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仙俠修真 > 古武殺手混都市

正文 第412章 渾圓無極 文 / 黎照臨

    「嗨!」

    一聲暴喝,很有氣勢,帶著個小辮子的越南人做了個很標準的抓舉動作。

    只不過他的堅挺只持續了幾秒鐘,剛一舉起來便把它扔在了地方。

    咚的一聲,微微跳脫的石擔砸在地上,整個地面都跟著一陣亂顫。

    「還別說,確實很重啊。」長出一口氣,他拍著手掌的灰塵皺眉道。

    陸羽看他臉都憋紅了,不像是在說謊,作為一個練家子他也來了點興趣,不過走出一步這小子又站住了,「妞兒,你去試一下不。」

    說話間,目光投向青衣。

    「」

    青衣抱著肩膀,正饒有興致地看著,一聽陸羽這話當時就給氣得不行。

    怎麼說自己也是個女人啊,再彪悍也不至於跟一幫大男人一起舉槓鈴吧!

    「要舉你自己舉,別什麼事兒都想著我。」說完,她還伸手在陸羽的肩頭拍了一下。

    「毛手毛腳。」

    故作純潔地埋怨一句,陸羽走上前來。

    「我試試。」說著,他繞到石擔的旁邊,用腳一勾便把它拖到身前,一隻手背在身後,另一隻手放在石擔正中,腰間一用力便把石擔提了起來。

    石擔離地,不過三寸,可那輕飄飄的不費力的樣子著實把小光頭為首的幾個人給嚇到了。

    一隻手!

    好幾百斤的兩塊磨盤石!

    尼瑪了,這小子還是人麼。

    看出他們的驚愕,陸羽笑笑,為了照顧觀眾的情緒他還裝模作樣的說了句:好重。

    重麼?

    真的很重。

    剛才那一下,舌尖一頂上牙堂,陸羽的的確確用了真力,只不過明勁暗勁運用自如的他完全能在發力之中談笑風聲。

    「呵呵,那是我們大當家練功用的,祖傳的東西,沒有一二十年的功夫很難玩轉自如的,對於常人來說,確實重了點。」小光頭說著,暗自得意。

    「你們當家在哪兒,我來了都不接一下麼。」聽他提起那個所謂的「大當家」,青衣半開玩笑地說。

    「哪能呢,大當家的心思青衣姐還不知道麼。」那小光頭看看陸羽,嘴角露出些許的苦澀,「他在後院練功,我去通報一聲。」

    小光頭說著,快步跑進最中間的一個屋子裡,沒多久那小子又跑了出來,「主人有請。」

    「恩兄弟,你小心點。」小光頭側身,帶陸羽走過的時候低著頭提醒道。

    「我?」陸羽看看身後的幾個人,指著自己。

    小光頭不願多言,點點頭,陸羽看看青衣,青衣則是很隱秘地笑了一聲,很有點幸災樂禍的味道。

    哦,懂了。

    甭問啊,一定是那個傳說中比自己還好的男人要給自己這麼搶了他心上人的陸羽一個下馬威啊。

    女人總能帶來麻煩,漂亮女人更是如此。

    被這種事情騷擾慣了的陸羽倒不驚慌,有道是藝高人膽大,以現在的狀態,如果有人發難他還是很有信心應付自如的。

    「洪哥,人來了。」後院,一個巨大的石磨邊,一個三十來歲的俊朗男人正在站樁。

    所謂站樁,其實就是「功法」的一種,換句話說,這是傳統武術中提升自身功力的最常用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一般來說,大家更傾向將他歸結在「氣功」的範圍之內,說的淺顯易懂些,把他叫內功也行。

    武術裡,鍛煉肢體經絡的方法叫「功」,也叫功法。

    功法分三種,即內練功法、外練功法、輕身功法,這站樁就是內練的重要方式,中國人都知道,有一句耳熟能詳的話叫做「內練一口氣,外練筋骨皮」,在一定程度上講,這句話很簡潔地概括了內練和外練的區別。

    內練練氣,由氣入髓,進而促進「筋、骨、力、氣、精」五項最基本要素的發展。

    這五種東西是共通的,可以相互轉化,一般說練武的人功底薄功底厚,都以這五個要素作為基礎,當然,有時候柔韌平衡什麼的也會被算在裡面,要辯證地看。

    內練的氣,大體兩種,一種是先天氣,另一種是後天氣。

    所謂的先天氣,也叫胎氣,指的是一個人與生俱來,或是在母體中孕育而生的本源之氣,道教的人認為,這是身體中潛在力量的重要來源,只要加以提煉,萃取,就能極大程度地強化自身實力。像童子功,先天功,胎息功等等,練得都是它。

    至於後天氣,還有個更牛逼的名字叫「混元氣」,其實,混元氣就是「五穀之氣」,是人類在生長發育中,由進食、生存、呼吸和攝取營養的過程而逐漸獲取的後天力量,但這種力量也不能充分發揮作用,因而就有了鍛煉他的一套功法。

    先天氣和後天氣的練法有很大區別,但是,追究起來也無外乎兩種:即動功;靜功。

    動功很像太極拳,有快有慢,像華佗傳下來的《五禽戲》、達摩留下的《易筋經》都是動功。

    相比之下靜功就要簡單些了,根據姿勢的不同,又靜功可以分成三類:站樁法,打坐法,睡臥法。

    說著挺複雜,其實很簡單,就是站著不動,坐著不動,躺著不動。

    常見的武俠小說裡呀,坐著練功的最多,躺著練的也不少,唯獨這個站著不動的成了鳳毛麟角。

    實際生活中,恰恰相反,真正的國術傳承裡站樁的地位不容忽視,只因其簡單方便,容易上身,效果極其顯著而被公認為傳統武術中最基礎有效的鍛煉方式之一,在王薌齋先生那脫胎於「形意拳」的「大成武技」裡,站樁的重要性更是被提升到了無以比擬的高度,為拳技核心無可替代。

    不過呢,正像《黃帝內經》中講的一樣:「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是所謂五勞所傷。」

    站樁法,每次練的時間不能太長,一般以10到90分鐘為宜,打拳前後皆可煉之。

    後院這人站的是「無極樁」,是內家功夫的入門樁法,太極門,八卦門,形意門都能找到它的身影。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