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第318章 朝堂上的戰爭 文 / 七月初三
第318章朝堂上的戰爭
長安城。
兩儀殿,大唐重臣們已經為了任命誰為唐軍出師突厥的主帥而爭執了好幾次。主要爭執的是長孫無忌為的***和王珪為的魏王黨。而且,其還有李世民依為左右手的重臣房玄齡和杜如晦也被牽涉其。當然,像魏征這樣的諫臣肯定也會參與其,而保持沉默的就是李恪一派的漢王黨。
畢竟,李恪朝堂上的根據不穩,魏征還不能算李恪的心腹。所以,樞大臣之沒有一個人是他的心腹。
長孫無忌是想讓李績為統軍大總管,統帥整個大唐軍隊跟突厥交戰,而他列舉的關於李績軍的威望和資歷都足以說明李績能夠擔當這樣的重任。但是,李世民心為倚重的自然是大唐軍神李靖,而且他絕對這場大唐對突厥的戰役非同尋常,用李靖為行軍大總管的話他很放心。可是,李世民長孫無忌提出李績為行軍大總管的時候為了照顧他的面子,不想當面反駁了他。所以,他的意思只能通過杜如晦和房玄齡委婉的表達了出來。
而長孫無忌杜如晦和房玄齡提出李靖的時候,他心裡就清楚了這可能是李世民的注意,不然依房杜兩人的性格和心性,他們是不會跟自己起爭執的。只是,他也不反對李靖擔任行軍大總管,可是有一點他心裡很清楚,李靖舉薦了李恪,要是李世民非要讓他擔心行軍大總管的話,他選擇副總管的第一人選肯定是李恪,而李恪漠北軍方的勢力很大,只要他擔任了副總管,這參加突厥大戰的功勞基本都是會被他和他的手下收入囊。所以,長孫無忌就是知道房杜兩人舉薦李靖是李世民的意思,看到李世民沒有跟他親自點破之後便他就裝作不知情,愣是跟房杜二人爭執,他想讓李績擔任行軍大總管。
長孫無忌敢於觸犯李世民而跟房杜相爭,並且不惜得罪李靖的主要原因是,他清楚的意識到一旦李靖擔任行軍大總管,要是讓李恪為副總管的情況下,李績的處境會很尷尬,別說是他能夠但任某一路的將軍,估計就連參戰的機會都不會有。
還有一個讓他理直氣壯的跟房杜二人相爭的原因是,李靖始終不敢擔任行軍大總管,這就使得長孫無忌非爭不可。畢竟,李靖的推辭可以看成是他對舉薦李恪當行軍大總管而不受李世民同意的一種怨念。
只是,長孫無忌據理力爭的另一個原因就是,他的內心當還有另一方面的盤算,他這次要是失敗的話,他的威信會下降一個台階,他朝的人望會再次降低,這是他不願意看到的結果。因為,長孫無忌喜歡權力,他喜歡眾人仰視他的感覺。
長孫無忌有這樣的想法是源自王珪一派的魏王黨,剛開始李泰和王珪是支持他的建議讓李績擔任行軍大總管的。但是,當房玄齡和杜如晦提出李靖的時候,王珪從其撲捉到了一些信號,立即改變了自己的立場。這使得長孫無忌很憤怒,他覺得導致王珪見風使舵的原因是自己的威望不夠高,權利不夠大。
其實,長孫無忌這是當局者迷,王珪自然不是因為這個原因而改變立場,像王珪這樣的輔佐了兩代帝王的人,房杜敢跟長孫無忌據理力爭,他能清楚的意識到這可能是李世民的意思,也就是說李世民意的人是李靖。既然,他知道了這個信號,自然不會冒著得罪李世民的危險支持你長孫無忌。再說王珪和李泰跟長孫無忌只是合作關係,又不是從屬關係,王珪不覺得對長孫無忌落井下石有什麼不對。畢竟,相對於得罪李世民,他喜歡得罪長孫無忌。
至於,魏征,他是很支持李靖,但他認為除了李靖之外,李恪常年跟突厥打交道,近又是一戰殲滅了突厥十萬精騎,他認為李恪熟悉漠北情況,李靖擔任行軍大總管的同時,李恪可以任副總管。他雖然人單力薄,但他的諫言一向都很肯,深受李世民的重視,使得朝堂上的眾臣對他的話頗為慎重。
所以,李世民再召集這幾位重臣兩儀殿裡商量了幾次後都得不出一個滿意的結果。沒辦法的他只能將討論的問題放到朝會上,讓眾臣一同參與商議和討論,但結果依然很讓他失望。朝堂上的意見也分成兩派,以長孫無忌為的支持李績的一派和以房玄齡杜如晦支持李靖的一派。當然,其還有以李泰為和王珪為的魏王黨,依李泰的話來說,既然得罪了長孫無忌,那就要斬草除根得罪徹底,徹底讓長孫無忌顏面無存,絕對不能讓他的計劃得逞。其他的朝臣,都不敢得罪這兩撥人,再加上魏征的諫言,他們只能選擇立。
所以,今天李世民又太極殿早朝,再次商議北征突厥的行軍大總管的人選問題。就見李世民的話剛說完,刑部尚書劉政會出班說道,「皇上,微臣舉薦朔方李績為行軍大總管。」
劉政會是長孫無忌一派的人,李世民心裡自然清楚,劉政會的態表達出了長孫無忌的態。所以,李世民聽完之後臉色有點難看,他沒有說話,只是靜靜的看著下面的朝臣。而劉政會說完,唐斂、高士廉和長孫順德等人也出班諫言,說他們舉薦李績為行軍道大總管。
看著眼前的劉政會、唐斂、高士廉、長孫順德以後站眾臣之的長孫無忌,李世民一想到他們是跟隨自己東征西討的舊將,是自己忠心耿耿的臣子的時候心裡憤怒異常,他之所以沒有當面反駁長孫無忌的另外一個原因就是不想讓自己面前的這些跟隨自己多年的老臣們因為自己的反駁而沒有顏面。只是,他怎麼也沒有想到他們然不領自己的情。
而長孫無忌***大佬們都出言舉薦李績,他身後那些黨羽都不敢落後,稀里嘩啦的站出了一大推人,大家都舉薦李績。李世民當政的時候明令朝堂上暢所欲言而不受罪,這使得這些人膽子比較大,不怕自己怒而貶斥自己。
見長孫無忌***開始力,房玄齡和杜如晦也不敢落後,不敢耽擱了李世民安排給他們的任務,只能出列跟劉政會和唐斂等人據理力爭,而王珪和李泰也不敢落後,這樣魏王黨的不少人也出列支持李靖為行軍大總管。
李世民舉目一望,就見朝堂是三分二的人都參與了這次爭議,而且有一大部分人是跟隨自己征戰幾年的老臣子。李世民壓制不了自己心的怒火剛想要怒,就見一名千牛衛神情焦急的走到大殿門口將一份東西遞給了一名內侍,那名內侍一看交給自己手的東西,也不及走以往的程序,急忙快步走到殿前,高聲喊道,「啟稟皇上,漢王殿下裡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