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抗戰之紅色軍神

第3卷:嗜血狼群 第11章:步槍直接「點名」 文 / 我是我的國王

    第11章:步槍直接「點名」

    武愛華,男,23歲,漢族,中國國防大學2012屆特種作戰碩士專業畢業後,分配到南方軍區某部特種大隊擔任中隊指導員,授銜少尉。和平時期,部隊待遇好,又沒什麼風險,在大學畢業生就業難的今天,武愛華能有這樣的位置,很是讓人羨慕。

    可是,武愛華自己不滿意。他不是不滿意自己的軍銜,也不是不滿意自己的收入,而是對「指導員」三個字不太感冒。自己好端端的專業畢業,怎麼會把自己分配去做政治工作?要知道,在部隊上,軍事主官才是「一把手」呢。

    不滿意也得幹著,就是一頭老虎也得把尾巴夾著!

    因為,武愛華的這個職位,完全是他父親「以權謀私」搞出來的名堂。武愛華天不怕地不怕,誰都不怕,但這世界上他就怕一個人,這個人叫武振國,是武愛華的父親。一個振國,一個愛華,兩爺子的名字剛好奏了一個對兒。

    武愛華的父親就能左右武愛華這種天之驕子的職業?當然,一般的父親肯定是不行嘀。但武振國卻完全可以。武振國,現年51歲,1962年生,1979年年僅17歲就以偵察兵的身份參加了位於西南南邊境的自衛還擊戰,並抓了敵人的一個團長做「舌頭」,榮立一等功。後來,武振國讀軍校,畢業後又回到西南,帶著一個排深入敵後一個星期,取得人均殲敵15名的驕人成績,武振國自己一個人,就斃敵47名,俘虜敵連長以上軍官9名。別看武愛華是特種作戰專業的碩士生,憑他23歲的青春的身體,現在也很難是他父親的對手。所以,對於這個父親,武愛華是「又愛又恨」。

    現在的武振國,銜拜中將,是pla王牌部隊a集團軍的司令員。武振國認為,年輕人工作哪裡那麼多挑肥撿瘦?隊長也好,指導員也好,都是革命工作。而且,指導員的工作更考驗人的水平。所以,在武愛華的畢業分配上,武振國稍稍地干涉了一下,就成了現在這個樣子。

    當然,武愛華的的「不感冒」或者說「鬱悶」,更多是布爾喬亞似的,根本沒實際意義。他對於工作本身,還是做得很好的。這不,到了週末的時候,他開著一輛悍馬,從漳州出發,準備到瑞金去看望他的本科同學,那傢伙現在已經是上尉了,真是人比人氣死人!

    武愛華熱愛軍人這個職業。曾有人與他辯論,說和平時代當軍人根本沒意思。武愛華反駁道:正是因為有了軍人,才會有和平,怎麼會沒意思?

    武愛華熱愛軍人這個職業,與他的家學淵源有極大的關係。武家,並不只是武振國或武愛華是以軍人為職業,他們一家的軍人史,嚴格地說要追溯到他祖爺爺的那一代了。

    武青松,比打虎英雄武松多了一個字,在湖北老家結婚不滿一個月就瞞著家人說出去找工作,結果是去參加了當時被認為最沒有前途的紅軍。然後是長征,然後是到達陝北。武青松因為文化比較高,在當時那種情況下混得並不好,新中國成立,武青松以副師長的身份轉到老家擔任縣委書記,這個縣委書記上班的第一天,還沒有處理公務,他的麻煩就來了,他的髮妻拉著已經16歲並且初中已經畢業的武強,眼淚汪汪地來縣城找他。待妻兒心情平靜下來之後,武青松立即托戰友的關係,將武強送到部隊上去鍛煉。

    這個武強,就是武愛華的爺爺。到部隊不久,就入朝參戰。朝鮮戰爭結束,本就是普通士兵的武強已經變成了連長,然後是進軍校讀書,接著是官越做越大,雖然不敢說與那些正宗的紅色家族的子弟相比,武強的陞遷之路也是夠快的,到了晚年竟然獲得了上將這一共和國的最高軍銜。

    武愛華高中畢業時,爺爺武強已經退居二線,基本不理什麼事了。但是,在武愛華選擇讀什麼大學的時候,爺爺武強卻「武斷」地為武愛華安排了以後的道路,那就是考軍校。

    武愛華當然不會拒絕,而且他也很喜歡部隊的感覺,本來,他從小就在部隊大院裡長大的嘛。

    除了武愛華外,他的堂兄堂弟等大多都是共和國的軍人。武家,完全稱得上是將門之後,軍人之家。

    之所以如此,到並不是說武強當年就一定「以權謀私」了。武家,從祖上就傳下來了一套八極拳的功夫,而武家的後人也相當爭氣,每一代子弟,都能將這套功夫練得爐火純青,青出於藍而勝於南。而與此同時,武家亦有詩書傳家的傳統,再困難的時候,都要送子弟上學讀書。所以,這種能文能武的人才,正是部隊需要的好苗子……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