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都市小說 > 回到清朝做丫鬟

正文 第五十九回 祝壽(中) 文 / 左湳

    「落腳。book./top/」小彥喊道。

    小彥伸手將轎簾打開,杏貞從裡面緩緩的走出,見謹小主的轎子停下,杏貞和小彥異口同聲的說道:「謹貴人吉祥。」

    杏貞心裡不甘,同時進宮現如今,謹小主卻成為貴人,自己還是只是一個秀女。見了謹小主她還要問安,這種事情到哪裡去說理?

    謹小主一向低調,見杏貞與轎外情感,不等小嬌打簾,自己伸手將轎簾挑開慌慌張張的走了下來。

    「哎呦,杏貞你這是幹嘛,這是折殺了我。」謹小主一面說一面走過去拉住杏貞的手。

    「哎呦,你的手怎麼冰冷?沒帶手爐吧?小嬌,快把我的手爐拿來給杏貞小主。」謹小主說道。

    杏貞趕忙擺了擺手,指著轎子裡面說道:「帶了,在轎子裡頭。謝謝謹小主。」

    謹小主笑了笑,說道:「咱們都是姐妹,還有什麼謝不謝呢?別和我客氣,快上轎吧,一會趕不上吉時了。」

    杏貞笑了笑,親自送謹小主先上了轎,接著,自己才鑽進小彥打著轎簾的轎子裡。

    小彥遠遠的對小嬌笑著點了點頭,小嬌對她笑了笑擺了擺手。謹小主的轎子被抬了起來,杏貞的轎子跟在謹小主的後面。

    就停下這一會兒小彥又感到寒氣衝了上來,她開始有些懷念儲秀宮裡的溫暖。清代皇宮的取暖方式也算是先進,每個房間的後頭都有一個地窖似的坑直通房子的下面。

    自入冬開始,便有小太監每日將一車又一車的燃燒的碳推到地窖中。這時,房間的地板會漸漸的變得暖和,這大概就是最早的地熱吧?

    清代皇宮最大的特點,就是不計成本的讓主子們享受。每日大概要更換至少三次的木炭,屋子裡始終都是熱乎乎的。

    走到寧壽宮時,小彥的臉上掛著被凍僵了的微笑,杏貞躲在轎子裡好歹有個躲避寒風的地方。而她,幾乎是被寒冷包圍著,手雖然套在袖筒裡但已經被凍得紅紅的、麻麻的。

    一下轎子,杏貞便忙著給主子們請安,總算是寒暄過後,小彥才扶著杏貞進了屋子。

    正屋裡,皇太妃身穿一件棗紅色的袍子,屋子裡已經有了不少的人。杏貞跟著謹小主和瑛小主跪下,口中說道:「祝太妃娘娘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皇太妃點了點頭,微笑著說道:「都起來吧。」

    這時,丫頭們紛紛將小主們準備的禮物拿了上來。

    只見瑛小主送的是一顆網球大小的珍珠。

    「此物乃是東海鎮海之物,家父費勁力氣將其買回。今日,奴婢將此物獻給太妃娘娘,祝太妃娘娘福氣綿長。」瑛小主臉上掛著微微的笑容。

    皇太妃點了點頭,笑了笑,青兒立刻走上來接過冬梅手中的花梨木的盒子。

    杏貞有些緊張,她看了看小彥。相對與瑛小主,她們的禮物顯得太寒酸了一些。在宮裡,講究的,不就是一個富麗堂皇嗎?這手寫的字兒,雖然看著意義大,但會不會被人嘲笑是一毛不拔的鐵公雞?

    小嬌跟著謹小主走了過來,小嬌手中抱著一個長盒子,盒子中整整齊齊的放了一條繡品。

    謹小主指著盒子裡的東西,笑著對皇太妃說道:「祝娘娘福壽安康。奴婢備下的禮物乃是乾隆年間一奇女子蘇雯所做,是百子祝壽圖,希望娘娘喜歡。」

    一聽蘇雯這個名字,低下的人不禁的打量起那盒子裡裝的東西。

    原來,這叫蘇雯的女子乃是蘇繡中一奇人。她本是官宦家女兒,從小便喜好女紅。她所做之物,都透著一股淡淡的書卷氣,生動而空靈。但這蘇雯命運坎坷,父親犯了事兒,家道中落,沒多久,她便跟著鬱鬱而終。

    蘇雯留下的繡品被文人、士大夫所追捧。最高時期一件能賣上千兩銀子,便是窮人家得上這樣的一件繡品立刻就能成為暴發戶。

    可惜,蘇雯本是官宦之女,留下的東西少之又少。到了咸豐年間,幾乎已經絕跡了。宮中雖有幾件,但陪葬的陪葬,沒陪葬的幾乎都在皇上身邊使用著。

    今日,謹小主獻上蘇雯的東西作為壽禮,足矣見得謹小主用心之良苦。

    「難得真是難得。」皇太妃一面笑著,一面輕輕的撫摸著青兒剛剛呈上的蘇雯的刺繡。

    謹小主微微的笑了笑,心中得意洋洋的。

    杏貞看了小彥一眼,走到皇太妃的面前,笑著說道:「祝皇太妃娘娘萬壽無疆。奴婢準備的,是這兩個月來奴婢親手抄錄的《金剛經》,奴婢期盼佛爺庇佑我大清國運,庇佑皇太妃娘娘。」

    一聽是手抄本的《金剛經》立刻就有人發出嘲笑的語氣,杏貞看了看周圍,不禁的臉紅了。她的禮物,確實有些寒酸。

    這時,青兒走過來接過小彥手中的盒子。皇太妃看了看,微笑著說道:「難得你有這份兒孝心。」

    杏貞垂著頭,慢慢的退到了人群中。

    小彥皺了皺眉頭,看來,皇太妃還是對杏貞有些成見。

    這時,外頭一個小太監喊道:「皇后娘娘駕到。」

    屋子裡頭呼呼啦啦的跪了一地,只見皇后微笑著緩緩的走了進來。皇后身上穿了一件淡黃色的衣服,兩隻翡翠耳墜在陽光的照耀下散發出如同湖水一樣的碧綠。

    小彥意外發現,皇后跪下的姿勢十分的優美,頭上的飾品甚至都沒有晃動。她突然想起來,好像在某本書上看到過,清代宮女子的請安姿勢一定要優雅。光緒皇帝見不得隆裕皇后一下跪頭上的珠子弄出聲音,所以,更加的不得意她。

    小彥偷偷的斜著眼睛看了看杏貞。

    隆裕皇后是杏貞的侄女,眼前的這位主子下跪的姿勢也沒有皇后優美。看來,古人重視家族是有一定的道理。

    大家閨秀和小家碧玉的區別,大概就是家教的不同。凡是大戶人家的女兒,不管識字不識字的,總能在潛移默化中接受到較好的家教。

    難怪,英國人說:「三代出一個貴族。」想想也是有道理。

    正當小彥胡思亂想時,大家緩緩的站了起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