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回到唐朝當皇帝

小說博覽 第六百二十一章 陰謀的強大 文 / 七月初三

    聽完楊恩的敘述,李恪沉思了片刻,便命令王長將許敬宗召到自己的書房,這次他回長安時刻意帶上許敬宗,目的就是為了防止不必要的意外,或者防止別人給自己使陰謀。%網

    李恪很也清楚自己的弱點和強項,使用計謀,特別是陰謀詭計方面,許敬宗要比他強十倍。就像吐蕃五千精騎騷動案,便是許敬宗的傑作,他吐蕃精騎進軍營紮營時就好酒好肉的管著他們,等到數天過去時吐蕃精騎放鬆了對唐軍的警惕,而這時他便設計鷹衛假扮吐蕃人混到營地,祿東贊和桑熊喝醉那晚上,趁機煽動已經喝醉的吐蕃士兵,才會有軍營鬧事的事情生。

    王長離開沒多久,許敬宗就走進李恪的書房。

    「殿下——」許敬宗給李恪施禮。

    「延族,你幫我分析分析,祿東讚他這是想做什麼!」李恪淡淡的說道,「剛才本王進宮,父皇就下旨讓本王迎娶吐蕃公主,本王思不得其解!」

    「殿下,吐蕃祿東贊要讓桑央公主跟你完婚?」許敬宗也的愣住了,理論上吐蕃派遣公主入長安是給皇上做嬪妃的,可現怎麼又讓李恪跟吐蕃桑央公主完婚呢?

    「是啊,所以,本王才讓找你來幫本王分析分析啊!」李恪有點苦惱的說道。

    許敬宗沒有及時說完,而是陷入了沉思之,李恪也沒有催促,就那麼的靜靜等待。

    半響,許敬宗目光閃過一絲精光。

    「殿下,吐蕃公主入唐完婚,他們的真實目的是什麼?」許敬宗問道。

    「吐蕃想通過和親的方式跟大唐和談!」李恪淡淡的說道。

    「那誰又是力主對吐蕃兵的主戰派呢?」許敬宗繼續問道。

    恍然之間,李恪似乎已經清楚的意識到了問題的關鍵之處。

    「沒錯,祿東讚的心思就這裡!」李恪冷冷的說道,「可就祿東贊一個人,他能想出這樣的對策嗎?他能左右其他大臣和父皇的想法嗎?」

    「那是自然不能!」許敬宗說道,「可要加上另外一個些力主和談的人呢?」

    「長孫無忌?」李恪吃驚道。

    他的影響當,長孫無忌再怎麼奸詐,可也不會大唐的國策上做出什麼不妥的舉動。可是為了這次的和談,他然會讓自己娶吐蕃公主。

    李恪真的不敢相信,長孫無忌會這樣做。

    「殿下,你想想,等再過兩年時間,你西征吐谷渾和吐蕃的戰爭結束,那時候你的功勞有多大嗎?那時候你又為大唐立下了多少功勳碼?」許敬宗很慎重的說道,「北征突厥,除掉了大唐的心腹大患頡利;西征吐谷渾,徹底的將吐谷渾滅國,再滅了吐蕃,那大唐的版圖會擴大多大,這點你心裡很清楚。到時候皇上要會怎麼封賞你才能表彰你的功勳呢?免去你的職務,讓你閒賦長安,變相的貶斥你?或者讓你繼續坐鎮邊關重鎮,將自己的勢力繼續擴大?」

    李恪沒有說話,對於這個問題,他想的很清楚,他也已經做出了針對性的安排。然而,這裡聽到許敬宗這麼一說,他倒是覺得問題並沒有他自己想的那麼簡單。因為,他想放權,並不代表著李世民會認為他心甘情願的放權,並不是意味著朝大臣也這麼想。

    「殿下,皇上是自古少有的明君,他豈能因為你的戰功而懷疑你呢?可不這樣那又該怎麼樣才能嘉獎你的功勳呢?」許敬宗很冷靜的分析道,「那就只有一條路,貶黜李承乾的太子之位,立你為太子。」

    許敬宗話說到這裡便沉默不語。

    確實,作為李恪的絕對心腹,他才敢這麼大言不慚的評論李世民。要是其他人面前,他絕對不會做出這麼一番分析,加不會猜李世民的心思。

    「這個結果我們想到了,那長孫無忌自然也想到了。長孫無忌一直都支持李承乾,跟你是死敵,他很清楚你立為太子之後他的處境。所以,為了他和他的家族,他這樣做也情有可原,能說的通,而他的目的是想通過和談的方式限制本王西征吐蕃,讓殿下你少了這一份戰功?」許敬宗繼續說道。「殿下,你的心裡,消滅吐蕃是為了子孫後代著想,可不少朝大臣的心認為你針對吐蕃的強烈開戰,只想給自己積累功勳啊,這難免讓他們將問題想的複雜化,而給了長孫無忌可乘之機。」

    「難道長孫無忌的目的就這麼簡單嗎?」李恪問道,「他認為本王跟吐蕃公主成親就能改變自己的立場,不對吐蕃開戰了嗎?」

    「不是——」許敬宗很肯定說道。

    李恪沒有說話,靜等許敬宗繼續分析。

    「殿下,只要你跟吐蕃公主成婚,你們就是夫妻,這是不容爭辯的事實,而你攻打吐蕃,這吐蕃公主立場而言,他的丈夫率軍打自己的父親,這對她的打擊很大。」許敬宗分析道,「你想想假如,你率軍攻破邏些,擒獲了松贊干布還好,以松贊干布的個性,他會選擇自殺,絕對不會苟活,松贊干布自殺之後呢?吐蕃公主會怎麼想呢?當你回到長安的時候,當皇上想立你為太子的時候,吐蕃公主要是突然自殺話,那個時候你的聲譽會受到影響,皇上的壓力會就增大,他能力排眾議立你為太子嗎?」

    李恪沒有說話,他靜靜的陷入了沉思。確實,就像許敬宗說的一樣,要李世民跟大臣商議罷黜李承乾而立自己為太子的時候,吐谷公主突然自殺,那對自己的聲譽會影響很大。自古冊立太子,對太子人選的要求很嚴格,特別的德行方面是很注重,而要是這種緊急情況下出現吐蕃公主自殺的問題,那大臣們就可以名正言順的反對冊立自己為太子。而只要自己這次爭奪太子之位失敗,那還有今後嗎?肯定沒有!

    想到這裡,李恪出了一身的冷汗!他沒有想到長孫無忌給他挖了這麼大的一個坑,將計謀設了三四年之後自己為關鍵的時刻。

    要不是許敬宗這個陰謀高手給自己分析,李恪覺得自己到時候怎麼被長孫無忌整死也不知道。

    半響,李恪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緒,向許敬宗問道,「那延續的意思呢?」

    「殿下,皇上下旨讓你迎娶吐蕃公主,你還有其他的選擇嗎?」許敬宗淡淡的說道,「其實,現只要我們清楚了長孫無忌的陰謀,我們何不將計就計呢?只要用吐蕃公主迷惑長孫無忌,到時候緊要關頭,只要處理好吐蕃公主的問題,那豈不借勢而起嗎?」

    「恩——」李恪點頭道,「延族說的對,那就這麼辦!」

    李恪也覺得為今之計也只能這樣!

    隨即,他又向許敬宗說道,「聽說這段時間,吐蕃桑熊經常出入長安城各坊酒肆茶樓,你覺得這個問題是否值得我們重視呢?」

    「殿下,祿東贊此行到長安,恐怕不止是想跟大唐和親和談這麼簡單!」許敬宗分析道,「吐蕃跟大唐遲早有一戰,這一戰還沒有結束的時候,誰也不清楚到底那方能夠取得勝利。因為,吐蕃要想舉國而戰的話,他們五十萬大軍絕對不是大唐能夠抗衡的!」

    許敬宗說完,停頓了一下繼續說道,「所以,吐蕃祿東讚的目的很簡單,就是想要這段空閒的時間內找個盟友,好吐蕃跟大唐開戰的時候給大唐造成一些麻煩。」

    「那除了高麗和扶桑之外還有其他國家嗎?」李恪不屑的說道,「這兩個國家就喜歡落井下石!」

    「很有可能啊殿下,桑熊有可能就是秘密接見高麗扶桑的使者!」許敬宗說道。

    「哎,這幾天福壽膏的販賣讓本王軍費方面沒愁過,可也讓高麗和扶桑兩國搞得民怨沸騰。」李恪憂心的說道,「經你這麼一說,還真該值得注意,高麗和扶桑沒多少軍隊,軍隊的戰鬥力也不強,可要大唐跟吐蕃開戰的關鍵時刻他們東北和沿海一帶作亂,又可能會影響到整個戰局!」

    「恩——」許敬宗也附和道。

    「延族,你送信讓朱童調集太原的一半暗衛入長安,這部分由你負責,務必要搞清楚吐蕃祿東讚的真實目的。」李恪命令道。

    「諾」許敬宗領命。

    「對了,你也給阿史那雲送信,讓她們來長安!」李恪又說道。

    「微臣明白!」許敬宗告辭離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