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回到唐朝當皇帝

小說博覽 第91章 除夕夜的唐刀 文 / 七月初三

    第91章除夕夜的唐刀

    李恪還是第一次唐朝過年。所以,他對古代的春節充滿了好奇之心。

    先,他瞭解到唐初時還沒有春聯的節俗,過年時家家戶戶都懸掛「桃符」,以桃木板畫神荼、鬱壘二門神,唐代後期改畫鍾馗捉鬼圖為門神。

    而鍾馗實有其人,沒考上進士,觸階而死,天帝命他司捉鬼之事。一日玄宗李隆基夢見鍾馗宮捉鬼吃,醒來以後讓名畫家吳道子畫鍾馗圖,竟與夢所見狀貌相同。此後每逢年節,皇帝常把年歷和鍾馗像一併賜給群臣。

    至於春聯,早的一幅春聯是五代十國期間的後蜀之主孟昶公元964年除夕所作,寫的是:「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

    而唐把正月初一定名為元旦,朝廷各個機構元旦放假,不辦公,但是有朝賀之禮。而除夕夜,唐代宮廷的儺舞儀式頗為盛大,宗室人都必須要參加。

    所以,除夕的晚上,家家戶戶掛上桃符的時候,唐朝就表示要過年啦。而此時的李恪,正車架閉目沉思,他實想不通除夕之夜儺舞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如此,估計過了一炷香的時候,李恪的車架停了玄武門。李恪下車,跟陳其交代了幾句,就逕自來到舉行儺舞的太極殿。

    太極殿此時已經人頭攢動,雖然,儺舞只是宮廷舉行。但是,李世民還是要請了朝大臣一起參加,再加上宗室子弟內,人數要比參加朝會時多了好幾倍。所以,把太極殿給圍了個嚴嚴實實。

    李恪來到宗室弟子們所的位置,就見李泰還有李佑兩個人已經就坐,而李敬和李蓉還有李愔也宮女的服侍下坐位置上,四處張望,顯然是找自己。李恪先跟李泰和李佑打過招呼,然後才走到李愔等三人的座位上。

    「三哥,我們一直等你呢,你終於來啦,你不知道蓉兒好想你啊。」李蓉撒嬌似的說道。

    而李敬和李愔也爭先恐後的跟李恪表達他們對李恪的想念,搞的李恪一時手忙腳亂。好不容易將三個小孩子安撫下來,就見李承乾和長孫無忌走了走了過來。李恪忙跟兩人施過禮,兩人也跟他回禮。李承乾雖然對李恪非常的痛很,但長孫無忌一旁,他言語也不敢太多露骨。然後,李恪又好言的安慰了幾個小傢伙,才回到了給他安排的位置上。

    李恪的位置就李泰的旁邊,所以,李恪一回來,李泰就笑道,「三哥倒是很忙啊,近一直府閉門不出,讓我們這些兄弟好生想念啊。」李泰顯然諷刺李恪,但實際是旁敲側擊的告訴李恪,你別府裡搞什麼鬼啊,我們都注意著你呢。

    「三弟多慮啦,為兄只是想府清淨幾天而已。其實,為兄也府靜候幾位王弟能夠大架光臨,可能是大家都很忙,始終沒見王弟們能夠登門看望為兄的。」李恪也回擊道,我也府注意你呢,你不要做對我不利的事情。

    而李佑旁邊看著李恪和李泰一上來就開始對掐,樂得看好戲,旁邊微笑不語。只是,兩人還沒有說幾句,就見李世民龍騰虎步的走了進來,他的身後自然是長孫皇后、楊妃等的後宮佳麗。

    群臣見到李世民高呼萬歲之後,李世民坐上主位,宣佈儺舞開始。

    就見一群人裝扮成鍾馗的樣子,場央開始跳起了舞蹈。但是,宮廷的舞蹈和裝扮因為要迎合李世民的口味。所以,居然還夾雜著刀槍劍戈等的道具,舞蹈也不似唐玄宗喜歡的那麼柔弱,舞姿每個動作,每個姿勢都充滿了沙場征戰的氣息。

    即使李恪,不怎麼喜歡看舞蹈的人,也對這樣的儺舞看的津津有味。

    儺舞結束之後,群臣們開始離開,各自回府和家人們過年。而李世民也甘泉宮擺上家宴,跟自己的家人過團圓的除夕之夜。

    先是皇子們給李世民和皇后還有貴妃們準備獻禮,然後是李世民賞賜他們禮物。

    每個人獻的東西都不一樣,李佑給李世民的是一把寶劍。因為,李世民是一位馬上皇帝,對於刀槍劍戈還是比較喜歡。所以,他對李佑獻的禮物也很滿意。而李泰給李世民的是一方硯台,北魏書法家鄭道昭用過的東西。李世民酷愛寫字,所以,對李泰的硯台也比較喜歡。等到李恪獻禮的時候,李恪將一個長盒子遞給李世民。李世民和坐的大家都一愣,不知道是什麼東西,這麼神秘,李世民問道:「李恪,你所獻的是什麼禮物啊?這麼神秘?」

    「父皇,兒臣所獻之禮就盒,父皇何不打開看看呢?」李恪給李世民賣了一個關子。

    而身邊的楊妃看著李恪,笑道,「你看這孩子,跟你父皇還打啞謎,真是越來越放肆了。」

    「呵呵,愛妃不用責備他,既然他想讓朕自己打開看,那朕就看看到底是什麼東西。」李世民心情很好,笑著對楊妃說道。

    「是啊,妹妹不要斥責恪兒,皇上你就打開看看,讓臣妾們見識下如此神秘的禮物到底是什麼?」長孫皇后也旁邊期待的說道。

    李世民隨即將盒子打開,就見盒子裡面路出一把長劍。李世民頓覺奇怪,一把劍為什麼要搞的這麼神秘啊,李佑給他的禮物也是一把劍,也沒有這麼神秘啊。頓時,盒子的劍讓李世民和座的斌妃們露出了失望神色,李泰和李佑還有李承乾則是一臉的幸災樂禍,而楊妃的臉上也露出了對李恪的關切之態。

    「父皇,你何不仔細看看呢?」李恪建議道。

    李恪一說,李世民倒是會意,將長劍拿出來,抓住劍柄拔了出來。夜晚的燭火照劍身,反射出一抹光線,刺到了李承乾的眼睛,讓他一時難以睜眼。而李世民驚奇道,「似刀非刀,似劍非劍,但一看就是一柄利器,適於劈砍,適合馬上的士兵使用。而且,刀身有鎬筋,增加了刀的堅硬和劈砍及殺傷力。確實是利器啊!」

    李世民的話一說完,眾人再看李世民手的兵刃時,才現他的手裡拿的不是劍,而像是一把刀,刀身是直的無弧,刀尖也沒有弧,像阿拉伯數字的「7」一樣,而刀身靠近刀刃處起脊,刀身和刀柄兩位一體,看著似刀非刀,似劍非劍。眾人也無不被李恪所獻這把刀給震住,尤其是李世民,看到了這把刀潛的軍事價值之後,是愛不釋手的撫摸起來。

    「李恪,這是你設計?」李世民端詳了片刻這才問道,「可否有名?」

    「回父皇,兒臣看過府護衛平時訓練時所用的都是槍和刀,而他們馬上使用的兵器也就是長愬。但是,兒臣也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騎兵戰,輕騎兵大的特性就是機動性。就像突厥的鐵騎,他們都是清一色輕騎兵,而他們手使用的都是彎刀。和大唐的騎兵相對抗的時候,他們騎兵的機動性會高,而高效機動性過長的兵器,像長矛和長愬等就失去了他本身的殺傷力。而短兵器就適合了戰場劈殺。所以,兒臣左思右想才想到這麼一把利器,它能劈,能砍,能刺。如果大唐的騎兵也配備它,至少戰場上的機動性不會差於突厥。還有就是這把刀的殺傷力也是極強,兒臣不能說它是好的騎兵兵器,但也敢肯定它會今後和突厥的戰爭能揮多大的作用。」李恪說道,「至於名字,兒臣想讓父皇來取。」

    李世民聽著李恪的話,不由點頭道,「確實如你所說,大唐的士兵馬上的兵器除了長愬,就是長槍,這些長兵器作戰的時候,會讓騎兵缺少靈活性,如果騎士的技術不好,會一點範圍內讓他們的殺傷力減弱,起不到步戰的作用,而這把刀確實解決了這個問題。」李世民說到這裡,停了下來,唯一思,「就叫他唐刀!」

    「多謝父皇賜名。」李恪連忙施禮道。

    李世民笑道,「李恪啊,這是朕今年收到的好的禮物啊,你為朕又解決了一個難題,讓大唐的騎兵對突厥的騎兵對抗方面又多了一分信心啊,你讓父皇怎麼感謝你呢?」

    「兒臣身為大唐的子民,父皇的兒子,能為大唐出力,能為父皇分憂是兒臣的本分,兒臣不敢居功。」李恪謙虛的答道。

    「你們兩父子啊,又說到國家大事上去了,今晚是除夕之夜,還是不要再談什麼國家、戰爭之類的話題了,先用膳!」長孫皇后適時的提醒李世民。

    李世民這才醒悟過來,微微一笑,「是朕的不是,皇后不要見怪啊。」

    然後,輪到李承乾獻禮。可是,有了李恪的禮物前,他所獻的禮物就失色了很多,讓他心裡對李恪恨恨不已。除此之外,皇子們也對宮的斌妃們送了禮物,讓他們對皇子的影響又有了改觀。

    好不容易結束了李世民的家宴,李恪回到府。就見蘇定方,馬周等人等他,還沒有用晚飯。李恪心裡感動,和眾人坐一起,將自己皇宮裡看到的儺舞給大家說了一遍,讓眾人唏噓不已。

    然後,李恪笑著對大家道,「今晚是除夕之夜,是每家每戶團聚一起過年的日子,太多的話本王也不多說,就讓我們好好過完這個年。」

    「多謝殿下。」眾人抱拳謝道。

    李恪看著眾人,目光從馬周,蘇定方,許敬宗,劉仁軌,陳其,王長,朱童,候虎,孟山和楊恩等人臉上一一掃過,不免心有點感動,這就是自己了來到大堂之後,真正跟自己身邊,真正的心腹啊!

    有此等眾人,自己還有何求?

    有此等人才,自己還有何事不能完成?

    有此人忠貞之士,自己還有何事不能做,何事不敢做的?

    想到這裡,李恪豪氣萬丈,高舉酒杯,高聲道,「干!」

    眾人也舉杯,喝的不亦樂乎。

    漢王府的人就這樣溫暖的氣氛陪著李恪過完了他大唐的第一個年。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