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言情小說 > 弄潮姬沄

第2頁 文 / 藍雁沙

    「噓,姬沄,這皇族名諱可不是你我可以隨便放在嘴巴上亂說的。嗯,這下子可麻煩了,依玥妍公主的意思,就留你為她的貼身侍女,但你的出身嘛……」

    「玥妍公主?」

    「是啊,玥妍公主已經六歲了,皇上要為她延請師傅授課,想要從皇親國戚中找個信得過的孩童來伴讀,但明妍公主並不喜歡跟那些皇子皇孫往來,所以要我們為她遴選個聰敏的侍女……」

    「我不想服侍她,她是我殺父仇人的女兒!」

    「誰?你是指玥妍公主!不,你誤會了,事實上你們可說是同病相憐,玥妍公主的生父建成太子,即是秦王爺壓迫下,被迫與齊王爺連盟的當今皇位繼承人。姬沄,建成太子生性仁厚,只怕他日登基後,這風波終將不斷,想那明妍公主是皇上最疼愛的孫女兒,倘使你留在她身邊服侍她,總比被削籍為官伎,甚至軍妓強吧!」

    各種可怕的念頭在姬法腦海中流轉,再想到剛才被推拖出去的女孩們的遭遇,姬法嚇出了一身冷汗。

    揣測出她的想法,公公傾身向前地俯視著矮小的姬沄.「姬法,皇上必然會為玥妍公主找個婆家,屆時身為媵婢的你,再怎麼說都比那些終身為奴的同伴強。」

    聽著公公的話,姬沄不得不承認他分析得極為正確。畢竟在宮中當差,是要受所有人差遣;更別論是淪為宮廷內歌舞伎,及等而下之的軍妓。只受某人差遣,總強過成為眾人怨氣發洩的對象。

    「姬沄,我一直很好奇,你為何不像那些姊妹們去搶拾那些瓜果首飾,卻偏偏要拾取這些書籍?」拍拍放置在身旁茶几上的書本,公公和藹地問道。

    「因為這裡面寫滿了聖賢之道,瓜果首飾只不過用以修飾外貌或飽腹而已,但書上的道理是要陶冶性情、修身齊家……」

    「是誰告訴你的?」

    「是師傅。」『「你識得大字?」

    「我已經會寫千字文和百家姓啦。」

    「唔,沒想到莫大學士這麼有心,連女兒也給延請師傅……」沉吟了幾分鐘,而後公公拍拍姬沄的頭。

    「正好我也姓莫,咱們算是同宗,我也不忍見莫大學士絕後。這麼著,倘若有人問起,你便說是我小同鄉,萬萬不可提起你阿爹之事。」

    「為什麼?」

    「因為皇上已經下旨將你們這等充公之女眷分賞給諸位親王大臣,你和你姑母原被分配至秦王府充當打掃僕役,是我閒來無事翻閱名冊、發現了你我同宗,所以想看看你資質如何,正巧你符合玥妍公主所需。如此一來,我們便可使『李代桃僵』這把戲,將你自賤僕之籍脫出。只是,你的嘴巴可要牢靠些,這事兒可是會惹來殺頭罪的!」

    聽到他基於同宗之誼而搭救,姬沄雙膝一屈,立即跪立在他面前。「多謝阿爺,多謝阿爺救命之恩。」

    「嗯,你就說你是我同宗的小孫女吧!年頭不濟,所以爹娘送你人宮來混口飯吃。」

    就這樣,莫姬沄的身份由前隋大學士莫敬德之女,改而為人稱莫總管的內務公公遠房親戚。在他的大力推薦及姬法著實爭氣地通過一次次考驗後,終於,在李淵和建成太子的首肯之下,姬沄從此成了玥妍公主的侍女。

    雖然僅僅是一歲之隔,但呈現在玥妍公主和姬沄之間的,卻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童顏。因為是冒名頂替其他王公貴戚之女名義入宮,姬沄是天天提著腦袋瓜地生活著,生怕有些什麼閃失,自己和莫總管便要腦袋移位。

    尤其在後來,莫總管在公公群中內鬥爭寵失利後,更是險象環生,每每令姬沄要捏把冷汗的抽身而退。

    染上酗酒惡習的莫總管,三杯黃酒下肚,立即鬆開了舌根,老愛拉了人便天花亂墜、天南地北地扯淡個沒完沒了,久而久之,所有的人只要瞄見他滿臉潮紅、步履蹣跚的模樣兒,便心裡有數地趕緊閃人。

    最後,便只剩得兩個人是他的忠實聽眾:一個是某年修建官捨時,不小心摔瘸了腿的小木匠;另一位則是年事已高,雙耳早已不中用了的老太監。他們兩個,一個是跑不怏,一個是聽不見,反倒成了莫總管最好的解悶兒對象了。

    但相較於失意得借酒澆愁的莫總管,隨侍在玥妍身側的姬法卻是戰戰兢兢,每當有陌生的太監宮人靠近她時,心跳便要快個幾拍。直到某次宮中大宴,莫總管因為貪杯而摔進水溝溺斃後,姬沄的心頭大患才總算得以解除。

    她不只一次的仔細觀察過這位身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玥妍公主,金枝玉葉的公主並不是個快樂的孩子,因為她肩上承載了太多的責任和負擔。

    對建成太子和公主生母鍾氏而言,玥妍與其說是他們的女兒,毋寧說是他們的護身符。因為皇上對玥妍的絕對寵愛,可以說是到了言聽計從的地步。於是建成夫妻便想到借由女兒為自己求取更多封賞,並鞏固地位。

    所以錦衣玉食尚不足形容玥妍的生活,日常所需,自有自宮中源源不斷的賞賜,連玥妍身邊大大小小的僕役婢奴,也都是由皇上祖父親自御選,將最好的人派遣來服侍小小的玥妍公主。

    為了要更加確定自己的太子之位不被野心勃勃的大弟世民及二弟元吉所奪,建成太子下足了苦心,營造出一副父慈子孝的和樂氣氛,使向來極為重視齊家之樂的李淵,對這位長子的持家治國能力,深信不疑。

    但回到了東宮,建成太子立即卸下那副和藹可親的面具,恭謹內矜自持的他,將所有的心思全投注在那些小小的蛐蛐兒上。彼時,鬥蟋蟀是件相當流行的小賭術,王公貴族和市井小民都樂此不疲,賭注也都下得很大。

    而玥妍的生母鍾氏,容貌並不突出,尤其在東宮時有進貢美女人府的情況下,鍾氏唯一憑借的便是自己的肚皮爭氣,不但連生數位小王爺,最重要的是生下了玥妍公主。有了皇上最寵愛的玥妍當靠山,即使後宮佳麗們再怎麼爭寵、傾軌、鬥爭,都可保她置身事外、永保太平。

    由於這些個原因,使得他們都以一種既嚴苛又溺愛、亦幾近討好的態度去面對玥妍,而這也使得年幼的女兒有了無所適從的困惑。

    剛進府主服侍玥妍公主,姬沄注意到這個問題。平常的玥妍,是個天真爛漫的小女孩,但她的父母卻迫不及待的要求她去學習些超乎她年齡所該知道的事。

    於是乎在父母面前,明妍公主老成得像個小老太婆,但只要一脫離父母眼界,她立刻又恢復她屬於小女孩應有的甜美。

    乍見比平常女孩高大的姬沄時,玥妍還是戒心滿滿的跟她保持距離。隨著時日一久,她也終將姬沄當成是自己姊妹般的友伴了。

    兩人如姊妹似朋友般地共同生活了八年,成了生活上最好的知己,直到三年多前的玄武門之變——李淵數子間,就算建成、世民、元吉三人較有謀略,且因是出自嫡子之系,相較於其他庶出的異母弟兄們。這三人自然佔有較大之優勢。

    但因著對權位榮華富貴的貪求,雖然依手足秩序立建成為太子,做為將來承繼王位的東宮之尊,但無論是建成自己,或是為父的李淵都心知肚明,這邁向王位之路,還是充滿了不可知的變數。尤其是屢樹建功的世民,早就嚷嚷著應以戰功論賞了,而最幼的元吉,則是早已勾結好朝中一班親貴,準備以眾議推翻原定的繼位人選。

    建唐初期,因李淵已年老體衰,故對於那些短時間內未能綏靖的小邦,只得採取懷柔政策。但覷著大唐無法對他們動之以武力的態勢,這些前朝遺族便自立為國,而其他江南部族則紛紛自立為王,眼看中原沃土又將演變為割據分裂的局面。

    此時,惟有李世民獨排眾議,堅請出兵寇靖亂黨賊子。求之不得的建成和元吉自然連忙附議,在他們私心以為,倘若世民戰死他地,則這王位的覬覦者又少了個競爭者。

    就在這種各自打算的情況下,當世民在前方陷入苦戰之時,後方的建成和元吉也各懷鬼胎地連結成盟,將矛頭一致對準了浴血征戰中的世民。

    而這些,世民並非不知,只是盤算得較長遠的他,早已握有制致建成和元吉的秘密武器——張捷妤——而這,卻是建成和元吉仍不知而和之交善的李淵寵妃。

    說起這張捷妤,也是個擅於鑽營的厲害女子。她原是布商之女,自幼言行脫軌,被鄰里間視之為敗類,但她並不因此而收斂,反而更加招搖,時常與閶巷間的游手好閒地痞流氓混吃混喝,進而姘居。

    合該是她賊星高照,某日她在山窪間救起個落難俊美青年,帶回她父母弟兄為與她劃清界線,而在山坡上為她搭建的小茅屋。當晚,這位青年即成了她的入幕之賓。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