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三國奇跡之輪迴

正文 第三十九章 等待 文 / 無翼蝙蝠

    殷丞不清楚如果水族確實如自己想像的那樣是水上生活的民族,那麼他們會不會把朱提整個水域當成他們的領地。假如事情真如假想的那樣,殷丞的出現對他們來說就是**裸的挑釁。殷丞本來有了和王家拉近關係的想法,可有了水族這個意外,估計和王家打交道會困難許多。

    方明要對殷丞匯報的內容到這裡也就差不多了,如果殷丞還想知道更加詳細的情況,那就要翻閱那些書簡或等待進一步打探後的結果。等方明走後,殷丞托著下巴想起了心事。

    孟家的意圖現在還不明朗,既然已經來了朱提,殷丞也不願輕易就這麼退縮,管他孟家還是王家,船到橋頭自然直。就目前情況來說,王家還算不上殷丞的敵人,儘管由於孟家的關係,王家肯定對殷丞有些敵意,但殷丞相信王絳應該不是傻瓜,在情況還沒搞清楚之前他是不會對殷丞有什麼太大的動作的。

    現在殷丞需要的還是時間,無論和哪家交好,都比不上自己強大起來。無論是洪谷村還是朱提,殷丞都在期盼著強大,兩者不同的是,在洪谷時殷丞是爭分奪秒地修煉奔雷勁,期盼自己能力的強大,而在朱提則是等待金沙的積累,期盼著自己經濟的強大。

    自身能力的強大殷丞可以通過努力來爭取,現在也算勉強做到了,但經濟的強大殷丞就只能乾著急。就算他也下河撈金,不過就是多一雙手而已,起不到太大作用,只能耐心等待。如果他願意徹底投靠孟家,情況自然會大不相同,可投靠這種事殷丞也只是想想,真要讓他這麼做,殷丞內心還是很牴觸的。

    既然急也沒用,殷丞只能努力說服自己耐心等待,就像等待小孩子慢慢長大成人一樣。當然,殷丞不會完全被動的等,他又有了新的安排。之前殷丞讓童子軍也一起加入了撈金,目的不外乎希望加快金沙的積累,可現在看來不能這麼捨本逐末了。殷丞通知魏延,讓他把童子軍中各項條件比較出色的人挑選出來,這些人以後就不再從事撈金了,而是在景來別院東校場開始魔鬼式集中訓練。

    對於軍隊的訓練,殷丞自己並不怎麼懂,說是集中訓練,其實也就是讓魏延根據他所瞭解的武館的修習方式,對那些童子軍進行武技的傳授,這其中自然還加入不少殷丞所知道的後世體能訓練的方法。

    經過魏延仔細挑選後,加入集訓的連魏延算在一起也就十八人,雖然人數少點,但總比沒有強。而且人少也有好處,起碼不至於對撈金產生太大影響。至剩下的那些童子軍,殷丞也不打算就讓他們成為正式的『礦工』,在他們回別院輪休的時候,將有三分之二的時間用於修煉,其中也包括那些女孩子。

    殷丞對洪谷村的那些村民已經不抱太大的希望了,只要他們能不給殷丞添麻煩,殷丞就可以念阿彌陀佛了。而項書和他的手下,殷丞一直就沒插過手,基本上都是華圭在料理,現在也是這樣,殷丞依然是放任自流。

    除去這些,其它事殷丞也沒心思去管,他再次把提升自己能力的事進行了有條理的計劃。殷丞很清楚自己的弱點,雖然現在比最初的時候有了天大的區別,可還是有許多地方需要提高。殷丞目前是只會開弓不會放箭、只能遛馬不能騎馬、只懂用手不懂用刀,如果這時把他扔進戰場,小命能不能保住還要看敵人願不願意接受俘虜了。

    殷丞給自己安排的特訓,首先就是從射箭和騎馬開始。不知出於什麼動機,孟家在景來別院修建了兩座校場,分別在東西兩側。從兩個校場的設施來看,東校場是用來訓練行軍佈陣的,而西校場就是用來訓練騎馬射箭的。東校場給了童子軍精英,西校場殷丞就毫不客氣地自用了。一開始殷丞還擔心孟心會提出異議,哪知道孟心就像不知道這件事似的,完全沒有反應。

    所謂的騎馬射箭是完全分開的兩件事,騎馬歸騎馬、射箭歸射箭,殷丞還沒狂妄到一上來就想玩騎射,而且他用的弓也玩不了騎射。殷丞所用的弓是他讓鍾伯到朱提府找有名的鐵匠特製的,所用的材料自然是已經陪伴殷丞多日的那些小神棍了。殷丞所做的弓也不是像他最初想的那樣,做成一把英格蘭長弓,而是更陰險地做成了一把三合一長槍。

    什麼叫三合一?又不是雀巢咖啡,哪來的三合一啊,其實這就是殷丞陰險的地方。他做的東西,無論是誰,第一眼看到肯定認為是把長槍,殷丞在小神棍的一端裝上了一個精鋼打造的槍頭。可殷丞並沒有就這樣結束了,他在槍頭與槍桿的連接處幫上了一根用上等生牛皮編成的長索。這條長索並不粗,也就比小指略細一點的樣子,平時是纏繞在槍桿上的,一端可以綁在槍桿上,也可以緊握在手裡。綁上長索的槍可就不是槍了,已經成一把槍鞭了。

    槍鞭沒太大的用途,殷丞也只是打算用來陰人的。槍長一米九,鞭長一米八,加起來有三米七,貌似三國時期除了馬鐵的長槍外,還沒有超過這個長度的兵器呢。當兩人對戰時,明明看到對方還離自己很遠呢,突然對方一甩長槍,一條黑影迅速朝自己撲來,估計能及時反應過來的都是超人。

    像槍鞭這種卑鄙的手段,土生土長在三國的人是不屑用的,殷丞卻正好是個例外。不過也不能說三國時期的人就一定光明正大,殷丞槍鞭的創意就是受了馬鐵同志的啟發才會有的。殷丞曾聽說過一個民間流傳,就是關於馬鐵和他的長槍的。據說馬鐵使用的長槍沒有其它特點,唯一的特點就是長,足足有六米長。這種長度的鐵槍是無法用於作戰的,馬鐵當然也不行,可馬鐵有個哥哥,而他的哥哥又是極度變態的馬超。馬鐵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跟在馬超的後面,馬超在前面和別人打生打死,他就跟在後面隔著老遠用超級長槍亂捅。據說往往一場仗打下來,死在馬鐵手裡的人比死在馬超手裡的還多。

    除了槍和鞭,三合一的最後一個功能自然是弓了,只要把長索的另一端掛在槍尾,彎曲的槍桿和緊繃的長索就形成了一把標準的英格蘭長弓。光有弓是沒用的,還得有箭不是嗎?通常情況下殷丞會隨身攜帶一些加長的箭支,就是特意為長弓準備的。如果遇上特殊情況,比如需要給對手一個意外的『驚喜』,那時他手裡的另一把長槍就可以臨時充當箭支。是的,殷丞的長槍並不是做了一把,而是兩把,左手拿的是普通的長槍,右手拿的就是三合一長槍。殷丞已經想好了自己今後該用什麼兵器,那就是兩把長槍,他要做個三國唯一的雙槍將。

    殷丞對雙槍的喜愛由來已久,甚至可以追溯到他的童年。殷丞很小就和奶奶一起生活,奶奶沒什麼文化,懂的東西也少,每當小殷丞纏著她講故事的時候,奶奶就會給殷丞講她唯一知道的故事--王佐斷臂的故事。

    由於受陸文龍的影響,殷丞自小對使用雙槍的人就無比崇拜,而且根據他慢慢瞭解的情況來看,但凡使用雙槍的都是牛x到極點的人物,連到了火器時代都不例外。雙槍李向陽和雙槍老太婆就是其代表人物,雖然此槍非彼槍。

    根據殷丞的估計,他想系統地跟他人學習器械的使用,應該是沒太大希望的。既然不能學,那就自己創嘛,反正什麼功夫都是人想出來的,殷丞有了那麼多後世的武學理論以及對人體生物學的瞭解,想要自創武功並非毫無可能。在考慮自創什麼功夫時,殷丞有過猶豫,最後一想,既然是自創那就沒那麼多限制了,要創就創自己喜歡的,也就是雙槍。

    自創武功確實沒那麼容易,殷丞能想到的方法也就是先自己胡亂比劃,熟悉各種動作會對身體產生什麼樣的影響。然後再根據想像設計一些動作,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把這麼動作串聯起來,形成一個比較有機的結合。還有一個輔助方法就是偷師,通過對別人的觀察,把他人的長處收為己用,不斷修改、不斷調整,最終應該能順利把雙槍槍法自創成功的吧。

    當然,在自創的過程中,少不得要根據『三合一』的特性,設計一些比較別緻的動作,以便讓『三合一』能發揮最大的功效。在殷丞看來,暗算的關鍵不在於是否磊落,而在於是否能成功。不過,殷丞對這點還是有自信的,誰讓他的名字起得好呢,殷丞,陰人當然必成啦。

    當所有計劃和準備工作全部完成後,殷丞的自我提升也很順利的展開了,這一練就是一個多月。要說這段時間給殷丞的感覺是什麼,兩個字--充實,三個字--太充實。看著自己射出去的箭越來越接近靶心,看著胯下的駿馬越來越對自己俯首帖耳,看著手裡舞動的雙槍越來越有模有樣,殷丞怎麼會不充實呢。他真希望能給自己兩、三年時間心無旁騖地練習,可他的這個願望又沒能實現。

    洪谷村的村民又給他惹來了麻煩,更準確地說是馮奎又給他惹來麻煩了,不過這次的麻煩讓殷丞都搖頭歎息,一個處理不好,會給所有人帶來滅頂之災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