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抗戰之紅色軍神

第2卷:怒火硝煙 第80章:中國必勝 文 / 我是我的國王

    第80章:中國必勝

    察哈爾一戰,還繳獲了二千餘萬資財。對這筆意外之財,武愛華要求「代省主席」肖飛,全部用於民生建設,主要用於興辦醫院、建設學校、救濟孤兒等方面,至於察哈爾的基礎設施建設、經濟產業、資源開發等,武愛華,呵呵,有的是錢。

    鑒於日本已經開始全面侵略中國,武愛華早就指示郝勇(郝勇已經全面接管了m基地)和買買義,加大日元、美元、英鎊的輸出速度,加大金屬產品、機械產品、糧食、礦產品、能源產品的進口,加大黃金的收購和儲備,加大人才特別是猶太人才的吸引。

    歷史上,希特勒大規模排猶是從1936年開始的,二戰爆發後達到高峰。猶太人中的科技人才特別多,在希特勒排猶過程中,這些人大多流向了美國,客觀上加強了美國的科學力量。武愛華當然不願意讓歷史重演。

    可惜的是,武愛華穿越得稍為晚了一些,沒有趕上1929-1933年的經濟危機,那時,美國大量工廠倒閉,嶄新的機器設備幾乎等同於廢鐵,被蘇俄等國收走;要不,武愛華肯定不給蘇俄機會。

    不過,讓武愛華開心的是,自己這個逆天的系統,竟然能夠「兌換」造幣設備,這豈不是鼓勵自己作弊啊。作弊就作弊吧,為了整個民族不再像後世那樣看別人的臉色過日子,即便讓武愛華成為全世界的公敵,武愛華也在所不惜!

    9月10日,《德意志日報》駐中國首席記者艾薇爾在德國駐中國大使館一名工作人員的陪同下,爬山涉水,前來「北太行基地」採訪。

    有過後世經歷的人,特別重視媒體的作用,而且,在武愛華的全球戰略中,就有適度收購一些媒體,佔有世界一些主要媒體的股份,以利於將來的輿論傾向。

    聽到有《德意志日報》的記者來訪,武愛華立即安排了會見,一見是與陳思葦風格迥異、各有千秋的美女,武愛華心中一動,但一想到這個時代的複雜性,就收斂起自己的獵艷心理,認真地詢問記者的採訪內容與行程安排。

    還別說,武愛華這一警覺還真的有用,這艾薇爾,本就是德國國防部搜集各**事情報的情報員,記憶與分析是其長項,而且並不是那種色/情間諜。如果武愛華動了花花心思,在其心目中可就扣分不少了。

    當然,面對美女表現出適當的驚訝,也是一種禮貌。

    對此,艾薇爾早有準備,拿出一份中文行程安排及採訪提綱給武愛華過目。一看艾薇爾是準備先在根據地看看,然後再對武愛華做一個專訪,武愛華就立即同意。這樣,武愛華就有些時間進行思考。

    事實上,這也是媒體採訪慣例,事先得讓受訪人有一些準備。這也是對採訪對象的一種尊重。當然,新聞發佈會、狗仔隊的採訪不受此限。前者,是新聞發佈人早有準備,世界上也只有某些國家預先要安排記者提問,大多數新聞發佈會是隨便記者提問的;後者,怎麼可能給你準備,你準備好了,他豈不沒新聞可爆了?他就是要問你個突然襲擊,讓你慌亂之中露出馬腳來。

    9月14日察哈爾戰事結束,9月15日武愛華對外通電。當天下午,艾薇爾就翩翩而致,而武愛華也準備好了。

    於是,雙方有了一次被後世的歷史學家稱之為「預言家」式的對話。

    「你好,武愛華將軍,我能先問問你的家庭和年齡嗎?」艾薇爾坐下後,用手指輕輕地攏了攏她那一頭金髮,然後優雅地問道。

    「呵呵,尊敬的艾薇爾小姐,我能用德語會話。」武愛華一聽是德語,也興起了練練口語的想法。

    「啊……武將軍,你太讓我驚訝了。你的德語是跟誰學的呢,我的意思是,你是在哪兒學的德語。」艾薇爾一坐下就調整了一下坐姿,身子一動,頓時曲線畢露,風情無限。

    武愛華穩了穩心神,心裡想到,天啊,太要命了!但嘴上卻說道,「美國,洛杉磯。我本人是美國華僑。在我大學畢業那年,我的父母就因為車禍去世了(老爸,老媽,你們在平行時空原諒兒子吧),那時,我感覺到很迷茫,覺得人生沒有出路。就在那時,我聽說了我的祖國正在遭受日本侵略,於是,我便獨自回國,參加抗戰。」

    「啊,對不起,武將軍,我為我的冒失道歉。」

    「沒什麼。人生總是充滿著各種意外。」

    「武將軍,我看東方人的年齡,一直看不準,不知你今年是二十幾歲還是三十幾歲?但似乎中國的媒體上都猜測你是二十幾歲。」

    「呵呵,我今年25歲。」武愛華有些鬱悶:我有那麼老嗎?

    「啊,武將軍,你真年輕,我們德國青年,在你這個年齡,軍銜最高的不過上尉,而你,已經是中國政府授予的上將了。」

    「我們中國人有句古話,叫有志不在年高。中國古代有個叫甘羅的,12歲就當宰相了。所以,我能當將軍,實在算不了什麼。」

    「哦,中國真是一個神奇的國度。不知武將軍對當今中國有何看法?」

    「當今中國的主流是抗戰!一切支持、擁護、參與抗戰的,將獲得新生;一切阻撓、反對抗戰甚至是資敵行為的,注定滅亡!」

    「武將軍認為,中日戰爭,中國必勝?」

    「中國必勝!」

    「武將軍,你為什麼這麼自信,能說說中國必勝的理由嗎?」

    這理由,還需要我說嗎?歷史早就證明,中國必勝。可是,武愛華卻不得不認真回答:

    「理由多了,總體上,中日之間就有如日本是一條小而毒的蛇,中國是一頭病而弱的大象。蛇雖毒,但不足以一口讓大象斃命;大象雖弱,只需噴口鼻息,就能將蛇彈出好遠!蛇可以傷害大象,卻不能消滅大象;而大象一旦暴怒,就不是蛇能夠承受的了。」

    「呵呵,武將軍的比喻非常新奇。我可是聽說,你們中國人都是龍的傳人!」

    「是的。龍是中華民族的象徵。只不過,中國這條龍目前是龍困淺灘被犬欺。無論中國是龍是象,都不是日本這種蛇、犬一樣的小國可以征服的。」

    「但是,戰爭打的是實力。不知武將軍如何看待中日兩國的實力。」

    「誠然,日本是強國。日本目前的經濟實力可以排到世界第六,而中國的實力則排名在世界第三十名之後了。」

    「那為什麼武將軍說中國必勝?」

    「日本雖然強,但由於其特殊的困難,導致他的強非常有限,他的戰爭潛力有限。中國雖然弱,但卻是一個有著廣袤國土、人口眾多的大國。在戰爭這種相互運動中,強的,一點一點被削弱;而弱的,則一點一點地增強。時間一久,就會強弱易勢。」

    「武將軍,你能詳細解釋一番嗎,你的答案雖好,可哲學意味卻強了一些。」

    「好吧。第一,日本國土面積只有中國的四十分之一,且資源貧乏;第二,日本的人口只有中國的七分之一,日本能進行最高的戰爭動員,也就是700萬軍人,而中國只要稍為進行戰爭動員,就可以達到3000萬人。也就是說,日本即便把全國的青壯年全部拉來當兵侵略中國,也不可能滅亡中國。最近日軍雖然在山東取得了一定進展,但在察哈爾及京津等地卻遭到了慘敗,在一定程度說明了,日本戰爭能力的有限;第三,日軍裝備普遍好於中**隊,但裝備好意味著戰爭消耗大,如果日本能夠速戰速勝,可能問題不大;但如果戰爭一旦限入僵持,日本就會被拖入戰爭泥淖。我聽說日本有人狂妄地叫囂三個月以內滅亡中國,可以說,自七七事變發生之後已經兩個多月了,日軍並未取得任何實質性戰果。

    日本人的狂妄是因為他們的無知,他們不知道中國有多大。中國從東到西有六千公里以上的空間距離,就是中國不還手,任日本隨意行軍,三個月都不可能到達中國最西邊的領土。

    第四,在中日戰爭中,中國也並不是沒有還手之力。不說我領導的國防軍給日軍以重創,就是國民革命軍,也取得了不菲的戰果。在懷來,一個小小的車站倉庫,中**隊只有一個營的兵力防守,而進攻的日軍足足是兩個聯隊,最終的結果是日軍丟掉一千多士兵的性命,也沒拿下一個小小的倉庫。

    第五,日本侵略中國,並縱容士兵對中國貧民進行屠殺,這是犯的戰爭罪、反人類罪,必將受到世界各國民眾的反對。今天,西方國家的政府領袖們目光短淺,沒有認識到這一嚴重的問題,他們還在源源不斷地為日本輸血,但遲早有一天,他們嘗到自己釀造的苦酒。

    第六,中華民族是一個愛好和平的民族,但並不懼怕戰爭。數千年文明史,讓中華民族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政治、經濟和軍事理論,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包括軍事理論的博大精深,遠不是日本所能瞭解的。中國人的創造力,更不是日本人所能相比的。譬如,我的國防軍目前就擁有世界最先進的,能在夜間飛行的戰鬥機,就連英國、法國、美國,包括你們德國,也暫時不具備生產這種先進戰機的能力。這款戰機,是我國防軍科研人員通過對電子反射原理的研究發現的……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