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職場校園 > 九鼎軍師

正文 第四十六章 階上之囚 (中) 文 / 折花不語

    賀然歸降西屏的消息傳到康國,齊敏大為擔憂,想了半天也沒想出搭救賀然的辦法,心煩意亂的想要召集群臣商議時,她忽然又有了新的想法:讓賀然留在西屏也未嘗不是好事!

    這個突如其來的閃念讓齊敏興奮起來,憑賀然的才華,在西屏混個軍師、太宰什麼的應該不是難事,他如果能在西屏掌握了權勢,想來肯定不會做什麼於康國不利的事,說不定日後還能與自己裡應外合滅了西屏!

    齊敏越想越高興,可沒多久她臉上的笑容漸漸消失了,她想到賀然不可能安心的呆在西屏,他捨不得他那兩個大美人,前一段自己那麼盡心的伺候他,他最終還是絕情而去了,西屏美女再多恐怕也拴不住他的心。

    齊敏雖然知道賀然對自己是有真情的,可那根本不能和他對蘇夕瑤的感情相比,也比不上他對竹音公主的感情,每次想到這些齊敏心中就滿是氣怨,她一會恨賀然一會恨蘇夕瑤與竹音,她也恨老天不公,她覺得如果是自己先認識的賀然,那他肯定會像對蘇夕瑤那樣對自己,她相信賀然是那種癡情的人,雖然他貪花好色,但齊敏瞭解他的真性情。

    要是那樣多好啊!有賀然輔佐自己,那康國就沒什麼可怕的了。其實墨琚的才華和賀然比起來絕不遜色,甚至還有過之,只不過是齊敏對賀然太過信賴與崇拜了,所以總是覺得賀然要遠勝墨琚。

    齊敏越想越心煩,召來了些近臣商議此事。

    大臣們聽了此事有的喜有的憂,有的主張靜觀其變,有的主張趁局勢變化前先下手為強,有的主張順國滅了易國,有的主張應該易國討伐趙國和順國,還有人覺得康國已在西屏那邊佔了不少便宜,應該任別國爭鬥,康國獨善其身坐等漁翁之利……。

    齊敏聽到順國滅了易國的觀點時眼睛一亮,是啊!滅了易國,讓蘇夕瑤與竹音喪於戰亂之中那賀然就該死了心了,到時說不定會投向自己的懷抱!可隨之她又想到,那壞小子太精明了,康國在這個時候如果不幫易國任憑蘇夕瑤與竹音慘死,說不定他會把這筆帳算在自己身上,發了瘋的賀然會做出什麼事她真不敢想,這樣看來不幫易國似乎不妥,如果能做個樣子騙過賀然就好了,想到要騙賀然,齊敏又洩氣了,她覺得就是把康國這些人都綁一塊也想不出能騙過賀然的計策。

    「老將軍之意如何呢?」齊敏見華陽一直皺眉不語,笑著問道。

    「老臣以為不可讓易國失了賀軍師,否則對我康國有百害而無一利,滅易之言更是愚人之論,扶易抗順才是正途,臣請太后即刻派人向軍師問計,軍師必有良策相對。」

    「嗯,那就派人去問問軍師吧。」齊敏皺著眉擺手揮退了眾人,她還是放不下滅了易國的這個誘人想法。

    沒過幾天,墨琚的奏折就到了,齊敏看後心情異常複雜,在對待易國的態度上墨琚與華陽的觀點大致相同,這讓齊敏很失望,至於賀然,墨琚斷定他肯定是在形勢所迫下無奈歸降了西屏,這只是保全易軍的權宜之計,他肯定在千方百計籌劃如何逃回去,康國現在能幫他作的就是造勢,首先要向趙王質詢趙醌逼反賀然一事以慰藉易人,同時暗中說服易國君臣配合行動,然後上演一場康國強壓易國不得攻趙的戲,接下來還要大造輿論做出會盟諸國要再接再厲增兵攻打西屏的架勢,還有就是聯合趙、留兩國共同向順國施壓,敦促其立刻向西屏增兵,以釜底抽薪之計緩解易國所面臨不利局面。墨琚最後寫道:造勢已成,西屏人或可放賀軍師歸易。

    墨琚這一連串讓人眼花繚亂的計策看的趙敏直發暈,盯著最後那句話她想了半天才若有所悟,但對於西屏人會這麼輕易的放回賀然還是半信半疑。

    在華陽與趙宏的力主下,齊敏決定按墨琚的計策行事。一時間,康國派往各國的信使紛紛倍道兼程而馳。

    聞之賀然歸降的消息而暗自高興的諸侯更多,糊里糊塗的趙王趙屻就是其中之一,只要賀然倒霉他就高興,可很快他就被易、康兩國措辭強硬的質詢國書弄得心緒不寧了了,易軍增兵邊境更讓他心驚膽戰。

    順衍王的高興是實實在在的,白宮博派人送來的秘奏不但說了賀然歸降西屏的消息,同時還建議加緊調配兵馬,等他歸國後馬上攻打易國,沒了賀然的易國在順國君臣眼中簡直是不堪一擊。

    要說諸侯中最高興的,應該就是西屏王百里復了,這個年逾五十的西屏國主屬於志大才疏那種人,在位的二十餘年間勤政不輟,征伐更是不斷,可轟轟烈烈的東征西討沒少勞民傷財,只是每次都收益甚微,東面趙、留之阻始終未破,後方蠻夷之亂也未曾根除,也就是祖上留下的基業豐厚,否則西屏早就禁不住這麼折騰了。

    判斷一個人是有主見還是剛愎自用,只看他做過的一兩件事是很難得出正確結論的,可是你要把他一段時間內做的事情做個統計分析,那要再下斷語就容易的多了,百里復無疑是個剛愎自用的人,因為在長達二十多年的時間段內他作出的正確抉擇極其有限。

    「英明」這東西是來不得虛假的,也不會因人的意願而能憑空擁有,儘管百里復專心致志的要做明君,可事實上他總是讓人覺得徒有其表,用良好的意願作著禍國殃民的事,這就是庸才的悲哀,百里復如果只是個平常百姓,那他肯定可以算得上是個模範良民,因為他品性純良且勇敢,可這樣的品性一旦到了君王身上那就成了不善機謀、武斷好戰了。

    縱觀歷史,很多明君給人的感覺恰恰是宅心仁厚、無奸少詐的,不過這只是美好的表象而已,是史官曲筆生描繪出的花朵,沒有特殊手腕的人是不可能當明君的。即便那些明君真的是賢良仁義不以機謀取勝,那他們也肯定會有一項必不可少的才能:知人善任。其實話說回來,談到陰謀詭計哪裡會比廟堂之中更多更險呢?百官皆是人精,能擺佈諸多「人精」於股掌之間的明君該是什麼樣的角色不想可知。

    很可惜的是,百里復也沒有知人善任的本事,但我們不能簡單的把他劃入昏君的行列,他畢竟是有作明君的意願的,這在禮敬賢士上可以得到充分體現,只不過……,禮待是禮待,他卻很少能採納賢士的建議,那些慕名而來的賢士更像是百里復的收藏品。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