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三國奇跡之輪迴

正文 第十五章 英、董恩怨 文 / 無翼蝙蝠

    英、董恩怨

    英成和董靈兒是在三年前成的親,那會兒洪谷村剛遭了災,整個村的糧食儲備就快告罄,董想一家已經到了揭不開鍋的地步了,而劉氏恰巧在那時候又懷了孕,由於食物短缺造成的營養不良,她的全身大面積浮腫,再這樣下去恐怕娘倆兒性命都有危險。

    那年董靈兒年已十五,在三國時期,女孩子到了這個年齡已經算是成年了。有人就給董想出了個主意,讓他給董靈兒找個婆家,如果事情順利,沒準他們還能渡過這個難關。董想雖然有點捨不得他的妹妹,可女大當嫁也沒什麼錯啦,而且以現在這種狀況,把妹妹留在家裡,她的日子也不好過。連懷孕的嫂子都沒東西吃,董靈兒會餓成什麼樣那就可想而知了,何況十五歲的她也正是長身體的時候。這個主意表面看來有點對不起自己的妹妹,甚至會有種賣掉妹子的感覺,可其實對他們一家來說是個不錯的選擇,董想考慮再三,在徵得妹妹同意的情況下,也就照辦了。

    董想在縣城找到了媒婆,把想法和她一講,媒婆自然拍著胸脯說沒問題,讓他三天後再來聽准信。三天後,董想忐忑不安的來找媒婆,媒婆熱情地告訴他已經替他物色好了一家十分理想的人家,隨後就極其誇張地闡述了一遍她的豐功偉績。從媒婆的描述來看,這次替靈兒找的人家確實不錯,那男子剛滿十七,長得白淨儒雅,家教也好,家境條件也不錯,給出的聘禮更是超出董想的預計,而且還不要嫁妝。

    聽到這麼好的條件,董想在欣喜的同時又感到有點擔心,為什麼會有這麼好的事情呢?媒婆給了他解釋,那家人家娶親的目的是要沖喜。董想和妹妹感情很好,一聽是要去沖喜,他立馬就不幹了,條件再好他也不願把妹妹往火坑裡推呀。

    看到董想的反應,那個媒婆倒是很沉著,她又告訴董想,那家沖喜的對象並不是靈兒未來的夫婿,而是她的公爹。那老漢已經五十出頭了,近三個月來一直染病在床,找遍四處名醫都束手無策,現在幾乎是水米難進了。就在這幾天,剛好有個道士告訴他們家,這根本不是病,是沖了煞,需要有一場熱鬧的喜事才能化解。按理說以他們家的條件,找個媳婦不是難事,可那老漢實在是等不及了,他們希望這喜事能越快越好,最好是上午定下,下午就能過門的那種。這樣一來,想找個媳婦就難了,古代什麼都講規矩,想要娶親的話,需要完成規定的各種儀式,比如納采啦、問名啦等等,這一套下來,沒幾個月根本辦不成事。像他們提出的這種要求,不是隨便那家都能同意的,最後就著落在了董想身上。董想把他家的情況和媒婆說過,媒婆認為他應該不會講究這些東西的了。

    聽媒婆這麼一解釋,董想的氣也就消了,這種情況他還是能接受的,畢竟沖喜的對象不是那個男子,就算沖喜不成也無大礙。媒婆早就預感到董想會同意,在他來之前連日子都替他們選好了,兩天後就是吉日,宜嫁娶。和媒婆說定之後,董想就高高興興地趕回家裡,把事情一說,家人也都很開心。在街坊鄰居的一起努力下,婚禮的準備工作也完成的相當順利。

    結婚那天,男方的花轎早早地就在山腳下候著了,進洪谷村的路實在太難走,花轎沒有進村。董想身著借來的一套還算光鮮的衣服,帶著妹子來到了預先說好的碰頭地點,收下了男方遞過來的聘禮,把妹妹扶上了花轎。

    作為女方的親長,董想自然也是要去喝這頓喜酒的,董想帶著村裡權作女方代表的洪谷村村民,喜滋滋地跟在花轎後面向小奉村走去。可還沒走到一半呢,就見前面慌慌張張地跑來幾個人,他們給送親隊伍帶來了一個噩耗。靈兒的公爹,也是就沖喜的對象,剛在不久之前嚥了氣,伸腿瞪眼、嘎崩涼快了。

    這下大伙可就亂了,那邊喜堂已經開始改靈堂了,這花轎肯定是抬不進去的了。新娘還是要進夫家的,不過方式就得改改了。吹鼓手就散了吧,花轎也只能撤了,這大紅喜袍也不能穿了,眾位觀禮親友,不好意思了,還是各回個家、各找個媽吧。不但如此,還不能堂而皇之的進門,得悄悄地從後門進去。

    董想看著妹妹被小奉村的人就這樣偃旗息鼓的悄悄帶走了,他的心裡實在不是滋味,但又能怎麼辦呢。靈兒嫁過去是做正室,一應手續也都齊全,按照律法,這樣的親事可不是說作廢就能作廢的。

    董想回到家中,越想越是不安,坐臥不寧地過了幾天,實在是待不下去了,就找了兩個朋友,陪著他去了一趟小奉村探親。他本想找古家兄弟一起去的,可古家哥倆進山打獵,一時半會兒還回不來,只能叫上兩個平時還比較談得來的朋友同去。

    來到小奉村村口,董想隨意地攔下了一個人問路,正巧是英成的本家哥哥,也算是親戚。可就是這個親戚,讓董想淋了一頭的狗血。當此人知道董想身份之後,不但不客客氣氣地接待董想,反倒是毫不掩飾地告訴他,他們不承認他這個親戚。可憐的靈兒已經被英家定義成了災星,英成父親的死,靈兒一人就扛下了九成的責任。

    那人還告訴董想,如果不是英成良心好,靈兒都已經被他們趕回去了,現在能留下靈兒,算是很對得起他們董家。雖然靈兒是留下了,不過對於董家這門親戚他們是不願認的了,希望以後董想別再來小奉村,他們不希望再看到他。

    董想確實是老實厚道之人,聽他這麼一說,他還真認為是自己理虧,也許靈兒確實命硬,剋死了她的公爹。作為理虧的一方,董想退而求其次,他請求那人幫他把靈兒找來,讓他們能見上一面,只是他的這個要求也被斷然拒絕。那人見董想在村口磨磨蹭蹭地不願離去,竟然回頭叫了幾個村民,把董想等人硬生生地趕走了。

    此後,董想還去過小奉村兩次。由於董想並沒去過英成家裡,要找到英家就必須得問路,問路就要表明自己的身份。可每當董想表明自己身份之後,那些村民就對他怒目相向,有的人更是惡語謾罵,其內容並不僅限於董想而已,把洪谷村的整個村子都包括在內。說什麼他們村子根本就是上天的棄兒,每個人都帶著九世的厄運,凡是他們有關聯的人都逃不過上天的懲罰,諸如此類的。洪谷村村民對殷丞的態度,主要是由這些傳言引起的,並不僅僅是為了替董靈兒打抱不平而已。

    董想就這麼一個妹妹,幾次探望不成,也沒讓他就此放棄希望。他一直托人留意英家的狀況,希望能等到妹子懷孕生子的那天。如果靈兒能給英家誕下一個男丁,她在英家的地位將會有很大的改變,那時兩家的關係或許還有改善的可能。

    董想想要的消息一直沒能等到,得到那些卻是讓洪谷村村民更加氣憤的情況。村民本來就很不理解,憑什麼他英家死了個老頭,居然把整個洪谷村都拖下了水,就算要怨那也是靈兒一個人而已。

    英成的老爹在小奉村還是有點地位的,而且還擁有一處祖傳的產業,他的死使得這份產業的所有權發生了變化。這份產業引發了一連串的變故,進而在小奉村引起了一場不大不小的混亂。這場混亂的受害人以及那些刻意混淆視聽的有心人,都把起因歸咎於英老頭的死,而造成他死亡的元兇就是靈兒這個災星。又由於混亂造成的損失比較嚴重,光靈兒一人已經不足以承擔所有的惡名,故此就把洪谷村所有人都怪責了進來。

    打聽到了這些消息,在更讓董想替靈兒擔心不已的同時,也讓洪谷村對英成的厭惡,飆升到了一個難以想像的高度。分明是自己分贓不勻,卻把責任推到其他毫不相干的人身上,實在是無恥之尤。

    這些就是殷丞利用他的『順風耳』探聽到的八卦新聞了,也就是小奉村和洪谷村的恩恩怨怨。

    雖然洪谷村和他殷丞之間的矛盾很深,但只要知道的緣由,殷丞還是能想辦法解決的,他擁有跨越近兩千年的知識,這點還難不住他。在花了大約一小時時間思考之後,殷丞就定下了大致的解決方案。

    辦法是想好了,可殷丞並不打算立刻著手解決,因為他很享受前幾天無人打攪的生活,這是他現在最需要的。之前殷丞擔心那些村民會來找自己的麻煩,所以確實有些惶恐,好在那些村民做事還是比較有分寸,沒有很直接的衝突發生。殷丞決定,只要村民一天不來找自己的麻煩,自己就一天不把事情挑明,就這麼先混著再說。

    除掉了一直困擾著自己的隱患,殷丞的人一下子就輕鬆了很多,連修煉的進展也似乎快了不少。不過有時候快未必就是好事。這不,就在解決掉麻煩的第二天,殷丞的修煉就出了狀況,一件殷丞做夢都沒想到的事情發生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