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抗戰之紅色軍神

第1卷:戰火梟雄 第54章:攻營拔寨 文 / 我是我的國王

    第54章:攻營拔寨

    「正好,這些武器恰恰都是德國陸軍的制式裝備。」武愛華說道。

    兌換多少好呢?申仁通報,碗子谷一戰,繳獲有4門60mm迫擊炮,12挺重機槍,外線部隊在星坎鎮外的伏擊戰中也繳獲有4門60迫,這樣,獨立支隊已經擁有了8門迫擊炮。目前看來,系統極有可能不出產馬克沁重機槍這種產品,因此,以後部隊列裝的肯定是以班用機槍為準。

    一次性兌換多少迫擊炮和班用機槍,主要是根據部隊需要而定。目前雖然部隊只有一個營級編製,但是昨天和今天抓獲的俘虜比較多,考慮到接下來幾天外線部隊還可能有一些收穫,那麼,部隊擴編勢所必然!

    現在的排級作戰部隊是38人,擁有3挺輕機槍,這個火力稍為弱於以後的日軍野戰部隊,因為日軍一個小隊就有擲彈筒,現在的部隊編制說到底是為抗戰服務的,因此,加強排級火力勢所必然。

    漸漸地,武愛華腦海裡完善了有關排級編製包括連級編製的構想。1個陸戰排,由1個60迫炮班(10人,2門60迫)、1個機槍班(12人,火力班,4挺班用機槍)、3個陸戰班(每班12人,其中班長1人,副班長2人,戰士9人,戰士9人中轄輕機槍組3人,1挺輕機槍),再加上排長1人、副排長2人,計51人。這樣的排級規模及火力配置,應該略為強於日軍戰鬥力。

    陸戰連的編制,要複雜一些。首先是連直部隊:1個輜重班12人(輕機槍1挺),1個偵察班12人(輕機槍1挺),1個狙擊小組3人,1個通訊小組3人,1個醫療小組3人,連長1人,副連長1人,指導員1人,這樣就佔據了33個名額。連作戰部隊:1個60迫擊炮排(33人,6門60迫)、3個陸戰排153人,這樣,一個連的編制為221人,其突擊火力為60mm迫擊炮12門,班用機槍12挺,輕機槍11挺。

    武愛華相信,只要部隊訓練成熟,這221人在戰場上與**1個營相遇不會吃虧,與日軍1個中隊相遇,同樣不會吃虧,因為日軍甲種師團的中隊編制人數雖然為250人,但在重武器上,並沒有武愛華多。譬如一個日軍甲種師團,兵力往往可達2.4萬人,擁有戰馬7630匹、步騎槍14900枝、但只擁有擲彈筒144個、輕機槍288挺、重機槍54挺、山炮16門、野炮36門等武器裝備。

    在連級以上,就是獨立支隊本部了。由於陸戰部隊擴編,支隊直屬部隊也要擴編,其中最重要的當然是增加60迫擊炮連了。迫擊炮連的編制,以4個排擊炮排(132人,24門60迫)為準,再包含1個不含迫擊炮班的陸戰排41人,連長、副連長、指導員等,其兵力可達176人。

    此外,偵察部隊、警衛部隊、工兵部隊等均不配備火炮,這樣,武愛華很快就計算出,9個陸戰連需要108門60迫擊炮,1個炮兵連需要24門迫擊炮,合計是132門,扣除已有的8門,即需要一次性「兌換」124門迫擊炮。

    「臥槽!這些火力,會不會太強了點點?」賬一算出來,武愛華自己都有些不相信。不過,考慮到以後兌換很麻煩,一次兌換200門吧。

    「老闆,我記得系統在兌換裝備時,你是可以指定地點兌換的,譬如,你可以直接將你要兌換的武器堆放在倉庫裡,只不過,需要多消耗百分之十的功勳值罷了。」郝勇知道武愛華在擔心什麼,立即說道。

    「真的,我怎麼不知道有這個功能?」

    「這個功能是升到3級時才新增加的。」郝勇解釋道。

    「哦,我知道了。」武愛華此時腦海裡已經調出系統控制面版,在兌換一欄中竟然有「兌換地點」四個字供選擇,只是其「說明」也有限制:那就是「全息地圖能夠覆蓋的範圍」。不過,這已經讓武愛華高興得不得了鳥!因為,這個「功勳系統」最麻煩的就是這個,每次想要點武器,都得絞盡腦汁想辦法。可武愛華本人也不過是個普通人,又哪有那麼多辦法可想?況且,這種來路不明的武器次數多了,誰都會懷疑的。

    「申仁,你那邊忙完沒有?」武愛華決定將武器直接兌換到基地附近,讓申仁帶著人去拉回基地就行。至於如何言說,就比較簡單了,直接說是司令的朋友送來的,送到指定地點後送貨的人就走了。當然,以後部隊規模大了,根據地擴大了,武愛華還會想到其他辦法,再說,有三名智能生物機器人給自己打掩護,短期內應該沒有人會懷疑什麼。

    其實,這也是武愛華在後世網絡小說看多了,變得疑神疑鬼了。現在的人,對於突然出現的武器,最多就是覺得有點神秘性罷了。在有人講了是朋友送來的之後,應該沒人會想到「仙神」一類子虛烏有的東西。而且,這些武器確實是這個時代德國陸軍的標準裝備,中國大陸不是沒有,只是比較少見罷了。

    「司令,忙完了,請指示。」

    「沒什麼特別的事,我只是想將一批武器兌換在基地附近的某處山林裡,到時,我寫一封信過來,寫給你和政委,你們帶人去把武器拉回基地。」

    「是,司令。保證完成任務。」對於申仁來說,這算不上一件事情。

    迫擊炮問題最終的順利解決,讓武愛華放下了心頭的包袱。緊接著,武愛華讓警衛排1班班長孫龍存去將張光陸找來,孫龍存一看司令的帳篷裡還有一個人,頓時嚇了一跳,「別緊張,這是我的朋友,以後也是我們的戰友,他剛從國外回來。」武愛華安慰道。

    「我……我怎麼沒發現他如何進的帳篷?」孫龍存還是有些緊張。

    「呵呵,孫龍存,如果我要潛進你們警衛排的宿舍,你覺得你有多大把握發現我?」武愛華反問道。

    「大約有百分之五十的把握。」孫龍存想了想說道。

    「這就對了嘛。我這位朋友的本事,與申仁不相上下,原來,申仁、買買義、郝勇,對了,他叫郝勇,你們認識一下,他們三人原來關係很好,此外,在國外還有一些朋友,都會陸續回來投奔我們獨立支隊的。」

    「你好,郝勇同志!」孫龍存一看是這種情況,立即是一百二十個放心。申仁的朋友,又是司令的朋友,其身手自然不是自己等人能夠理解的。

    「你好,孫龍存同志!」郝勇伸出手來,與孫龍存握在一起。

    張光陸到來之後,聽說安排他去廈門與郝勇一起組建情報機構,本來很高興,但一聽情報機構的工作方式後,又有些不樂意了。為什麼?道理很簡單,情報機構,不可能有戰場好玩、刺激嘛!

    「這是命令!你必須去!因為你最適合!」武愛華板著臉說道。

    「司令。我去肯定去的,既然你都說了,我還能不去嗎?只是,我的心情也是可以表達出來的嘛。」張光陸說道。

    「嗯,這還不錯。我還以為你小子想抗命不遵呢!不過,張光陸同志,你的看法是有問題的,情報工作其實比戰場更加重要,對於一支部隊來說,情報就是其眼睛和耳朵,情報工作幹好了,一個人的作用不亞於一個營一個團甚至一個師!我相信,要不了一年你就會明白情報工作的意義與價值了。」

    「是,司令。我會在郝勇同志的領導下努力工作的。」張光陸立即表態道。

    將張光陸的事情搞定之後,武愛華就讓郝勇與張光陸兩人去偵察排和警衛排挑選士兵,名額也由最初的6人增加到11人,加上郝勇在內,剛好12人。當然,這個數字是武愛華主動加上去的,目的也是讓郝勇能夠盡快開始工作。兩個排共計有76人,少11人並不影響其戰鬥力。

    1月25日下午6點,陸戰1排楊桂青和陸戰7排鄧猛率隊趕到鹿馬橋鎮;晚上11點,輜重排排長曲中林帶著人和騾馬也趕到了鹿馬橋鎮。這兩支部隊的到來,讓武愛華的戰略意圖得以繼續展開。

    1月26日早晨6點,輜重排押運著物資和240名俘虜開始返回基地;6點30分,武愛華率領警衛排、偵察排(殘缺,郝勇已走)、半個特戰排、半個機槍排、陸戰1排、陸戰7排以及臨時組建的一個迫擊炮班裝備2門60mm迫擊炮,開始對閩贛邊境地區的「鏟共團」、「還鄉團」、「保安團」等敵對勢力進行拔除性的打擊!

    由於陸有銓龜縮於瑞金縣城不出來,獨立支隊的威風一時無兩,那些平時欺壓百姓還行,但作戰能力極差的敵對勢力,幾乎可以說是見風而敗,後來發展到見風而降!直到農曆年關將近,武愛華才收兵回基地。

    與此同時,武愛華寫信命令內線部隊除陸戰6排、8排、9排、女兵排、輜重排留守基地外,其餘的半個特戰排、半個機槍排、陸戰2、3、4、5排一齊出去,開始對長汀縣城附近的「鏟共團」、「還鄉團」、「保安團」等進行拔除式的打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