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抗戰之紅色軍神

第1卷:戰火梟雄 第40章:大軍壓境 文 / 我是我的國王

    第40章:大軍壓境

    對於前面6個野戰排及除女兵排外的5個直屬排,武愛華要求他們在半個月內完成訓練,並形成戰鬥力。至於後3個陸戰排,相當於新兵排,武愛華給他們的時間是3個月形成戰鬥力。

    武愛華有一個感覺,**不會給他太長的時間。

    果然,在獨立支隊開始訓練一個星期後,偵察排回報:敵福建暫編第4旅張連三部已經進駐龍巖,敵52師2旅1團王炳照團團部,也從龍巖前移到了長汀;駐江西瑞金敵江西保安第2旅2團陸有銓部,亦受張連三節制。

    此時,武愛華還不知道國民政府國防部已經成立了「閩贛邊境聯合清剿指揮部」,而張連三正是指揮部的指揮長。

    張連三,福建本土人士,早年出生於綠林,大革命時期率部投誠,擔任連長,然後開始了他在福建發跡的歷史,歷經營長、團副、團長,終於成了牧守一方的國府將軍、要員。

    張連三最大的特點就是狡詐,可以說狡詐如狐;其次,張連三原來在綠林當土匪時,就在閩西一帶流竄,所以對長汀的山山水水非常熟悉。

    此次張連三能夠擔任「閩贛邊境聯合清剿指揮部」指揮長,可謂是意氣風發、躊躇滿志。因為,這個任命,表示張連三已經進入國防部高官的視野,只要張連三能挫敗長汀共軍,他的前途就會一片光明。

    所以,張連三在到達龍巖之後,將龍巖丟給其下屬2團守衛,自己親率旅直部隊警衛營、炮兵營、重機槍營及其1團就急匆匆地向長汀趕去。

    張連三的這一招,大出52師2旅1團團長王炳照的意外。此前,王炳照就一直住在龍巖,很少到長汀來。誰知,張連三這架勢竟然是將「聯合清剿指揮部」搬到長汀來了。

    1935年1月23日,農曆臘月十九,張連三在長汀縣衙召開「閩贛邊境聯合清剿指揮部」作戰會議。出席會議的有福建斬編第4旅旅長張連三、江西保安第2旅旅長李克建、果命黨龍巖專區專員劉吟、果命黨長汀縣縣長陳菊及其營以上官員共計50餘人。

    小小的長汀縣,一時之間可謂是魔焰高漲!

    會議開了兩天,分為四個場次,最後還做出了一份說得過去的作戰計劃。從中,可以看到張連三這人很不好對付。

    會議開始,張連三提出,必須首先弄清敵情。根據以往情報及民間分析,會議估計共軍的總實力在300人左右,最多不超過500人,最低不低於200人,其武器有重機槍、輕機槍若干,總數不超過10挺。至於共軍隱藏的地點,其於共軍襲擊的是古城鎮,再加上沿途民眾的情報,初步估計共軍隱藏在古城與長汀之北二十公里的天華山區中。

    對於會議得出的這個結論,張連三也表示支持。作為一個老綠林人,他自然知道什麼地方最適合藏人,如果是在古城鎮及長汀之南,那共軍的日子就絕對沒有那麼好過,因為偏南的地方,一來山沒有那麼高,二來也不利於逃竄。

    其次,張連三在清剿策略上提出了新的主張。張連三認為,前段時間,王炳照團進山清剿失誤,最關鍵的是**的戰略目的不明確,發現共軍之後想法太多,其次是**之間的聯絡不暢。如果張斌賢營發現敵情之後,不怕犧牲,緊緊咬住共軍,同時後援部隊能夠跟上,也許就不會有後來古城失陷的後果了。

    為此,張連三提出了一個「四三制清剿策略」。何謂「四三制」?這就是,此次歸屬「閩贛邊境清剿指揮部」的清剿部隊,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為機動力量,由福建暫編第4旅警衛營、重機槍營組成,隨時準備深入山區,支援各部剿匪作戰;第二、三、四部分,分別由暫編第4旅1團何國祥部、52師2旅1團王炳照部、江西保安2旅2團陸有銓部組成,其中,江西保安2旅2團陸有銓部的任務是防止共軍向江西方向逃竄,負責控制的區域為瑞金與長汀交界處;52師2旅1團王炳照部即日起開赴清流、寧化,沿九龍溪一線佈防,防止共軍向北逃竄;暫編第4旅1團何國祥部由長汀出發,直插天華山腹地!

    「諸位,蔣委員長說了,攘外必先安內!共軍為當前國府最大敵人!此次,蔣委員長為了徹底清除閩贛邊境地區的共軍,特別支援了我們一批電台和報務員,難道,共軍的腳板快,還能快過電台嗎?所以,諸位,為黨國建功立業的時候到了!」張連三看了與會的官員們一眼,又接著說道,「我再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此次我來閩西之前,特別拜訪了福建省主席,省主席特別批示:在此次閩贛邊境清剿行動中,凡打死1名共軍,將直接獎勵士兵10元大洋,這一點,各位務必要傳達到每個班排;當然,軍官也會有相應的獎勵,軍官的獎勵也不會少!各位有沒有信心?」

    「有!」在座的人都是聰明人,共軍說厲害確實厲害,但真要說厲害也不怎樣厲害。過去,剿匪時官兵貪生怕死,那是沒辦法。現在,上峰既然捨得下血本,重獎殺敵士兵,所謂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到時,只要把這個獎勵向下面的人一說,說不定一些兵痞會興奮得嗷嗷大叫呢。只是,軍官到底是什麼獎勵,怎麼不見下文呢。

    「好,我說一說此次國防部對軍官的獎勵政策!一個班殲滅共軍達5人以上者,班長升排長;一個排殲滅共軍達20人以上者,排長升連長;一個連殲滅共軍60人以上者,連長升營長;一個營殲滅共軍200人以上者,營長升團長;一個團殲滅共軍600人以上者,團長升旅長!」

    「旅長,我們升了旅長了,你又升到哪兒去呢?」張連三話沒說完,一個下屬就起哄道。

    「呵呵,只要剿滅了共軍,我還擔心升不了官嗎?」張連三很自信地呵呵笑著。

    「那是,那是……」座下眾人忽然都明白了,此次剿匪,陞官發財是大大有望啊。

    「諸位,安靜——」張連三急忙制止下面的私議,奶奶的,老子還沒說完呢,「此次清剿行動,是圍困與清剿並重,以最終殲滅共軍為目的。因此,我們要與各鄉鎮民團建立良好的合作關係。具體地說,就是我們要充分利用民團地熟、人熟的優勢,讓共軍無所遁形;同時,我們**也是民團的堅強後盾。在與民團合作的過程中,我要特別強調,民團是我們的嚮導,是我們的眼睛,如果我發現誰貪生怕死,把民團當炮灰,我發現一個槍斃一個!」

    「明白沒有?」張連三吼道。

    「明白了!」眾人的情緒越來越高。因為,張旅長給他們提供了一條很好的思路,那就是充分利用鄉鎮民團。

    「旅座,我們炮兵營的任務是什麼?」看到張連三說了一陣,與炮兵營屁關係也沒有,炮兵營營長楊啟亮有些坐不住了。

    「炮兵營的任務,就是確保長汀不失!」張連三說道。

    「是。旅長,炮兵營明白了!」楊啟亮畢業於中央軍校炮科,畢業僅四年就混到了炮兵營長的位置,算是能力突出之人了,也深得張連三的信任。

    暫編第4旅炮兵營,共有三個連隊,一個老式山炮連,有老式山炮6門,老式山炮又笨又重,射程有限;一個新式山炮連,擁有4門75mm新式山炮,這東西,在尋常的**中可不多見,這4門75mm山炮,可是張連三把棺材本都掏了出來而自備的,正因為張連三擁有4門不同尋常的75mm山炮,他才能獲得暫編第4旅的編制;另一個則是迫擊炮連,擁有6門60mm迫擊炮,後者在正規編製中,根本就不滿編,一個60迫連,標準編製是12門60迫。

    在**中,火炮是個稀罕玩藝,所以張連三不懂裝懂,將60迫編在75mm山炮一起,一下子就成了擺設。如果是武愛華,他一定會將6門60迫組建為一個迫擊炮排,隨其他陸戰排一起行動,隨時可對戰場進行炮火支援。

    60迫,典型的輕型火炮,其2000米以內的射程決定了它只能是戰術支援武器,必須親臨前線才能發揮作用。

    「張指揮長,眼看年關就到了,是否等過完年之後再進山剿匪?」江西保安2旅下面的一個營長突然問道。

    「呵呵,我到是願意過完年才進山剿匪,可是,國防部的命令要求我們必須在25日之前全線鋪開!」張連三早就想到有人會問這個問題,將手中的電報紙揚了一揚。

    保安2旅的任務是「圍堵」,而不是進山,但此次的圍堵與過去略有不同,過去,他們以營、連為單位,住在鄉鎮就可以了,鄉鎮的條件還算是不錯的;但此次,部隊不只是到達鄉鎮,還必須深入到村寨,即必須全部封死共軍的逃竄路徑。

    見張連三揮舞著電報紙,本來還有疑問的人也打消了發問的興趣。這是軍事會議,如果惹得張指揮長不高興,說不定哪天讓你的部隊去當炮灰,就有苦說不出了。

    會場之中,最苦悶的莫過於52師2旅1團的王炳照了。此前,他的團在龍巖、長汀、古城一線呆得好好的,這個張指揮長一來,他的團就得向北開進,雖然清流和寧化也是兩個縣,但那種鳥不拉屎的地方誰去了誰就意味著倒霉。

    所以,會議結束之後,王炳照的情緒非常不好。

    「團座,我們讓出古城和長汀也未必不是福,讓張連三去碰碰武愛華的共軍,他才會明白,不是我52師的人太孬,而是這股共軍與過去的共軍完全不同。」團部新任參謀張斌賢見王炳照黑著臉,立即開導道。

    因為「聯合清剿指揮部」的成立,盧興邦和黃濟兩人都沒有「處理」張斌賢的興趣,直接把他的營長拿下來了事,這樣,張斌賢順理成章地成了王炳照的參謀官。

    「這麼說,你以前講的那些都是真的?」王炳照一直不太相信張斌賢的匯報,總認為是這傢伙打了敗仗故意將敵情誇大的,至於那些基層軍官和普通士兵的話,王炳照更不會相信,道理是一樣的,誰講了真話誰就會倒霉。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