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1章 第三戰區 文 / 寂寞劍客
浙西某個偏僻小鎮,**第三戰區長官部。
黃百韜走進顧祝同辦公室,向顧祝同敬禮:「總座。」
顧祝同揉了揉有些發漲的太陽穴,起身問:「又怎麼了?」
顧祝同還以為又是下面的哪個集團軍向他討要軍餉來了,所以有些不高興
「有個新情況。」黃百韜將手裡拿著的電報遞過來,說道,「龍口**團剛剛傳回一封電報,詳細說明了皖南抗日救**的情況。」
「龍口**團?皖南抗日救**?」顧祝同聞言愣了一下,最近的這兩天,他因為糧餉的事忙得焦頭爛額,早把這事給忘了,不過馬上他就又想起來,說道,「哦,你說的是李子涵的部隊,他到龍口了?已經完成對皖南抗日救**的收編了?」
黃百韜笑著搖搖頭,示意顧祝同先看電報。
顧祝同便不再說話,低頭仔細看起電報來。
電報上所說的情況,跟顧祝同的預期有著很大的出入,李子涵的**團根本沒有完成對皖南抗日救**的收編,皖南抗日救**的性質更與此前的判斷有著很大出入,這根本就不是什麼土匪性質的部隊,而是由一群**老兵所組建的。
而且,這群**老兵還是從中央軍的第74軍出走的。
尤其這支所謂的皖南抗日救**第十九支隊的支隊長,顧祝同竟有些眼熟,似乎在哪裡見過或聽說過這個名字,可一下子顧祝同卻又想不起來了,當下便問黃百韜道:「這個徐十九,可能找到他的履歷?」
黃百韜早有了準備,當即就將手中的文件夾遞了過來。
打開文件夾,裡面放的就是徐十九的履歷,顧祝同便滿意地看了黃百韜一眼,對於這個謹慎又有能力的參謀長,顧祝同還是挺滿意的,他甚至已經在考慮要不要向老頭子鄭重推薦黃百韜,由黃百韜出任第軍軍長。
徐十九的履歷不多,只有薄薄幾張紙,但份量卻不輕。
從北伐武昌戰役起,直到去年的德安會戰,這個徐十九參加了十幾次大會戰,尤其是面對小日本的時候,戰績著實是不錯,無論是一二八上海抗戰率領死兵連迂迴敵後,無論是淞滬會戰死守羅店,還是南京保衛戰死守牛首山,再到蘭封會戰奇襲豐縣、小朱莊,再到德安會戰死守牛屎墩,表現都可圈可點。
這樣一員戰將,若是出身黃埔,早就平步青雲了。
不過遺憾的是,徐十九卻是十九路軍出身,所以行伍多年都只於到陸軍少校,去年萬家嶺大捷之後,第74軍別的基層軍官全都獲得了晉陞,此人卻被第58師的新任師長陳式正給掃地出門了,不能不讓人扼腕歎息。
也正因為這個,徐十九才會帶著幾個老兵脫離了**。
看完徐十九的履歷再去看李子涵發來的電報,顧祝同發現李子涵措詞很謹慎,電報中並沒有出現收編字樣,很顯然,李子涵還沒有做好跟老長官徐十九翻臉的思想準備,這倒也是人之常情,不管怎麼說,徐十九都曾經是李子涵的長官。
顧祝同沉吟了片刻,問黃百韜道:「參謀長,你怎麼看?」
「總座,從履歷看,這個徐十九可不一般哪,無論帶兵,帶是打仗,那都是一等一的好手,說句不中聽的,許多保定軍校畢業的只怕都遠不如此人。」黃百韜先客觀地評價了一下徐十九,接著說道,「李子涵的**團實際只有兩個連的兵力,真要動起手來,未必就能穩操勝券哪。」
顧祝同知道黃百韜說的已經有所保留了,事實上,就憑徐十九的能力表現,別說保定軍校的學員,就黃埔軍校前五期的學員,也沒幾個能及得上這樣的人物,說他是一時之驕雄也不為過,李子涵想跟徐十九掰腕子,不是能否穩操勝券的問題,而是穩輸的局面,他就真帶了一個主力團去,結果只怕也一樣
需要說明的是,無論顧祝同還是黃百韜,對於皖南抗日救**第十九支隊的具體兵力都缺乏一個清晰概念,他們只是從番號來分析,想當然地認為第十九支隊就是一個師,再不濟也至少應該有兩個團的兵力。
如果讓顧祝同、黃百韜知道第十九支隊實際只有不到半個團的兵力,而且就這半個團的兵力還都是七拼八湊起來的,單純論戰鬥力,李子涵的**團要遠遠強過十九支隊,既便比兵力多寡,十九支隊也沒比**團多多少人。
正是基本這種錯誤判斷,而李子涵也沒有弄清楚十九支隊具體兵力,並上報第三戰區長官部知曉,所以顧祝同和黃百韜才會得出李子涵的**團無法收編皖南抗日救**第十九支隊的結論。
當下顧祝同又問道:「那參謀長你的意思是……」
黃百韜道:「若非要收編徐十九的部隊,也不是沒有辦法,大可以從唐式遵的第集團軍調幾個師去,龍口縣距離第集團軍的防區也不是特別遠,可卑職擔心的是,如果我們這邊逼迫太甚,徐十九會不會倒向那邊?」
「那邊?」顧祝同皺眉道,「你是說……新四軍?」
新四軍按照戰鬥序列應隸屬於顧祝同的第三戰區,但事實上,新四軍從來就沒有服從過顧祝同號令,顧祝同也從來就沒妄想過能調動新四軍,在新四軍剛成立的頭一年,雙方還能夠相安無事,但從去年底開始,雙方就開始頻鬧摩擦。
到了今年夏天,新四軍跟**之間就有點劍拔弩張的意思了。
事情的起因其實也很簡單,**開展敵後鬥爭,他們將八路軍、新四軍的骨於老兵像撒種子一樣撒出去,國民政府和蔣委員長原本以為八路軍、新四軍的這點兒家底很快就會被小日本以及日占區的會道門武裝以及土匪啃得連渣都不剩。
可事實的演變卻讓國民政府和蔣委員長有些始料未及。
八路軍、新四軍撒出去的骨於老兵非但沒被敵人消滅,反而落地生根、茁壯成長,敵後根據地在日戰區就跟雨後春筍般冒出來,根據軍統的情報,**創建的大大小小的根據地加起來已經有了幾十個,光正規軍就已經發展到幾十萬人
反過來看國民政府,蔣委員長也同樣往敵占區派出了大量的**部隊,其兵力規模是八路軍、新四軍的幾十倍,但**的表現就要比八路軍、新四軍遜色得多了,石友三、龐炳勳以及孫良誠之流投了敵,於學忠、韓德勤所部也是越打兵越少,前景黯淡。
蔣委員長一看,喲,這樣下去可不行,繼續放任這樣的局面持續下去,等哪天抗戰勝利了,趕跑小日本了,中國最富饒的華北、中原、華東以及華中也全成**地盤了,為了避免出現這樣的情形,蔣委員長便開始未雨綢繆、預做佈置。
蔣委員長的策略很簡單,一是往**的地盤派官員,接管行政治權,二就是派人收編根據地的民兵武裝,爭奪**的果實,但**又豈是好相與的?於是矛盾和摩擦便不可避免地發生了,持續到現在,雙方關係已經變得極其緊張。
顧祝同甚至已經授意參謀部制定剿滅新四軍的計劃了。
在這個節骨眼,顧祝同當然不願意看到徐十九和皖南抗日救**倒向新四軍,尤其徐十九還是這麼個能打仗的軍官,此人真要投了**,新四軍豈非更加的如虎添翼?將來雙方爆發衝突,**要想剿滅新四軍,就更加不容易了
黃百韜低聲道:「總座,這種情形雖未必會出現,卻不能不防哪。」
顧祝同皺眉道:「那你的意思,是把李子涵的**團從龍口撤回來?」
「軍令豈是兒戲,龍口**團既然已經組建,就斷然沒有從防區撤回的道理。」黃百韜搖了搖頭,接著說,「總座,不如向軍委會幫皖南抗日救**要個番號,將他們納入第三戰區的序列,再將龍口**團編入皖南抗日救**,一來可以就近監視,二來還可以對皖南抗日救**實施滲透,慢慢的將之正式納入三戰區。」
顧祝同擊節道:「這個法子好,就這麼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