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四百六十三章 自薦 文 / 子一十四
第四百六十三章自薦
朱天保的折子剛交上去,大伙還沒回過神,正在暢春園養身體的康熙就怒氣沖沖的將朱天保叫去訓了一頓,沒經過廷議,火速給他冠了個不忠不孝的罪名,直接推出去斬了。
如此一來,大伙都知道,廢太子是斷然沒戲了,所有的目光立馬全聚焦到了老十身上,弘暄可跟著在暢春園呢…
九阿哥也不再彆扭了,找到老十,詢問是不是派人去試探一二。
老十也正有此意,康熙如今老了許多,自己若不積極點,萬一朝臣又一股腦兒的推舉八阿哥,康熙也許沒那魄力再使出雷霆手段風風火火的收拾一幫重臣。
因此,老十和九阿哥琢磨了很久,好容易才找了一個與九阿哥八竿子才打得著的五品侍郎,當然,和老十則是拐了十八道彎也沒搭上關係,讓他預演了一遍,經過幾番指導,綵排驗收合格後,兩兄弟終於拍板決定讓他第二日大朝會時隆重推出老十。
不過,鑒於八阿哥的前車之鑒,九阿哥和老十沒去拉選票,兩人都明白了,遇著乾坤獨斷的康熙,官意什麼都不是,也就懶得去做無用功了,還招人眼…
不想,第二天老十和九阿哥安排的人還沒出列,弘暄的師傅,那個不近人情的朱軾就悍然給康熙上了道折子,請康熙立老十這個嫡子為儲君,以固國家之根本。
朱軾此舉一出,老十第一個反應就是拿眼去瞄弘暄,見弘暄也是一臉的茫然,便趕緊去瞅康熙的表情。
不是老十忘了九阿哥,而是為了避嫌,表示他們沒安排人推舉老十,所以九阿哥今日特意沒來上朝,因此,老十便沒再和人進行眼神交流,直接盯大老闆去了,害得十四費了半天勁兒,也沒和老十對上焦距。
朱軾一出來,所有人都在琢磨了,朱軾可是康熙給弘暄指定的師傅,但是和弘暄打交道的時日又不是特別長,所以,十之**沒準是得了康熙的授意…
果然,大伙的猜測得到了幾分證實,康熙沒惱,而是非常冷靜的請大伙討論。
但是,不巧的是,老十回過神來了,趕緊跪下,想謙虛兩句,說兩句惶恐之類的場面話,好像按常理應該這麼表演一番,不想康熙卻很不給面子的說:「還沒定論呢,你急什麼?」哽得老十瞬間便滿臉通紅,只好怏怏的站起來。
本來這就已經夠尷尬的了,不想,整個朝堂上竟然鴉雀無聲,讓老十更覺得沒臉了,倒不是因為沒支持者,而是因為沒想到支持者們這麼笨,不就沒事先串聯嘛,怎麼連隨機應變都不會?
其實,這倒還真不能怪支持者,本來人家是要高亢的附議的,可沒想到康熙又馬上挖苦了老十一句,大伙自然要往深裡琢磨了,加之老十又沒事先通知,一個個便沒輕舉妄動…
因此,這場面便尷尬起來。
關鍵時刻,新任果毅公老十的四舅舅殷德底氣不足的來了句,「臣附議。」感動的老十都要哭了,要知道殷德襲爵後可是刻意和老十保持了距離的,一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當悠閒公的架勢…
不過,老十立馬又無語了,因為康熙問了句:「為什麼?」
而殷德的答案是,老十是他外甥,他要不支持,於情於理說不過去,一副非常非常勉為其難的模樣…
康熙沖老十翻了個白眼,老十心想,誰給我當舅舅又不是我能選的,怎麼能怪我啊,滿臉的鬱悶。
場面太過冷清了,康熙大概也不落忍,又說了句,請大家多多發言,保證不因言獲罪…
還好,老十和九阿哥安排的人此時清醒了,連忙出列,表示願意保舉老十。
康熙揚了揚眉,還是問了句老話,「為什麼?」
五品侍郎清了清嗓子,深情並茂的將昨夜反覆背誦的稿子朗誦了一遍,一看就是早有準備的,不由得讓康熙多看了老十一眼。
此人的表演太完美了,完美得一看就知道其中大有貓膩,因此其他人以為這人大概也是康熙安排的,正想捧捧場,卻發現康熙又很有深意的瞄了老十一眼,於是,大夥兒又退縮了,中立者決定繼續明哲保身,支持者打算保存有生力量,堅決不讓康熙將老十的勢力給一鍋端了,反對者則認為滿朝的沉默更能羞辱老十,比任何惡毒的語言都管用,便拿定主意,繼續來個此時無聲勝有聲。
於是,康熙便開始點名了,不過,卻放過了朝臣,而是非常惡毒的依次點皇子的名,「三阿哥,你怎麼說?」
三阿哥打了激靈,很為難的張口道:「太子關係到國運昌盛,兒子不敢妄言。」
四阿哥則說請全憑康熙聖裁;
五阿哥和七阿哥表示他們和三阿哥、四阿哥是一個意思;
八阿哥也沒大度的支持老十,而是將球拋還給了康熙;
「十二阿哥,你是個什麼說法?」康熙看來很有耐心。
不過,十二阿哥還沒發言,老十就插話了,「皇阿瑪,您還沒問兒子呢。」
不光康熙,朝堂上所有人全楞了,老十沒發燒吧?
不過,康熙很快就找回了感覺,抬了抬手,很威嚴的准許老十發表意見。
不想老十頭一句話就震撼了全場,「對於朱大人的提議,兒子附議。」
弘暄有些急了,忙朝老十使勁的眨眼睛,附議這個台詞可不應該是老十的。
殷德深深的埋下頭,不忍去看同僚們臉上的五顏六色。
十四無比的懊惱,眼看著馬上就輪到自己了,老十怎麼不忍忍呢?
康熙雖然在不經意的摸著拇指上的扳指,但眼神卻越發嚴肅起來。
老十沖四周行了一圈禮,道:「胤哦唐突了,請諸位大人見諒。」然後則正視康熙道:「皇阿瑪,兒子之所以附議,基於以下幾個原因:一,二哥辜負了皇阿瑪,如今嫡子只剩兒子一個了,從貴來說,兒子是當之無愧的人選,諸位兄弟中沒人能越過我去,四哥雖然養在孝昭仁皇后身邊,但並未認在先皇后名下,所以,要選嫡,只能選兒子。」說完,老十還看了四阿哥一眼。
康熙緩緩道:「我大清講究立賢。」
老十也不膽怯,道:「請問皇阿瑪,這賢字做何解?」
康熙指了指弘暄,「弘暄,給你阿瑪說說。」
弘暄忙引用《說文》中的解釋,道:「賢,多才也。」
老十沒去糾結於賢到底該是個什麼意思,而是沖康熙道:「皇阿瑪,古往今來,若論賢,怕誰都比不上孔子,可他能當國君嗎?別說當國君了,就是魯國大夫他也當得磕磕絆絆的。」
康熙沒制止老十,默許繼續。
於是,老十便開始大放厥詞了,「兒子夠不夠賢,可能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是,兒子認為,作為儲君的賢德,兒子是一樣也不少,第一,兒子孝順…」聽得康熙連翻了兩個白眼。
老十很聰明,用了個過去式,表示雖然他惹過康熙生氣,但在大是大非面前可是從來都站穩了立場的,凡是康熙支持的,他就支持,凡事康熙反對的他就反對,他到哪兒都堅定不移的高舉著康熙理論這個大旗…一句話,就是要康熙放心,弒君奪位的事,他是幹不出來的,康熙完全可以放心有個善終。
然後,老十指出了第二點,他行事有魄力,探沙俄、奪呂宋,換個人試試,早不知死哪兒去了;
第三,他重情義,對阿靈阿那簡直是以德報怨的典範了;
第四,不恥下問是他的座右銘,在他的字典裡,壓根就沒有不懂裝懂這四個字,所以,在他手裡是絕不會有荒誕的政令發出的,不信,歡迎大家到呂宋島和安居島考察;
第五,他知人善用,懂得分工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連海盜都能合理應用,還有什麼人才是不能用的呢?不信,繼續歡迎大家到呂宋島和安居島參觀學習;
第六,他善於分析調查,不停留於表面現象,不信,請看他是如何整治軍中空響的;
第七,他腦袋也夠使,在和洋人的爭鬥中,就沒吃過啞巴虧;
第八,他後院穩定,為他大展拳腳開展事業奠定了有力的基礎,而且對打擊裙帶關係非常有利,給廣大有真才實學但卻沒背景的寒士提供了更多的機會;
第九,他後繼有人,弘暄可是得了康熙親傳的,對康熙的大政方針那是有深刻的領悟,至少在兩代人的時間內,大清的萬年基業是十分安全的;
第十,要想找個和康熙一樣多才多藝、文治武功樣樣精明的繼承人,那是癡人說夢,因此,在太子人選上,大伙其實更應該看重的是候選人的心胸,是否虛懷若谷,是否能聽得見忠言逆耳,而幸運的是,他打小聽得最多的就是批評聲,所以,不會被人一罵就跳得八丈高;
老十說完了「十條」後,還覺得不夠盡興,最後又表示他其實是康熙諸多兒子中最像康熙的,與康熙有一樣的志向,「待長而傚法皇父,黽勉盡力。」
說完後,老十跪下了,給康熙磕了一個頭,懇請康熙看在他有膽量正大光明爭取的份上,給他一個機會。
而老十的支持者此時也明白了,不管朱軾是不是打了老十一個措手不及,反正,老十是選擇這個時機奮力一博了,此時還不站出來,等著老十日後來清算啊?
於是,兵部的,理藩院的以及戶部的一下跪出了十多人:「臣等願舉薦十阿哥。」連工部都有一人參與。
莊親王也出列了,「敦郡王所言甚是,既然找不出和皇上一樣英明神武的儲君,老臣願薦寬厚的敦郡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