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抗戰之紅色軍神

第3卷:嗜血狼群 第4章:超級利器 文 / 我是我的國王

    第4章:超級利器

    當然,僅有理想是不夠的。武愛華深知舊時代這些人的惡習,所謂重病還需猛藥。武愛華肯定會給他們下一劑猛藥,這就是「征戰」!為國征戰!是騾子是馬各人去蹓一圈看看。

    三天後,賓客散盡,武愛華也開始從蜜月中走出來,開始工作了。剛剛到辦公室,陳濟棠就來了,雙方又是一陣密談。

    「從態度看,他們有三種人。第一種,對加強與閩粵兩省的合作很感興趣,同時願意讓度一部分資源作為代價換取我們對他們的投資,這一派以廣西為代表;第二類,是西北那些人,他們一方面希望獲得我們的武器裝備,但同時又對我們戒備頗深;第三類,則是果民政府各省的人了,他們希望與我們做生意,但其他的事情都不原意談。」

    陳濟棠一來就給了個答案。

    「談不談,有時候,由不得他們!」武愛華說道。

    「不過,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都希望你能給他們一個承諾!」陳濟棠又補充了一句。

    「他們需要什麼承諾?」武愛華問道。

    「這個承諾分為兩個方面:第一,不管你的想法成與不成,得保證他們現在的地位和利益;第二,如果成功了,他們的利益又在哪裡。」

    「切!還真成了人物了!」武愛華說道。

    「賢侄,我看你得有兩手準備才行。」陳濟棠建議道。

    「是的。他們要承諾,我很快就給他們一個承諾!另外,白健生他們廣西的態度還有沒有更細節的東西?」

    「白健生問得多,但說得少。」

    「啊?」

    「他問的問題,主要集中在政治、經濟、民生這三塊,對於軍事,好像沒問什麼。我感覺到,他在廣西想傚法閩省。」

    「呵呵,陳叔,你覺得他們有可能嗎?」武愛華笑了笑。

    「雖然無法達到閩省的效果,但只要做,多少也會有些效果的。」陳濟棠實話實說。

    「陳叔,你可以告訴白健生,他本人的軍事才華不錯,可以在國防軍擔任總參謀長,位置在傅林之上,與副司令同級;至於李德鄰本人,則更適合政務性工作。他只要配合國防軍的工作,絕不是一個廣西省主席就到位了的。如果這個條件,他們還不同意,以後就不用再談了。」

    「其他人呢?」陳濟棠其實還真是來討一個承諾的。

    「閻錫山到是一個人才,不過,就是不知他捨不捨得晉綏軍了。雲南的龍雲也不錯,就不知大局觀如何。」武愛華又問道。

    其實,要說到軍事人才,中國此時還是很多的,當年一個黃埔軍校,很出了一些軍事名人,這些人,都被歷史證明過會打仗。但是,此時中國真正致力於經濟或民生建設的人才,卻少得可憐。雖然像宴陽初、梁淑溟等人也算是人才,但終歸書生氣濃了一些,而且,其才華還是略顯單一。

    「賢侄啊,你現在的根基還是太單薄了一些。軍事上,你通過與日軍的幾場戰鬥,確實在全國贏得了名聲,但那也只是軍事上的。至於民生和治理地方,目前也只在閩省富有成績,就算在察哈爾,也相當於是你在拿錢請人做工,還需要時間來證明你的能力!」也許是考慮到武愛華情緒中有些急躁的東西,陳濟棠又勸道。

    「陳叔,我明白了。我不會急的。事實上,這場事關我國國運的戰爭,也不可能在一兩內結束;國際局勢也還有待進一步明朗化。」

    「這就對了。賢侄,你放心,有些事情,我們幾個老傢伙會幫你照看到的。」陳濟棠說道。

    陳濟棠之所以陪武愛華瘋,將粵軍交出來。除了他對武愛華的軍事實力、經濟實力擁有極大信心外,那就是對武愛華的「理念」感覺到很好奇。這個年輕人的腦袋,不知裡面裝的是什麼,總是有奇思妙想。在別人看來很難以處理的問題,在他那裡有如信手拈來一樣,顯然既新奇又老到。

    在武愛華擊敗中央軍的圍攻之後,陳濟棠就認定,如果中國有希望,希望就應該應在武愛華身上。如果中國真的能夠獲得統一,那麼這個統一者也應該是武愛華。可以說,快速地大面積地殲滅**,這根本是不想像的,即便是列強的軍隊,也做不到這一點。後來,武愛華帶著兩個師赴北平,與日軍展開戰鬥,幾個是瞬息之間就取得殲敵兩個旅團的重大勝利,讓陳濟棠更加堅定了他對武愛華的看法。

    當陳思葦來信談到有關閩粵合作的事情後,陳濟棠馬上就想到,這個武愛華要問鼎江山社稷了。跟著武愛華,再差也比身在廣東為好。可以說,這個時候,陳濟棠還是有一些小心眼在裡面的。但是,武愛華親赴惠州談了一次後,陳濟棠卻為自己的想法感覺到好笑。想來也是,武愛華已經把**德械整編師給滅了,為何不一鼓作氣打到南京去呢。原來,別人的眼光根本就沒盯在國內,國內的問題,只要他的軍隊開過去,絕對是望風而降,根本就沒法打。

    就是粵軍官兵,也同樣是這種看法。儘管裝備上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什麼大炮、飛機也有的是。可是,真要叫他們與國防軍對抗,則沒有人願意,因為那根本不是一個檔次的軍隊!甚至可以說,粵軍在國防軍面前,已經被打怕了。

    其實,不止是粵軍被打怕了,就是中央軍,難道還敢與武愛華的國防軍開戰?也不知老蔣是咋個想的,敗得那麼慘,難道就不擔心會影響到自己部隊的戰鬥力?

    如果說,歷史上的**因為抗戰還有點魂魄,那麼,此時的**真的很難說他們還能做什麼。

    既然有人要「承諾」,武愛華立即就作出了「承諾」:

    11月15日,武愛華發佈命令:

    一、擴建國防軍海軍,原南海艦隊擴編為「海軍第一艦隊」和「海軍第二艦隊」。每支艦隊將裝備「青龍1型」(10000噸級)巡洋艦2艘,「浪龍1型」驅逐艦(3000噸級)6艘,「速龍1型」驅逐艦(1000噸級)12艘。每個艦隊組建一個附屬潛艇編隊,配備6艘「幽龍1型」(800噸級)輕型潛艇,4艘「怪龍1型」(3100噸級)潛艇。另外,組建國防軍海岸海岸警衛隊第一支隊、第二支隊和第三支隊,每個支隊轄「蟻龍1型」各類艦隻12艘。

    二、組建國防軍直屬導彈旅,裝備24架「飛龍1型」導彈發射架。

    三、組建國防軍火箭部隊,每個集團軍初步裝備一個直屬「火箭團」,裝備10架「龍焰2型」24管100mm火箭炮。

    四、重編國防軍空軍,空軍下設4個團。1團為遠程重型轟炸機團,下轄2個轟炸機大隊,裝備「巨龍1型」遠程重型轟炸機96架。2團、3團、4團為原編製,即每個團下轄2個殲擊機大隊、2個轟炸機大隊、1個偵察機中隊。每個團擁有192架殲轟機,16架偵察機。

    五、組建國防軍海軍航空兵,初步編製為一個岸基航空團,裝備「海龍1型」艦載攻擊機192架。

    在回到南方的當天,武愛華就與申仁兩人來到汕頭外海,「兌換」了四艘「青龍1型」及其相關艦隻,當然,武愛華對林國璋說的理由是從國外訂購的,四艘「青龍」船上,只有少數洋人(實在太貴,武愛華不敢兌換太多),他們是自己新聘請的海軍和空軍人士,可以直接使用。

    武愛華的構想是,假如日本艦隊要來進攻,岸基「海龍1型」完全可以克制日本海軍航母,如果不行,則可以動用「青龍」巡洋艦上的「飛龍導彈」。

    為了對付日本人,或者說為了同時引發世界的軍備競賽,武愛華也不準備藏著掖著了,所以什麼「導彈」、「火箭」、「遠程重型轟炸機」等新概念一同通過電波向全世界作了公佈。武愛華之所以不藏著掖著,當然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他兵工廠的「洋技師」說,只需要對相關設備進行一定改進,就可以在現實中生產出這些產品,這個時間,大約在半年左右。半年,是個什麼概念?在軍工研究上,什麼都不算。特別是導彈、火箭這種相對複雜的武器。

    武愛華的命令中,可不只這些,還有萬噸級重型巡洋艦,還有潛艇(由於在水下潛伏,武愛華沒公佈具體數字)等東西。

    對於日本來說,武愛華這點海軍根本就算不得什麼,至於導彈、火箭等,也不以為然,以為不過是武愛華譁眾取寵的手段罷了。他們真正在意的,還是武愛華陸軍的6個集團軍以及空軍。因為,這兩種部隊他們交鋒過,但均以慘敗收場。現在,「遠程重型轟炸機」的概念又出來了,顧名思義,這種飛機的航程肯定比較遠,載彈量肯定也比較多。說不定,以後遇到時,要多派一點殲擊機升空了。但日本人做夢也想不到,這可是1945年的水平,是完全可以從中國起飛,直接轟炸東京的超級利器。

    但是,武愛華的連續擴軍行動,在國內卻引起了巨大反響,甚至恐慌。中央政府有海軍,老蔣也知道武愛華也擁有一支小艦隊,但壓根沒引起重視。現在,武愛華直接公佈了艦艇主要參數,這可怎麼得了!中央政府的海軍就兩艘驅逐艦的噸位還比較大,但也不足與萬噸級的巡洋艦抗衡啊!就憑別人的這支艦隊包括空軍,就可以直接打下上海和南京。

    而那些要「承諾」的人,卻突然明白了:這就是武愛華的承諾!別人是以實力來說話的,平時,別人根本不屑理你,但真要別人開始理你時,就如**的德械整編師一樣,幾天之間就可灰飛煙滅。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