卑他也不敢謀反。現在高順前腳一走,樂卑後腳就反,高順就像被人調戲了般難受。

    「憑什麼!是我先請的令。」甘寧、典韋同時怒視高順,高順也不示弱,回瞪了回去。

    「別爭了,像什麼樣子。」殷丞剛平復的心情又變壞了,整張臉都拉下來了,趙雲一看不對,急忙喝止爭吵中的三將。

    「三位將軍且莫爭執,二縣叛亂乃癬疥之患,我大軍一至頓成齏粉矣,我等敬候主公示下便是。」董和也連忙開口調和。

    甘寧等人見殷丞臉色不好,也不敢多說,各自回座。

    「主公,二縣雖不足為慮,但卻不能姑息,還請主公下令征討,我等願為前鋒。」張任見別人都不說話了,便開口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唉。」殷丞搖頭歎息,「你們啊,就知道打打殺殺,征討?怎麼征討?你們難道就一點不覺得奇怪嗎?」

    「是的,是有點奇怪。」陳宮點頭應道,見別人還是很不明白,就接著解釋道,「你們也知道二縣並不足慮,莫說二鷹、強擊諸軍,便是項校尉手下內軍城衛,也可輕易破之。樂卑、丁圭難道傻了,謀反對他們有什麼好處?」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