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職場校園 > 大明另類官商

正文 第192章 殘酷的屠城 文 / 梨下海棠

    大多數人都知道戰爭的意義是因為直接或間接的利益,可大多數人不很清楚戰爭中屠城的意義。行文至此,筆者覺得有必要談談戰爭中屠城的意義,不然會有損本文主角常智光的形象,當然,也是為了揭開一角戰爭背後的遮羞布。

    我們如果讀過歷史,就知道歷史上的屠殺太多了,從商都殷墟到秦代的白起坑俘,明代的朱元璋血洗湖南到清代張獻忠滅成都,又從清代的揚州到現代的南京大屠殺,動輒殺人數十萬甚至逾百萬,不勝枚舉,屠城的事件總是伴隨著大型的征戰發生,似乎每次大家都以侵略者的殘暴、野蠻和血腥來解釋,但是對於這背後的必然性卻沒有思考。

    對於征伐的成功,首先要考慮的就是如何能夠繼續的征戰,如果把佔領的地區都分兵把守,那麼你的軍隊很快就分散開來,戰鬥力減弱被各個擊破,如果你不把守,那麼被你征服過的地方很容易就組織起來再進行抵抗,尤其是在冷兵器時代,武器是很容易置備的,急了眼來一個揭竿而起,木棒竹竿也要對付一陣子,因此唯一的辦法就是把人殺光,你進兵的背後沒有人了,你就安全了。

    例如清兵佔領揚州,當時滿人總共才20萬人口,而揚州就有100萬人口,如果當時不屠城,清兵一走,馬上就可以用這一百萬人口中的青壯年組織起一個幾十萬的大軍來!這樣的隱患在自己進兵的後方,不屠城清兵是不敢過江的。

    進一步考慮的就是如何能夠控制被征服的地區,征服者的軍隊人數是非常有限的,對於控制廣袤的地區所必須的就是將人口疏散,人口不集中,就組織不起來,比如你要是佔據北京這樣的大城市,你徵集所有成年男子參戰,很快就會有百萬大軍了,但是如果你佔有一個像內蒙古這樣的自治區,人口一樣多卻組織不了多少人,這就是差別,這樣一來屠城的結果是使將要受到攻擊城市裡面異常恐慌,城市的人口逃散,逃散到農村去,同時逃散時還要帶走大量的城市內的糧食等戰爭資源,從而使下面的城市在遭到攻擊前大量人口減員同時帶走糧食,這樣這些城市在被攻擊時已經成為只有軍隊的空城。

    最後一點也非常重要,那就是以戰養戰的需要,在古時能夠以戰養戰,最重要的就是糧食,對於冷兵器戰爭中的武器消耗是很小的,關鍵是糧食的來源和運送,在糧食生產有限的情況下,一下子多出來了幾十萬征服者的大軍,這糧食如何來?將城市人口屠殺後,城市本身的糧食供應還是存在的,這樣才能夠多出來征服者的糧食,如果不屠殺,過不了多久就會把糧食吃光,這個時候所有人就都沒有食物了,那個時候就是想吃人肉都是來不及和不夠吃的。

    實際上所有的征服者都對於屠城的必要性心知肚明,但是不會說出來的,日本對於中國進行侵略,也是早就把中國的歷史研究得極其透徹了,他們在南京屠殺30萬人,完全是有組織和計劃的,南京被屠殺了30萬人口後,才有他們的30萬侵略軍的軍糧,南京地區在以後的抗戰中作為日軍的後方,組織不起抵抗力量,同時造成中國的人口大量往四川逃散,增加了中國未被佔領地區的經濟和軍隊的負擔,這些事情日本鬼子是很清楚的。

    我寫這些文字,就是要讓朋友們認識到戰爭的殘酷,很多好戰的統治者均沒有深入的讓民眾知道戰爭真正的是什麼,利用一些憤青的好戰情緒,那些憤青天天對於台灣、日本、菲律賓喊打的時候,又有幾個人瞭解戰爭呢!戰爭不僅僅是三十六計一類的計謀,也不光是電子遊戲般的打打殺殺,在血腥的攻城略地背後,有更加殘酷和深刻的經濟因素和持久的心理陰影,絕不可以輕言之。

    一邊的白蓮遞給常智光一碗水道:「大人在想什麼呢?是不是在說服自己?」

    常智光問:「我說服你了嗎?」

    「白蓮就沒懷疑大人何時會做錯。」白蓮問:「不過白蓮覺得上位人,不必為此煩惱。」

    常智光苦笑:「回去後,我得去廣德宮請王文卿開解開解。」

    白蓮道:「要不這樣,大人,而今這邊大局已定,文有王錫爵大人,武有馬千乘將軍,我們乾脆回京繳旨吧?」

    常智光搖頭:「要麼不做,要做就要做漂亮一點。對周邊各民族的戰略,對統治下百姓安撫,對長久發展的方向,還要聯繫設立道觀,制定法律。」

    「法律?」

    「就是律法。」常智光解釋:「必須規定允許百姓有自己的信仰,互相尊重各種信仰的人,也包括我們要在這裡建設的道教。其次保護當地軍民的基本利益不受侵犯。有很多很多事情要做的。這邊百姓不同中原,中原裡只要有口飯吃,誰管都一樣。這邊人的要求比較多,思想比較複雜,再加上對宗教的狂熱,如果我走,王大人是不可能應付得過來的,最後結局只能再次屍橫遍野。只有把雛形做出來,才能讓下面人按部就班。一旦當地認同我們的統治,將來即使大秦和大食聯合打我們,我們也有五分勝算。也只有當地安定,能完全供應軍隊後勤,才能不要常看波斯的臉色。」

    由於語言的不通,大食和大秦還有波斯人完全不知道常智光搞的小動作。第三天,十字軍開始從馬爾馬拉海峽渡船撤到西面。三方忙知會明軍,明軍則是對他們說,撤走的大部分是家眷,還有一些貴族騎士,君士坦丁堡和周邊地區還是有十字軍的主力駐紮。由於馬爾馬拉海峽還是十字軍的控制區域,具體撤走了多少人,大家還真不清楚。

    各方都懷鬼胎,對重兵集結的君士坦丁堡三方一致要求明軍主攻。畢竟按照協議,這地方將來是明軍佔據,出力是應該的,而且本次盟約以明軍為主導,沒理由明軍不進行最艱苦的第一戰,明軍搪塞了許久,最後無奈接受了自己為主攻的事實。

    第六天凌晨,君士坦丁堡的炮火聲和爆炸聲在數十里外均可聽見。遠遠看去,城內火光四起,濃煙滾滾。喊殺聲震天。沒有人懷疑裡面正在進行最激烈的戰鬥,而不是單方面有組織的滅絕屠殺。

    戰鬥持續了一天一夜,最後在主將馬千乘和欽差常智光帶衛隊奮勇進入後,戰鬥才宣告結束。明軍很快對三方使者宣佈,據統計,殲滅十字軍達六萬三千人,這一消息立刻被使者們帶回自己的主力。

    幾天後,大食和大秦再也沒有請明軍出戰,而是全力爭奪君士坦丁堡周邊的領土,期間還引發了兩起小規模衝突,死傷超過千人。

    接下來的一個月,明軍對君士坦丁堡包括所轄的大小城市進行宵禁,而同時,主城內開始大修土木。等宵禁結束後,各城已經有不少漢人居住在其中。

    讓不少人欣慰的是,十字軍和明軍都沒有破壞神聖的教堂,明軍支持並且鼓勵信徒們到教堂,這點讓大秦抵抗勢力也比較滿意,因為明軍很尊重他們的信仰。

    黃金議事廳的寶石黃金都被拆光,只留下比較樸素的石門,石椅。常智光在此向所有管轄居民宣佈,君士坦丁堡正式更名為玉州。並且發行明朝流通貨幣,基本準則是一兩黃金兌換十兩白銀或兌換十貫錢。當地居民可以用原先持有貨幣進行兌換,珠寶黃金香料都有明碼標價,允許進行兌換,這個政策漢人響應,當地居民卻是響應寥寥。

    正在大家以為常智光會使用一些比較激烈手段的時候,常智光卻沒有,而是頒布了玉州律法。規定了玉城管轄內居民的權利和義務,大部分都是從現代法律中借鑒而來。當地居民研究後都非常認同這份法律,常智光特別用了公投的方式,九成五的居民都同意此法律的通過,而半成反對人數中漢人竟然佔了八成比重。

    王錫爵道:「常大人,現在明幣流通情況很不好。」

    「沒關係。」常智光道:「這個只能慢慢來,再說我們帶的銅錢確實也不夠。我已經讓人通知國內,把明年將發行的紙幣拿到玉州來做試驗。王大人,目前就是生產和建設,有它們,社會才能穩定。牧場,大麥、棉花種植,葡萄等類的水果這些要扶持起來。我已經讓人帶話給安國商業協會,讓有意思發展的派人來勘察。不過暫時是不會有強力商家進入,我們官府暫時還是要主導大部分產業,本地的漁業能發展也發展,對著大海被窮死,那是笑話。」

    張虎進來在門邊報告:「大人,馬將軍求見。」

    「有請!」王錫爵見要說軍事的事,拱手告辭:「細節就由下官等去安排好了。對了,第二批絲綢商隊已經從國內出發。馬將軍。」

    「王大人。」兩邊照面一下,王錫爵出去,馬千乘落座道:「大人,剛接到聖旨,公主對目前發展很滿意,不過希望我們裁撤部分軍隊回西北,這路線拉太長,所要動用的後勤巨大。」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