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回到唐朝當皇帝

小說博覽 第五百九十六章 諸將的聚會一 文 / 七月初三

    沒過幾天,兵部就派來兩左右兩衛五萬大軍。而且,領軍的主將不是別人,正是千牛衛將軍李仙重。他是李言的兒子,是屬於李恪一系的人。所以,這使得李恪對左右兩衛的調配權有了絕對的話語權。而從李仙重的口,李恪聽到了讓他驚訝的一個軍方之的人事調動,那就是蒙昭得到了李世民的賞識,被提拔做了千牛衛將軍的位置,頂替了李仙重離去之後的位置。對於李仙重,他身為千牛衛將軍,統領兩衛五萬大軍,以他的資歷和地位絕對很合適,可像蒙昭來說,他千牛衛沒待多久,也沒有多大功勳,這次被提拔的這麼高,可謂是一朝飛昇。而李恪也從這份任命看到了李世民對他的一個態,那就是李世民還是很信任他,很信任陸軍學院的學生。

    因為,李仙重是自己一系的將領,由統領兩衛五萬大軍,李恪對兩衛做了一下調整,將兩衛五萬大軍合併組成了一支的大軍,李恪稱之為衛軍,衛軍有騎兵兩萬,步卒三萬。又將李愔和李宗兩人調到衛軍之做騎兵主將和副將,讓兩人輔佐李仙重。

    經過這樣的調整,涼州城裡頓時就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有了三股強大的軍隊,分別是北府精騎,衛軍和朔方士卒。北府精騎分別是狼騎營,鬼面騎,重騎營和幽州鐵騎,突厥精騎組成,朔方士卒則有守城步卒和孫貳朗的兩萬陌刀兵組成。

    雖然,朔方步入來了冬天,暫時是沒有了戰事。可李世民的旨意已經下達,那就是繼續戰鬥。所以,李恪自己也不敢鬆懈,下達命令,讓各軍主將加緊操練兵馬,等到來年開春繼續大戰。一時之間,涼州城是喊殺之聲震天,戰馬嘶鳴,戰爭氛圍很濃烈。

    時間慢慢的過!不知不覺見涼州城披上了一層厚厚的銀衣。

    這天,時間已經到了十二月二十五,這天是李恪下達朔方諸將齊聚涼州城的日子。

    李恪所謂的聚集諸將,一是想傳達李世民和朝廷的旨意,給大家繼續作戰的信心,跟諸將商量來年的戰術安排,二是想跟跟誰自己多年的將領說說話,談談一些他們的私事和他自己今後的權利構想問題。

    所以,十二月二十五這天,朔方三線將領都聚集到了涼州城,北線來到涼州的將領是杜君綽和扎德勒,作為靈州大都督,龐孝泰很自然是肩負了守城的大任,而且,他也清楚這是漢王黨一系的聚會,他來參加不符合自己的身份。南線前來的將領是蘇定方和陳其兩人以及薛崇,郭侍封被蘇定方留了南線大營統帥十萬大軍。李恪從蘇定方的安排上看出了郭侍封這幾年的成長,他覺得很欣慰,因為郭侍封也是他想刻意培養的優秀將領,才會將他放到蘇定方身邊,跟蘇定方學校兵法韜略,而現蘇定方能夠將他單獨留南線大軍大營,讓坐鎮大營統帥十萬大軍,這足以說明了他的能力。而且,李恪很清楚,以蘇定的的穩重行事,能夠讓郭侍封坐鎮南線大軍大營,肯定是會郭侍封很是放心。再加路大軍的所有諸將,涼州城裡可謂是將星雲集。只是,這些前來的將領之沒有華州刺史,西北行軍副總管柴紹。因為柴紹也很清楚,這次的涼州聚會,肯定是李恪心腹一黨的聚會,他是一個局外人,前來參見的話會顯得很尷尬。所以,便委婉的以身體不適而拒絕了邀請。而李恪也很清楚,以柴紹的身體,從華州來涼州不成問題,他拒絕了這次聚會,肯定是有他自己的想法。

    分時分,將軍府大廳裡的喧嘩之聲不絕於耳。

    這是各方諸將匯聚一起相互聊天。

    因為,這裡出了幾個陸軍學院畢業的學生之外,其他的將領都是李恪的心腹,都是參見過北伐突厥的戰役。彼此之間的關係很不錯,而這次大家又是協同作戰殲滅吐谷渾和吐蕃,關係自然又進了一步。

    所以,諸將之間見面之後聊的很愉快。

    然而,就這時,就聽見王長喊道,「北王殿下到!」

    諸將立即起立,就見李恪和蘇定方聯袂而來,大步跨進了大廳。

    對於蘇定方受到北王這樣的禮遇,諸將一點都不妒忌,多的只是羨慕而已。

    因為,作為跟隨了李恪很久的將領,他們很清楚蘇定方北王心目的位置。

    要說北王手下的第一戰將是誰?大家會第一時間說出他的名字,他就是陳其。因為,只有陳其才有資格配稱黑衣衛第一戰將,只有陳其經歷過的大戰和苦戰才能配得上這樣的稱號。即便是自稱勇猛無雙的薛仁貴,陳其的面前他也不敢托大。可要說北王手下第一智將是誰?那大家都會說,他就是蘇烈蘇定方。因為,大家都很清楚,每次大戰,北王殿下點的第一員大將,大戰擔負重要任務是蘇定方,而蘇定方也不會辜負李恪的期望,他始終會出色的完成自己的任務。

    而且,諸將也聽說了黑衣衛已經傳開了一個關於李恪評價蘇定方的話。

    李恪的原話是說,「本王之所以敢打打仗,敢於統帥數十萬大軍北征突厥,西征吐谷渾和吐蕃,就是因為手下有蘇烈,蘇烈的統兵能力本王深信不疑,而且,本王相信他勝過相信自己。」既然,北王殿下都這麼說了,大家還有什麼不服氣的呢!

    「大家不用多禮!都坐!」李恪淡淡是看了諸將一眼,這才開口說道。

    「多謝殿下!」諸將躬身謝道。

    「定方,坐!」李恪見蘇定方明顯愣了一下,便低聲傳喚道。

    「多謝殿下!」蘇定方躬身謝禮,這才坐了李恪左下手的位置。

    其實,蘇定方確實沒有想到跟李恪來到大廳的時候會碰到這麼多的將領。而他又是跟李恪並肩而行,看到這麼多將領將目光移向了他,他才會有微微的愣神之舉。

    然則,真正想蘇定方恍惚的還是剛才跟李恪書房的一席談話。

    蘇定方還記得書房,李恪跟他說的每一句話,他跟北王的對話的場面。

    「定方,父皇已經下旨讓本王統帥大軍繼續跟吐谷渾和吐蕃作戰,解決吐谷渾需要一年的時間,結婚吐蕃多也只需要三年的時間。可是,西北終究不是原,化落後,姓生活貧困,異族林立,想要打下西北容易,可想要統治西北,讓他成為一個穩定的,繁榮的大唐北方高原,那是很困難的。所以,本王經過仔細的斟酌,決定打敗吐谷渾和吐蕃之後上父皇上書,西北建立西北行軍行轅,讓他統帥大軍永駐西北,給大唐一個安定的西北高原!」

    「殿下放心,末將絕對不會辜負殿下的期望之情!」

    「其實,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為了能夠讓你西北有絕對的聲望,本王還想建議父皇,給你封王,讓你能夠安心的統治西北高原。」

    封王?就因為李恪的這一句話,讓蘇定方古井不波的心有了漣漪。

    自古名臣名將,大的榮耀便是封公,世襲罔替。然而,歷朝歷代都有一個不成的規矩,那就是除了皇室族人,外姓大臣和將領不光立下多少功勞,也沒有封王的資格。只有特殊時期,才會出現一些迫於無奈而分封的異性王爵。然而,蘇定方很清楚,北王不會害他,他說的封王是真心實意的分封,這樣的話,他豈不就成了大唐第一個獲得異性王爵的人嗎?可是,他心裡很清楚,除開外姓不得封王這一慣例,但就功勳而言,北征突厥的大戰,他不是全軍主將,即便有功勞但不是頭功,而這次針對西北的戰役之,即便打勝了吐蕃和吐谷渾,以他自己兩場大戰的功勞而言,也不足以獲得分封王爵的資格。然而,北王殿下會上書給他封王,那原因只有一點,那就北王很感恩,懂得情義和情分,他為自己請功封王,是因為自己跟隨他身邊年的時間。

    蘇定方真的感動了,當時他語氣哽咽的就不知道說什麼好!

    即便,北王對他說,他只能上書,是否能夠封王,他沒有權利,但就憑這一舉動,對蘇定方而言已經足夠。自古士者,為主公做事,能有幾個獲得過這樣的殊榮的呢?作為一個武將,作為一個征戰沙場,想要光宗耀祖的人,難道這樣的禮遇還不夠嗎?

    還有一點讓蘇定方激動和感激的就是,他隱隱的現北王想西北戰役一結束之後將權利回歸到朝廷的意思。而自己能夠獲得封王,肯能跟北王主動交權給朝廷有關,可能是跟朝廷做的一個交易。

    捨棄自己的權利,為自己的部將換取高位和榮耀。蘇定方自己遇到這樣的主公,還有什麼不滿足的呢?然則,當時,他出了感動,感動,依然是感動。他很清楚北王這麼做有他自己的想法,有他自己的理由。

    蘇定方就這樣回憶跟李恪書房的談話,隱約之間就聽見有人叫自己的名字,他隨即過神過來,現是李恪點他的名。

    「殿下贖罪,定方施禮了!」蘇定方向李恪施禮道。

    「定方,你說說,明年我們大軍該怎麼部署!」李恪淡淡的問道。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