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086章 海青天查帳 文 / 梨下海棠
碧螺春常智光是知道的,是綠茶的一種。常智光喜歡的是烏龍茶,其實兩者區別不大,就是一個發酵的過程不同。常智光汗顏道:「見笑,見笑!」海瑞呵呵一笑道:「身為父母官,品茶在次,倒是造福百姓為先。老朽看常大人這安國可是富庶,一個普通人家沒有個一兩件黃金飾品,反倒像了外鄉人。」
「海大人見笑。」「不見笑。不過……」海瑞拿過一本戶籍道:「老朽無意中發現,年節前後到現在,竟然新開了四百戶,共一千一百人,還讓安國錢莊給予借貸維持生計。不知道常大人可有將此事公文呈於戶部?」「這個……正在造冊!」海瑞點頭:「恩……還有,老朽微服之時,去了家紡織場,聽人說這紡織場一年上繳給縣裡的稅收就達到了三千貫之多,可是老朽翻來找去,最多只看見三百貫。不知道是不是下面百姓憑空議論?」
「怎麼回事?」常智光轉頭問趙信。趙信馬上回答:「回大人,確實上繳三千一百貫,但入了民錢。」趙信拿出一本帳簿道:「其中一千貫用在了八鄉的道路修葺上,有各鄉戶長開具的細節名目。還有一千貫,用於資助學堂,主要是十歲以下學童的飯菜、住宿、衣行、治病等用途,明細帳和餘錢多寡,還要請國子監出具帳本。還有七百多貫用於社保,但凡年過六旬,無子者、殘疾者,若無惡名,每月補貼兩百文錢,這部分錢還包括孤寡老人的過逝後的安葬費用。」
「等等……」海瑞問:「這一人兩百文實打實貼出去了?」「回大人的話,除了部分性格倔強好強之外,符合條件的有七成以上的人拿到此錢。大人可下民間查訪,大人定是想這麼一來會入不敷出,但有三成百姓,願意在死後將田產等物事交入社保,這大大減輕了縣裡的負擔。」
「滴水不露啊!」海瑞點頭一笑,拿出本帳本道:「不知這錢如何解釋。」常智光一看,原來是工資本,上面記載了公務員發放的薪水。常智光呵呵一笑道:「大人有所不知,這錢是常某私人貼的。」「哦?常大人是怎麼來的這麼多錢?」這倒是新奇。
「大人有所不知,常某在韃靼國有家大賭場,初開張就小賺40萬貫,而今月入萬貫,此事常某有稟明過公主。再加常某又是安國商業協會的股東,安國錢莊,安國海運頗有贏利,拿點小錢貼補下下屬,那是應該的。大人要是不信,可去京城安國錢莊查詢,四十萬貫一次入帳,已經分兩次共提了十萬貫到安國帳上,來源都是韃靼國發派過來的錢財。」
「大人真是生財有道。」海瑞頭疼,原本以為抓住了人家的痛腳,沒想到人家條條解釋得清楚,有據有理,實在無從反駁。但他不相信沒有貓膩,看來這事不是自己帶兩個人能查清楚的,並且還是一個無比巨大的工程。要查清楚,首先得知道常智光有多少私錢,這還得去韃靼國拿帳本,而後再查問每家每戶上繳的稅款,最後再統計。這種事即使有大排場也難,人家現在是安國王,只要稍微交代一聲,所有交稅的單位都一致口徑,自己根本沒辦法。而且這不僅是縣城,稅務的進出還有八鄉六十一村,如此龐大的工程,即使是海瑞也是心裡發毛。
常智光道:「大人,其實大人就擔心下官會不會貪污。這樣吧!下官建議大人查兩樣。第一,下官的日常開銷是否奢靡。第二,下官的老家是如何景象。」
海瑞點頭,這兩點說得有道理,但他相信,常智光敢這麼說,自己就知道查不到什麼。再說常智光在安國名聲確實好,即使被他整治過的人,也覺著他處事公正。就連那個被打了扳子外加賠錢的張德民也是對常智光讚賞有加。如果不是常智光讓安國商業協會人出面,說服回工人開工,那些定單早就讓他破產到一文不值。再說安國這地誰希望常智光倒霉?好人不用說,即使是奸商也很欣賞常智光重商的作風。不說別的,當說常智光專門騰個房間放牌匾,就知道常智光在安國地面上的地位。
常智光這邊早收到消息,戶部被張居正指引來查帳,事先怎麼能不做功課。海瑞微服月餘,明查一天,楞是沒發現有任何違規之處。大明就這點麻煩,即使公主知道常智光幹的事,但是她知道,和大臣們查出來性質是不一樣的。大明時期由於有不以言治罪的法則,政治風氣還是比較活躍的,大臣們的話公主不能無視。反看公主要施行政務,也得有個說得過去的理由,這和其它朝代有著本質的區別。
海瑞又繼續明查暗訪,不僅在縣城,而且還深入鄉間,甚至到了只有十幾戶人家的自然村。讓他驚訝的是,即使是非常偏僻的自然村,也有專門的衙門告示帖,上面有衙門各種規定,各種福利。詢問得知,這是常智光專門設立的郵快,每鄉兩個人,任務就是張貼告示和報紙,每十天一次。告示的保養由當地的頭面人物負責。
他還發現,常智光這名頭在安國比他想像的要響亮,調查瞭解,這種情況和其改善民生有著重大的關係。常智光在社會資源分配中,考慮到了方方面面的需要。強調主題是兩條,勞動者報酬,有勞動能力不參加勞動者,可餓死街頭。無勞動能力者,有最低保障。在安國,勞動者也分了四等,最低等是懶惰勞動者,只為明天飯菜忙碌的人,次等是苦力勞動者,再有是識字勞動者,最後是私企管理者。由於普及識字,苦力和識字即使同樣是耕種,也出現了區別。識字者可優先租借耕牛、工具。在農閒可到學堂接受產糧大戶老農的經驗指導。
在工場中,識字者和不識字者的工錢平均是三比一。海瑞還瞭解到,滿十歲童子未識百字,其父將優先供予勞役。由於進城務工人員增多,可耕種人均土地面積增加,多渠道的錢財來源,農村比起以往更為富庶。另外還有衙門鼓勵開荒造田的政策扶持,提高低糧價,抑制高糧價……海瑞將要重點查詢的破壞國以農為本這一條劃掉。不僅沒破壞,而且農業大有發展。
海瑞本次來,戶部已經給他勾繪出重點。所查一切除了一條外,其他都屬子虛烏有之說。而這條就是……讀書人少了。識字人多,不代表讀書人也多。一是商業、工業節奏的加快,二是安國未有任何鼓勵舉子措施,三是國子監重點負責識字,四是印刷排版朝商業高利潤進化,五是枯澀難懂的文字在安國的銷量遠小於一本通俗小說。
科舉是朝廷選拔官員之重,而常智光身為狀元,本地學識廢弛。生員一體責罰,要說安國對常智光有意見的人,就是那些生員,還有幾名舉人。海瑞拜見了國子監左右一問就得知,常智光動了手腳,成立了一個安國書院,把一干古董全部扔了進去,而真正的國子監是連論語都解釋不清楚的人,而他們日常工作就是教導人識字,還有研究發揚雜科,但這些人的俸祿竟然是安國書院人俸祿的三倍之多,其中有兩人因為授課出色,竟然達到五倍之巨,甚至都超過了正三品官員的俸祿。
海瑞是很公正的人,他把安國見識的匯總非常詳細的報到了戶部,戶部在第二天朝會前就把這份上表遞程了內閣,而後內閣再遞到了公主那。
少宰於世昌道:「公主,海大人道,據他所查,有三成的生員放棄了續讀,而本地這兩年的生員資歷僅僅多了八人,這是大明極為罕見之事。」朱玉問:「國子監怎麼沒有上報?」「回公主,上面說的清楚。國子監有人報到了州里,州里也派人來詢問,但沒有下文。」「本宮就奇怪一件事,這常智光不是鼓勵人識字嗎?怎麼反落個廢大明根基的罪名?」
首輔張居正在一邊道:「回公主,常大人是重字不重文。朝廷選仕是選文不選字。臣看常大人出發點雖好,但有些急功冒進。」「嗯!」朱玉點點頭問:「那你們的意思是?」「不如換任知縣。保定刺史一職恰有空缺。」「從五品?不准,本宮說過其三年不得陞遷,這麼快就反悔,天下人會如何議論。」
刑部尚書王德新道:「首輔的意思是,這常智光得挪個位置,大臣們都是科舉出身,現在都在議論著呢。常大人報紙辦的好,不如就調回京城,公主也可以當天就看見最新消息。」「嗯,讓本宮考慮考慮,你們上個表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