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重生之征戰歲月

小說博覽 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進退兩難 文 / 柳外花如錦

    日本東南亞派遣軍大敗,從緬北烏濱,一直敗退到璃保,如果不是duli師部隊,突然停止了繼續進攻,總司令官閣下,此刻也許是正在退往馬來半島的路上。

    伊籐回到曼德勒之後,怎麼也想不通,為何會敗得這樣慘,兵力比唐秋離的多,要說是謀略上的失誤,伊籐也不承認這一點,打英國人的時候,伊籐把東方式的謀略,發揮的淋漓盡致。

    曼德勒圍三缺一,璃保大峽谷設伏,飲敦江斷英軍後路,四十多萬英國人,被打得只剩下不到五萬人,從而終結了英國人在中南半島統治幾十年的歷史,這些戰役,都可圈可點,為什麼一遇到duli師的部隊,就連吃敗仗呢?

    而且,還是敗在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唐秋生手裡,伊籐的內心,如何能泰然處之,痛苦的思考了兩天之後,伊籐得出個結論,此次敗仗,不是敗在兵力上,更不是敗在謀略上,而是敗在duli師的超強火力上,從坦克數量到火炮數量和口徑,自己的部隊,都要遜色於唐秋離的部隊。

    平時引以為傲的的大日本帝國皇軍的裝備,遇到了烏濱那場鋪天蓋地的炮火之後,伊籐這才有深刻的體會,差的太多了,退到曼德勒之後,伊籐最大的擔心,是唐秋離部隊繼續進攻,他對於已經傷筋動骨的派遣軍部隊,在這種情況下,能否阻止唐秋離部隊的進攻,心裡沒有一點兒把握。

    預感到面臨的危機,伊籐終於在給大本營的戰役報告上落筆,還不錯,在報告裡,伊籐絲毫沒有推脫責任的意思,也沒有指責那位將領,實際上,也沒有什麼人好指責,急於冒進的野村中將,化為班茂山脈裡的一縷孤魂。

    看不起唐秋離的南雲中將,在德崗,被duli師的炮彈,撕成了碎片,繼任的中澤少將,成為德崗峽谷裡的一蓬飛灰,那個腦水不夠,在關鍵時刻,促使自己下了錯誤決定的參謀長小泉少將,被打發到後勤部門看倉庫去了,想一想,能為自己分擔責任的,一個都沒有。

    伊籐的這份戰役報告,寫的遲澀、艱難,絞盡腦汁,既要如實的說明戰役的情況,緬北的局勢,以及自己面臨的困境,又不能把自己寫的太無能和愚蠢,還要求得大本營和天皇陛下的諒解,引起國內的重視,又不能說得太可憐,還要保持大日本帝國將軍的尊嚴。

    哎呦,可難為死了伊籐嚴三郎大將,就連當年給老婆寫情書,也沒有這樣費腦筋,伊籐把自己關在屋子裡,苦苦思索給大本營的戰役報告,一個腦袋幾個大的時候,在duli師烏濱前線指揮部裡,又是另一番情形。

    唐秋離笑著問唐秋生,「秋生哥,根據你的判斷,伊籐嚴三郎,是否還有繼續北犯密支那的能力?」唐秋生搖搖頭,說道:「伊籐已經傷筋動骨,現在,他不是在考慮是否繼續北犯的問題,而是每天提心吊膽的,擔心我們是否會繼續往曼德勒方向攻擊,伊籐不傻,就他現在的實力,肯定不是對手,要是還想動手,恐怕得向日本國內要兵了,那是幾個月以後的事情了。」

    唐秋離點點頭,說道:「日本人,現在的賭注,都押在東南亞一帶,在東北,在遠東的外興安嶺一線,朱可夫的蘇聯遠東方面軍,牽制著日本海外最大的作戰集團關東軍,鐵漢兄的部隊,陳兵遼西半島,眼睛緊緊盯著東北腹地,日本人在北方的軍力,絲毫不敢減少。」

    「如此一來,日本人想要往東南亞增兵,就得在國內編組新部隊,這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辦到的,日本人對華戰爭,打了三年多,在中國大陸上,丟了至少一百多萬兵力,他們國內的後備兵力,應該捉襟見肘了,也無法開闢新的戰場,我倒是希望日本人能知難而退,從中南半島撤兵,這樣,也省了我很多力氣。」

    最後這幾句話,唐秋離幾乎是自言自語的說著,唐秋生和常風聽明白了,他們都是duli師核心高層,自然知道師長唐秋離的東南亞戰略部署,不過,誰也沒有接話,都靜靜的想著問題,常風的心裡,有個疑問,日本人真的甘心在中南半島的失敗嗎?

    伊籐在給大本營的緬北戰役報告裡的內容,還真讓唐秋生給猜測對了,在報告的結尾,伊籐列了一個長長的單子,要兵、要炮、要坦克、要飛機、要物資,什麼都要,尤其是炮兵,伊籐一開口,就要了十個旅團。

    目前的僵局,是伊籐最不願意見到的,被動的防守,更不是大本營制定的東南亞戰略計劃的核心要旨,就算伊籐想守,大本營也不會答應,何況,在中南半島東部,唐秋離還有兩個主力兵團,在往緬北方向靠過來。

    想守,能守得住算?伊籐也不是沒有想過,以現有的兵力,一部分牽制璃保對面的duli師部隊,大部分兵力,東渡薩爾溫江,往中南半島東南部發展,可唐秋離的兩個主力兵團,就在薩爾溫江一線,如同兩隻老虎,堵住伊籐東進的野心。

    往西攻擊,西渡伊洛瓦底江,通過緬甸西部狹長的走廊地帶,可就是印度的邊境,難道要去印度,再於英國人作戰嗎?伊籐想想就洩氣了,複雜的地理環境不說,廣袤的印度東部地區,就打剩下的這三十多萬兵力,撒進去,連個影兒都看不到。

    何況,這是逼著英國人和自己拚命,大本營也不會答應,根本違背了大本營既定的東南亞戰略,無論從哪方面考慮,伊籐都覺得,選擇攻擊緬北密支那,都是最切合實際的,最符合帝國的利益,英國人被自己攆出中南半島之後,帝國唯一的敵人,就是唐秋離的duli師部隊。

    只有徹底擊敗或者是消滅這個支那魔鬼,中南半島才會永遠的劃入大日本帝國的海外版圖,可伊籐現在的本錢不夠,如果他要求的補充,全部到位,伊籐在第一時間,就會揮刀殺奔緬北,殺向唐秋離的duli師部隊,把烏濱慘敗的恥辱,重新改寫。

    伊籐就跟一匹受傷的狼似的,躲在角落裡,一邊舔舐著傷口,一邊用陰冷、仇恨的目光,看著烏濱、看著密支那、看著緬北,更看著唐秋離,悄悄的磨礪牙齒。

    伊籐的緬北戰役報告,遞交到日本大本營之後,立即引起了日本軍方高層的極度震動,在緬北打得英國人魂飛魄散的伊籐嚴三郎大將,在支那魔鬼唐秋離的手裡,吃了大敗仗,部隊損失三分之一,被迫退守緬甸中部的璃保,隨時都會面臨著支那duli師的兇猛攻擊。

    首先是裕仁天皇,又發了脾氣,他簡直無法想像,為什麼一個個赫赫有名的帝國戰將,面對唐秋離的時候,總會吃敗仗?從華北到淞滬,從支那南方到緬甸,一個個高級將領折戟沉沙,難道,這是帝國將軍們的宿命,這個支那魔鬼唐秋離,是他們繞不過的一道坎兒?是自己大東亞夢想的剋星?

    裕仁也看了伊籐的報告,說實話,對於這個獅子大開口的傢伙,天皇陛下的腦袋都大了幾號,他要的東西,幾乎把本土的軍事潛力搜刮乾淨,那麼,滿洲呢?遠東外興安嶺呢?南中國海的那幾個島嶼呢?怎麼辦?

    於是,天皇陛下在寢宮裡,用最惡毒的語言,咒罵著伊籐大將,把他所有的女性親人,問候了無數遍,全然忘記了,就在東南亞派遣軍飲敦江大勝利之後,給伊籐嚴三郎那些譽美之詞,聽得那些侍從武官們,膽戰心驚,生怕天皇陛下一怒之下,制裁了這個為帝國打敗英國人的名將。

    他們想錯了,裕仁天皇發了一通脾氣之後,吩咐下去,立即召開御前軍事會議,研究東南亞派遣軍的問題,裕仁當然不會處置,為帝國立下戰功的伊籐大將,這樣能打勝仗的將軍,他還捨不得,主要是,裕仁心疼。

    維繫在遠東外興安嶺一線,與蘇俄人對峙的近百萬關東軍部隊,已經讓日本政府的財政和資源吃緊,否則,裕仁的眼睛,也不會盯上自然資源豐富的東南亞一帶,不惜與老牌的資本主義強國英國開戰,伊籐打敗了英國人,卻敗在支那魔鬼唐秋離的手裡,事到如今,裕仁就算想收手,也不可能了。

    御前軍事會議,開的不太順利,參加會議的高級將領們,分成了意見相左的兩派,還是老傳統,陸軍和海軍,尿不到一個壺裡,陸軍主張,立即按照伊籐君的的請求,給東南亞派遣軍,補充所有的兵力、裝備和物資。

    陸軍的理由是,已經在緬甸與支那魔鬼唐秋離的部隊交手了,就不可能也不允許收手,否則,帝國只有修改東南亞整體戰略計劃,拱手把中南半島讓給支那人,這對於帝國來說,不僅僅是恥辱那麼簡單,還會失去戰略物資和能源基地。

    海軍方面的意見,正好相反,與其在中南半島與支那魔鬼唐秋離糾纏,而且,短時間愛之內,看不出取勝的希望,陸軍的任何一名將領,都不是唐秋離的對手,因此,海軍主張,往南太平洋方向發展,與美國人爭奪那裡的控制權。

    接著,就是互不相讓的一頓爭吵,裕仁眼神憂鬱之中帶著陰沉,沉默的看著吵得面紅耳赤的,十幾個陸海軍高級將領,臉色越來越難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