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抗戰之紅色軍神

第2卷:怒火硝煙 第92章:咄咄逼人 文 / 我是我的國王

    第92章:咄咄逼人

    「大將閣下,還是由你來給阪垣將軍下命令吧!」此時,山下奉文並沒有得意的感覺。他知道,他這個司令官只是「代司令官」,目前是不可能扶正的。事實上,在山下奉文心目中,還有很多人適合這個司令官的位置。

    「謝謝山下君。」寺內壽一知道,這是山下奉文尊重他。要換做其他人,早就接過司令官的權力了,哪還能輪到自己!

    阪垣征四郎第5師團的撤退,由於其方向與國防軍完全是「背道而馳」,最初時武愛華並不知道,當得知情況後第5師團主力已經撤離30公里了。

    「司令,追還是不追?」夏中青看著武司令員沉默著,急切地關道。

    「不追算了。命令部隊,迅速進入北平!」最終,武愛華選擇了和平。

    飯要一口一口吃,國防軍剛剛經歷了一天大戰,雖然不說傷筋動骨,但也是疲勞異常。直屬警衛師、第1集團軍第2師等作為戰略預備隊雖然今天沒有作戰,但2師距離阪垣師團已經有70公里的距離,只得作罷。如果第2師不顧一切撲上去,誰敢保證下元熊彌的108師團,磯谷廉介的第10師團不會在前面給第2師佈置一個口袋!再說,要殲滅小鬼子,難道會沒有機會?

    勝利,已經很巨大了;貪多,謹防嚼不爛。

    當務之急,是迅速控制佔領地區,恢復秩序,醫治創傷,撫恤民眾,發展生產。特別是北平城這個中國歷史悠久的王城,必須盡快恢復秩序,形成有序局面。而部隊本身,因為傷亡不小,裝備損失不少,也需要休整才能重新恢復戰鬥力。

    戰役取得決定性勝利,武愛華是很高興的;北平像一隻熟透了的桃子一樣落入國防軍的手上,同樣讓武愛華十分高興。北平,作為明、清兩個朝代的國都、京城,具有特別的象徵意義。

    軍事上,北平是「北方平定」、「北方安定」的重要屏障,歷史上一直擔負著「平定北方」邊塞諸族的重任。政治上,它既是百姓心目中的皇城、王城,更是一座極具規模和水準的大城市,佔領她,本身就是一個重大的事件,如果能將它管理好,經營好,充分發揮她的歷史文化底蘊,國防軍將由此獲得極大的政治助力。

    目前,國防軍在福建、粵東偏安一地,在察哈爾的事業亦剛剛起步,雖然察哈爾民眾已經從中享受到了國防軍「新政」帶來的好處,但名聲還沒傳出去,百姓也處於「觀望」之中。也即國防軍現在還處於投資之中,還未到「收穫」季節。

    千萬不要以為,給了點百姓的好處,百姓立即就擁戴你,支持你。這種電影中的情形,只發生在那種特別貧困的貧民及流民之中,自耕農、小商人、知識階段、資產者等對國防軍「新政」的認同,才是最有實力的認同。

    北平,由於其地位和影響力的巨大,使得國防軍在北平做的任何事情,都可以迅速在全國甚至全世界產生政治影響;同時亦可讓全國和全世界的人迅速瞭解國防軍的政治主張,以化解誤會,增進瞭解,增加國防軍的政治得分,從而更有利於國防軍佔據「道義之巔」。

    「司令,你對北平及新佔領地區有什麼指示?」由於政治部主任程亮在南方,此時,傅林只得擔任起政治部主任的責任來了。

    「基本政策同福建、粵東等地及福州、廈門等城市,這個不變,也不要變。我補充幾點:第一,凡日本人資產一律沒收、充公,凡日本人一律驅逐出境,不管他們在北平駐了幾年或幾代人;第二,凡漢奸欠有國人血債的,一律交軍事法庭宣判並處於死刑,漢奸資財全部沒收,政府不得救助漢奸家屬,如漢奸家屬要生存,只得自食其力;第三,立即重新組建北平市政府,你們找個懂城市管理的人當市長,如果可能,最好去幾所大學找一個知名教授來幹這事;第四,取消外國人在北平的任何特權,外國人的領事機構如要繼續留在北平,必須在新北平市政府外事管理處登記,並承諾不得從事任何危害中國利益和國防軍利益的行為;第五,凡北平境內大學,從即日起由國防軍提供辦學經費,但各大學必須清除親日分子、漢奸分子、分裂分子……暫時就這些吧。」

    現在武愛華講話,特別是涉及到正式講話、做指示之類,至少有兩名秘書在現場速記,以保證其準確性。事後,秘書還需整理校對出來,武愛華簽字確認後,才能寫進正式文件發下去執行。

    考慮到大部隊深夜入城擾民的問題,國防軍警衛師於1937年9月29日早晨6時才正式入城。與此同時,國防軍政治部新聞處才向外「通電」,公佈昨日取得的戰役勝利及順利收回北平等諸多事宜。

    有些資深的人士一直在研究民國幾十年來的通電,但似乎進入民國24年之後,這通電的主角就就發生了變化。原來那些隔三差五就要通電的傢伙這兩年均銷聲匿跡了,而國防軍的通電卻多了起來。與過去的「通電」不同的是,國防軍的通電只有一個主題,那就是「勝利」,而且勝利裡面用得最多的字是「全殲」。而過去的通電裡,「下野」、「復出」、「參戰」之類的很多,難道,國防軍的勝利不是參戰取得的?

    這些研究人員因此得出:國防軍很可怕,非常可怕!他要動手前誰都不知道,他一旦動手就沒有失手過!憑這一點,比那個蔣委員長可是厲害多了!那個蔣委員長,多次「下野」,多次「復出」,多次「參戰」,除了內戰取得一定效果外,這國戰卻打得一點也不怎麼樣。

    **在山東對付日軍華北方面軍第1軍三個師團,結果是一番慘敗後丟失山東;而國防軍在平津一帶與日軍5個師團對峙,戰爭的結果是全殲日軍兩個師團另一個旅團,一個師團嚇得丟掉北平就開始跑路。

    兩軍高下,一目瞭然。

    因此,國防軍的這番「通電」,其效果與往常一樣,人們奔走相告,津津樂道,媒體加緊印號外,大發其財。但是,在相關人士那裡,反應卻完成不一樣。欣喜的更加欣喜,心動的更加心動,悲慼的更加悲慼,鬱悶的則更加鬱悶。彷彿這「通電」就是一劑「情緒放大」藥方,誰喝了,誰就會走到自己情緒的極端。

    蔣委員長聽到通電之後,鬱悶得早晨、中午都沒有吃一口飯,手下眾人亦噤若寒蟬,根本不敢「招惹」老蔣。就是美玲本人,除了默默地坐在委員長的身邊陪著他,也同樣是無話可說。

    說什麼,安慰什麼?上次,孔、宋兩家被媒體大爆光,雖然與美玲本人關係,但其家族在國人特別是海外華人心目中的地位一落千丈,有海外華僑稱,此後,只與福建境內的商人做生意,拒絕與孔、宋兩家有任何來往。那些華僑,在一定範圍內吹風說,「與孔宋做生意,即便賺的是乾淨的錢,也是被污染過的,用起來,問心有愧啊!」

    而這件事情的始作俑者,就是國防軍和武愛華。

    老蔣的鬱悶,是最近的風向變了。廣東的陳濟棠不說,那人與福建就是穿的一條褲子,據說最近把自己的侄女兒也送到武愛華身邊去了;而讓人鬱悶的是,廣西的李德伶、山西的閻百川、西北軍東北軍諸將領都在變化,這就耐人尋味了。

    武愛華再殲兩個師團的日軍,並趁機佔領北平,這股邪風絕對會越吹越烈。如果,這些人真的與武愛華穿一條褲子,蔣委員長很清楚自己,再也不可能找回中原大戰時的那種感覺鳥,別看自己有幾十萬中央軍嫡系,還有武愛華送的數百輛戰車和飛機,可真要和武愛華拉開架勢干,武愛華一個集團軍自己都不一定是對手。

    拉開干,委員長沒那個膽子。可是,就如此任武氏集團發展下去,委員長也不甘心。要發展不是不可以,那得在果民政府統一領導之下發展,可是,這武愛華會聽果民政府的嗎?顯然,他是不會聽的。他讓兩個次要助手擔任福建和察哈爾省的「代理省長」,已經昭示了武氏問鼎江山社稷的野心。

    可是,就這樣不明不白、不倫不類地過著,也不是一個辦法。國府的權威已經受到嚴重挑戰,再拖下去,誰還會聽自己的;日本人再來一場戰役,誰還會上前拚殺?

    武氏愛華,咄咄逼人啊!

    下午5時許,老蔣的幕僚楊永泰來訪。

    楊永泰似乎知道老蔣的心思一樣,坐下就說道,「委員長,要不,我們派人與武愛華接觸一下。過去,他比較好說話,現在,也應該可以勾通。」

    「接觸什麼,是問他好久宣佈建國?」老蔣說著氣話。

    「委員長,我最近對福建、粵東等地方的情報進行了頗為詳細的研究,並頗有心得,我說給您聽聽?」楊永泰前來見老蔣,顯然是有備而來。

    「嗯。」老蔣有氣無力地答應了一聲,表示默許。

    「這個武愛華,確實是有治理地方之能,甚至有治理國家之能!」楊永泰是語不驚人死不休,一語就擊中了老蔣的痛處……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