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抗戰之紅色軍神

第1卷:戰火梟雄 第18章:萬毒大陣 文 / 我是我的國王

    第18章:萬毒大陣()

    但是,要叫武愛華直接加入這支紅軍,武愛華又不太願意,因為,他們的軍事指揮水平只適合游擊戰,而自己所要的,是特種游擊戰,只要條件一具備,就要進行運動戰。

    但是,這個結卻不是那麼好解的。

    「好!就讓我們來打響反抗果命黨囚籠政策的第一槍!」得到這小股紅軍的支持,武愛華心情頓時好轉。

    其實,這個時代的紅軍還是很好說話的,他們對老百姓那是真的好,只是對地主及其勢力,不假辭色罷了。如果武愛華真能給紅軍帶來變化,紅軍肯定是歡迎的。只是,目前紅軍方面並不知道武愛華所圖甚大,如果武愛華此時就把自己的真實想法說出來,說不定會反目成仇呢。什麼時候,紅軍被別人收編過?

    根據武愛華的描述,從這個巖洞,到真如小鎮,有十五公里,一去一回,就是三十公里,所以,武愛華要求選擇四到五人體力比較好的去就行了,至於紅軍到底派誰去,就不是武愛華關心的事了。

    「申仁,你去抓幾支野獸回來,我們烤肉吃了之後,再出發!」武愛華說道。

    「武先生,使不得。如果一生火,就會冒煙,敵人就會發現我們。」鍾副師長立即制止道。

    「放心吧,老鐘,敵人是發現不了的,即便敵人發現了,少於一個連隊,定叫他們有來無回!」

    「那,好吧。」鍾副師長沒再堅持。能在安全的環境裡吃頓肉,這可是紅軍戰士難得的享受。

    「來兩個戰士跟著我,我去你們巖洞外圍佈置一些陷阱,這些陷阱既可以抓野獸,也可以消滅敵人。這樣,晚上的時候,你們就可放心睡大覺了。」武愛華壓根就沒把自己當外人。

    不是兩個人,而是三個人跟著武愛華去佈置陷阱,一個男紅軍戰士,名字叫周長兵,兩個女紅軍戰士,武愛華都熟悉的,一個是茶妹子,一個是張芬。雖然到出巖洞之前,彼此都沒說過一句話,但很快,他們的話就多了起來。

    因為,他們最初不相信武愛華做的東西有用,武愛華試驗之後,他們又覺得武愛華太歹毒,太損人。竹排尖刺,電視裡常見的那種,自然少不了的;撞木,雖然樹木不大,但貴在速度快,如果被擊發,又挨上一下,絕對受重傷;竹刺,單根竹筒,將一頭削尖,長約2米,刺中人絕對穿胸而過;滾石,在懸崖邊佈置,只要絆動,山壁上的滾石將呼嘯而至,群殺傷武器!

    這個季節,野外的毒物譬如毒蛇比較少了,否則,武愛華一定會給敵人來一個「萬毒大陣」,另外,子彈雷也沒有佈置,其原因是這個地方並不適合作根據地,住不了多久,否則,用數百顆子彈做一些子彈雷,只要敵人踩上一顆,那絕對是腳板心被射穿!

    兩個小時後,武愛華大約佈置了二十餘處陷阱,如果敵人真的要來,必定會走這些地方,當然,野獸是否走這兒過,雖然穿越前的武愛華也學過,但並不保險。如果有個老獵人在場,就會發現,武愛華佈置的陷阱,只對大型野獸有用,對於兔子類的小東西則很難說。

    當一行四人回到洞口邊時,申仁提著六隻又肥又大的兔子也回到了洞口。

    「喂,同志,你是怎麼抓到的?」一個紅軍戰士問道,這太神奇了,因為,根本就沒聽見槍聲嘛。這個女紅軍戰士,哪裡知道申仁的本事,那是電子眼尋找獵物啊!即便武愛華,也不敢說出去兩個小時就一定能找到一隻兔子。而且,申仁的速度也不是武愛華能夠比擬的,武愛華的短跑速度,可以達到一秒9米左右,但那是短跑;而申仁是速度是12米/秒,這個速度是長跑速度,因為,申仁的發動機並不是心臟嘛!

    晚六時,一行七人整好行裝,開始向真如出發。他們是,隊長:武愛華;偵察兵:申仁;戰士:周長兵,劉昌秀,張芬,王茜,何秀。後面四位全部是女戰士。武愛華和申仁,也穿上了紅軍的舊軍服。這一仗,是代表紅軍出擊的!所以,要穿紅軍軍服!其實,二人穿著這身衣服根本就顯得不倫不類,一是二人身材高大,而當時的紅軍戰士大多身材較小;二是這兩個傢伙都不願意脫掉腳下的鞋子,申仁是皮靴,武愛華是部隊的軍靴,他們說穿著走路舒服。

    至於隊長,則更是武愛華爭來的。本來,劉指導員還有這個心思,說你又不是紅軍怎麼能聽你指揮。武愛華以作戰任務是自己發起的,紅軍只是協助為由,據理力爭。

    當然,實際上也沒怎麼爭,大家只是議了一議,就決定由武愛華擔任這支小分隊的隊長。

    山路崎嶇不平,艱辛難走,但是,在生物機器人申仁的帶領下,七人小分隊依然健步如飛,大家都吃飽了食物,除了一支槍和幾十發子彈外,幾乎就是空手行軍,不快才怪。

    但是,剛剛走了四五公里路,紅軍,特別是女紅軍的劣勢就顯現出來了,她們,沒力氣了。

    「申仁,慢一點。」武愛華只得出聲制止那個變.態,「找個有水的地方休息一下。」這個山區,溪流水源還是很多的,福建的降水量,一直是全國最多的地區之一。這個季節雖然降水少,但由於植被茂盛,山區蓄水力強,所以大多數溪流都沒斷流。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