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三國奇跡之輪迴

正文 第六章 朝與代 文 / 無翼蝙蝠

    一般來說,只要不是以詐騙為主要目的的公司,在其創建之初都會為自己定下一個宏偉的目標,那就是上市,可以說上市是公司發展的終極目標之一。那人呢?通常來說,一個人的人生目標有兩個比較顯著,一個是錢財,一個是地位。很多現代人吧錢財看得比地位更重要,可在三國時期的古代,人們心目中『地位身份』的重要性要遠遠高於『錢財』。

    如果說『光宗耀祖、封妻蔭子』是這個時代人的終極目標,這種說法一點都不誇張,可光宗耀祖、封妻蔭子絕不是有點錢就能夠辦到的,在他們單純的思想觀念裡,能做到這一點的就只有當官。現在有這麼好的一個機會放在自己面前,殷丞能不動心嗎,他可不希望將來留著眼淚對自己說--曾經有一份官職擺在我的面前,可我沒有珍惜,如果上天……

    殷丞真的有那麼大的官癮?當然不是,他看重的不是當官這件事的本身,而是看重由於身份變換而引起的一系列變化。只有上市才能發行股票,同樣,只有當官才能聚集民心。股民會買你的股票,那是對你公司發展前景的一種看好,這和當了官後收買民心是一樣的道理,老百姓如果不看好你這個人,那又怎麼可能做到民心所向呢。股票一旦發行就會有大量資金入帳,殷丞發行『股票』不是為了圈錢,而是為了圈人,說準確點就是招攬人才。

    殷丞相對於別人來說,他最大的優勢就是對那些迄今為止還默默無聞的人才的熟悉程度,如果不能把這個優勢淋漓盡致地發揮出來,這對殷丞來說絕對是個極大的失敗。這兩年多來,殷丞一直沒去招募過那些人才,不是他不想,實在是沒條件。現在就貿貿然地找上門去,先不說成功率有多低,這樣做了以後,很可能將來很簡單的招攬工作變得困難重重。人都是好面子的,既然拒絕過你一次,再想要他們回心轉意,幾乎是不可能的。

    買官?如果不想被那些人才看不起,千萬別做這種傻事。用買來的官位去招攬人才,能招到的也就是黃皓之流,這種人要他有個屁用啊。

    殷丞確實很想回到江東發展,不過他在心裡迅速地權衡了一下利弊,就目前情況來看,留在朱提當郡守要比盲目地回去江東更有利。

    「大人好意殷丞感激萬分,不過在此之前還請先告訴在下能為大人做些什麼,只要殷丞力所能及,自然是萬死不辭啦。」殷丞心裡是千肯萬肯了,但他也明白劉穆不會平白送自己這麼大一份禮物,還是先談談條件吧。

    「劉穆別無他求,只求山人能匡扶漢室,重現大漢天威。」劉穆亢奮異常地對殷丞說道。

    「匡扶漢室?先賢戒曰,天下,有德者居之,無德者失之。殷丞不過一凡夫俗子,恐無力行此逆天之事啊,還請府君三思。」開玩笑,這個包袱一旦扛上可就卸不下來了,沒興趣。

    「大膽,汝何敢出此大逆之言!」李嚴一聽殷丞這話,立刻從席上跳了起來,手握劍柄怒視殷丞。

    殷丞用『你很白癡』的眼神瞟了李嚴一眼,連解釋都懶得解釋。

    「正方莫急,且在一旁寬坐。山人只是說話直率了點,並無忤逆之心。」此時的李嚴畢竟還年青,做事衝動了點。劉穆可不一樣,如果殷丞真有不臣之心,又怎麼可能當著他這個漢室宗親的面說出來呢。

    他先出言安撫了李嚴,然後又對殷丞說道:「大廈將傾非獨木可以支撐,即便山人能力挽狂瀾於既倒,屆時民心所向,恐非一人一言所能左右。老夫亦知漢祚已杳,天命不可違。吾之所求僅為--不使漢室稱前朝。」

    「不稱前朝?劉大人的意思是,皇帝輪流坐,換代不改朝?」嘴上雖然在問,可殷丞心裡其實已經明白劉穆的意思了,看來這個老傢伙不簡單啊。

    聽殷丞這麼一問,劉穆也知道殷丞其實是明白自己的想法了,之所以還要問一問,只不過是想要自己確認一下罷了。所以劉穆就對著殷丞點了點頭,臉上還微微露出一絲苦澀的笑容。

    真是這樣?這個劉穆倒蠻有意思的嘛!劉穆的目的很明顯,如果殷丞真能重掌天下,想要他放棄當皇帝幾乎是不可能的,就算他願意,那些跟他一齊打天下的人也不會願意啊。既然是這樣,劉穆就退而求其次,他希望殷丞就算是當了皇帝也別改動朝代,依然稱之為大漢皇朝。如果當時退位的是漢朝第二十七位皇帝,那殷丞就是漢朝第二十八位皇帝,以後的歷代皇帝也將稱劉穆的列位祖宗為『先皇』,他想用這種方式來維繫劉家的尊嚴。

    這種想法太詭異了,殷丞實在不敢相信這是劉穆想出來的,這傢伙不會也是穿越來的吧。雖然想法確實奇特,但這點倒在殷丞可以接受的範圍之內,漢朝就漢朝吧,沒什麼了不起的。想想也是,直到殷丞生活的那個年代,他們的民族不是照樣叫漢族嘛,也沒見有人嚷嚷著要改名字的。

    「殷丞不過是一粗鄙之人,本不該如此不自量力。既蒙劉大人抬愛,在下也只好勉力一試了,成與不成還看天意。」條件談妥,殷丞立馬簽了合同,這種好事還考慮什麼啊。

    「好、好、好。」劉穆拍手大笑,笑完後扭頭對李嚴說道,「老夫與山人之約正方亦已盡知,不知正方有何打算?」

    「嚴受家父之托扶保府君,本當在大人百年之後返家以盡孝道,然大人雖去卻仍有未了之心願,何去何從嚴也甚為彷徨。不知大人有何提點?」李嚴雙手一攤,很為難地回答道。

    「不若先給令尊去封家書,盡告此事,若他有意可速帶家人同來朱提,若是無意,正方還是歸家為上。」劉穆低頭想了想,最後給李嚴出了一個不算主意的主意。

    「大人之言甚是,李嚴定當照辦。」

    「山人,請至牆邊打開櫃門,裡面是朱提歷年來的賬冊、文書以及下屬官吏的名冊,還望山人勿負老夫所托啊。」劉穆指著右手邊的一個櫃子對殷丞說道。

    「殷丞遵命便是。」

    離開府衙回到家裡,殷丞第一件事就是召集人手開會,這次形勢變化得實在太大了,以前的那些準備完全沒用,必須重新制訂。

    留在朱提當郡守,這是殷丞以前從來沒想到過的,要想順利地安全轉型,必須方方面面大力配合,所以這次會議的規模空前強大。董和、魏延、區星當然少不了;黃衫、黃缶也不能落下;王絳、王玫也需要配合;如果再有孟家的支持當然更好,孟家和王家的怨仇基本得到化解,孟心也一併請來吧;項書正好在別院輪休,讓他也一起來聽聽吧,項仲把他托付給自己,一直晾在一邊也不好看,起碼在別人眼中會認為是所托非人,現在自己要當官了,怎麼也得給他安排個職務呀;李重就算了,他還在撈寨,一來一去至少兩天,殷丞可等不及了;華佗?無視!沒病誰去找他啊。

    一聽說劉穆要保舉殷丞當自己的繼任,與會各界可說是群情昂揚、激動萬分。他們跟著殷丞是為了什麼,還不就是想通過殷丞給自己爭取到更大的利益嘛,現在殷丞當了官,水漲自然船高,誰還會不樂意呢。其中董和、魏延、區星的心情最複雜,他們可是親耳聽到殷丞說過他的『雄心壯志』,現在殷丞當上了官,偉大而堅實的第一步已經踏了出去,美好的未來正向他們招手。

    關於和劉穆之間那個換代不改朝的約定,殷丞並沒有在這種場合下告訴大家,人還是有點多啊,其中還有不少人是尚未得到殷丞完全信任的,像這種野心過於明顯的約定還是不要讓他們知道為好。這個約定說與不說並不會影響目前殷丞的計劃,那是很久很久以後的事,現在還不必為此傷神。

    群眾的力量是偉大的,遠比一個人苦思冥想要有效率,會議僅僅進行了半天,朱提未來的格局就初步制訂完成了。

    一郡之長當然是郡守,郡守最主要的兩個幫手稱之為丞和尉,郡丞一般只有一個,理所當然地由董和出任,現任郡丞回家待崗,等瞭解其能力後再行安排。郡尉根據地方的大小有可能是兩名,特殊情況還能更多,朱提按律只有一個名額,可殷丞哪管這些,他制訂了兩個。一個名額是留給李嚴的,殷丞相信李嚴最終還是會留下,畢竟李嚴是蜀中名將,不是荊州名將。另一個名額出人意料地落在了項書的頭上,而且還是殷丞親自提議的。殷丞手下人才奇缺,項書在項仲的多年熏陶下,還是屬於很有發展潛力的,如果能成長為一大臂助,殷丞自然還是樂於見到的。還有一個原因,項書手下基本都是以前南照的縣兵,對城池防衛一類的工作駕輕就熟,把現有的五千城兵撥到項書的手下,也算是得其所哉。至於說殷丞和李月兒之間的關係,李月兒應該不會說,殷丞和黃鳳也不會說,項書不太可能知道,而且殷丞自認錯不在己,知道了也怪不到他的身上。以前殷丞刻意迴避項書的原因,說到底還是嫉妒在作怪,誰都不喜歡自己的女人睡在別人身邊。

    魏延還小,管管童子軍就行了,更多的時間還是用來提高自己的實力吧,拔苗助長可不是殷丞希望的事。區星的能力普通,依然帶領藍鷹衛,不過一旦李嚴就位,只怕藍鷹衛擴編在所難免。既然決定了要以朱提為發展基地,殷丞也就不再排斥在朱提招收士兵了,朱提不丟、軍心不亂,怕什麼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