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都市小說 > 碧玉小家女

正文 第二十章 相逢不識 文 / 小家碧玉

    此刻已有兩個年輕力壯的小伙子合力把那圓盤連同下面的底座一併移到了看台中央。那個碩大的圓盤均勻的用墨線分成一塊塊的區域,塗滿了亮眼的黃色,用硃筆畫著一些首飾的圖案,邊緣標了數字,前面還放著一張檯子,擺著個紅布蒙著的箱子。

    劉奉行解釋說,這圓盤上共有十份禮物,有五份禮物是鴻福打造的新花樣,叫做轉運珠,每份如珍珠大小的五顆圓形金珠子用紅繩編織了戴在手上,有命犯太歲的戴上可以趨吉避凶、消災免禍,長輩送小輩的保佑小輩平安長大,健康如意;朋友之間互贈的寓意好運滾滾,步步高陞。

    另五份則分別是一枚金戒指、一對滴珠金耳環、一付纏絲金手鐲、一支絞股金簪和一支金花鈿。

    此時劉奉行將這五樣首飾放在大紅猩猩毯的絨布上,用托盤端了繞場一圈給了眾人看了一遍,看的人無不讚歎工藝精美,議論聲此起彼伏。

    這五樣東西的款式確實非常別緻,都是打造成鳳凰展翅翱翔的圖形,再鏤空刻花,點綴以幾顆細小的紅寶石,黃澄澄的金色配上璀璨的緋紅,分外奪目。

    這些圖樣是如意日常閒暇時的信手塗鴉之作,因著劉敏中的關係,她也喜歡平時畫畫寫寫的。

    這些年,她看著父親畫圖紙,自己有時也會學著畫畫,家常做的繡活是要先描好圖樣才慢慢繡上去的,父親看了她畫的畫常常誇讚有靈氣,惋惜自家不充裕,要不請了名師教習,定能取得不小的造詣,雖不能親手教了女兒學畫,但每逢空下來也用心指點一二,如此下來,父親也常常為她自得,覺得兒子雖小,造化難說,但女兒卻於書畫一途上,也是不遜於那些大家閨秀們的。

    眾人看慣了中規中距的指環手鐲,看到這鳳凰的身體自頭至尾延伸成一個環形,或細小精緻如戒指,或華麗大氣如手鐲,都覺得是格外新奇好看。

    雖說鳳乃皇族象徵,但那是九尾鳳,這上面的鳳只得五尾,線條更簡潔漂亮,沒有那麼繁複。

    女子都是愛美的,更喜歡這些漂亮精緻的飾品。頓時有人問起這些飾品的價格,尤其是在場的女眷,而且她們事先也都接到私下許諾,說今天來一定不會失望而返。

    雖然她們也習慣了收取下位者的禮物,但是像今天這樣有大戲看,還有這麼精緻的禮物發送,這白送的東西哪有這麼金貴的,她們從來也沒見過這種新鮮事啊!!!

    劉奉行看到看台四周的人激動起來了,也很是高興,他想,倒是沒發現,這劉敏中的女兒這麼能幹哪,她想出的這些禮物雖然花費黃金,但是都是鏤空雕刻,事實上只花費了人工,真正所耗的原料倒也不算很多,關鍵就是這一點可是大大比過了藏寶閣啊!

    是啊,你的鎮店之寶還要錢來買,我的這些新奇飾品可是沒人見過,還是免費奉送得啊!這不比藏寶閣的手筆更大嗎?

    再說原本過年就要打發這些官老爺太太的,今天這些花費都可以一併算在年禮裡,到時年禮裡再補上些許也花不了多少,年禮都是一些布匹瓷器之類,而早已得到甜頭的那些人原本早就將年禮視為過場,你送他無不可,你不送他反而在意呢,年禮,早就是雞肋了。

    他繼續解釋:原來,這個大圓盤是一個可以旋轉的輪盤,上面畫著的首飾就代表一會兒將要送出去的禮物,每個禮物都有個編號,而這編號就對應著在場眾人,她們誰的座下綁著紅綢,就是幸運的得到這其中的一件禮物了。

    眾人聽說自己的凳子下的紅綢可以拿禮物,都興奮了,忙喚著身邊的僕人彎腰看。如嵐和她的母親妹妹也都彎腰低頭去看,一時間,場上嗡嗡聲不斷。

    如嵐的大妹妹眼睛尖,一下子就看到如嵐身下的椅子繫著紅綢,大為興奮,尖叫道:「娘、娘,你看姐姐的座椅上有一條紅綢,這,這下哎呀我們家也有禮物呀!」,這話一出,一家人頓時也興奮起來,如嵐紅著臉,也很驚訝高興,不過強自按捺自己,倒還沒有很失態。

    黃氏也很意外,不過想了一下,就知道這一定是劉奉行的安排,就沒顯得很驚訝,她只是擺手叫女兒們不要太大聲,免得引起外人注意。

    幸好這時場上鬧哄哄的,眾人都關注與自己的座椅上有沒有紅綢,沒有幾個人聽到,因為如意的安排,這些在座之人幾乎是按區劃分,每家的主母和小姐幾乎都有份,做到了每家都有獎,所以一時之間,也沒有誰心中不滿。

    這時,銀寶嫌呆著無趣,指著前面臥佛寺的大殿吵鬧著要去看菩薩。

    跟在一旁的趙媽就說,之前劉敏中出了那事,如意不是說要拜菩薩嗎?今天既然來了,又是臘八日,趕緊帶著銀寶去廟裡拜一拜吧。「趙媽是一番好意,她是真心的把自己當成劉家的一份子了,又怎麼能拒絕呢?

    如意看這場戲也如預期般的進行得很順利,自己在不在也沒什麼很要緊的,倒不如去燒香還願,爹爹這次有驚無險的回來也算是冥冥中有菩薩保佑吧!

    她先和黃氏告辭,又向如嵐說了一聲,這時,劉敏中和虎子都在台後正忙著,如意一眼就看到旺生跑前跑後的端茶送水,於是就叫住旺生,要旺生去後面時和他們說一聲,然後就和趙媽帶著銀寶去前面不遠的大殿。

    大殿旁邊也支起一個檯子,一邊放著一口好大好大的鍋,一個僧人正站在鍋前攪著,這鍋裡熬的就是臘八粥,裡面的米、豆子都是僧人平時化緣募來的,聽說吃了這寺院裡募來的臘八粥,可保身體不生百病,所以不論平民還是富人都要來求一碗,當然那些尊貴的達官貴族自己是不會和這些平民爭的,他們一般都是直接去找寺裡的長老,請求長老單獨為他們另做,並奉上豐厚的香油錢。

    雖說眾生平等,但是出家人也要吃飯,臥佛寺住持長老性空解釋云:所得的香油錢還是供奉了菩薩,從哪裡來還哪裡去,又何必過於計較這些形式呢,若是太在意,反而著了相了。」

    是以,臥佛寺的臘八粥另有寺院內特製的,專供那些富貴之家的老太君和小姐少爺們。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