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雲的抗日

正文 第四百八十五章 噴氣式戰機 文 / 歐陽鋒

.    蘇俄戰場,德軍從發起突然襲擊開始就一直牢牢的掌握著主動權那個時空,蘇德戰爭出現轉折始於斯大林格勒戰役,是役,蘇俄紅軍成功的實施了「天王星」計劃,即以莫斯科為餌釣住了德軍最精銳的第六集團軍,然後以預備部隊合圍之這個時空,因為德軍在進攻斯大林格勒之初就沒有分兵兩路,於是,雖然斯大林格勒的巷戰德軍雖然打得同樣艱苦,但是結局卻是兩樣的,德軍最終於上個月佔領了斯大林格勒並成功的將蘇軍趕到了伏爾加河東岸斯大林格勒被德軍攻佔對蘇軍士氣的打擊是致命的,本來有斯大林格勒吸引德軍重兵,蘇俄位於伏爾加河西岸的許多兵工廠雖然同樣位於前線,卻依舊能夠堅持生產而現在,隨著斯大林格勒的失守,這些兵工廠事實上已經沒有繼續存在下去的可能了而這些兵工廠的淪陷,將意味著蘇軍的武器裝備將出現五成以上的缺口,而這可不是光靠美國的軍事援助就能彌補的好在,蘇俄還有綿長的戰略縱深作為最後的稻草當德軍攻入蘇俄境內達兩千餘千米以後,他們的後勤補給終於出現了問題於是,隨著天氣漸漸轉寒,冬天即將來臨,蘇俄戰場交戰雙方開始轉為對峙,蘇軍終於獲得了喘息之機

    此大背景下,如果日本能夠如約從遠東進攻蘇俄腹背,那麼德軍咬咬牙忍忍西伯利亞的嚴寒,說不定就將蘇俄給徹底擊敗了德國人原本對和日本達成的這一協議並不是十分感冒日本人自詡自家陸軍乃天下第二強軍,殊不知在德國人的心目中,他們根本就難等大雅之堂,也就是比意大利人強一些而已日本回應德國方面遲遲不能履約的借口是還未能解決支那事件,這個借口,德國人倒是能夠接受不論其它,德國畢竟曾經幫助中國訓練過軍隊而且提供了若干的武器裝備,換個通俗的說法那就是「師徒關係」,所謂名師出高徒,中國如果這麼隨隨便便的就被擊敗了,那似乎於德國人臉上也無光至於學兵軍和德國其實並無一毛錢的關係,德國人是不會這麼認為的他們想當然的以為,學兵軍也屬於中**隊的一份子,而中**隊最先進的軍事理念都來自德國,那麼學兵軍身上自然也不乏德國血統當然,這麼想的人為數並不多因為多人還是喜歡就事論事,從大方向上看待這個問題於是,當日軍頻頻告急,向他們請求戰術和裝備支援的時候,德國還是給了日軍不少幫助而被日軍倚為防空利器的88毫米口徑的高射炮,正是來自德國

    德軍高層開始關注學兵軍,最初是因為飛彈,他們為此甚至秘密派出了軍事代表團而他們後來持續關注學兵軍則大多數是因為日軍的「技術合作請求」,因為這些「技術合作」項目針對的目標都是學兵軍出產的武器裝備和相應的戰術,這令一些對軍事技術高度敏感的德軍軍官不禁開始對學兵軍刮目相看,不少人向希特勒建議,希望他早作準備,警惕這支中國地方軍隊

    德國和英國是最先一批研製噴氣式飛機的國家,後來走在了英國的前面德國的第一架噴氣式戰機「彗星」誕生的時間其實和金雕差不多,然而,因為時任德國空軍戰鬥機總監的加蘭德將軍認為「彗星」的樣子太怪異了,要求設計它的設計師梅塞施密特進行改進,於是,「彗星」始終處於研製狀態中,卻遲遲無法服役學兵軍生產出噴氣式戰機「金雕」的消息,德國人一早就得知了,但是自負的德國人對此反應卻是深度懷疑,並沒有信以為真現在,當有關雙錢機場空戰的情報得到證實以後,德國人坐不住了相關情報被送呈希特勒,他看了以後找來空軍司令戈爾,告誡他道:「跟你們說過多少次了,千萬不能小看中國人,拿破侖的那句話你們還記得嗎?中國就是一隻沉睡的獅子,他一旦醒來是必然會震驚世界的你們一直跟我說,梅塞施密特是世界上最好的飛機設計師,而且沒有之一,但是為什麼這一次卻走在了中國人後面?這件事我希望你親自來抓,最遲年底,我希望看到我們的空軍能擁有噴氣式戰機」

    放在以前,希特勒是絕對不會說出這種長他人志氣滅自家威風的話的,但是因為有飛彈借鑒學兵軍的經驗才得以縮短研製週期投入實戰的先例,加上中國戰場傳來太多日軍被學兵軍擊敗的情報,這從一個層面證明了他當初在選擇亞洲盟友一事上的猶豫是正確的,他心中不自覺的便將學兵軍的待遇提高了一些

    元話了,戈爾自然不敢等閒視之空軍是飛彈投入實戰的最大既得利益者,如果不是飛彈參戰,大不列顛空戰就會成為空軍的恥辱於是,戈爾一邊開始借助於亞洲的情報系統,希望他們能夠想辦法獲得金雕的詳細資料,另一邊,他再次打起了法肯豪森的主意

    法肯豪森為首的秘密軍事代表團在廣州獲得了極高的禮遇,並因此促成了學兵軍和德國在飛彈研製上的合作,這在德軍高層裡面並不是秘密只是彼時,學兵軍的風頭遠不如現在強勁,此事了,德軍高層便無人再對繼續保持這種關係感興趣了德國人會這麼做也屬正常,畢竟,因為和日本的盟國關係,這是存在很大的政治風險的

    與那個時空相比,蘇俄戰場雖然出現了變數,但是並沒有就此改變結果的趨勢作為與歐陽雲這只蝴蝶都沒有直接關係的德蘇兩國,德國從歐陽雲身上收穫了飛彈的便宜蘇俄同樣也有收穫,通過部分破解白鰭豚的技術,蘇俄研製出了較之原型犀利的拉7戰機蘇俄戰機技術的提升,令德國空軍感受到了很大的壓力德軍綿長的後勤補給線使得輜重補給部隊太容易受到蘇俄戰機的襲擊了,這種情況下,德國人迫切希望得到噴氣式戰機的心情似乎也就可以理解了

    閱讀最最全的小說/

    &nbsp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