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百八十一章 颱風 文 / 歐陽鋒
上午七時左右,雕門島東側海域,日本水門號航母的艦島上,江上友渡一邊飲著熱茶一邊看著麾下的一艘艘艦艇絞起錨鏈然後加入出擊序列.本來,作為聯合艦隊旗下一員,水門號航母艦隊只是一個小到不能再小的作戰單位。然而,在聯合艦隊覆滅在即,水門號航母事實上已經成為日本在東南亞地區的最後一艘航母之後,水門號艦隊存在的意義,已經和規模戰力無關了。引用之前江上友渡對手下艦長們訓話時所說的話:「從現在開始,我們不再僅僅代表自己,我們還將背負起聯合艦隊的李世榮譽。諸君,支那人一次又一次的羞辱我們,縱然我們現在實力單薄,可是,我們也必須讓支那人看到,大日本帝國的海軍是不可辱的!我們,將會用一次又一次血腥的報復來告訴支那人,在亞洲,在太平洋,大日本帝國的海軍曾經是,現在也是絕對的統治者!」
江上友渡大言不慚,並不純粹是「意氣用事」、分不清形勢,如同出征之前的鳩山船肋一樣,他的手上也是握有底牌的。這底牌正是類似於五十特攻機的「颱風特級攻擊魚雷」。或許有人要說,特攻魚雷早幾年就出現了,但是從對戰事的影響上,至少在對上中國海軍的時候它們並沒能發揮多少威力。現在,日本人給這種魚雷冠以一個拉風的名字,難道就能瞬間提升這種潛艇的攻擊力嗎?
事實當然不是如此。和日軍早先的特攻魚雷相比,現在的「颱風特級攻擊魚雷」,不僅速度上又有提升、破壞力也有成倍的增長。令江上友渡可以大言不慚的真正原因是,這種潛艇因為兩側各掛載了一枚小型魚雷的原因,使得它的戰鬥方式變得多元化了。比如在一個星期之前的一次戰鬥中,南海艦隊旗下劉曉申所率領的潛艇部隊就遭到了「颱風」的暗算,一次為時不過一刻鐘左右的遭遇戰中,劉曉申所部就損失了兩艘明級和一艘宋級。
誠然,小泉敏一郎主持下的日本高新武器的發展,從一開始就走上了旁門邪道,但不得不承認的是,即使一開始的路是錯的,可是在時間的積累下,日軍在相關技術上還是取得了不少突破。至少從「颱風特級攻擊魚雷」的發展來看,日本人這次算是真正找到了一種可以針制中國海軍的有效武器。
不同於飛行員的培養需要大量的時間以及大量的資源,特攻魚雷駕駛員的培訓相對簡單,所以,當日本航空部隊的指揮官開始為飛行員奇缺而感到頭疼的時候,江上友渡卻沒有這方面的擔心。他現在所著急的,只是嫌造船廠的速度太慢,不能夠大批量的提供這種新型特攻魚雷而已。
一個星期之前的遭遇戰,對劉曉申而言注定將是一生的痛。預警、偵察都沒有問題,而且也提前發現了對方。可是真正打起來,本以為是一面倒的屠戳,結果卻是已方兩艘明級先莫名其妙的被小鬼子的潛艇打爆,然後,在他感覺到不對想要撤退的時候,一艘宋級又出事了。
也是從這個時候起,劉曉申才意識到,水門號航母艦隊的一味躲避似乎只是一種假象,這支規模只有日本聯合艦隊十分之一強的航母艦隊,也許會是這次南海海戰的最大意外。
「必須找回場子,司令官讓我們對付水門號航母艦隊,本就是想送我們一個天大的功勞。論潛艇戰,小鬼子難道會是我們的對手,一次失利而已,沒什麼大不了的,」在手下兄弟們面前,他雖然放出這樣的狂話,但是在他隨後的指揮中,他卻變得謹慎了許多。
接到徐凱的命令,獲悉水門號航母艦隊終於從雕門島出來了,劉曉申認真的想了想,還是沒有將一周前發生的遭遇戰報告上去。而這差一點就令他鑄成大錯。
因為日軍對泰國灣一帶的軍事工業基地的保護相當嚴密,絕大多數時候,劉曉申他們是不敢輕易浮上海面的。航空部隊大範圍的投擲深水炸彈始終是潛艇最大的威脅,而在損失了三艘潛艇之後,劉曉申覺得,他們已經不能再承受哪怕多損失一艘潛艇之痛了。長年累月深水下作戰,如何調節部隊士氣本來就是一個世界級的難題。如果再吃一次敗仗,再多損失幾艘哪怕是一艘潛艇,劉曉申真不敢確定接下來會發生什麼情況。
「司令部來電了,讓我們阻截小鬼子的水門號航母艦隊,大家都說說看,接下來我們該如何做?」
「水門號終於出來了,頭,這下可逮到為小生他們報仇的機會了!」
「之前鬼子躲在雕門島當縮頭烏龜我們拿他沒辦法,現在麼,當然要狠狠的虐他們!」
連續幾個人的發言都是毫無意義的情緒宣洩,劉曉申皺起眉頭,將目光落在身邊助手的臉上,問:「羅參謀長,你怎麼看?」
羅參謀長全名羅大佑,四十幾歲年紀,乃是原中央軍海軍司令部的一個上校參謀。正因為這原來的身份,在南海艦隊,他並不受待見。作為一個分艦隊指揮官級別的人物,劉曉申平時倒不至於會因為這種事歧視自己的參謀長。但是,畢竟出身不同,和羅大佑也說不上有多麼親密。
應該是對這種境況有著清醒的認識,所以除非必要,絕大多數時候羅大佑都三緘其口,很少發表個人看法或者意見。
但是這絕不代表著他沒有業務水平。作為中國海軍中真正的老字輩,之前的淞滬會戰還有後來的南京會戰乃至武漢會戰,中國海軍的積弱都是羅大佑最難以面對以及最痛苦的事情。也正因為此,所以當他獲悉有機會下去一線部隊,能夠到學兵軍的老牌海軍艦隊中擔任實際職務的時候,他立刻放棄了繼續留在海軍司令部的機會,毅然決然的就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