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職場校園 > 大明另類官商

章 節目錄 第344章 遭牢獄之災 文 / 梨下海棠

    第二部分是開發長州,雖然是海外,但是在那裡契丹人一樣可以當官,而且更自由,甚至有一夜暴富的可能,那裡暫時還是一個無法無天的地方。

    第三部分是韃靼佔領地產業招工,雖然不要離家太遠,但是工錢比較少,待遇也不是大明國內比不上的,並且很少有識字和陞遷的機會。

    最後,都不願意參加的每人發給一貫的路費。

    唯一條件是不准攜帶武器,雖然武器可以以後製造,但是畢竟杜絕了大規模的攜帶武器的兵源回流,緩和治安上的矛盾。所有武器由朝廷購買,從箭枝的三文到精鐵戰刀的兩貫各種價格不等。

    這是很大規模的安置,涉及面很廣,朝廷同意從禁軍中提拔士兵進行行政上的工作。常智光由於身份特殊,他對商業協會有很大影響,對朝廷政策也有很大影響,並且和前韃靼官員們交往密切。他屬於各方都給面子的人,他辦事效率又快,韃靼內局勢慢慢的穩定下來。

    這邊安置,但對女真的高壓沒有結束,馬千乘分出三萬精兵從黃龍府支援河北軍路。河北軍路在葉夢熊的帶領之下,一處處擊潰女真抵抗勢力,雖然仍舊沒有和女真主力決戰,但是穩紮穩打,慢慢的縮小女真人活動空間。

    而杭州艦隊也在東海女真北部部登陸,對東海女真部形成南北夾擊的辦法。女真被切成兩塊,一塊是以東海女真部的沿海地區,一部是東海女真以東的五國部這兩塊地盤。

    常智光事情告一段落,和張虎李強回京繳旨。但常智光沒想到的是,剛繳完旨,卸任欽差身份,就有新的聖旨攔截住常智光。

    聖旨是給常智光的,常智光也接過幾十份聖旨,有賞賜的,有差遣的,但沒有一份是今天這樣。九公公念道:「……蠱惑軍心,尋釁邊疆,假傳聖旨,膽大妄為,著順天府拿下,交刑部、大理寺、御史台三堂會審。」

    張虎喝道:「誰敢?公主竟然卸磨殺驢。我家大人平韃靼之力,就算是馬千乘也不可同比。」

    九公公收聖旨道:「這位小哥,是非曲直自然有個說法。你可知道禍從口出的道理?」

    李強先回答:「公公,我家大人有丹書鐵券,有司不得加責。」

    「咱家知道,可惜啊上面還寫擅調軍隊,圖謀不軌、謀逆造反、大逆不道等等不在其中。」九公公道:「老實說,如果公主沒有很生氣的原因,誰敢動常大人?」

    「好了,你們先回去吧。」常智光道:「你們讓常智平和金娘把我的錢轉移了,免得被抄家。」

    九公公苦笑:「常大人還有心思玩笑,這事可不是小事。」

    「我知道,不就是調動李如松滅蒙古各部,征討西韃靼那塊地方嗎?」常智光在一個月之前就收到了消息,說朝廷派海瑞去查這件事。

    但即使這樣,李如松帶領的永興軍路已經分六隊在草原上節節推進,不可能臨時撤兵。不可能撤兵只能打下去,打下去就不能裁撤主將,朝廷是知道這道理的,所以常智光身為罪魁禍首,一回到京城卸任欽差身份,就遭到了拘押。

    常智光道:「有什麼了不起的,這事和李將軍沒有關係,是我私自調動安排,你們幫我安置下我大哥蕭甘雲,他如果實在不願意在安國住,就給他筆錢,讓他去吧。」

    李強抱拳:「大人放心。我們立刻回安國請劉訟師。」

    「不用。」常智光道:「這案子沒法打。」這要打下去,把牽扯的人全拉出來,後果可是很嚴重。首先馬千乘就有默許的過失,葉夢熊也有隱瞞不報的過失,李如松罪名就更大了。

    因為從本質來說,常智光只是河北軍路的監軍,並沒有調兵的權利,而李如松是永興軍路的主將,清楚明白這一點。而且即使三將來替罪,常智光也有煽動罪名,尋釁邊族的罪名是免不了的。

    這次常智光就不是上次那待遇了,關押的是順天府天牢,裡面有很多的罪犯。身上官服裝成了囚服,單獨關押一室。牢房內空氣潮濕,味道難聞,乾草鋪地就為床,除了每天伙食好一些外,其他的和別的罪犯沒有區別。

    常智光下獄的事很快轟動了大明,光明報客觀的報道了事實。最主要罪名就是尋釁邊疆,蠱惑軍心,擅自調動軍隊發動戰爭。

    按照前幾年的工作,中韃靼無論是敵烈八部還是蒙古的一些部族,已經在名義上歸順了明朝,成為明朝所藩屬的部族,目前朝廷正在開始朝西做工作。但沒想到,李如松大軍一到,開始對各族進行征討,掠殺部族酋長,不同意放下武器南遷的,一律撲滅。

    李如松每占一地,將麾下士兵封為地王,給予百人禁軍駐紮,一來掃蕩地內反抗勢力,二是穩固後方。這些地王就是這些土地的新主人,他們可以任意放牧,商業協會有商人正在中心地帶建設皮革加工地,牲畜交易所。他們生產所得物資將供應前韃靼國內的居民。

    常智光不僅顛覆了朝廷對外族、邊族的安撫政策,而且開始搶佔他們的土地。光明報的問題是,我們是要完全剪除遊牧民族幾千年來對中原的威脅?還是繼續仁義治國,允許他們的存在?

    光明報列舉了歷史上遊牧民族對中原的傷害,從東周時期就開始,從來沒有停止對中原的掠奪和侵略。匈奴、東胡、突厥、契丹、鮮卑等民族不斷侵略,只要他們的部族和中原接壤,掠奪就會跟隨而來。一旦這些遊牧民族出現強力領導者,中原就非常受傷害。而一個遊牧民族被趕走,就有新的遊牧民族佔據他們的土地,比如漢驅逐匈奴,唐驅逐突厥,始終沒有一勞永逸的解決中原邊疆問題。

    當然,由於客觀性,報紙也描寫了遊牧民族和中原的和平相處,比如昭君出塞,文成公主她們帶去了中原的文化、技術交流等等,而互相和諧製造出百年的和平。於是此事在民間形成了熱議。

    朱玉一直沒見常智光,常智光也沒有要求要見她,甚至常智光沒有要求見誰。由於案情特殊,和常智光的影響力,任何人沒有大內公文或者手諭,都無法見到常智光。海瑞還沒有從邊疆回來,所以常智光這案子也無法開審。

    常智光的命運還多迷惘,大家都很緊張等候海瑞的回來和公主的最終裁決。而就在這時候,吏部的消息出來,朝廷已經給出了一個比較強硬的態度,結束常智光安國知縣的差遣,罷免常智光六品官,任命甘信為安國知縣。

    起因是有草原的一個可汗的女兒,穿過重重封鎖線到達京城鳴冤。拿出證據說明自己部族很滿意明朝的管理,並且世代尊明為主,但是全族都被永興軍路遷徙到明內,被殺百人不說,所有青壯被充為廂軍。

    此消息一出,大家都看明白,朝廷要對常智光下狠手了。

    第一個民間反應就是物價上漲,變相裁撤員工。這不是商家為了救常智光所幹的,而是脫離了常智光的束縛,朝廷缺乏監管制度,因為壟斷而導致的局面。

    第一批上漲的是陶瓷、名貴藥品非生活必需品。第二批上漲的陸運、河運和海運業。他們的上漲導致了各商家成本的上漲,於是帶動了全商業價格的上漲。

    而後還干擾了米價,米雖然朝廷有定價,但運輸成本上漲後,異地購米將無利可圖,而本地米如果供應不夠的話,只能從異地進,導致出現民間所稱的黑米。而本地見黑米價格百姓不買不成,於是兩城甚至是數州互相竄通,互相利用運輸來製造黑米,哄抬米價。朝廷雖然想管,但是朝廷也明白,一旦打擊黑米,會導致一些地方無米可供的尷尬局面。

    朱玉約見了蘇千,蘇千則哭訴自己無奈,他已經以主席名義連續發出信件,要求大家穩定物價。但他自己本身就受到很大的壓力。安國錢莊股東要求因為物價上漲,上調貸款利息。

    沒有最糟糕,只有更糟糕。由於少了常智光這威懾管制,官、商開始公開勾結,暴利驅使下,甚至有軍隊後勤也敢把軍用稂草賣給民間商人。

    不過這些事,在安國和東南兩大錢莊都穩定的情況下,其後果並不如第一次金融風暴來得嚴重。不過物價上漲已經是個事實,物價漲了,工錢也有漲,但是跟不上物價的腳步。而且一些地方開始刁難,剋扣員工,要求義務加班等等手段。雖然破壞力不算大,但明內經濟處在了比較混亂的狀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