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抗戰之紅色軍神

第1卷:戰火梟雄 第12章:敵勢洶湧 文 / 我是我的國王

    第12章:敵勢洶湧()

    武愛華想了想,好像歷史還真是如此。

    藍色的,更讓武愛華哭笑不得!因為,那藍色勢力的負責人名字就叫「武愛華」,這豈不是說的自己。而且,還給了一個不低於上述兩股紅軍勢力的評價,「人數2人,戰力200」,而女紅軍那邊則是「人數12,戰力11」,楚天成那邊,則是「人數21,戰略23」。

    武愛華再看下去,漸漸地明白了,紅色,代表紅軍;白色,代表**或地主武裝;灰色,則代表土匪勢力;綠色,則是一些家族勢力;藍色,則代表著沒有明確陣營的勢力。

    「系統,我怎麼能算是藍色的,你們應該明白的,我還是gd嘛。」武愛華有些不滿。

    「在這個時代,還沒有人承認你的身份,所以,只能代表你沒有明確的陣營。剛才,你雖然做出了努力,想要成為紅色勢力,但對方並沒有接受你。」系統毫不客氣地批評道。

    鬱悶。想起那件事,還真是如此。紅軍為什麼會遭受重大挫折,其中有一個原因,後來都不大說起,那就是這時的黨非常講究革命隊伍的純而又純,譬如剛才抓俘虜的那一幕,按紅軍的政策就是教育一通,給放了,路程遠的還發給路費。將俘虜改編成自己人,直到解放戰爭的東北才有這種壯大自己的一招。

    看來,如果自己加入到紅軍隊伍中,也不得不執行這樣的政策,如果真是這樣的話,武愛華可能要鬱悶而死,明明是壯大自己的機會,明明是好事,可政策竟然不允許。還有,指揮作戰時,同樣如此,勇猛有益而戰術不足,雖然太祖的戰略戰術比較高,但在紅軍中真正吃透那些理論的,還是不多。

    長汀,距上桿嶺13公里,駐有52師一個團的兵力,戰力總計是1900,這麼強大,武愛華也不敢去碰了。

    方圓三十公里的鄉鎮,大約有10處白色力量,最大的力量是「1900」,最小的力量只有50,一個20人的民團,名稱叫「鏟共團」。「臥槽!太牛b了!連老子一個人的實力都趕不上,還敢鏟這個鏟那個!」

    再遠一些,龍巖的敵人就強大了,戰力有12000;江西瑞金方面,敵人戰力有9000。看著看著,再對比數字,武愛華終於明白,戰力是如何計算的了。一般情況下,部隊建制完整,一個士兵的戰力是2,如果士氣特別高漲,戰力會略有增長,譬如那個「鏟共團」,估計是一群鐵桿**分子。而幾處紅色勢力的「戰力」明顯低下,那就是他們遭到新敗,加上建制不完整,又有傷員的緣故。當然,他們的士氣此時也非常低下。

    「哎,對了,系統,這地圖上的敵人要是開走了,或者又增加了怎麼辦呢?」因為,武愛華想到他自己,他到這個時代才2個小時不到,地圖上就有標識,那麼,這種敵情變化怎麼如實地反應在地圖上呢。

    「宿主,這個地圖每個小時有更新。當你研究完了之後,立即放回戒指,下次拿出來就是最新勢力分佈了。」

    「啊,是這樣。謝謝!不過,流動的敵對勢力又如何偵知呢?」

    「請宿主自行摸索。」系統很乾脆。

    花了大約一個小時,武愛華終於將厚厚的地圖翻完了,當然,地形他沒有看,看的主要是幾方勢力,特別是**勢力。

    東至福建永安、漳平、漳州一線,西至湖南東部、南部,南至粵北,北至宜春、撫州以南,分佈著大約5萬人的**、保安團、還鄉團、「鏟共團」等敵對勢力。武愛華好像記得,當時,項英、陳毅留下堅持游擊的人數共有3000餘人,但很快就變成了1000餘人,後來的新四軍,是南方八省游擊力量的總和。此外,這一地區的灰色勢力和綠色勢力也很強大,雖然總人數只有數千人,但這些人,在本質上與黨的主張都是背道而馳的。譬如這個時代的家族勢力,說到底就是地主勢力,只不過,他們相對於那些惡霸地主或者與國府聯繫更加緊密的地主勢力來說,他們比較超然罷了。

    「系統,我現在有多少功勳值,可以兌換麼些武器啊?」將地圖還給系統,武愛華又問道。

    「宿主,你無須說話,只需意念一動,你就能知道系統中你該知道的內容。」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