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抗戰之紅色軍神

第2卷:怒火硝煙 第65章:大戰起,新式騎兵閃亮登場 文 / 我是我的國王

    第65章:大戰起,新式騎兵閃亮登場

    如此龐大的隊伍,由南向北,2000餘公里的路程,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夠到達的。不過,武愛華並不著急,他要求部隊以第1集團軍第1師為前鋒,炮兵師居中,裝甲師居後,慢慢地向北開進,每天的速度保持在100公里就非常好了。

    別看100公里好像就是高速公路奔馳大半個小時,在那個時代,一天行軍100公里,在中國並沒有幾支軍隊能夠做到。

    國防軍如此「高調」奔赴北方,有什麼含義嗎?從日軍的戰略準備來看,國防軍炮兵師等部隊似乎還未抵達冀北,華北之戰就要開始了。

    國防軍如此「高調」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實屬武愛華的無奈之舉。

    因為南方的變動,讓武愛華不得不重整國防軍,給一個月時間整編,實際上是很勉為其難的,眼看戰爭就要開打了,而且明知南方的部隊來不及調往北方參戰了,但武愛華卻不得「高調」行事。其目的不外乎是給國人打氣,同時引起小日本的注意,要是日本華北方面軍兩個軍提前分兵,武愛華雖不敢保證北平不失,但卻可以利用日軍分兵之後的機會,吃掉日軍一部。

    不過,這些都是後話了。

    8月16日上午8時,日軍一個大隊從通縣出發,耀武揚威開到北平崇文門,要求入城「搜查」殺害日軍兇手,理所當然地遭到駐軍拒絕。

    上午10時,日軍華北方面軍第5師團第9旅團第41聯隊在野炮兵第5聯隊的配合下,向崇文門發動進攻!

    與此同時,第1軍第6師團向北平外圍的懷柔攻擊!早就拿下張家口的關東軍察哈爾派遣軍團獨立第1混成旅團、獨立第15混成旅團在司令官東條英機的率領下,氣勢洶洶地向駐守宣化、懷來、南口等地的湯恩伯的第13軍攻擊而來!

    三路大軍前後只相差半個小時就與中**隊正面接觸,並展開猛烈進攻,日軍的侵華國策終於展露出鋒銳獠牙!從此,山河嗚咽,華背地喋血,抗戰硝煙正式在中華大地燃起!

    湯恩伯,被後世稱之為「草包將軍」,包括在中日台兒莊會戰、徐州會戰中,其表現都很糟糕。但是,我們要知道,湯恩伯這人之所以獲得如此名聲,其實與蔣委員長有莫大關係。在蔣手下諸多將領中,湯恩伯算是蔣最為貼心的「跟屁蟲」,這人,一切都看蔣的眼色行事,根本沒自己獨立的思想。這樣的人,骨子裡充滿著封建帝王獨裁思想的老蔣是非常喜歡的。

    但是,並不能由此就判定湯恩伯就是一個純粹的「草包」,否則,也把老蔣的識人水平看得太低了。蔣能在眾多熱門人選中,坐上那個位置,自有其個人之處。而湯恩伯能夠一直手握重兵,難道就沒一點可取之處?

    歷史上,湯恩伯的第13軍就在懷來、南口、居庸關的抗戰中就打出了中**隊的威風,13軍在湯恩伯的率領下,與敵血戰10日,雖自身傷亡達12600人,占13軍人數之一半,但也創下了日軍傷亡過萬的記錄。雖最終因張垣被破而失守,但湯恩伯卻由此成就了赫赫威名,並在不久之後升任第20軍團軍團長。

    戰事剛起一個小時,宣化被日軍攻佔。

    13軍防守宣化的一個營匆忙向懷來撤退,但被旋風般追趕而至的關東軍察哈爾派遣兵團第二騎兵聯隊纏上,眼看**一個營就要在這個叫辛莊子的地方被日軍騎兵給淹沒。就在這時,就在這時,突然從斜刺裡殺出一股騎兵,他們每人手持一支gx-1型衝鋒鎗,少數人的手上還抱的是mg42班用機槍,他們的跑動並不急速,但子彈卻有如驟雨般傾瀉而至,只一個照面,日軍就損失了上百騎。

    第二騎兵聯隊的攻勢受挫,讓聯隊長本多武男惱羞成怒,看到橫插一腳的騎兵只有百來人,只是殺了自己一個冷不防,「殺給給——」本多武男大手一揮,帶領手下400餘鬼子向著100餘名中國騎兵衝去,他認為,只需要一個衝鋒,這些中國騎兵就會一個不剩地被皇軍騎兵的馬刀斬於馬下!

    馬刀,確實是騎兵的利器;但是,日軍面對的,並不是普通的騎兵,而是經過改良後的騎兵,它完全是一支戰場突擊力量,全部配備自動武器,當然也有馬刀、手槍、手雷等武器,他們來如風,去如電,一擊必殺,一沾就走!

    這就是武愛華「改良」過後的新式騎兵。武愛華認為,在自動武器大肆裝備部隊的情況下,傳統騎兵,以及傳統騎兵的大兵團作戰模式,已經過時,一挺馬克沁重機槍,再配幾把衝鋒鎗,一個營、一個團的騎兵根本就沖不到別人的身邊。

    但是,如果騎兵配上自動武器或輕型火炮譬如60迫什麼的,再利用騎兵的機動性,卻有可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因此,武愛華將自己對騎兵的理解與第9騎兵師師長陳仕豪等人進行了講解,並認為這樣的裝備將極大地提升騎兵的戰場生存能力和殲敵能力。

    陳仕豪等人是傳統騎兵的典範,對武愛華這位救了他們一命的英雄本能地敬重,但對武愛華所說的,卻不怎麼相信。

    不相信?試驗一番不就得了。武愛華找來36名願意參加試驗的騎兵,讓孔武(ss級戰鬥型機器人,騎馬算是小菜一碟)陪他們訓練了幾天,然後讓陳仕豪同樣選擇了36名騎兵,兩支小股騎兵就在一塊原野上開始「演習」起來。

    結果,用不著多說,傳統騎兵全軍被殲,而新式騎兵毫髮無損。

    陳仕豪等人心服口服之後,武愛華又與之商量新式騎兵的編制、裝備、戰術等,直到弄得基本像樣,才讓陳仕豪帶著人自動訓練。

    在武愛華的理念裡,這種新式騎兵,以一個連或營的規模活動,最為適宜;因為規模再大,要去對付敵之大部隊的話,在有重炮或重機槍火力面前,這種新式的輕型騎兵並不一定能夠討得了好。另外,如果騎兵規模超過千人,也容易遭到對方空軍的襲擊。

    這次日軍第二騎兵聯隊遇到的,就是陳仕豪剛剛訓練出來的一個新式騎兵營。當然,出面與日軍騎兵一個聯隊進行戰鬥的,只有一個騎兵連110人,另外還有2個騎兵連及1個騎炮連(12門60迫擊炮),則隱藏在遠處的樹林裡。

    「殺給給——」日本騎兵叫囂著,瘋狂地向著國防軍的騎兵連衝了過來!

    可是,騎兵連根本就不為所動,甚至少數戰士還在安撫躁動的戰馬。但是,如果對新式騎兵戰法有研究的人一定會發現,這個騎兵連雖然騎在馬上,原地不動,但去隱隱地結成了一個攻擊陣勢,那就是全連110人的前面,都有一個適當寬度的射界,每一個騎兵同伴,都在自己的側面保護著自己,他們之間並不會出現互相干擾的情形。

    1000米,800米,600米,400米……

    「機槍射擊!」騎兵連長母聯強果斷地下達了命令!

    「噠,噠噠,噠噠……」全連9個班9挺mg42班用機槍,在力量稍為大一點的騎兵戰士手中吼了起來,而且全部是點射或小連射!

    400米的距離,要想打中人頭可能比較困難,但要打中馬兒,卻實在太容易了。果然,隨著槍聲響起,衝在最前面的日軍東洋大馬要麼一個趔趄,要麼馬頭直往地面上擂,只奔出了二十餘米,就倒地不起。而騎在馬上的日本騎兵,要麼被馬甩了下來,與大地來了一個親密接觸,要麼直接被倒下的馬兒壓住,不幸者立即被馬兒壓斷胸骨、肋骨、腿骨等關鍵部位。

    「噠噠,噠噠,噠噠……」後面的日軍騎兵還在繼續衝鋒,但國防軍騎兵連的機槍也在繼續掃射。

    除了槍聲,馬蹄聲,馬嘶聲,現場幾乎聽不見人聲!無限奇特,無限詭異!如果有人突然看見這一幕,會懷疑這些穿黃衣服的日本軍人是不是瘋了,明知敵不過對方的槍彈,卻還要硬往上衝?

    「衝鋒鎗,射擊!」日軍第2騎兵聯隊在又付出了幾十名騎兵的代價下,終於衝進了gx-1型衝鋒鎗的射程,「噠噠噠,噠噠噠……」第9騎兵師1營1連除機槍之外的101支衝鋒鎗,組成更為密集的火網,直接向日軍第2騎兵聯隊的頭上兜去。

    「殺給給——」第2騎兵聯隊本多武男聯隊長一邊策馬奔馳,一邊給手下的騎兵打氣。雖然本多武男覺得這樣似乎不對,但戰馬處於衝刺狀態下,根本就停不了!而且,他本人又不在衝鋒的箭頭上,即便想將方向進行微調都不可能。

    「噠噠噠……」回答本多武男中佐的,是國防軍騎兵連密集的彈雨。

    「殺給給——」更多的日軍加入了本多武男最後的絕唱。

    「噠噠噠……」機槍、衝鋒鎗的射擊,有聲勝無聲!這是一個民族無聲的憤怒,這是一支軍隊復仇的洗禮!

    漸漸地,悍不畏死的日本騎兵逼近了50米的安全線,即便這段路程上鋪滿著馬匹和同伴的屍體。

    但是,與國防軍騎兵多次演練的結果一樣,日軍騎兵也僅止於此了,沒有一個人,衝進了40米之內!

    日軍的馬匹全部倒下了,大地因此一片血紅;然而,地上還有數百名正在呻吟的日本騎兵,等著英勇的國防軍騎兵勇士們送他們最後上路……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