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都市小說 > 溶情黛韻補紅樓

正文 第一卷 京城夢第二十三章 元妃授意1 文 / 妙蓮居士

    賈母沉思了一下,歎道:「咱們府上這麼多年,大風大浪都過來了,想來也不會因這支籤子出什麼大事兒。」

    王夫人聽了,輕聲回了一句:「老太太說的是。」

    賈母道:「這兩日勞頓,我也有些累了,今兒個你便帶了人自去吧,好好說與娘娘聽,倒別嚇著了她。想想她一個人在宮中,這些年是怎麼過來的?別人不知,你我還不知嗎?只悄悄說與她知道,心裡頭惦記著便是了,別把靈雲大師的原話說與娘娘,講話要有些分寸。」

    賈母說一句,王夫人應一聲,說到宮裡娘娘這些年的不易,終歸是自己女兒,哪裡有不心疼的?這些年,府中的榮華富貴還不是仗著娘娘。只可憐自己的女兒,在宮中受了多少苦啊!想到這裡,王夫人眼圈不禁紅了,便拿了帕子輕輕地擦了擦眼角。

    婆媳二人又閒扯了幾句,王夫人遂起身告辭,說是回去準備進宮的東西。

    鳳藻宮內,元春早早地用了晚膳,又畫了晚妝,吩咐抱琴沏了上好的龍井,靜靜地等著這每月一次與家人見面的時候。

    抱琴瞧著元妃眼角噙淚,知道自已主子越是到這個時候,心裡越是難過,便擺手讓旁邊的幾個宮女下去,自己輕輕走到元妃跟前,小聲勸道:「娘娘別難過了,回頭讓太太瞧見了心裡也不自在。」

    元妃拿了手帕輕輕拭了拭將要溢出的淚水,歎道:「每日裡在這宮中,便似是做牢一般,想見一見親娘也要這麼難。」

    抱琴聽了忙向四周瞧了瞧,更加小聲道:「娘娘可千萬別再說這樣的話兒,咱這宮裡說不定有皇上的眼線呢!前兒個奴婢便聽說景妃宮裡的一個宮女,將景妃平日的言行蹤都告訴了皇上身邊的小德子,不小心被景妃發覺,便私下裡悄悄地處置了這個小宮女,扔到了護城河裡。不想被人發現,又傳到了皇上耳朵裡,皇上大發雷霆之怒,聽說要不是景妃的哥哥現在邊塞打仗,皇上盛怒之下要將景妃降為嬪呢!還是皇太后跟皇上說的情兒,為了大局著想才沒有降罪於景妃,不過也好些日子沒有去景妃那裡呢!」

    元妃聽了抱琴之言,又歎了口氣道:「倒是你機靈些,我何常不知此話不能在人前講起,不過看著這裡只咱們主僕兩人,才說說而已。想那景妃的哥哥官居正二品,皇上現在又用得著她們家,哪裡會真的降罪於她?不過面子上過不去,說說罷了!倒是我們府裡,父親不過區區一個員外郎,雖然祖上也是立過功的,可又怎麼能與景妃家裡相比,若是踏踏實實地做人做事,倒也相安。就怕府裡人不知天高地厚,仗著我在宮裡,在外胡作非為,到時候若惹下禍端來,以我一人之力可是萬萬救不了他們的。」

    抱琴忙笑勸道:「這一點娘娘放心,每次老太太、太太來了娘娘都特意囑咐過的,想來府裡人不會胡來的。」

    主僕二人這裡正說著,便聽宮門外有小宮女回稟道:「啟稟娘娘,王恭人求見。」

    元妃忙站起身來,聲音微顫道:「快快有請。」

    便見王夫人帶了丫頭玉釧兒跟了宮女走了進來,見到元妃先行過大禮。一見王夫人,那元春眼中不由一酸,淚水忍不住撲簌簌地掉下來,逐聲音哽咽道:「恭人快快請起。賜坐。」

    抱琴忙與一名宮女搬了把紫檀坐椅放在元妃下首,請王夫人坐了。

    王夫人告了坐,玉釧兒悄然立在她身後。抱琴又奉了龍井與王夫人,王夫人忙站起身接了,抱琴忙也微笑著請她坐下。

    元妃揮了揮手,讓屋內的小宮女都在殿門外聽著伺候,裡面只留下了元妃、抱琴與王夫人並玉釧兒在宮內。

    王夫人強忍住淚水,向元妃問道:「娘娘貴體近來可安好?」

    元妃含淚笑道:「好!好!不知為何老太太沒有跟著一起來。」

    王夫人忙站起身答道:「老太太因著昨日去碧雲寺為娘娘求福,稍有些勞乏,便讓我帶她老人家向娘娘問好,待下個月再來給娘娘請安。」

    那元春乃是賈母一手帶大的,一聽祖母身子不好,心下大急,忙問道:「可是著了涼了?那山中想來風硬些,老太太年紀大了,雖是為我求福,倒也用不著老太太親自去的。」

    王夫人含笑道:「不妨事的,托娘娘的福,老太太的身子骨這些年來雖常鬧些小病小災的,倒是也還算硬朗,不過吃幾付藥便好了,娘娘不用太著急。」

    元春聽如此說才稍稍放下心來,又向王夫人道:「聽宮裡其他嬪妃說起這碧雲寺的香火現下頗為旺盛,母親可是去求了簽來?」

    王夫人忙從袖子裡拿出了一頁紙簽,正是在羅漢堂裡為元妃求得的。抱琴忙上前接過來奉與元妃。

    元妃面色凝重地慢慢打開。口中念道:「達摩波羅尊者」

    王夫人欠了欠身,向元妃輕聲道:「那寺內住持言道,讓將此簽交與娘娘,以娘娘的聰慧必知其意,是以妾身便將此簽帶了請娘娘瞧瞧。」

    元妃點了點頭,又向下念道:「大海平靜藏波浪,大地平坦有陷阱,莫將罌粟認香花,志毅心堅事可成。得此簽者,近來的境況可能表面平靜,實則內含凶險,宜謹慎考量,不要被事物炫目的外表迷惑,以免做出錯誤判斷。」

    元妃念畢,屋內四人皆沉靜了下來,腦子裡都在思考著這幾句偈解的寓意。

    元妃沉思了一會兒,抬起頭來,正接上下面王夫人關切的目光,微微笑了一下,道:「所謂信則有,不信則無,恭人也不要太慌了,這簽雖不是上上,卻也不是個下簽,不過提醒本宮切不可沉醉在現下的風光裡,還要認清誰是將來對本宮不利的人?總之還不算壞,只是想要知道這個人是誰卻是太難了!」

    元妃說一句,王夫人點一下頭。說道這裡,王夫人接口道:「娘娘想想在宮中,平日裡誰總與娘娘過不去?」

    本書由本站首發,請勿轉載!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