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三國奇跡之輪迴

正文 第九章 路、糧、兵 文 / 無翼蝙蝠

    (封推加更,同時求票,謝謝)

    蜀中因其地理位置的特殊而得以自成一國,可凡事有一利則必有一弊,惡劣的交通狀況不但制約了屬地自身的發展,同時也大大的提高了向外發展的難度。項羽把劉邦扔在這個鳥不拉屎的地方當漢王,他可不會安得什麼好心,明顯是想讓劉邦在蜀中自生自滅,如果沒有韓信的暗渡陳倉,哪裡會有數百年的大漢天下。

    在吞併劉焉之後,殷丞也將面臨當初劉邦所面臨的局面,可惜現在陳倉小道已經天下皆知,不存在暗渡的可能,連諸葛亮和姜維都做不到的事情,殷丞哪敢拍胸脯保證說自己能做到。想要突破蜀中進取天下,似乎只有靠實力強攻出去,集中整個益州的能量於一點,實現局部突破。要做到這一點,必然得消除交通運輸帶來的桎梏。

    蜀中的交通讓殷丞鬱悶得不行,明明兩點之間的距離只有十幾里,卻因為一座小山擋道,不得不繞行幾百乃至上千里的山路。儘管古人以其聰明才智發明了棧道來克服這一缺點,但殷丞覺得僅僅依靠棧道還遠遠不夠,蜀中的交通必需水路並行才能有效緩解。

    所謂水陸並行就是指在陸路交通難以通行的地方輔以水路,在水路難以通行的地方輔以陸路,水、陸相接,水路並行。這是一個極其浩大的工程,不但要在陸地山道修築無數棧道,而且還要在適當的位置興建無數碼頭。不說完成這項工程要耗費多少人力物力,即便是前期的勘探策劃就已經是一件常人無法想像的壯舉了。

    殷丞數年前就要求董和派人對朱提地理進行了詳細探查並繪以圖形,不過至今為止得到的數據依然不夠完善。想要完成水路並行的交通變革,必需有另一群人的輔助才能成功,這些人就是朱提土著--水族,要不怎麼說王家才是這項工程的最佳執行者呢。

    和王煦成親之後,殷丞也算是水族的親戚了,有了這層關係,殷丞過往也沒少和水族打交道,彼此之間的關係算得上和睦,通常情況下,殷丞的請求水族是不會反對的。不過,對於殷丞設想的這項龐大的工程來說,水族的人口過於稀少,一旦同意去幫助殷丞,就代表整個水族必需全族出動才能勉強應付。這樣一來,殷丞將欠水族一個天大的人情,甚至是連殷丞都無力償還的人情。殷丞不希望自己背上這個沉重的負擔,所以他很無恥地用了一招--李代桃僵。

    水路並行開拓糧道是一個長久的工程,不只是朱提,以後在雲州、在益州,殷丞都打算實行這一計劃。為了更好地實行這一計劃,殷丞把它從日常的行政事物中獨立了出來,全權委託給王家處理,此時的王家就相當於殷丞手下的一個專業施工隊,而且唯一的施工任務就是修路。當然啦,王家在殷丞勢力的地位,肯定會因為這項工程而大大提升,同時,水族的人情也將由王家去承擔了。

    修路的好處顯而易見,但是短時間內卻很難看到什麼利益,所以在送走王絳之後,殷丞又把張松給找來了。

    張松被殷丞委任為朱提郡的主薄,以後和江陽之間的事物也全權交給了他去處理。江陽農業十分發達,而且人口也比較密集,殷丞很早就看中了那些很有經驗的田間能手。這次和江陽秘密結盟之後,殷丞首先想到的就是讓張松從江陽遷徙一批有經驗的農民來幫助朱提開荒,發展農耕。

    朱提農耕之現狀只能用慘不忍睹四個字來形容,而造成這一現象的始作俑者正是殷丞本人,所以他也只能打落牙齒往肚裡咽。誠然,表面上殷丞是不會承認這點的,他把責任歸咎為朱提匪患。可是,朱提百匪被殷丞招降已有數年,再怎麼說農耕也應該有所恢復,無論殷丞怎麼否認,也無法不去面對朱提特有的一個怪異現象。這個現象就是,人口數量僅僅八萬的朱提,常年就有超過一萬多人流連在瀘水岸邊--淘金!八萬人,除去老人、小孩和婦女,還能有多少勞力?

    痛定思痛,殷丞終於下決心要整頓撈金業了。首先,殷丞讓項書率城衛軍將瀘水沿岸所有可以撈金的淺灘全部封鎖起來,然後規定春耕期間任何人不得下河撈金,農閒時可以開放部分地段,不過撈金之人必需註冊登記,並且撈金所得需上繳五成。該項措施一經宣佈,必然會引起軒然大波,朱提百姓對殷丞的擁戴也會降到有史以來的最低點,不過老百姓的小細胳膊怎麼扭得過殷丞這條粗腿,當殷丞的『伐林造田』政策下達後,對他的怨言應該就會慢慢平息了。

    罪過、罪過,破壞環境,千古罪人啊!在殷丞頒布『伐林造田』的政令時,心中忍不住暗暗歎息。有頭髮誰願意當禿子啊,殷丞也是不得已而為之。朱提農田本來就少,朱提盜匪有讓很多良田徹底荒蕪,要不然瀘水撈金也不會吸引這麼多人。現在殷丞決定斷絕老百姓的撈金『大業』,把他們逼回了田里後,這才發現朱提的農田根本養活不了這些人,不得已只能打起了森林的主意。

    森林可以保護環境和淨化空氣,只不過這兩種功能對殷丞來說可有可無,起碼目前是這樣。沒有現代化機械設備,僅靠手中的小刀、小斧,殷丞不認為朱提的這些農夫能砍伐多少森林,根本不足以引起水土流失的問題。至於說淨化空氣,那就更是扯淡了,連工業都沒有,哪來的工業污染需要淨化啊。破壞森林是可恥的,但殷丞現在更需要糧食,因噎廢食很可笑,活人哪能讓尿給憋死啊。

    和張松商討完伐林造田以及如何協調朱提農夫和江陽農夫之間的關係後,張松也就告辭離開了,接下來等著殷丞接見的就是項書。

    殷丞和項書商議的有兩件事,一件自然是封鎖瀘水,另一件事就是增兵和軍屯。瀘水撈金,項書是從頭至尾都參與了,這件事交給他處理是再合適不過了。儘管殷丞對項書手下的城衛軍不太放心,但還是只能交由項書出面。殷丞手下的趙雲、吳懿等『精英』份子對撈金這種『逐利』行為十分鄙視,交給他們處理沒準反而壞事。雖然由當地人組成的城衛軍和朱提百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有了利益衝突就有了營私舞弊的可能,但這只是小事,總比引起軍民衝突要好很多。

    說到增兵,那是朱提最近幾年的頭等大事,爭霸靠的是實力,沒兵怎麼行。其實,徵兵由嚴顏、張任等人出面實行更加理想,之所以交給項書負責,也是沒有辦法的事。原因有兩個,其一是訓練問題,其二是後勤補給問題。

    殷丞已有四個特種戰隊,分別是藍鷹衛、藍鷹衛、童子軍和強擊軍,完全沒必要再去消耗大量資源組建其他的特種軍團,殷丞現在最缺的就是常規作戰用的炮灰部隊。招募了士兵之後是要訓練的,作為炮灰部隊,其訓練方式肯定和特種戰隊有很大區別,在這點上,項書要比強擊軍的各位統領更加熟悉,畢竟他手裡的城衛軍也算炮灰的一種。

    炮灰部隊的戰鬥力不強,這就需要依靠人數進行彌補,朱提起碼還要增加三至五萬的這種部隊,才能在面對劉焉時揮灑自如。不過以朱提的經濟能力,短時間內根本供養不起如此數量的部隊,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軍屯。先徵募五千新兵,然後從城衛軍中抽調出五千老兵進行屯田,再把徵募來的新兵加入城衛軍中進行訓練。等訓練到一定程度後,再招新兵,繼續抽調老兵屯田。如此一來,在必要的時候,完全可以在短時間內獲得經過訓練的熟練兵,而沒有需要的時候,又不會浪費大量資源用來養兵,這是朱提唯一可以採用的擴軍辦法。屯田會讓軍隊戰鬥力下降,殷丞還沒奢侈到讓強擊軍去屯田的地步,所以增兵之事只能交給項書負責。

    交待完項書後,殷丞暗暗鬆了口氣。當然,並不是說朱提除了『路』、『糧』、『兵』就沒其它事情了,恰恰相反,朱提的事還多著呢。各種礦藏需要加大開出力度,特別是鐵礦,打仗會消耗大量兵器,不多囤積點怎麼行。木牛流馬的製造也該正式提上日程了,還有騾子,那些山東大黑驢既將迎來它們的『性福』時光。

    類似這樣的事情還有很多很多,不過殷丞並不擔心,董和會替他處理好的,殷丞需要做的就是耐心等待。等著糧草的增加、等著兵力的增強、等著道路的通暢、等著南中各地的歸降、等著再次成為新郎。

    殷丞和吳憐的婚事已經正式確定下來,而趙雲和貂蟬的婚事也基本準備就緒,有了這兩件喜事,朱提將佐各個春風滿面、情緒高漲。其中最開心的就是黃忠,只不過他高興的原因和別人不一樣,經由神醫草廬的郎中證實,九兒業已身懷六甲且母子安康,這個消息讓黃忠一下子年青了二十歲不止。

    可是,有人喜就有人悲。屯兵岷江的高順差人來報,劉焉聚各郡之兵,著白甲、掌白旗,發兵五萬進犯江陽,欲與其子劉范報仇。

    殷丞見報長歎一聲,該來的總是會來的,不在乎是早是晚!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