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三國奇跡之輪迴

正文 第四十六章 擺脫 文 / 無翼蝙蝠

    「又有何事?」殷丞看著新到的探馬問道。

    「主公,夏侯淵帶領麾下兩千馳往東北,好像是要返回許昌的樣子,只有其前隊一千人馬正在繼續往這邊進發。」

    「什麼!你再說一遍,夏侯淵撤退了?」陳宮驚訝地問。

    「是的,夏侯淵已經撤退了。」探馬回答。

    「怪了,夏侯淵怎麼會撤退的呢?難道許昌有變?」陳宮自言自語地說道。

    陳宮的話殷丞也聽到了,便接口道:「公台,曹操對許昌很是下了一番工夫,我看許昌不會有什麼問題,應該還有別的方面的原因。」

    「哪會是什麼?袁紹和韓馥爭奪渤海失利了嗎?」陳宮又疑惑地問道。

    「也不太像啊。」殷丞想了想,搖頭否定了這個猜測。

    殷丞對袁紹的情況還是有些瞭解的,他不但擁有顏良、文丑這兩個非人類,最關鍵的是,此時的袁紹還擁有了他的究極謀士--田豐,韓馥想正面打敗袁紹是很困難的,雖然他也擁有沮授這個變態。退一萬步說,就算韓馥在渤海打敗了袁紹的兵馬,只要他沒有攻佔青州,直接威脅到曹操的兗州,估計曹操也不會這麼急著把夏侯淵調回去。

    「是啊,確實不太可能,袁紹和曹操表面上和和氣氣,內地裡卻勾心鬥角得利害,即便袁紹渤海失利,曹操也只會偷笑而已。」陳宮也贊同殷丞的觀點,「如果這些都不是,那就只有一種可能……」

    「公孫瓚!!!」殷丞和陳宮同時說出了這個名字,然後又一齊大笑起來,「哈哈哈。」

    「表面上來看曹操的實力最大,擁有了兗州、豫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和涼州,但這些地區只能說是擁護少帝而已,真正完全服從曹操的也只有兗州和豫州兩地。」殷丞分析道。

    「對,主公所言甚是。相比較而言,自從公孫瓚以獻帝之名召劉虞回朝廷任職之後,整個幽州就完全被他掌控住了,而韓馥、丁會二人並不是有野心的人,根本沒想過要和公孫爭權,有韓、丁二人為羽翼,公孫瓚的實力遠遠超過曹操,能讓曹操這麼緊張的也只有公孫瓚了。」

    「對,就是這個樣子,看來公孫瓚是準備對曹操下手了,所以曹操才會把夏侯淵調回去,可是……夏侯淵為什麼沒有全軍撤退,卻留下一千人馬繼續追趕我們呢。」殷丞撓著頭自問道。

    「嗯,對了,這一千人馬的帶隊將領是誰?」陳宮問探馬。

    「將旗上寫的是『徐』,但不知來將具體名字。」探馬回答道。

    「姓徐?你知道他用的兵器是什麼嗎?」殷丞微微一驚,連忙問道。

    「這個……此人馬鞍橋上掛著的好像是柄開山大斧,應該用的是這個吧。」探馬仔細回憶了一下,回答道。

    「徐晃!!!」殷丞再吃一驚,他沒想到徐晃居然也投到了曹操的門下,他記得徐晃的主公楊奉和董卓一起去了河東,他應該在公孫瓚的手下才對啊。

    「徐晃?主公認得此人?」陳宮沒聽說過徐晃,見殷丞的神情古怪便追問了一句。

    「我不認識徐晃,但以前聽說過他,此人原為楊奉下屬,不知為何卻投到了曹操的麾下。啊呀!不好!傳令全軍速速撤退,不必繼續在此埋伏。」殷丞好像突然想到了什麼,急忙下令道。

    「主公為何如此失態,徐晃很利害嗎?」陳宮不解地問道。

    「徐晃確實利害,但卻未必是子龍的對手。若是夏侯淵來,他手下有三千兵馬,不怕被我們埋伏,肯定會不加提防地奮力追趕。可是現在換成了徐晃,而且兵馬也減少到了一千,徐晃此人甚為小心,定會使人探查左右地形後才令全軍通過。」

    「兵少反而謹慎,嗯,很有可能,我們確實不宜繼續埋伏下去。」陳宮十分贊同殷丞的想法。

    「主公,接下來我們該怎麼辦?」趙雲從埋伏地點出來後,馬上詢問殷丞。

    「傳令全軍急速前進,盡量拉開和追兵的距離,曹操肯定遇到麻煩了,徐晃不可能無休止的追擊我們,用不了幾天就會回去,我們沒必要和他接觸。」

    「主公,此時徐晃手下只有一千人馬,我們為什麼不乾脆把他擊潰,省得他老是吊在我們後面。」藍鷹衛又連著幾場完勝,趙雲的心氣更高了,完全沒把徐晃放在眼裡。

    「不,和他打會有傷亡,對我們沒有任何好處。」殷丞搖頭否決了趙雲請戰的要求。

    「傷亡?不會啊!」籐甲有多變態,趙雲可是很清楚的,他不認為徐晃和他的那些騎兵能做到這點。

    「會的,徐晃用的是大斧,很厚、很重的那種。」殷丞沒有多說,只是提點了一下,他知道趙雲會明白自己的意思。

    「啊,原來這樣,那就算了。」趙雲一聽果然明白了,籐甲不怕銳器,但對鈍器卻還是有點麻煩的。徐晃的大斧雖然砍不開藍鷹衛的籐甲,但一斧下去十有**要骨斷筋折,人也許死不了,可受傷卻難免。事實上,殷丞最怕的就是人員受傷,比陣亡還討厭,傷員是不能丟下不管的,帶著一齊走又會嚴重影響行軍速度。

    「可如果不管後面的追兵,要是前面又遇上地方兵馬的攔截,前後受敵可就很危險了。」趙雲還是有些不太放心。

    「不會,前面很快就到荊州地界了,劉表和孫堅打得正熱鬧呢,沒心思理會我們。何況他也只是表面上敷衍一下曹操,心裡比我們還希望曹操早點完蛋呢。」殷丞很有把握地說道。

    ------------------------------------

    徐晃帶人連最兩天,雖然明知道殷丞等人就在前方不遠,可就是一直沒能追上。但這也是沒有辦法,軒轅山可以埋伏的地方實在太多,徐晃可不想輕兵冒進卻落得一敗塗地的下場。等出了軒轅山,儘管很少有可供埋伏的地點,徐晃的速度也提升了不少,可是殷丞換人不換馬的一路急行,徐晃確實沒辦法將彼此之間的距離縮短,只好不死不活地跟在他們身後,把希望寄托在劉表的攔截上。

    「徐將軍、徐將軍。」一日,徐晃正在追趕殷丞,探馬自後前來稟報。

    「何事?」徐晃問道。

    「夏侯將軍口諭,令徐將軍不必繼續追趕殷丞,接到命令後立刻帶隊潛往汝南,協助汝南柳郡守一齊防備孫堅。」

    「孫堅?為何要防備孫堅?」徐晃不解。

    「前些日子孫堅已先後擊敗黃祖和劉表,現已佔據整個含水流域,正在圍攻襄陽。丞相恐孫堅圍困襄陽是假,偷襲汝南是真,所以要求將軍前往汝南協防。」

    孫堅要偷襲汝南!這可是性命攸關的大事。徐晃知道此時公孫瓚已下令韓馥增兵渤海,同時下令丁會增兵河東,而他自己更是親臨廣平,對白馬、濮陽擺出一付虎視眈眈的樣子。如果孫堅偷襲汝南得逞,那曹操立刻就陷入腹背受敵的境地,特別是汝南,離許昌實在太近,一旦孫堅拿下汝南,估計曹操再也沒有安穩覺可以睡了。

    「傳令下去,全軍向汝南進發。」徐晃看了一眼殷丞逃走的方向,心有不甘地命令著。

    -------------------------------------

    「主公、主公。」區星興沖沖地趕上來,對殷丞說道,「主公果然料事如神,徐晃撤兵去了汝南。」

    聽到這個消息,殷丞等人都鬆了口氣,這些天也確實被徐晃追得有些煩躁,魏興更是幾次要求返身把徐晃給滅了。

    「主公,徐晃撤兵是在情理之中,可他為何去了汝南?」陳宮很快就從興奮中平靜下來,卻對徐晃的舉動有些不解。

    「我也不知道,顯程你知道嗎?」殷丞無法回答陳宮的問題,轉而去問區星。

    「是這樣,聽說孫堅有意偷襲汝南,徐晃應該是因為這個原因才去的汝南吧。」區星回答道。

    「孫堅想要偷襲汝南?既然是偷襲,怎麼連你都知道?」區星的回答反而讓陳宮更糊塗了。

    「孫堅在江夏、南郡連敗黃祖、劉表,現已將襄陽團團圍住,襄陽城堅,一時難下,所以孫堅暗中調動兵馬,打算趁機襲取汝南。」區星如是回答。

    「呵呵,我看孫堅是怕曹操攻打他的背後,這才放出消息要偷襲汝南,真正的目的還是襄陽。」陳宮笑著說道。

    「也有這個可能,但不管孫堅是真是假,曹操都不敢掉以輕心,一旦汝南有失,曹操的處境將十分險惡,他只能當這個消息是真的。」殷丞贊同陳宮的觀點,他認為孫堅在拿下荊州之前是不會去汝南的,不然他的根據地很可能被袁術給偷襲。想必曹操也看到了這點,可他不能像殷丞這樣輕巧,所以才會調徐晃的一千人馬前去以防不測,若孫堅真的敢攻打汝南,屆時曹操才會親率大軍南下和孫堅決戰。

    「那我們現在該怎麼辦,孫堅圍攻襄陽,上庸可就去不了了,想回朱提只能走永安這條道,路程要增加不少啊。」魏興忿忿不平地說道。

    「小興,別抱怨了,能回去就好啊。不過,既然這樣,那我們就從安眾渡淯水,然後直奔竟陵,在那裡渡襄江,奔沔陽。」殷丞笑著說道。

    「沔陽?主公你這是要去哪裡?」趙雲皺著眉頭問道,這樣走法似乎方向不對啊。

    「我要去白水,去拜訪一個親戚,哈哈哈。」殷丞一臉神秘地說道。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