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都市小說 > 官場透視眼

章 節目錄 第192節:第一百九十二章 翡翠市場 文 / 摸金笑味

    第二天吃過早餐,五人一起來到翡翠交易市場,交易市場面積很大,一排排的商舖一眼望不到邊。來這裡賣貨、買貨的人也非常多,和大城市的商業街很相似。

    翡翠市場裡色彩紛呈,那些普通的旅遊者多關注價格實惠的白色、灰色翡翠,而一些進貨的外地商人則在一些中高檔翡翠中討價還價,紫羅蘭翡翠、透明的玻璃種、冰種翡翠價格都高的離譜,商家們一張嘴就是天價,而且還都不還價,商家們都是一付你愛買不買,反正會有人買的架勢。

    很多綠色翡翠飾品都被擺在一些店裡最顯眼的位置,標價幾十萬甚至幾百萬。在一家珠寶店裡,一個銷售人員正在向遊人推薦著一款手鐲,銷售人員拿出來的都是一些白色、灰色或者暗綠色的手鐲,價值也都在幾千元之內。

    唐超記得有位朋友以前告訴過他,幾年前他買了一隻翡翠手鐲送給老婆,後來,當他再到這個店裡時,他發現和他以前買的品質、大小都差不多的翡翠手鐲,現在動輒都十幾萬元的標價了,這讓他大吃一驚,而他當時買的時候才只有5000元左右,這說明現在翡翠升值升的有多麼快了。

    唐超知道,白色、灰色翡翠飾品熱銷的主要原因,是因為現在喜歡翡翠的人非常多,市場大了,而綠色翡翠越來越少,價格也漲得厲害,動輒就幾十萬、幾百萬的,能夠接受的消費者比較少,因此那些價格更實惠的翡翠飾品開始「登堂入室」成為老百姓消費的主力軍。

    除了白色、灰色翡翠佔領了低端市場之外,中高檔市場也不是綠色翡翠的天下,他們在一家比較大型的商舖看到,一隻帶紫色的紫羅蘭翡翠手鐲標價高達38萬元,而在拍賣市場上,紫羅蘭翡翠以及透明的玻璃種、冰種翡翠頻頻以高價成交,大有與綠色翡翠一爭高下的勢頭。

    翡翠也叫硬玉,翡翠是由很多微小的硬玉礦物組成,這些小礦物像小氈子一樣互相黏合交織在一起,非常緻密結實,使翡翠既堅硬又有韌性,硬玉由於含有一種叫鉻的元素而成為綠色,這種大自然造設的顏色鮮艷美麗,彷彿具有生命,因此,很多人都稱翡翠為「玉中之王」。

    玉文化在中國有七千多年的歷史,始於新石器時代,其歷史早於陶瓷、文字、繪畫、雕塑、建築、絲綢等東方文化形式,而且這七千年中幾乎沒有隔斷過。放眼全世界,還有幾個地方,像新西蘭、南美幾個國家,歷史上也曾出現過玉文化,但興盛一時就終結了,只有中國例外。可以說玉文化是歷史最悠久、最能代表東方文明的古文化之一。

    在西方人眼中,玉是最能代表中國文化的東西,也是最具神秘感的文物,他們很難理解對某種自然物質的崇拜居然能延續幾千年。他們很喜歡聽中國的朋友講玉有靈性,玉能保佑主人,他們到中國來可能會買些玉,回去告訴家人朋友:「我們喜歡鑽石,中國人喜歡玉。」

    高大炮和徐艷紅在頭前走著,兩人不時地左看右看,兩眼都快忙不過來了。唐超他們三人則落在了後面,他用透視眼掃視過一個個原石毛料,並沒發現什麼東西。

    每間商舖裡各種毛料原石堆放整齊,其中絕大部分都是磚頭料,稍有些水頭顏色的明料都價值不菲。在這裡買毛料,現徹有解石工具,如果你挑中了毛料可以選擇現斥開,如果出了翡翠現場觀望的珠寶商們可以現場出價,價高者得。

    成百上千的毛料商人聚集在此,巧舌如簧的鼓說自家攤檔上的毛料出處,什麼廠啊坑的,彷彿只要買了他們家的毛料就一定能解出綠色的翡翠似的。

    對這些拚命推銷自家毛料的商家唐超顯得很淡定,不過高大炮和三個女孩卻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時不時掏出個手電筒在那些毛料上照來照去,惹得一些商家們趕緊過來招呼他們。

    唐超一邊走,一邊在眾多毛料上瞟來掃去,看似堆積如山的毛料中沒有發現一個冰種翡翠,大部分都是糯種甚至是磚頭料,這讓他甚至有些懷疑來瑞麗是不是錯誤了。

    「老闆,我這兒有好料子你過來看看。」一個黝黑矮小的緬甸商人操著生硬的漢語沖唐超說道。

    唐超怔了一下,心想:「那就看看去吧!」隨後跟著那個商人走進了一家商舖……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