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回到唐朝當皇帝

小說博覽 第114章 一日二報 文 / 七月初三

    第114章一日二報

    李恪想通了李世民單獨留下長孫無忌的原因,又瞭解到了長孫無忌的秘密後李恪對長孫無忌的行事很震驚。不說他抽調暗衛系統調查寶藏一事是李世民的安排還是他自己另有目的。但其本身所表達的含義就是想置自己於死地。楊妃極力隱藏寶藏事情能跟自己沒有關係嗎?而長孫無忌卻極力的要調查這件事情。楊妃隱藏的目的李恪知道,是為了他的安危。如此一想,長孫無忌想找到寶藏,想知道寶藏的秘密,其目的就不言而喻。

    「沒有想到啊,長孫無忌。」李恪歎息道,「原來你一直都尋找想置本王於死地的辦法,只是本王以前沒有察覺出來而已。因為你知道平常的辦法沒法置我於死地,你就想用高明的手段,用寶藏這條線。你知道一旦讓本王跟前朝扯上什麼關係,本王的敵人就不是你一個人,而是整個大唐的朝堂。到時候就算是本王勢力再怎麼強大,也只能任你宰割。你果然不簡單啊,不愧是貞觀年間的名臣和永徽的權臣。手段高明,懂得借勢打力,把自己對本王的不滿變成大唐朝堂上眾人對自己的不滿。雖然,你是本王的對手,是本王的死敵,但本王不得不佩服你的智謀。」

    李恪猜測到長孫無忌的秘密之後,心裡暗自為李承乾歎息了一番。如果,他能夠明白長孫無忌的心思,溫順的做一個聽長孫無忌的話,看長孫無忌的眼神行事的皇太子,就不至於會被逼到反叛的地步。同時,他也為李泰感到可惜,李泰太過自我,根本不把長孫無忌放眼裡。如果,他能利用好長孫無忌的他親舅舅這層關係,明白長孫無忌的心思,皇位可能就是他的。

    「本王該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即使要等本王有實力,讓母妃主動的告訴本王寶藏的秘密。但就怕你真的查出一些蛛絲馬跡來啊,這樣對本王以後的行事也不利啊。所以,不能置之不理的讓你調查這件事情。」李恪自言自語道,「派人將你殺了?以你家族的實力和背後所代表的利益集團,刺殺你容易,但殺了你之後本王的前程就沒有了,得不償失。不殺你,難道殺冰凝呢?」

    李恪想到冰凝,心裡突然一疼。這個女孩子是自己來到大唐之後唯一感覺自己喜歡上的女孩子啊。她給自己的那種平淡,不拘束的感覺就像是自己的初戀一樣,很純潔很舒心。

    「可是為什麼你偏偏是長孫無忌的女兒呢?雖然不是親生女兒,但是就算是養女,以你的性格是不會背叛長孫無忌的。」李恪想到這裡,心裡有點悲傷,世間事情十有八都是不人意啊。

    「刺殺她,本王真的做不到的,不忍心啊!就算是跟皇位扯上關係,自己能忍心下得去手殺她嗎?」李恪歎道。心裡不由的想起渭水邊送別的場景來,長孫冰凝對自己說過的那句話,還有她那一輕輕的吻。那句話,那個吻就是表示了她的心。一吻定終身,她的心裡,不會再有別人男人,除了李恪。

    李世民收到雲州八里急報之後,心神不寧,總是覺得事情不是這麼簡單。但是,急報的內容和暗衛提供的關於突厥的情報很少,讓他難以做出具體的對策,只能暫時讓李靖節制所有北方各都督府的兵馬,防禦突厥的入侵。可是,他也知道這不是什麼好辦法,這樣的對策對於突厥寇邊顯得過於簡單,達不到阻止他們入侵的目的。所以,三天來他的心情都不是很好,始終想雲州的戰事。

    可是,就李世民想雲州戰事出神的時候,突然間王德匆匆闖了進來,不及李世民問他就開口道,「皇上,宿州急報,三天前宿州遭到突厥入侵。」然後,王德遞給了李世民一份急報,李世民看完急報,氣憤的將急報扔桌案上。宿州遭到突厥夜襲,副將孫富通戰死,主將王寬帶著部分姓從北門出逃。突厥宿州城燒殺搶掠,燒燬房屋無數,殺死的宿州姓是數以萬計,為可恨的是他們還掠走了不少宿州的姓。

    「傳召封德彝,蕭瑀,房玄齡,高士廉,杜如晦,魏征,長孫無忌,高士廉,王珪和岑本到兩儀殿議事。」李世民語氣冰冷的說道,突厥寇邊,搶劫錢財的結果想到了,甚至他們會屠殺大唐姓的結果自己也想到了,可就是沒有想到他們還掠走了不少的姓。漠北的冬天,北風呼嘯,即使常年生活那種苦寒之地的突厥人都難以忍受,何況是一些衣著單薄,沒有飯吃的大唐姓呢?死了人自己沒法解救他們,可是活著的姓自己不能不管啊。

    「臣等見過皇上!」李世民想宿州姓的時候,尚書僕射封德彝和蕭瑀,書令房玄齡,門下侍高士廉,兵部尚書杜如晦,吏部尚書長孫無忌,尚書左臣魏征,諫議大夫王珪還有秘書郎岑本等人來到了兩儀殿。

    「宿州急報你們都看看!真不出朕之所料,雲州的突厥騎兵只是一個幌子,他們真正的目的是宿州。看完了說說自己的看法。」李世民用眼神掃了一下玉案上的急報,語氣憤怒的說道。

    王德上前將急報拿給了封德彝,封德彝接過急報,一目十行的看完急報,然後再給蕭瑀,眾人依次看完急報之後,急報又回到了王德手裡,王德將急報放了案几上。

    「皇上,老臣建議讓李靖整頓兵馬,立即北伐突厥,解救宿州姓。」封德彝兩朝臣子,輔佐了兩代帝王,對於揣摩帝王心思的本領很高。他知道李世民心裡也想著北伐突厥的想法,所以第一個開口說道。

    「皇上不可啊!」封德彝話剛說完,還沒有等李世民搭話,就見長孫無忌突然反對道,「皇上,突厥寇邊已非常事,但出兵突厥乃是國之大事,不能輕易北伐啊。」

    「長孫尚書,宿州的姓突厥的手裡遭受磨難,漠北酷寒之地,宿州姓那裡生命危旦夕,你阻止皇上北伐,想置宿州姓于何地?想置皇上於何地?」封德彝和長孫無忌一向不對頭,見他反駁自己,責問道。

    「皇上,宿州姓之事可以另想它法,北伐之事不能操之過急啊。」長孫無忌依舊說道,「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如今的大唐還沒有跟突厥一戰的實力,輕易北伐不但救不了宿州的姓,還會損兵折將,兵敗陰山啊。」

    「那你說說宿州姓的問題該如何解決?」李世民語帶憤怒的問道,他也想出兵攻打突厥,突厥的囂張和殘忍使他不能再這麼沉默下去了。所以,他對長孫無忌的勸諫很不滿意,責問道,「難道朕作為大唐的皇帝,見姓落入敵手,見死不救?」

    「皇上,營救宿州姓並非要動用兵馬,突厥掠劫宿州姓無非就是為錢財和糧食而已。」長孫無忌語氣堅定的說道,「我們只要派人出使突厥,跟頡利談判,用他們現缺少的糧食換回姓,頡利不會不答應。」

    「長孫尚書。」蕭瑀長孫無忌說完之後,語氣陰沉的說道,「如果頡利漫天要價,難道我們也要答應嗎?你要知道現宿州姓就突厥人的手裡,他們可以不乎宿州姓的死活,但是我們不能眼睜睜的看著宿州姓漠北凍死餓死。」蕭瑀對長孫無忌的傲慢囂張也不滿意,見他剛才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不由的出聲反駁道。

    「皇上,微臣認為長孫尚書說的對,以現大唐實力,沒有跟突厥一戰的能力啊!請皇上三思。」高士廉作為長孫無忌的舅舅,他自然支持長孫無忌。

    房玄齡和杜如晦也支持暫時不要出兵北伐,但長孫無忌說用錢財贖回宿州姓的辦法他們也不甚支持。畢竟現的大唐國庫很吃緊,突厥有宿州姓手上,真要是用錢財贖回的話,他們不會放棄這麼好的一個漫天要價的機會,到時候大唐可能會錢財方面付出很沉重的代價。

    封德彝聽到高士廉反對出兵突厥,剛要反駁就聽到李世民問道,「玄成,你對此事怎麼看?」

    魏征見李世民問自己,沉思了片刻說道,「皇上,宿主姓不能不救,還請皇上以宿州姓安危為主,臣便無話可說。」他不談出兵不出兵,但告訴李世民的意思很明顯,就是只要能救宿州的姓,我就支持這樣的決定。

    「叔玠你和景仁,你們兩個的意見呢?」李世民是一個善於聆聽建議的帝王,他見場的王珪和岑本沉默不言便問道。

    「臣建議皇上立刻出兵北伐突厥,營救宿州姓。」王珪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如果用錢財贖回,突厥一旦漫天要價,如果兩方的談判陷入僵局的話,宿州姓不會被凍死,也會被活活餓死啊。」

    「還請皇上以宿州姓為重。」岑本也說道,他的建議倒是和魏征的意思一樣。

    岑本的話一說完,就見王德匆匆的走了進來,他的身後還跟著一個臉色蒼白,虛弱疲憊的校尉。

    王德道,「皇上,雲州張都督八里加急!」

    而那個校尉見了李世民也是跪地行禮,「參見皇上。」

    「快說雲州戰報。」李世民急切的問道。

    「宿州受到突厥夜襲,張都督知道宿州戰況後特此呈上急報。」說完,校尉從懷掏出了一份奏章。

    李世民從王德手接過奏章之後,一目十行的看完之後傳給了封德彝等人,然後繼續問道,「張公謹想主動出城消滅西坡的突厥騎兵?」

    「末將來長安之前張都督已經下令整頓兵馬,想西坡突厥人還沒有得到宿州戰況的時候向突襲西坡。」校尉說道,「末將日夜不停的快馬疾馳,方才今天到達了長安城。至於其它的事情末將就不清楚了。」

    校尉日夜不停的趕路,再加上宿州送往長安的戰報的有些晚,竟然讓他同宿州的戰報同一天到了李世民的案几上。

    李世民擺擺手示意校尉退下,然後問道,「如今,張公謹已經出兵西坡,你們覺得我們還要再等下去嗎?還要再用錢財贖回姓嗎?」

    「還有,你們兩個人呢?怎麼不說話?」李世民看了房玄齡和杜如晦一眼,沉聲問。

    「出兵北伐之事還望皇上慎行啊,但既然張公謹已經出兵西坡,以送急報的時間來算,估計戰事已經有了眉目,我們何不再等待幾天,等到雲州戰況有了結果之後再做決定呢。微臣認為眼下重要的還是解決流離失所的宿州姓才是重要的事情。」房玄齡見李世民問自己,毫不猶豫的說道。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