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重生於康熙末年

小說博覽 第一千三十四十七章 得意 文 / 雁九

    第一千三十四十七章得意

    直隸,武清碼頭。

    返程到李氏已經曹家眾人,就在碼頭上停駐的幾艘大船上。這次回京,並沒有搭乘內務府的官船,而後總督府安排的私船。

    原本曹頌也是有所預備的,無奈李衛早就安排好了,就只好恭敬不如從命。

    除了曹家諸人外,李衛長子李星垣亦與眾人同行。

    李家在徐州本就豪富,李衛在江南又是督撫大員,所以跟在李星垣身邊服侍的下人、奴婢也有數十。坐了兩船,跟在曹家行船的後邊。

    此處,距離通州碼頭還有三日水路,曹項同李氏請示後,便打發吳茂帶人回京報信。

    從通州碼頭回京,還得京城那邊安排車轎去接。

    雖說旅途勞乏,但是除了春華與孩子們,老一輩都是做過幾次船的,倒是沒有太大不適。

    不用說,女眷都在一艘大船上。

    都說親戚「遠了香、近了臭」,兆佳氏與李氏就有點這個意思。

    早年在京城時,看著李氏風光無限,兆佳氏嫉妒眼紅,即便是低了一頭,可性子所致,三五日也要說一堆酸話。

    分家之前,二房靠著長房照拂;分家之後,二房諸子年少,只能依附堂兄。她這個寡婦娘,想要硬氣也硬氣不起來、

    在總兵府做了幾年太夫人,兆佳氏心寬體胖,略顯富態,眼界寬了,心眼也不再像針鼻兒那麼大,言辭上沒有早年的鋒利。

    只是話裡話外,她處處露著得意。不是誇長子曹頌成才,就是念叨已經貴為親王嫡福晉的四姐兒。

    李氏只是好脾氣地聽著,曉得自己這個弟妹是早年羨慕長房羨慕的狠了,如今有點揚眉吐氣的意思。

    長房有親王福晉,二房也有了;長房有國公夫人,二房有皇子庶妃;長房長子官至尚書,二房長子到了總兵位上。

    即便曹顒現在仍是曹家官職最高的,初瑜的尊貴也是幾個堂弟媳無法比的,可架不住二房勝在數量。

    長房只有兩子,長生年紀還小,出仕還得幾年,在官場立足則更說不到什麼時候;長房兄弟幾個都已經出仕不說,而且年紀最輕的小五已經是知州。

    因他們在路上,曹頫隨著蒲州升府升任知府的消息,兆佳氏還不曉得,否則更不知怎麼得意。

    再說小一輩,天祐再成才又能如何,孫輩現下只有天祐、天寶兩個男丁;二房這邊,已經有七個孫子……

    聽慣了兆佳氏的酸話,李氏是有耐心聽她絮叨的。畢竟老一輩只剩下老妯娌兩個,早年雖有不睦,也多是雞毛蒜皮的小事。

    老了,老了,兩人在一起做個伴,扯扯閒篇,也能打發時間。

    唯一讓李氏不自在的是,即便春華就隨侍跟前,曹項又是裡外安排,兆佳氏也是淡淡的,即便沒有挑什麼不是,可嘴裡也沒有一句話,完全的是漠視。

    對於四房的孫子、孫女,除了庶孫天陽還多說兩句,待天豫與敏姐兒只是平平。

    即便春華脾氣好,可兆佳氏如此不假顏色,多少在孩子面前就露了行跡,使得天陽兄妹幾個在兆佳氏跟前,都添了小心。

    曹項兩口子畢竟是為了自己的緣故才南下,看著他們夫妻為難,李氏心裡很不自在。

    幸好同行的李家長子在後面的船,否則就讓外人看了笑話。

    在路上還罷,曉得兆佳氏不喜庶子庶媳,李氏便尋由子讓春華照看幾個孩子,輕易不讓她到兆佳氏跟前;這眼看著京城在即,兆佳氏若還是如此,東府就難太平。

    若是曹頌、曹頫兄弟在京還好,曹項一家大不了出去單過。

    可現下的情況,京城只有曹項這一房,真要留下嫡母,出去單過,御史可不管庶子礙不礙眼,只會覺得曹項有違孝道。

    李氏猶豫了幾日,覺得還是得規勸一二。

    不只是照拂曹項夫婦,還因東府、西府,幾兄弟一爺公孫,互為表裡。若是東府鬧的動靜大了,西府的名聲也脫不開。

    今年又有天祐、恆生的大事,李氏可不想因兆佳氏與庶子庶媳爭閒氣,而多生事端。

    停駐武清碼頭後,正好孩子們都不在跟前,李氏便對兆佳氏提及此事:「侄媳婦賢惠的,孩子們也大了,你這當祖母的,還是再慈和些……畢竟要叫你一聲祖母……」

    兆佳氏聽了,皺眉道:「嫂子這是站著說話不腰疼……若是順哥兒沒早夭,也當娶妻生子,嫂子您就真能當親兒子、親媳婦待?」

    李氏被噎得說不出話,半響方道:「不為旁人想想,就想想小二。即便你不喜歡小四,可小二待這個弟弟卻沒話說……要是讓小二曉得你們相處得不融洽,那惦記操心的還是小二……還有兩個侄孫女,二侄媳婦明年才能進京,在這之前,還得靠她們四嬸多照看……等到兩個侄孫女選秀,若似乎真指到宗室,親戚連親戚的,誰曉得會不會四侄媳婦那邊沾親……弟妹也是花甲之年,不舒舒服服地做老封君,難道還要侄媳婦手中討鑰匙,重新做管家婆?」

    李氏雖慢聲慢語,可卻說到兆佳氏的癢處。

    幾個子女中,她放在心尖子上的不是幼子***,而是長子曹頌。

    去年她過花甲大壽,曹頌又為了請了誥封,這成為她最得意之事。

    雖說按照常例,官員妻母可隨著官員品級裝扮,可有了正式太夫人誥封,底氣更足。

    她在總兵府的院子,都是按照孫太君過去的格局收拾的,自己身邊的大小丫鬟,也都是從早年的例。

    原本她還裝了碧紗櫥,想要效仿婆母將長孫養在身邊。

    不知靜惠心裡作何想,面上都應了。

    可兆佳氏有煙癮,覺又輕,天望又是淘氣的年紀。

    不過幾日,兆佳氏就受不住,只覺得乏力辛苦,「撫養長孫」之事告一段落。

    她之所以對春華不假顏色,就是想著回京後尋個由子將家務收回手中,省的日子有過的不順心的地方。

    聽了李氏的話,兆佳氏才反應過來,自己不再是帶著幾個孩子支撐門戶的寡婦,而是得了正式誥封的二品太夫人。

    到了京城,出去往來交際,也不會再是李氏的跟班。即便到了皇親宗室跟前,她也是重臣之母,多少有些尊敬。

    就算庶子、庶媳那邊,自己嫡母太夫人的身份壓著,還能翻了天去?權當多個管家、管家娘子。

    雖說心裡想開了,可兆佳氏依舊嘴硬道:「哪裡是我不慈和?養在身邊,和不養在身邊能一樣麼?也不知老四與老四媳婦是不是背後說了什麼,使得孩子們與我不親近。」

    她倒打一耙的無賴做派,李氏多年妯娌,不是頭一遭見,只覺得又好氣又好笑,道:「還用他們爹娘說,弟妹如今越發有著老封君的威儀,板起臉來連大人都提了小心,更不要說孩子們……」

    兆佳氏聽了,眼睛一亮,道:「真的那麼威風?」

    「誰還糊弄你不成?」李氏笑道。

    兆佳氏心情大好,笑著說道:「借了小二的光,總算是熬到這一天……當年在老太太跟前立規矩時,我就曾想過,什麼時候我能那麼威風就好了……」

    她心裡既寬了,瞅著庶子庶媳也就沒那麼礙眼,態度既然不熱切,到底柔和下來……

    三日後,待天祐、恆生來通州接人,看到的就是慈愛溫和的兆佳氏。

    不僅脾氣好了,她嘴裡也會說好聽的。

    在給天祐道喜的時候,她還沒有落下恆生,一口一個「大侄孫」、「二侄孫」,使得天祐與恆生都詫異不已。

    李氏曉得兆佳氏的心病,早年到底在長房前低了一頭。

    她笑著對兩個孫兒說道:「還不給你們叔祖母道喜,你們二叔孝順,給你們叔祖母請了誥封下來……往後在家裡,你們還是稱叔祖母……若是當外人提及,就要說東府太夫人……」

    雖不曉得祖母說這番話的用意,可小兄弟兩個已經連聲道喜。

    兆佳氏笑得像一尊米勒,看著天祐兄弟心裡也多了幾分真心親近。

    李氏雖有些留下兩個孫子問些家常,可現在下船的除了曹家眾人之外,還有同行進京的總督公子與總督府下僕,少不得打發天祐兄弟先過去招呼一聲。

    等天祐見過曹項、李星垣後,李氏又使人打聽起這幾個月家裡的事情,尤其問到產期就在這幾日妞妞。

    待聽說妞妞早產,李氏的心跟著懸起來;又聽說平安才下一子,又是佛誕之日,李氏少不得多念幾聲「阿彌陀佛」……

    *

    曹家接人的馬車回到京中,李星垣猶豫著要不要直接隨著李氏到曹家給世叔請安,曹項便過頭,叫他先帶著奴僕下人家去,過兩日安頓好了再過來不辭。

    早在江南時,李星垣就拜了老師。

    如今老師既開口吩咐,李星垣就老實應了,同曹家幾位長輩告辭一聲,帶著奴僕下人回李宅。

    曹顒這邊,直到見了曹項,才曉得曹家上京的船,不是堂弟安排的,而是李衛安排。

    李衛是督撫大員弄個坐船,肯定比曹頌要方便的多。

    這舒適是舒適,可傳到皇帝耳朵裡,會怎麼看?

    曹家的船,捎帶李家少年上京;與李家安排船,曹李兩家一起上京,這不是一個道理。

    曹顒撫額,總算明白幾日前雍正敲打自己的緣故……

    *

    欠更還沒補上,又倒騰到這個點,握拳,馬上睡覺,明天早起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