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第95章 不敢居後 文 / 七月初三
第95章不敢居後
李恪御書房給李世民薦人獻策的事情不到下午就傳到了東宮李承乾的耳,也傳到李泰延康坊的衛王府,是傳到了李佑的齊王府。
李承乾東宮知道李恪御書房推薦了蘇定方,並且獻上了組建軍的冊子之後,心裡惱怒。除夕晚上的家宴,李恪獻上的唐刀就搶了眾人的風頭,特別是李承乾的風頭。李世民看完李恪的禮物之後,對自己所獻的一副盔甲只是點點頭表示滿意而已。
李承乾心裡就憋著一股氣,如今聽說李恪上書薦人,而且還提出了什麼軍組建方案,讓李承乾的心裡加暴怒。他覺得李恪的上書肯定是漢王府的官員出的主意,而自己東宮的這些人除了給自己講一些聖人之言,明君之道外什麼都不說。他們怎麼沒有一個像漢王府那樣的為自己出謀劃策的人呢?所以,他將東宮的一眾屬官召集到大殿,詢問對策。
「大家都知道上午漢王給父皇上書推薦了他府的校尉蘇定方組建軍,而且,聽說他自己也上書提出了什麼組建軍的建議。大家怎麼看待這件事情?」李承乾語氣不善的問道。
「太子殿下,漢王獻策薦人也是順應皇上的意思,並沒有什麼不對。」說話的是太子少師李剛,「殿下何必意他人的舉動呢?還是勤奮學習聖人明君的治國之道才是上策。」對於李剛而言,李承乾已經是太子,他現需要的不是跟李恪等人爭寵,跟李泰等人爭奪權力。而是好好學習治國之策,到時候順利的登基就是,沒必要趟不必要的洪水。
「學習,學習,你們就知道讓孤學習,難道沒看見人家都欺負到我的頭上了嗎?」李承乾大怒,斥責李剛道。
「難道殿下有什麼良策?」太少少傅張玄素問道。
「孤要是有對策,要你這臣子幹嗎?你們不就是給孤出謀劃策的嗎?」李承乾對張玄素也不客氣的斥責道。
李剛和張玄素對李承乾動不動就怒,沒有自己的主見感到無奈,相互注視一眼,微微搖頭不再言語。他們都是臣,知識淵博,會的是治國之道,懂的是聖人之言。但是,對於兵法一事,他們根本就不瞭解。所以,這方面也想不出什麼問題。而李承乾如此不顧情面的斥責他們,讓兩人的心裡有些灰心。
確實如同李剛和張玄素想的一樣,李世民給李承乾安排的老師都是海內大儒,都是名噪一時的大家。若論聖人之道,明君之志,治國之道他們無所不精,而說到兵法一事,就不是他們所長。而李承乾雖然有東宮率,可是負責東宮率的太保杜如晦和少保劉政會基本只是掛個虛職,根本就不來東宮。所以,東宮率也不李承乾的掌握之。所以,李承乾身邊除了幾個侍衛之外,就沒有一個像樣的能懂兵法的人。
所以,東宮眾人給李承乾出謀劃策半天也沒有拿出一個實質性的建議。如此,弄得李承乾對他們每個人都沒有好臉色。
「你看看你們,平日裡把自己吹捧到說什麼會什麼,問什麼懂什麼,怎麼到了這個時候你們就拿不出一個好點的建議來呢?漢王參與組建軍,李泰和李佑還能善罷甘休?你們不拿出個方案出來,讓孤怎麼下台,怎麼跟父皇交代。」李承乾想到李恪,李泰和李佑今後會因為組建軍獻策而受到李世民的誇獎時,心裡就不由的氣憤不已。
「漢王推舉他府的校尉蘇定方,其目的不言而喻,皇上肯定不會不知道其的緣故。微臣看來,漢王獻策多半是為了推舉蘇定方而掩人耳目。所以,殿下不用為此動怒,他漢王能舉薦人才,殿下為何就不能舉薦一名將軍呢?」此時,王仁表站了出來說道。
「王舍人說的對,微臣也建議殿下舉薦一親信之人,組建軍。」崔知機也符合王仁表的話說道。他們兩個論才能不及張玄素和於志寧等人,論威望不及李剛於志寧等人。唯有他們的家世,他們背後的家族的原因,才能讓他們能夠侍奉太子。所以,他們兩個人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所以便結成了同盟,時常給李承乾出些主意,以便不讓自己失寵。
李承乾聽到王仁表的建議之後,眼前一亮,他也覺得王仁表說的有道理,沒準李恪獻策的目地就是為了推舉蘇定方呢。所以,他面色有些緩和的說道,「那不知道兩位愛卿可有合適的人選?」
兩人哪裡有什麼合適的人選,被李承乾一問,半響沉默不語。李承乾又將目光轉向李剛等人,見他們都沉默不語,臉上出現了怒色。
李剛和張玄素等人心沒有什麼合適的人選,因為剛才崔知機說讓李承乾舉薦一名親信之人。可是,能跟李承乾有親信之稱的是誰?他們心裡都清楚,除了長廣公主之子趙節之外,再無他人。所以,他們寧願沉默不語,也不願意給李承乾推舉這樣的人,讓李世民對他們心生不滿。
而崔知機和王仁表如此說是因為他們都是世家之後,而趙節是公主之子,平時一起很合得來,又見到趙節被推選長安縣令的事情被駁回,才如此想幫自己的好友一把,順便李承乾面前獻寵才如此說。此時見李承乾又要怒,王仁表連忙道,「殿下,長廣公主之子趙節能能武,殿下何不舉薦他呢?」
李承乾對趙節本就很親近,見王仁表這麼說,又見眾人不說話,就將事情定了下來,讓於志寧給他草擬奏章。
而一旁的李剛和張玄素知道李承乾的秉性,見此事已定,也就不再說話,免得自己又被他訓斥。
再說李泰搬到延康坊的齊王府之後,下了一番功夫,四處走動,終於有了不小的收穫,將檢校吏部侍郎溫彥博和右驍衛郎將程名振納入了自己親信之。此時,他也齊王府的書房和溫彥博。程名振好友司馬蘇勖討論李恪上書推舉蘇定方的事情。而他們得出的結論也和李承乾一樣,認為李恪獻策多半是為了推舉蘇定方而掩人耳目。所以,幾個人詳細的討論了一些關於如何組建軍,如何上書的問題之後,李泰決定上書推舉程名振編練軍。
李佑和李泰一樣,也通過不懈的努力終於得到了幾個大臣的擁護,他們分別是薛萬徹和王。不過,這兩人跟李佑的態很曖昧,讓李佑搞不清楚他們是真心投靠他,還是敷衍他。所以,知道李恪上書舉薦蘇定方之後,他是心有餘而力不足。要人沒人,要策略沒策略,只能作罷,望洋興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