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國家命運

外傳 第三十章 記住昨天(一) 文 / 陶純

    兩彈一星的成功,確立了中國的大國地位。

    1971年,聯合國恢復了中國的合法席位。

    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松從大洋彼岸來中國訪問。

    1974年,***出席第六屆聯大特別會議,新中國的領導人第一次名正言順地站在聯合國的講台上發言。

    毫無疑問,這一切都與兩彈一星的成功有很大關係。

    但是,中國兩彈一星成功後,很長一段時間,國際上一直有人猜測,原子彈是由外國人幫助中國搞的。尤其提到了曾經參加過美國曼哈頓計劃,並於1948年和丈夫一起來到中國的女物理學家瓊?辛頓,也就是後來的寒春。說她參與了中國的原子彈工程。

    1971年,美籍華人、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楊振寧輾轉來到北京,在首都機場迎接他的,是他最想見的摯友鄧稼先。兩位闊別了20多年的好友再度見面,他們彼此深情地凝視著,童年的友誼,少年時代美好的交往,1949年在美國分手以後內心深處連綿的牽掛,使他們思潮湧動,感慨萬千!

    楊振寧在北京的日子,因為鄧稼先的陪伴,顯得豐富而實在。但他並不知道,因為迎接他,周恩來親自點名,鄧稼先才從大西北的「學習班」給放回來的,此前他和一些著名的科學家已經被「關」了四個月,接受所謂的批判和教育。

    十多年的辛勤,十多年的付出,十多年承受常人難以想像的壓力,鄧稼先過早地有了白髮,與楊振寧相比,他顯得蒼老疲憊。由於嚴格的保密規定,他只能告訴好友,自己在京外的一個單位工作。而楊振寧曾經從國外的一些資料上看到過,鄧稼先參與了中國原子彈的研製。他很想問個明白,但是他不想唐突,他一直克制著自己的這種衝動。

    結束在北京的行程,楊振寧要去上海,臨登機前,在停機坪柵欄口,他突然回身對相送的鄧稼先說:「我在美國聽說,有一個叫寒春的美國人曾經參與中國原子彈,這是真的嗎?」

    鄧稼先頓時愣了。他不知道該怎麼回答,說沒有,你怎麼知道的?那不就暴露自己的身份了嗎,這樣也就違反了保密紀律;如果說不知道,可是兩人幾十年情同手足的交情,他又怎麼能欺騙老朋友?情急之下,他只好說:「振寧,你先上飛機吧,這事以後你或許會知道的。」

    從機場回來,鄧稼先把這個情況向領導匯報了。一直匯報到周恩來那兒,周恩來明確指示:「可以讓鄧稼先如實告訴楊先生,中國的原子彈、氫彈,全部是由中國人自己研製的,沒有一個外國人參加。」

    上海錦江飯店宴會廳,上海市政府為楊振寧舉行歡迎酒會,席間,一位工作人員走到楊振寧身邊,遞上一個信封,說是北京派專人緊急送來的,是鄧稼先先生寫的。

    楊振寧本能地一愣,接過信封,撕開。鄧稼先信中寫道:「振寧:你好!上次你問的問題,周恩來總理讓我如實告訴你:中國的原子彈、氫彈,全部是由中國人自己研製的,沒有一個外國人參加……」

    楊振寧讀著信,眼睛一下子濕潤了。他起身去了盥洗室,熱淚盈眶的他低下頭,擰開水龍頭,捧起一捧冷水,摀住眼睛,摀住臉……

    後來楊振寧回憶說,當他看到鄧稼先信上說的「全部是由中國人自己研製的」這句話,怎麼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感,淚水奪眶而出,他去盥洗室洗臉,藉以掩飾自己……

    1999年,美國的「考克斯報告」說,中國的核研究是偷竊了美國的技術。錢三強當年有先見之明,他讓研究人員將每個研究課題都寫成總結報告,用國家科委的名義印成內部文章和報告,共69篇,這成為足以證信的科學文獻,使「考克斯報告」不攻自破。

    中國原子彈、氫彈爆炸成功後,不知內情的人往往想當然地去猜測誰是中國的「原子彈之父」、「氫彈之父」。其實,當代科學的發展早已不是愛迪生時代,原子彈、氫彈的研製是一項十分宏大的系統工程,中國沒有原子彈之父、氫彈之父,中國的核事業是集體的事業,它取得的每一次成功都凝聚著萬千人的奮鬥和創造,輝煌和光榮不屬於哪一個人,卻屬於每一個人,屬於每一個在這條戰線上埋頭苦幹的無名英雄!

    1985年7月,核武器研究院院長鄧稼先被查出直腸癌時,已是晚期,他住進**,進行了兩次大手術。他的日子已經不多了。

    1985年國慶節,他在妻子的陪伴下,來到**廣場。以前他忙,沒有時間來**廣場看看,現在他閒下來了,他的身體也垮了,他坐著輪椅,妻子許鹿希緩緩推著他過來。他們停下,久久仰望著高高飄揚的國旗。鄧稼先的淚,緩緩地流下來,他喃喃自語:「如果有來生,我還要……走這條路……」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