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都市小說 > 極品都市太子

正文 第二千四百四十九章 金融大鱷來了! 文 / 盡歡朝夕

    京城飛往南粵的飛機上,劉鎰華正皺著眉頭苦思冥想如何破解索羅斯的進攻,現在東南亞金融危機越來越厲害,香港的股市真的動盪不安啊!

    1997年香港回歸之前,不但爆發了金融危機,讓索羅斯一夥捲走打量錢財,把個亞洲砸的稀巴爛,儘管香港在華夏的支持下,沒有崩潰,但是華夏也陪進3000億左右,可謂損失慘重。

    還有的就是,英國政府歸還香港也許在撒切爾夫人時代是誠心的,但是到了這一年,絕對是不情願的,於是在回歸之前,把香港能拿走的東西,無論錢財物件統統都帶走,若不是地皮帶不走,恐怕要掘地三尺。

    當時的劉鎰華聽到此消息,對英國紳士極為鄙視,所謂的紳士也不過是出爾反爾,心裡變態的淺薄之輩。

    1997年3月2日索羅斯攻擊泰國外匯市場,引起泰國擠兌風潮,擠垮銀行56家,泰銖貶值60%,股票市場狂瀉70%。由泰國引起的金融動盪一直蔓延到亞洲的北部乃至俄羅斯,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台灣、日本、香港、韓國均受重創。

    這些國家和地區人民的資產大為縮水,亞洲人民多年來創造的財富紛紛貶值,歐美國家利用亞洲貨幣貶值、股市狂瀉的時機,紛紛兼併亞洲企業,購買不動產,以其1%的代價輕易獲取了百分之幾百的財產。

    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後,由於社會動盪,經濟蕭條,導致人們對政府信任度下降。在野黨、反對黨紛紛指責執政黨,於是,泰國的政府被推翻了,印度尼西亞的蘇哈托政府被推翻了,日本橋本龍太郎下台了,俄羅斯一年之內換了六屆總理。

    劉鎰華回想起這些。總結起來,金融危機之所以出現,除了必要的外界因素,比如國際金融炒家聯合某些默許的政府之外,另一方方面,則是亞洲本身的問題。

    許多東亞國家的信貸市場畸形發展,日本、韓國、泰國、馬來西亞等國的國內信貸額與gdp之比均高達115%—200%;另一方面。其資本市場又不成熟或發育不全,致使企業過度依賴商業銀行的間接融資,而銀行又過於依恃政府的「主導」與擔保,導致銀行信貸過度擴張,銀行不良債權或壞賬過大。

    相比美國等發達國家,它們從商品市場、貨幣市場、債權市場、證券市場、期貨市場到衍生品市場。大約經歷了200年的歷程。如:紐約證券交易所,是200年前由24名商人在曼哈頓南段一棵梧桐樹下簽訂一份定期交換各州政府發行的債券協議開始的,過了25年才成立了紐約證券交易所理事會。

    1863年成立紐約證券交易所,之後又發展起了貨幣市場、債券市場及期貨市場,戰後又發展了衍生品市場,因此,每種市場、每種機制和制度工具。都是千萬人在經濟實踐中根據活動的需要而協議採取的,並通過千萬人的實踐才逐步形成共同的制度、機制和工具,形成了比較完整的運行、監管的制度與規則。

    而亞洲國家則是短短幾十年間就建立起來,套用醫學用言,便是先天不調,導致後天失調,如今索羅斯那邊想必此刻美國歐洲那邊正緊鑼密鼓的張羅著吧。

    劉鎰華下了飛機,立刻拉著周詩媚和肖若晴研究如何對付索羅斯。劉鎰華也沒有保留地把將來可能發生的事情告訴了周詩媚和肖若晴。

    肖若晴好像時間沒有看到劉鎰華。興奮的不得了,老是在劉鎰華面前嘰嘰喳喳。

    「鎰華,那個索羅斯也沒有這麼厲害?我可不相信!」看到劉鎰華這樣說,肖若晴有點不服氣道。

    劉鎰華笑道道:「你們相不相信我不管,反正我把該說的都說出來,到時正華集團損失了,我可要打你們屁股!對了詩媚。你再向上面提醒一下,有備無患!國家常提這四個字,最好從現在開始,密切注意整個亞洲。尤其是東南亞,因為照我預計,他們要是真的下手,肯定先挑軟柿子捏,我想,菲律賓,泰國,新加坡之類的小國很有可能是他們下手的對象!」

    肖若晴突然插話道:「鎰華,呵呵,好像你就是金融專家一樣哦,既然挑軟柿子捏,為什麼不找越南去?」

    劉鎰華無奈道:「肖若晴同學啊,你想要偷東西的時候,是挑窮人家還是富人家?」

    肖若晴笑道:「你當我是白癡啊,當然是挑有錢人啊,窮光蛋誰偷啊!」

    劉鎰華和周詩媚同時翻了個白眼,你還知道啊,

    劉鎰華無奈的攤了攤雙手,道:「原來白癡也知道自己是白癡?嗯,這話怎麼說的這麼彆扭呢!」

    肖若晴登時窘的滿臉通紅,她依然狡辯道:「哼,我是故意逗你玩!」

    劉鎰華懶得理她。

    周詩媚問道:「鎰華,如果真的如你所說,會發生這樣的事情,你預測一下,會有多大的規模?」

    劉鎰華默然半晌,道:「席捲整個東亞包括東南亞,損失慘重!香港也是損失慘重!香港啊,這一場我們絕對不能輸掉!」

    周詩媚道:「鎰華,如果我們不出手,香港會變成什麼樣子?」

    劉鎰華哼道:「什麼樣子?我和你們說一下這一次的金融危機的起源和未來的發展趨勢吧。」

    1997年1月份,索羅斯基金聯合其他國際對沖基金開始對覬覦已久的東南亞金融市場發動攻擊,一開始就是大肆拋售泰銖,泰銖匯率直線下跌。

    在對沖基金氣勢洶洶進攻面前,泰國央行入市干預,動用約120億美元吸納泰銖,一方面禁止本地銀行拆借泰銖給離岸投機者,另一方面大幅提高息率,三管齊下,泰銖匯率暫時保持穩定。

    劉鎰華打算在索羅斯攻擊香港之前,全力跟隨,不用猶豫,屆時真的到攻擊香港前,能勸就勸,雖然知道這是不可能勸動的事情,也根本不現實,然而劉鎰華根本就沒想到能勸動,只不過走個形式罷了。

    到了那個時候,整個經濟體系已經崩潰,面對巨額金錢,哪個人不眼紅,金融市場走向讓他們必須走下去,這只是以進為退之計。

    1997年3月3日泰國中央銀行宣佈國內9家財務公司和1家住房貸款公司存在資產質量不高以及流動資金不足問題。索羅斯及其手下認為。這是對泰國金融體系可能出現的更深層次問題的暗示,便先發制人,下令拋售泰國銀行和財務公司的股票,儲戶在泰國所有財務及證券公司大量提款。

    以索羅斯為首的手持大量東南亞貨幣的西方對沖基金聯合一致大舉拋售泰銖,在眾多西方「好漢」地圍攻之時,李鑫也跟在量子基金後面瘋狂打壓泰銖。由於出了劉鎰華這個變數,使得索羅斯又能多動用百多億美金。泰銖一時難以抵擋,不斷下滑,5月份最低躍至1美元兌2670銖。泰國中央銀行傾全國之力,於5月中下旬開始了針對索羅斯的一場反圍剿行動,意在打跨索羅斯的意志。使其知難而退,不再率眾對泰銖群起發難。

    香港回歸後,然而其間國人除了日漸期盼的回歸之外,伴隨而來的,卻是亞洲金融界的日漸加劇的動盪不安。

    在泰國中央銀行聯合新加坡動用120億美元巨資吸納泰銑並傚法馬哈蒂爾在1994年的戰略戰術,用行政命令嚴禁本地銀行拆借泰抹給索羅斯大軍。(。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閱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