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言情小說 > 二姝夢

第13頁 文 / 深雪

    瑪莉特麗莎的個性文靜簡單,她常常閱讀和睡覺,而畢加索最愛把她繪畫得圓潤豐滿,畫布中的女士充滿撩人的弧形曲線,所用的色調部柔和明媚而愉快。

    瑪莉特麗莎給予畢加索靈感創造一種獨特的畫風,《鏡前的女孩》、《鏡子》、《躺臥的裸女》中,都洋溢著愉快和滿足,畢加索把他的情人描繪得像一籃放置在陽光下的水果一樣,誘惑、豐足、滋潤、甜美、富生命力。

    畢加索就是如此愛戀著瑪莉特麗莎。

    當小蟬看到這批以瑪莉特麗莎為靈感的畫作時,她還以為這種滿足的愛情能令畢加索在狂暴的男女關係中停留。奧爾佳是怪獸一般的女性代表,瑪莉特麗莎是美麗豐足的女性典型,換走怪獸得來世上最甜美的女郎,大畫家該得到最滿足的愛情吧!但不久之後,小蟬與當年其他人一樣,都為畢加索的舉動而驚訝。他很快又愛上另一個女人,那是多才的DoraMaar,朵拉。

    畢加索與朵拉在一九三五年相識,那一年瑪莉特麗莎剛誕下畢加索的女兒Maya。他們在一所咖啡室內邂逅,二十八歲的朵拉長得高傲美艷,輪廓分明,長髮烏黑,說得一口高雅的西班牙文的她,在當時己是一名享負盛名的攝影師。五十四歲的畢加索立刻被迷住了,他看上了她,而自此,人間就多了一宗悲劇。

    第六章

    之後的兩年,畢加索周旋在正進行離婚訴訟的奧爾佳、剛誕下孩子的瑪莉特麗莎以及新歡朵拉之間。奧爾佳早叫他非常厭惡,而與瑪莉特麗莎的熱戀期是在三十年代的開頭數年如今,他把愛情的焦點放到朵拉身上。他常與朵拉結伴旅遊,充滿藝術天分的美女亦能圓滿地分享他的創作心得,似乎,朵拉比其他女人更適合當上畢加索的伴侶。

    而小蟬最喜歡的也是朵拉。她神秘、美麗、深不可測,她的才華早已令她獨立地享有自己的事業與名氣,她與畢加索極之配襯。小蟬渴望成為像朵夜那樣的女人。

    可是朵拉卻又不能倖免地被畢加索毀掉,成為了著名的「哭泣的女人」。

    畢加索與朵拉一起,但又放不下瑪莉特麗莎,當兩個女人相遇,各不相護之時畢加索就「煽動」,她們大打出手,而他則坐在旁邊沾沾自喜。朵拉以為她會成為他唯一的女人,但事實並非如此,就算畢加索與奧爾佳正式分居後,也沒有再進一步切斷與髮妻的關係的打算。朵拉甚至不是他唯一的情婦,他還有瑪莉特麗莎和一些無名字的女人。

    愈高傲的女性愈不堪受打擊,畢加索令朵拉尊嚴掃地,而她的情緒日復一日地不穩定。畢加索描畫的她,全是三尖八角的像一塊又一塊尖銳的碎玻璃的拼合,既脆弱又充滿創傷。畢加索似乎高興極了,他同時擁有兩個外型、個性、韻味相反的靈感女神,讓他創作出風格近乎相反的人像畫。

    朵拉的眼淚是她的感情監獄,她愛上了這個男人,離不開他,但又得不到快樂。相識幾年之後,在一九四三年,畢加索看上了二十一歲的美女畫家FrancoiseGilot,范思娃。到了那時候,朵拉已甚少哭泣,取而代之的是呆滯黯然的表情,對於畢加索加諸她身上的情感操縱,她已無能力再作出任何反抗,碎盡的心甚至流不出一滴眼淚。

    一九四五年,朵拉精神崩潰,她篷頭垢面地流落街頭,多次被警察尋回;她又患上妄想和幻聽,後來就被送進精神病院。一段時間後她康復了,之後就過著幽閉孤獨的生活。

    世上每一個人都知道年屆六十歲的畢加索是如何糟蹋他的女人,所謂愛情並不是叫別人快樂,而是一步一步誘使別人為他沉淪。女人受苦受難之後,他看著落泊的她們,心內沒有絲毫同情。誰叫她們走近他,畢加索甚至認為,是他便宜了這些女人。

    但這個公認為愛情惡魔的男人還是魅力無限。他的成就仍然處於高峰,他的外型依然剛烈性感。小蟬看著六十歲時的畢加索,他常常穿著長袖襯衣,白底黑色橫條紋,看上去的確精力充沛。縱然知道他壞透,女人還是不由自主地投入他的懷抱。

    或許是因為,女人天生就是賭徒。也或許,女人從來擅長不自量力。

    與范思娃的愛情模式仍是如出一轍,瘋狂的熱戀,繼而一步一步操控女方的思想行徑,當她把全個心全個人奉獻給他之後,他又開始精神虐待愛人。畢加索與范思娃交住了三年之後,當她答應與他同居之後,他就把她畫成一朵臉圓圓的小花,那就是著名的《花女人》。

    范思娃是一名個性很強的女人,她為畢加索生下一子一女,在兩人相處的十年當中,她屢次表現得不屈不朽,所有女人中,只有她的精神狀態維持完好。在關係變淡時,畢加索待薄她又不忠於她,范思娃選擇了離開這個男人。後來她再婚,繼續她的畫家事業,而畢加索多處刁難,然而她卻活得不錯,並在一九六五年出版了自傳《LifeWithPicasso》,以示一種對畢加索的抗爭。

    畢加索憎恨范思娃,他不能接受主動離開他、公然與他對抗的女人有好日子過。他要他的女人在失去他以後,同時候失掉生命。他不能忍受范思娃的命運與奧爾佳、瑪莉特麗莎、朵拉有相異之處。

    他似乎想證明,這些女人本身無任何價值,他相信,她們的生命力只能來自他。

    小蟬的腦袋生出一條問題:「其實,有沒有一個更好的辦法去愛畢加索?」

    順理成章的,她想下去:「如何才能令畢加索真心真意、持續地受著一個女人?」

    「有什麼方法可以改變畢加索對女人那深厚暴烈的潛藏恨意?」

    最後,小蟬問自己:「如果我是畢加索的其中一名情人,我可以怎樣做?」

    「要怎樣做才能夠只被他所愛、卻不被他傷害?」

    每一個畢加索的女人都達不到她們的愛情願望。這個男人從不珍惜身邊人,他以待薄伴侶為樂。

    究竟女人要做些什麼,這個男人才肯去愛?

    畢加索最後一名公開的女人是JaqudineRoque,賈琪琳洛克她亦是畢加索的第二任正式妻子,他們結婚之時,畢加索已八十歲。賈琪琳是一名沉默美麗忠心的女人,她為畢加索的晚年營造了平靜的生活,年邁的畢加索已沒精力傷害身邊的女人了,他在賈琪琳身邊,不斷繼續創作,直至一九七三年老死,享年九十二歲。

    在晚年之時,畢加索仍與一女之母瑪莉特麗莎聯絡,而奧爾佳早在十多年前在瘋瘋癲癲中老死。畢加索死後五年,瑪莉特麗莎自覺生無可忘,便懸樑自盡,縱然畢加索早已不愛她,但她卻走不出他的陰影。賈琪琳在丈夫死後十二年吞槍自殺,沒有他,日子生不如死。而朵拉在畢加索逝世之後的二十五年過著隱士一樣的孤獨生活,貧窮潦倒地在巴黎老死,時為一九九七年。這時候別人發現這老婦人的身份,她守著部分畢加索的畫作和遺物,生話縱然貧困,卻堅持不賣掉,她要保留與他的所有回憶。而她死後,這批珍貴的回憶,總共被拍賣了兩億美元。

    每一次,當小蟬與阿光無法協調與溝通之際,她會想,如果可以讓她選擇,她會情願與一個令她仰慕、能與她分享,雖然又同時候無法忠心和善良地愛著女人的男人一起。在阿光身邊,她可以怨恨得不斷構思殺人場面。她痛恨阿光的庸俗,也看不起自己的離不開,整段關係充滿著不甘心和醜陋,甚至比畢加索與他的女人們的關係更醜陋。起碼,畢加索是公開又坦白地糟蹋她們。自己呢?「自己……」小蟬忍不住冷笑,她最懂得的只是懦弱地假裝。

    畢加索的確很差很差,但卻不比自己更差。

    有時候小蟬會想,雖然世上所有人都不完美,但無疑,完美是一種可敬的理想啊!如果阿光有些少藝術天分兼且肯用心去瞭解她和愛她……如果自己能有多點勇氣……如果,畢加索對待女人的作風可以改變……

    那麼,世界一定更美好。

    小蟬的目光溫柔起來,她憧憬著這種美好。

    改變阿光……改變自己……改變畢加索……還是改變畢加索來得有意義吧!

    小蟬笑起來,「阿光與小蟬,是世界上兩個無用的人。」

    對了,如果可以改變畢加索……

    這是小蟬思考多年的問題。作為世上其中一個最閃耀的偶像,小蟬實在為畢加索感到不值。世人記著畢加索,除了因為他的藝術成就之外,更是因為他的冷酷絕情。

    「畢加索?」大多數人會這樣想:「擅長虐待愛人的畫家嘛!」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